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论述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3-10-19韩家彬陈子怡张亚萌刘淑云孙如玉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

韩家彬 陈子怡 张亚萌 刘淑云 孙如玉

摘要:文章以大食物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法与辩证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大食物观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发现,大食物观以中国传统粮食观和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为理论渊源,以食物消费观为核心、食物来源观为方向、食物供给观为路径、食物安全观为基础构成大食物观思想框架,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把握新时代粮食安全内涵、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最终价值实现目标。

关键词:大食物观;粮食安全;食物消费;食物供给

一、引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之大者”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目前来看,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粮食等商品出现区域性禁运与短缺,粮食与食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国际食品市场面临逆全球化、碎片化风险[2]。同时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加之粮食生产的资源超载、环境污染、供应链安全不确定等诸多压力[3-4],使消费者对粮食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因此,粮食问题不是单纯的食物问题,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战略问题。

新时代“大食物观”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方向。中国传统粮食安全观诞生于国际关系紧张、粮食供给短缺的时代背景下[5-6],自20世纪毛泽东同志提出“以粮为纲”基本方针后,随着国情粮情改变,中国粮食安全观整体上正朝着更开放、更有效方向发展[7-8] 。进入新时代,传统粮食安全观已滞后于当前的国情粮情,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已经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消费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层次转变[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粮食安全问题展开论述,多次强调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将“树立大食物观”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党的二十大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问题的高度关注[10]。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强调大食物观思想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系统拓展了传统粮食安全观中粮食的边界及其保障思维,深刻阐明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新使命与新任务,为中国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提供了指导思想。

当前,学界对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断的理论内涵、价值意义及未来实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分析与探讨,为本文奠定了研究基础。相比较而言,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中国传统粮食观与马克思主义粮食观,全面梳理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其次,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食品科学相关理论,从消费、来源、供给和安全角度系统分析了大食物观的思想内涵,构建了以食物消费观为核心、食物来源观为方向、食物供给观为路径、食物安全观为基础的大食物观理论框架;最后,通过对大食物观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的理解,深入挖掘了大食物观的时代价值。

二、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是从保障粮食安全的理念出发,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通过梳理中国传统粮食观与马克思主义粮食观,对比分析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和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发现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传统粮食观的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粮食观的中国式理解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粮食观是大食物观的理论根基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崇尚农业、以粮为本,重视农业、重视粮食安全,历来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就是中国传承数千年最朴素的历史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重视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

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自古便对食物多元化有着较高的要求。《礼记·礼运》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其敬于鬼神。”自远古时便开始将黄米和乳猪用于祭祀。春秋时期,单纯的豆、麻、黍、麦等粮食作物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食物供给,鸡、豚、狗、彘已成为古人饮食中的一环。例如《诗经·潜》中说:“有鳣有鲔……以享以祀……”。即用多种鱼类祭祀,也是一种佳肴。《论语·乡党第十》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人民对食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充足的食物供给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稳定的社会发展提升了人民的食物消费理念。“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商朝时,产自西亚的小麦和大麦沿中亚、新疆经河西走廊进入陕西,引起了中国食物结构的变革,逐渐改变了以豆类为主的饮食结构。到了汉代,古人已经开始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如《管子·牧民》中寫道:“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至西汉时期,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开启中西文化交流。据《西京杂记》记载:“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唐韵》记载:“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胡荽”等。据李时珍确认,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农作物种类有十余种,开拓了崭新的食物来源之路。唐时国力昌盛,兼收并蓄,西域商人往来络绎不绝。《酉阳杂俎》中记载:“味甘如饧,可食”“味道甘甜似糖稀”,描述了当时引进椰枣的甘甜。明清时期,番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被引入中国。这些外来物种耐贫瘠、耐干旱,产量高,后成为中国食物来源的重要支撑。悠长的历史文明相互碰撞,促生了多元的食物交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上述梳理发现,在古代时期,人们对于食物的消费观念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在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化、食物来源多元化。而提出大食物观的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满足老百姓食物需求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因此,树立大食物观进一步传承和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粮食观。

食物供给充足是保证国家稳定的基础。古汉语中的“粜”和“籴”二字把粮食贸易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出米”即为把粮食卖出去,“入米”即为把粮食买进来。即便中国地大物博,但受气候、人口、战乱等因素影响,同样会发生本土食物供给不足的情况,于是粮食贸易应运而生。《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西周时“商祖”白圭行事:“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即根据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不同,进行粮食和丝织品的贸易活动。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五《与建宁诸司论赈济札子》曰:“广南最系米多去处,常岁商贾转贩,舶交海中。”叶适《水心文集》记载:“……疾有间,莆亦大旱。手为救荒十余事,率乡入行之。招潮、惠米商,白守免力胜。四集城下,郡以不饥。”宋朝时两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并且增加了新的粮食作物种类,粮食产出富余。相反其余地区受小冰河期影响,作物大幅度减产,两广地区的粮食贸易,极大缓解了当时的食物危机。综上,关于粮食生产和分配的历史文献记录表明粮食市场化配置是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

古代历史资料中同样也有着大量关于粮食有效供给的文献证据。亘古通今,食物安全问题一直备受重视,“仓廪实,方能天下安”。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灾荒年景多,积谷备荒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保证食物安全的优良传统。《诗经》有云:“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开百室,百室盈止”等都表明了对粮食储备的重视程度。自周朝的“重食”思想开始,食物安全问题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说明储粮的必要性:“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宋元时期因天灾人祸频发,人们更加注重储粮备荒,提出了如“以工代赈”“青苗法”等在饥荒年间保证食物供应的方法。仓储丰盈是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支柱。维护粮食安全是保障民生的基本前提,古代传统粮食观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还停留在数量安全的基础上,而大食物观的提出,扩宽了粮食问题的边界,认为粮食安全不仅要重视食物数量的增长,更要关注食物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要实现历史性的超越。

(二)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是大食物观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他们的很多著作都涉及了粮食安全问题。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学者在实践过程中对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意义和紧迫性有了深刻认识,先后就粮食问题在实践中凝聚和荟萃出了自己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为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点关注一脉相承,对粮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和论述。马克思不仅从人类生存角度,还从国家发展角度,重点重申了粮食安全问题。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强调说:“食物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现有食物充足,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11] 。自由贸易论者曾宣扬“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廉价的粮食、高额的工资”,英国“谷物法法案”的废除也象征着19世纪自由贸易的伟大胜利。但廉价的粮食并未让人民领情,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论的演说中指出“自由贸易带来粮价下降,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价格也必然随之下降。而当粮价下降因而工资也大大降低时,工人几乎不能用节约粮食的办法来购买其他东西了”,最后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列宁则强调了粮食安全对政权巩固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农民在确保粮食安全问题中的重要作用。1921年,他在《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提纲》中指出:“工人国家只有真正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才能在经济上站稳脚跟,才能慢慢地、不断地恢复大工业,才能建立正常的财政制度”[12]。同一年,他在《论粮食税》中指出,国家工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农业基础作支撑:“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而恢复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国营工厂的生产更需要粮储支撑,须保证在各大工业中心有大量粮食和燃料的储备。”通过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者逐步对粮食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论述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等基本问题,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粮食问题工作改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中国,党和国家对粮食保障工作一向非常重视。党的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观的同时,也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运用,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供给和需求,得以顺利度过了三年的困难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粮食的生产与安全,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农业基本方针[13];邓小平用最简单朴素的话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强调了保障粮食供给的重要性[14];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贯彻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认为“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储备粮食以应付突发事件,是为上策”[15];关于粮食安全,胡锦涛将格局上升到全球:“粮食安全攸关各国国计民生,事关人类发展和安全”[16];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粮食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统筹,为习近平“大食物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为指导,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者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基础上的守正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粮食安全思想的传承与发扬,顺应了世界发展格局,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觀”的战略思想。

三、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通过从中国传统粮食安全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两方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发现,大食物观重在一个“大”字,相比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大食物观拓宽了粮食供给范围,讲求的是大格局。依据中国大文学家和美食家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思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依靠“物质层面的食物”,还需要“精神食粮”,大食物观的“大”字核心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只有领悟了正确的精神食粮,才能处理好物质层面的食物。依据社会再生产理论,食物消费在食物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循环中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大食物观的核心是食物消费观。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食物消费观影响着食物来源观,是正确处理农业生产系统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食物消费观和食物来源观又共同影响着食物的空间供给结构和供给组合,促生了新的食物供给观;食物安全观是整个大食物观的基础,同时受食物消费观、食物来源观和食物供给观的共同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包含食物消费观、食物来源观、食物供给观和食物安全观四个方面。

(一)食物消费观是大食物观的核心

食物消费观是大食物观的核心,类似人体心脏。在社会再生产链条中消费是核心,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食物消费的需要,因此大食物观的核心即为食物消费观。从食物消费角度看,刘大山认为“大食物观”是将传统“粮食”概念进行了扩展和提升,用“食物”代替“粮食”,使食物种类更加丰富,食物结构更加合理[17]。既满足“量”的需求,也实现“质”的提升,要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18]。

大食物观的“大”字核心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对食物安全的定义也是一致的。食物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在这个定义中买得到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买得起是指人与人的关系。人类只有领悟了正确的精神食粮,才能处理好物质层面的食物。依据中国大文学家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思想,食物消费的节约观是食物消费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依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立食物消费的健康观是食物消费观的核心内容。树立大食物观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建立科学大食物觀根本是为了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的矛盾,所以食物消费观还应包括食物的消费升级观。科学的食物消费观能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和食物供给的可持续性,在牢牢端稳饭碗的同时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群众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需求转变[19]。因此,食物消费的节约观、健康观和升级观就构成了食物消费观。

(二)食物来源观是大食物观的方向

食物来源观是大食物观的方向,是人从自然界获取食物过程中的视野和眼界,类似人体眼睛。传统食物来源观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尤其是谷物类作物,根据数千年的人类饮食发展史和食品营养科学研究的结论可知,自然界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有数百种,大食物观下的食物来源观就是不断拓展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陈利根[20]提出,要对“大食物观”的内涵进行辩证、全面地把握,使食物供给从“以量为主”转向“量质结合”,使食物政策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在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合理有序地保护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让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修生养息,为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食物。焦宏等[21]认为要调整优化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丰富扩大食物来源,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在食物消费观指导下建立食物来源观,既能使食物来源的种类、范围不断扩大,又能使人类在获取食物过程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空间角度看食物来源观既要着眼于国内的食物来源,又要着眼于国外的食物来源,国外食物进口既要着眼于大宗农产品进口,又要着眼于非大宗农产品进口。陈利根[20]提出,既要将食物来源视野扩大到全球范围,将国际市场以及国际资源充分纳入中国食物保障的范畴之下,又要紧紧抓住农业生产源头,从种苗选育入手,加大选育技术力度,加大增产力度,挖掘单位产量,从种子质量上确保中国的食物安全。因此,从全球角度不断拓展食物来源的视野和眼界是保障食物安全和满足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三)食物供给观是大食物观的实现路径

食物供给观是大食物观的实现路径,是人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手段,类似人体两只手。在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虽然中国口粮供给基本安全,但是饲料粮进口压力将不断加大[21],保障饲料粮供给安全是保障食物消费产品供给安全的基本保障[23]。国内食物供给远远不够,在科学食物消费观的指导下食物供给必须一手抓国内食物供给,一手抓国外食物供给;一手抓主粮的生产,一手抓非主粮的生产。常理[24]也认为树立大食物观,就是优化“非粮化”为“非食物化”,构建可持续的食物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提高健康营养食物的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实现食物供给多元化[25];大食物观讲求的是大格局与全球视野,应立足国内放眼国际[26],充分利用国际与国内两种土地资源、主粮生物资源与非主粮生物资源,中国食物供给才能在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上做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只有建立新的食物供给观,食物供给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食物安全观是大食物观的基础

食物安全观是大食物观的基础,类似人体两只脚。没有食物安全观其他食物观都无从谈起。食物安全观既要保障食物数量安全,满足人民能吃得饱,满足人民基本的蛋白和能量需求;又要保证食物质量安全,满足人民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这两只脚都要立得稳,缺一不可。目前来看,食物数量安全在我国能基本得到保障,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食物消费品质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的食物质量安全面临较大挑战,应从源头保障食物安全,提高包括粮食种子在内的蔬菜、水果、畜类、鱼类等种子质量[27],从食物供给端解决新时代我国食物质量安全面临的挑战。这也进一步证明大食物观中的食物消费观、食物来源观、食物供给观和食物安全观是一个有机整体。

综上,在大食物观的理论框架中,食物消费观、食物来源观、食物供给观和食物安全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首先,食物消费的节约观能减轻国内食物生产压力和进口压力,影响食物来源观和食物供给观。食物消费的节约观能够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使得人类向自然界获取食物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不断拓宽食物来源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的食物消费观不仅能从食物消费总量上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还能从食物消费结构上减少人对耕地地力的过度透支使用,从而为优化食物来源结构和耕地保护提供新思路。新的食物消费观通过优化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影响着我国食物进口结构,缓解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的国际市场风险和政治风险,影响我国粮食供给观。其次,食物消费观影响食物安全观。食物消费的健康观和升级观影响着食物来源观、食物供给观和食物安全观,在食物消费过程中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结构升级需求推动着我们不仅要拓展食物来源,增加食物供给数量和结构,还要保证食物质量安全。因此,在大食物观理论框架中食物消费观是核心,其变化深刻影响着食物来源观、供给观和安全观。在大食物观指导下,探索食物消费观、食物来源观、食物供给观和食物安全观之间的内在理论联系,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理论问题。

四、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从食物消费、来源、供给与安全四個方面为新时代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指明了方向。在传承中国传统粮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粮食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在对大食物观思想内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食物的供给、消费等多角度出发,为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与方案,从食物来源角度出发,通过资源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大食物观是在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粮食观的继承发展

首先,大食物观传承和升华了中国传统粮食观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中有关于多样化食物消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经典论述,大食物观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拓宽了传统的食物概念,实现了食物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化供应的深刻变革,使得中国能够从更广的层面上把握粮食安全问题,拥有更远更宽的眼界。其次,大食物观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新时代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使中国粮食安全观向大食物观转变,在新消费观念驱动下,传统粮食安全观念已无法适应当今食物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必须确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讲究的是饮食中的营养搭配,由粗到细再到粗,由少到多再到少;主食越来越少,副食越来越多。大食物观顺应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适应了新时代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使人们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安全、更有保障。因此,大食物观的提出体现了党在治理中国农业经济问题上的实事求是原则,大食物观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方法的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及条件下,为顺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大食物观荟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同时有机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科学解答,在保证主粮供给安全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大食物观安全体系。

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是相互关联却又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构建“大食物观”,不仅要注重粮食安全,更要跳出传统的粮食消费理念,树立科学的食物消费观。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大食物观是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之上的。大食物观并不是“有啥吃啥”,而是“吃啥有啥”,是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目标,包含了食物选择的自由权利[28]。在粮食安全背景下,大食物观是对现有粮食观在内容上的丰富与更新,既体现了农业生产与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也实现了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与粮食安全的统一,是新时代粮食观的重要思想。

(二)大食物观是对新时代粮食安全问题的精准把握

1974年世界粮农组织(以下简称FAO)首次提出了“Food Security”的说法,当时被译为“粮食安全”[29],将粮食与食物相提并论,导致了对食物概念理解非常狭窄。FAO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选择”。实际上,“食物”的国际化观念和中国“粮食”的传统观念相差甚远[30],虽然国内常常把国际上谈的食物(Food)当作粮食,但在国内讨论这些问题时候,却仅包括谷物(水稻和小麦等口粮以及玉米等饲料粮)、薯类和豆类(主要是大豆),现在学界主要关注谷物安全保障,即口粮安全和饲料粮安全[22]。大食物观强调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因此,大食物观概念的提出使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变得与国际话语中Food基本一致,有利于更精准更全面地治理粮食安全问题。

传统粮食安全观诞生于国际关系紧张、粮食供应短缺的大环境下,既继承了中国粮食安全的传统理念,又烙刻着计划经济的深刻印记[5-6]。中国的粮食安全观经历了早期的解决中国人口吃饭问题到之后强调粮食自给率,再到现在主张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转变[31]。传统的粮食安全观更注重单一的数量安全,缺乏适量、营养、蛋白等多元化安全考虑[32]。传统粮食安全观下,供给不足就等于不安全。相反,生产的越多、存储的越多,说明越安全,甚至认为补贴越多越安全[3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粮食安全问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日常饮食也不再仅局限于主粮,而是还包括肉、蛋、奶、果蔬等食物。如今,人们不仅重视主食,也更加注重“副食”摄入。所以,“大食物观”不仅澄清了以往的某些误区,而且对当今人类所需的食物做了一个全面概括总结,顺应了新时代居民消费食物结构变化趋势,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在需求端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的健康”转变,同时也从新视角表明了新时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基于此,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在深度上应该更加强调口粮安全,如稻谷和小麦,关注饲料粮和畜产品安全的权衡问题;在广度上应该更加关注食物与食品安全问题[22]。因此,相比于传统粮食安全观,大食物观目标更高远、结构更丰富、来源更多元、供给更可持续[34],在新时代背景下,大食物观理论从广度和深度延伸了粮食安全概念,能更加精准地保障粮食安全。

(三)大食物观是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求“18亿亩耕地必须要实至名归”,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还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种食物的有效供给”,这是对中国过去长期强调的粮食安全内涵的进一步深化。从粮食安全上升到食物安全,“大食物观”展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担当、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大食物观”这份中国方案,提高了粮食自身的安全保障水平,推动了全球就粮食安全问题开展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共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大食物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仅让中国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更让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为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及中国智慧。大食物观的提出使得中国在维护国际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站在最前排、走在最前列,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大食物观将以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全球粮食保障问题发展做出新贡献,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水平,牢牢端稳国内饭碗的同时也端稳世界饭碗,让中国智慧更闪亮,让大国担当更明亮。

(四)大食物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推力

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全球食物生产与供給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土壤退化、水污染等问题对粮食等作物产量、质量及收成稳定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疫情、国际资金炒作等多重因素也在持续推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转变,以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为基础的数量型农业,不但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且由于低需求量农产品的过度生产,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造成了“无效农产品生产性过剩,需求性产品供给短缺”共存的困境,损害了农民、消费者和全社会利益[5,3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在确保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提升粮食供给,坚持因地制宜,盘活自然生态资源,秉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原则。”践行大食物观就是要在不进一步损害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增长,协调好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关系,引导耕地合理食物化[36]。大食物观的核心是食物消费观,食物消费的节约观就体现了人类在获取食物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满足人民对食物消费升级的需要。大食物观的提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提供了新方向。大食物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保障生态优先。人与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前提是保障生态安全,方能更有效地为人类提供健康的食物。大食物观改变了人们对食物的认知,转变了人们的食物消费理念,这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进入新时代,传统粮食安全观已滞后于当前的国情粮情,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已经从单一数量安全向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消费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层次转变。大食物观是传统粮食安全观的深化及发展,顺应了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指明了方向。

本文通过对大食物观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进行系统、辩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大食物观以中国传统粮食观和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为理论根基。大食物观是对中国传统粮食观的传承与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粮食观的创新与发展。其次,大食物观是以食物消费观为核心、食物来源观为方向、食物供给观为路径、食物安全观为基础构成大食物观思想框架。通过从食物消费、食物来源、食物供给与食物安全四个角度对大食物观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以食物消费节约观和食物消费健康观为主要内容的食物消费观在大食物观理论框架中占据核心地位。最后,大食物观是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把握新时代粮食安全内涵、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最终价值实现目标。大食物观为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及中国方案,进一步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对策建议

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背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深刻理解大食物观的内涵,并构建践行大食物观的基本思路,要以“大食物观”为理论指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此,本文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从食物消费、食物来源、食物供给及食物安全角度,提出以下践行大食物观的新思路:

1.强化食物消费节约行为的教育

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 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其中,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 800万吨,相当于3 000万至5 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37]。节约粮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历朝历代都颁布相关政令以丰裕粮仓、节省粮食。夏商时期为减少粮食消耗,备战粮荒提出了禁酒令;春秋时期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节俭持国”思想;三国时期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宋朝苏轼提出“博观而约,厚积而薄发”的思想,明朝朱熹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等等。在大食物观思想中,“大”字的精髓就集中体现在节约上,因此,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要增加节约食物的教育内容,丰富节约食物的教育实践,强化节约食物教育的理念。

2.强化食物科学消费的教育。

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物供给总能量为3952千卡/天。中国居民人均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分别为2248千卡/天、85克/天和79克/天,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相关标准相比,当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已出现过剩现象,同时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中国人的死亡原因中,88%是由癌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导致,而慢性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38]。大食物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一就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与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食物消费科学观是食物消费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要增加食物科学消费的教育内容,强化食物科学消费的教育。

3.增加非粮农业生产研发投入

我国农业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科学研究项目、专业设置都是以粮食类作物为主,非粮作物的科学研究投入相对不足。在数字经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藏粮于技”,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尤其是非粮作物的研发投入,以农业创新为驱动力推动非粮作物发展,突破非粮作物“卡脖子”技术,保障粮食安全及食物多样性。同时强化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数智化、现代化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非粮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粮食与非粮作物同步提升,牢牢稳固“中国饭碗”。

4.调整粮食和非粮作物的区域布局

根据膳食指南,科学测算居民营养需求总量,科学规划粮食、非粮的生产布局。以协调为原则,建立粮食与非粮作物生产与区域布局的协调发展。发挥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加之相应的非市场化政策手段,稳定粮食主产区的产能。利用科技恢复部分非粮主产区的耕地潜能,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非粮主产区粮食质量,形成比较优势。完善粮食主产区和非粮主产区的政策协同,精准实施差别化政策,在粮食种植基础上保障粮食安全。

5.优化国内外食物来源和供给结构

践行大食物观,要有食物来源的大格局和全球视野,既要意识到国际市场食物供应的重要性,又要清楚认识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完全依靠国际市场。在食物观供给观理论指导下优化粮食和非粮食的进口结构,分散我国食物进口的来源国,有利于分散和降低我国粮食进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风险。在大食物观指导下能为我国食物来源开辟新途径,能够优化我国食物进口结构,优化粮食进口来源地,从而充分统筹利用国内与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高效食物供给,有利于我国建立安全、稳定的食物供应链。

6.依据大食物观提出新的耕地保护思想和措施

依据大食物观理论,我国耕地保护要从专注于粮食用地保护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拓展了我国耕地保护新思想和新理念。依据大食物观理论,提出节约食物就等于保护耕地的理念,从食物节约教育的角度开辟了保护耕地的新措施。依据食品安全与耕地环境保护的内在理论联系,提出保护耕地就是保障我们的饮食安全,提升了耕地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据食物消费升级观与种植结构优化、种植区域布局的内在联系,为推广耕地轮作制度找到了科学依据。因此,大食物观理论为我国耕地保护提出了新思想、新路径和新方向。

综上,本文依托食物消费观、食物来源观、食物供给观以及食物安全观对大食物观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但依旧限于理论层面的研究。未来研究可以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对大食物观展开深入分析,可以从食物消费观、来源观、供给观和安全观四个层面构建衡量大食物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实证角度分析大食物观对中国未来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全面理解大食物观提供更多见解。

参考文獻:

[1]胡沫,张湘沂.树立“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EB/OL].(2022-06-29)[2022-11-28].http://www.cssn.cn/zx/bwyc/202206/t20220629_5414606.shtml.

[2]汪超,李兆丰,夏路,等.“大食物观”指导下的食品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22(09):419-424.

[3]王晓君,何龙娟,王国刚.全球粮食不安全形势下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逻辑思维与战略取向[J].改革,2022,346(12):66-77.

[4]张宁宁,李雪,吕新业,等.百年变局、世纪疫情背景下世界及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22(12):136-141.

[5]武舜臣,赵策,胡凌啸.转变中的粮食安全观:理论期待与新粮食安全观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22,507(03):17-28.

[6]毛学峰,孔祥智.重塑中国粮食安全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1):142-150,168.

[7]谢莲碧,黄雯.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从封闭到开放[J].社会科学研究,2012(05):142-147.

[8]崔宁波,王欣媛.新时代粮食安全:挑战、内涵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3):5-15.

[9]王建国,包安.论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9(05):20-27.

[10]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N].农民日报,2022-11-02(001).

[11]马克思,列宁,恩格斯.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7]刘大山.以“大食物观”端牢中国饭碗[N]. 南京日报,2022-03-10(A02).

[18]张胜,李慧,陈晨.大食物观:端牢饭碗后,让百姓餐桌更丰富[N].光明日报,2022-03-23(007).

[19]陈萌山.大食物观——运用新发展理念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生动实践[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28(04):2.

[20]陈利根.坚持以大食物观统筹保障粮食安全[J].群众,2022(09):26-27.

[21]焦宏,李丽颖,杨瑞雪.践行大食物观,让“中国饭碗”更稳更健康[N]. 农民日报,2022-08-11(008).

[22]黄季焜.对近期与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的再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21(01):19-26.

[23]刘长全,韩磊,李婷婷,等.大食物观下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3(01):33-57.

[24]常理.大食物观让人们吃得更健康[J].中国食品工业,2022(12):65-67.

[25]樊胜根.大食物观引领农食系统转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J].中国农村经济,2022(12):14-19.

[26]朱晶.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06):11-14.

[27]公茂刚,王浩东.大食物观粮食安全下我国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23(01):125-133.

[28]胡冰川.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大食物观[EB/OL].(2022-07-22)[2022-11-28].http://www.chinareform.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9&id=41251.

[29]旭日干,刘旭,王东阳,等.国家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01):1-7.

[30]钟钰,崔奇峰.从粮食安全到大食物观:困境与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22,304(06):102-109.

[31]李国祥.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任务及根本要求——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相关精神的体会[J].中国农村经济,2022,447(03):2-11.

[32]杜志雄,肖卫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意义、内涵及重点任务[J].中州学刊,2022,312(12):32-39.

[33]洪涛.粮食安全观也需与时俱进[J].中国农村科技,2017(10):12.

[34]钟钰,崔奇峰.从粮食安全到大食物观:困境与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22(06):102-109.

[35]李冬梅,李庆海.以“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22(13):63-65.

[36]蓝红星,李芬妮.基于大食物观的“藏粮于地”战略:内涵辨析与实践展望[J].中州学刊,2022(12):49-56.

[37]尚勋武.要节约!城市餐桌食物浪费量竟是几千万人一年的食物量?[EB/OL].(2022-03-30)[2022-11-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715063135409353&wfr=spider&for=pc.

[38]朱萍,林昀肖.国民营养问题从不足转为过剩,膳食不科学、不合理问题如何破解?[EB/OL].(2022-09-16)[2022-11-29].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916/herald/b68f408f2def21e9240a6766df3ec51c_ths.html.

责任编辑:管仲

The Theoretical Sourc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the Times of Xi Jinpins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1Han Jiabin  1Chen Ziyi  1Zhang Yameng  2Liu Shuyun  1Sun Ruyu

(1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Hulidao 125105, Liaoning,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dialectical analysi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sourc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concept of the Greater Food.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takes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Marxist food perspectives as its theoretical source, take food consumption as the core, food source as the direction, food supply as the path, and food security as the foundation, so as to form the ide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It aim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Marxist food perspectives,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food security in the new era, and solve 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problems.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Key words: greater food approach; food security; food consumption; food supply

[基金項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编号:L22ZD005);辽宁省教育厅智库项目(项目编号:LJ2020ZK00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面上项目(项目编号:LJKR0135)。

[作者简介]韩家彬(1978-),男,山东泰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陈子怡(1997-),女,辽宁瓦房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张亚萌(1997-),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理论与政策;刘淑云(1993-),男,重庆云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孙如玉(1998-),女,辽宁铁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对策探讨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对策探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中国农业需避免落入产业化陷阱
云南省粮食安全视角下马铃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