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

2023-10-13陈祎翀

大学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心态

陈祎翀

[摘 要]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元宇宙正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养成。元宇宙新场域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养带来的或是加剧的亚型分化、消极社会心态滋长的空间,但也可能带来积极社会心态培养的新路径。文章提出在元宇宙场域下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建强文化阵地,创建校—家—社教育多主体联动新链接的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教育引导对策。

[关键词]教育元宇宙;社会心态;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2-0103-04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是否具备积极的社会心态,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从“佛系”到“内卷”,再由“内卷”到“躺平”……在不斷加速的社会发展中,描述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的热词频频引起热议。

元宇宙概念自2021年横空出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元宇宙以科技为支撑,让虚实并存的时空场域有望实现,由此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具体社会心态养成中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发展而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深切地影响大学生。在元宇宙这一新变量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中值得思考的新命题,也是培养时代新人需要应对的新挑战。由此展开的研究,对推动新形势下的高校育人工作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及元宇宙新命题下的研究进展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长期受到关注。一是持续动态关注。谭旭运等对不同年龄组别的学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进行分析[1],认为青年群体的思想与社会心态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二是探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基本组成。彭文英认为矛盾性和迷茫性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两个基本特征[3]。另有一些学者对社会心态基本组成进行了二级分类研究,如政治心态、文化心态、公德心态、消费心态、就业心态等。三是多角度内涵探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试图从多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内涵予以解读。如运用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展开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思考[4],以心理育人目标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社会心态[5]。另外,人文关怀、社会转型宏观大背景、新媒体和网络文化等视角均有学者研究。

还有学者通过问题分析、策略探究等维度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心态,解读其社会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解读大学生群体文化现象,如“丧文化”现象、“佛系”心态、“锦鲤”文化等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梳理其社会心态问题,探讨社会心态引导具体策略。认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路径[4];要做好大学生心态监测,掌握其心态波动规律并加以正面引导[3]。

(二)大学生虚拟社交行为研究

大学生虚拟社交行为特征引起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共同关注。一是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社交行为特征研究。从虚拟表情包社交符号化现象,到微信朋友圈社交倦怠解读,再到网络直播间陌生人虚拟互动研究,大学生群体虚拟社交行为随互联网技术发展同步呈现出社交对象陌生人化、符号化等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学界就大学生虚拟社交行为表征的内涵进行解读。如对虚拟空间呈现出的社交新样态易导致青年情感虚化及“群体性孤独”现象的产生[6-7]、现实“社恐”与虚拟“社牛”并存现象等用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加以分析[8]。

(三)元宇宙带来的社会新命题研究

作为新概念,元宇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主要有:一是关于元宇宙概念的探讨。关于元宇宙定义、愿景描绘、应用构想等前瞻性思考引发多学科的共同探讨[9]。二是在元宇宙这一虚拟新时空场域中,社交方式及具体路径同样成了一个社会新命题。在数字身份的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以社会关系为媒介的“价值镜”作用依然存在,并且经由数字技术得到了强化,成为数字时代的“身份镜”[10]。李康跃认为,在元宇宙所营造的媒介环境下,人的自我认同完成了由“符号”到“身份”、 由“视听”到“感知”、由“情景”到“社会”的转化[11]。群体在新场域中的社交方式及特征猜想将为大学生虚拟社交行为及社会心态变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一方面,在元宇宙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将发生怎样深刻的改变?转型时期急骤变化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对社会意识与社会生活进行同步研究。如何在新变量下做好大学生群体的积极社会心态的教育引导,需要实证研究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元宇宙作为社会新形态,将对大学生社会心态造成怎样的影响、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本质问题带来何种影响,目前正持续受到学界的关注,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

二、元宇宙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一)元宇宙场域易加剧大学生社会心态中的亚型分化

元宇宙是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数字化技术优化而成的WEB 3.0空间,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虚实相生新场域的尝试跃迁。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割裂分离,网络虚拟空间中的社交行为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环境表达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元宇宙新场域的到来将加剧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分化作用。虽然新场域构建仍在不断探索中,但人们的生产模式、组织治理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将不同程度被重构,虚拟分身、数字身份人或可能在特定场域内完成实名社交,但媒介环境与互动仪式将发生巨大改变。元宇宙场域中的游戏场景、交往场景、交易场景、工作场景等与现实环境的虚实互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社交行为路径新可能,但大学生群体在新场域中体会到的是现实增强之感还是信息茧房之困,是在虚拟屏障后享受心理距离带来的“安全感”还是以数字身份人开拓新场域的“奋进感”,或许会加剧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亚型分化。一方面,虚实相生能否让大学生群体更为生动地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促使其更为理性平和?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间与“被关注”概率能否提升大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另一方面,原就浮躁的心态是否因去中心化的场域特征而更具优越感?同样是去中心化的离心场域是否会让从众心态成为一种安全感来源?“躺平”“摆烂”的无奋斗感是否会进一步加速衍化?这些问题使大学生不同社会心态亚型分化随之成为可能。

(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混杂难辨或滋长消极社会心态

元宇宙场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使虚拟场景体验更为真实,游戏场景、直播场景、虚拟演唱会、虚拟活动场景等都因AR、VR等技术的加持而在感官上获得了较之WEB 2.0更优的体验,使人们的互动性和参与感都更强。大学生群体有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故而元宇宙中创生的“新潮玩”“元体验”容易吸引大学生群体。若沉溺其中则易诱发大学生过度消费、过度享乐等状态,更易进一步引发部分学生焦虑、自卑等心态,滋生颓废、沮丧的消极社会心态。同时,个体可以在元宇宙中通过捏脸、换装等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数字分身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获得更强价值认同感和体验感,对比现实中群体带给个体的诸如容貌焦虑、社交恐惧等负面情绪,使大学生更容易沉溺其中。又如,因元宇宙空间的连通性与开放性特点,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现代犬儒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元宇宙新场域中的滋生和传播更具隐蔽性,超高的传播效率对大学生群体更具影响力,面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成长困境及发展的不确定性,使部分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被煽动、被感染的情绪化体验,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消极的社会心态在群体内部更易蔓延。再如,因元宇宙去中心化的场域特征,容易使部分大学生更关注个体个性化需求而弱化了团队意识、集体观念,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现实关系和现实社会呈现出自私、冷漠的消极心态。

(三)元宇宙或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养提供新通路

元宇宙新场域在教学资源开辟、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活动开发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能给予科学技术支持。现实世界中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数字化映射,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镜像生命体征,教育环体和教育介体亦将发生质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具体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培养的课程模块设计在新场域中或可建设和发掘交互性、体验感更强及效果更佳的教学场景和教育资源。如将红色资源接入元宇宙,让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从文字和图片走向AR世界。在跨时空的互动中,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尊,这是培养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新通路。又如,因元宇宙虚实相生,新场域较之现实世界的隐匿性,使虚拟心理咨询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当元宇宙提供了一个更注重情境互动和情绪体验的新场域,更多感官的参与为虚拟情境互动营造了更为多元的情感体验和社交情境,虚拟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优于线下实体咨询的新用户偏好,这亦是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养的新通路。再如,元宇宙因其去中心化特征,使大学生群体中有社交恐惧或在现实环境中感到孤独的个体能在新环境中感到舒适,减缓焦虑。在元宇宙空间中,个体能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包容,进而对心态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在元宇宙空间中体验正念课程、锻炼计划等均有利于个体获得正向情感能量。

三、元宇宙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教育引导对策

(一)塑造元宇宙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

加強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其积极社会心态的基本途径。教育基本要素如何利用元宇宙新场域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值得思考。首先,可进行教育主体与客体间新教育互动模式的探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以理论的学习掌握作为认知基础,对基本国情、历史规律和科学理论的掌握是培养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的前提。在元宇宙中,虚拟教师、虚拟教室等教育者、教育环境的虚拟呈现已可实现,如何通过体验式、沉浸式、交互式的教育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单元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从而使教学变得深入浅出、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值得思考。如何借由虚拟场景对学生开展谈心谈话、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等,亦是值得探讨的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新模式。其次,利用元宇宙场域教育介体新特点开发虚实相融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以其丰富的形式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特点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载体。在元宇宙场域中可有效融通线上和线下教育场域,使具身学习在虚拟空间中的实现成为可能。实践活动增强的体验感和参与性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最后,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朋辈关系在新场域中呈现的互动新模式,可发挥教育对象在元宇宙中的主观能动性,以朋辈方式讲述、演绎理想信念榜样故事,以朋辈榜样的影响力在新场域中发挥教育引导新优势,搭建理想信念朋辈影响力新路径。

(二)加强元宇宙文化阵地建设,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滋长

元宇宙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混杂难辨,如何做好抵御是值得思考的又一教育对策。以多种新科技手段加强元宇宙新场域中的文化阵地建设、守好元宇宙文化阵地是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滋长的重要对策。首先,可利用技术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助力。在元宇宙新场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讲传播中,可用沉浸式、体验式的理论学习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使其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使元宇宙新场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阵地。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群体接受教育的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应将虚拟校园与实体校园文化软实力打造相融合,作为文化育人重要一环,在元宇宙新场域中寻找优化学风校风的微场景,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传播的新载体、新空间。如在新生学业教育、诚信考试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毕业教育等多环节中利用元宇宙场域优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或较之线下、线上分离的教育手段更具教育实效。最后,应重视能够适应元宇宙发展特征的主流文化引导员队伍的建设。元宇宙新场域因其空间的新特征和信息传播的新特点,使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元宇宙新场域中的滋生和传播更具隐蔽性,一支“知己知彼”的主流文化引导员队伍能在新场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员队伍中应有理论学者、辅导员、班主任等,亦应有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榜样表率,在虚实相生的活动新空间中,从知、情、意、行多维度加以引导,强化大学生个体的正确价值认同,进而达成群体在主流文化上的价值共识。

(三)创建元宇宙下校—家—社教育多主体联动新链接

高校、家庭、社会三者都是大学生社会心态养成缺一不可的必要元素。Z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对元宇宙的适应性强、好奇心重、参与度高,这给高校、社会、家庭教育主动进入元宇宙新场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高校可通过给大学生进行数字画像,调整、优化教育引导政策。高校作为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为大学生心态发展评估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来源支持,使虚拟校园和线下校园的行为数据可以在元宇宙场域中实现汇集,将大学生心态作为个体数字画像刻画中的重要维度。这一方面有助于个体对自我心态的评估,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学校更为精确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特征,以便于教育引导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其次,在元宇宙新场域构建家庭持续赋能的新渠道。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原生环境,对其心态养成、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并为其打造了社会心态的雏形。如何让家庭在元宇宙场域内与大学生个体建立交流的新渠道,使积极的家庭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态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积极心态培育的重要一环,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是可取之策。最后,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元宇宙中对积极心态教育引导的支持作用。社会在大学生群体了解真实世界的过程中有着高校和家庭无法替代的資源优势。通过在元宇宙新场域中搭建校—社合作实践基地与平台,充分发挥其启发、宣传、普及、实践等作用,可增强大学生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使其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应对未知的挑战。上述校—家—社教育多主体可在元宇宙新场域中创建联动新链接,但其应是非线性和去中心化的,因为多维叠加的链接形式更有利于保障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和引导实效。

四、结语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元宇宙正在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养成。元宇宙新场域虽然可能加剧社会心态亚型分化、加大消极社会心态滋长的空间,但也可能是积极社会心态培养的新通路。本文提出在元宇宙新场域下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创建校—家—社教育多主体联动新链接的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教育引导对策。

[ 参 考 文 献 ]

[1] 谭旭运,范玲霞,吕邈.2019—2020年中国民众获得感调查报告[C]//王俊秀,陈满琪.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65-86.

[2] 杨雄.当前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新变化及演变逻辑[J].人民论坛,2021(25):20-23.

[3] 彭文英.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50-53.

[4] 董晓绒,曾令辉.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3):25-28.

[5] 徐洁,王春凤.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理路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1(17):32-34.

[6] 王昕迪,胡鹏辉.边界感:现代社会青年社交需求及其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2(10):72-79.

[7] 林滨,江虹.“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J].中国青年研究,2019(4):40-45.

[8] 谢蝶.从现实“社恐”到虚拟“社牛”: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1):19-21.

[9] 蒲清平,向往.元宇宙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变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2):111-123.

[10] 王敏,胡钰.“价值镜”:理解数字身份之间的社会交往[J].青年记者,2022(2):13-16.

[11] 李康跃,王雪梅,闫晓阳.数字文明:元宇宙中人的虚拟身份认同与媒介化生存[J].中国传媒科技,2022(2):7-9.

[责任编辑:吴雪强]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
习近平同志心理学的相关论述及其启示
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培育维度探析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失衡现象评析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浅析APEC会议期间网络用语折射出的社会心态
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情况满意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