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结构的影响及眼前节各参数变化与眼压的关系
2023-10-07王保君
宋 婕 王保君 李 彦 杨 华
睫状体破坏手术是当前眼科医师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应用已较广泛。UCP通过微型换能器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诱导睫状体凝固,从而治疗青光眼。有研究报道,UCP对于难治性青光眼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2]。目前,有关UCP对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结构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UCP对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结构的影响及眼前节各参数变化与眼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UCP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23例(2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15眼),女8例(8眼),年龄(64.00±10.05)岁,术前眼压为40~58(48.70±6.77)mmHg(1 kPa=7.5 mmHg)。23眼患者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失控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4眼,外伤性青光眼2眼。
1.2 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为40~80岁;(2)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眼压仍≥ 21 mmHg;(3)于我院行UCP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3]:(1)在过去3个月内发生过眼部感染和葡萄膜炎者;(2)正常眼压性青光眼;(3)存在巩膜薄、脉络膜血管瘤或眼部肿瘤者;(4)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以及既往或目前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UCP手术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通过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批号:2020016)。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手术中尽量避开3:00钟位、9:00钟位区域,以免损伤睫状前动脉和睫状后神经分支,术毕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根据患者眼压情况调整降眼压药物的数量,术后随访6个月。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术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UCP治疗后待眼压降低、角膜水肿减轻或消退后及时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患者眼压3次取平均值。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记录保存3:00、6:00、9:00、12:00钟位四个方位的图像,所有测量均由同一名技师完成。参照中山大学张秀兰等[4]的测量方法,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内置测量工具及Adobe Photoshop软件[5-6]测量并记录下列参数:前房深度、瞳孔直径,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巩膜睫状突夹角(SCPA)(图1)、睫状体面积(CBA)。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的套索工具将睫状体边缘描记,使用直方图工具得出所描记区域的像素总数即为CBA(单位:像素)(图2)。研究术前与术后6个月上侧、下侧、颞侧、鼻侧四个方向眼前节结构的变化,并分析眼压变化与眼前节各个参数变化的相关性。
图1 SCPA、AOD500、TIA测量示意图
图2 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的套索工具将睫状体边缘描记,测出所描记区域的像素总数即为CBA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hapiro-Wilk检验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变量间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眼压、前房深度、瞳孔直径比较
手术前后患者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39,P<0.01);术后1周[(23.21±5.38)mmHg]、1个月[(24.59±5.64)mmHg]、3个月[(24.63±6.68)mmHg]、6个月[(26.21±6.32)mmHg]患者眼压均较术前[(48.70±6.77)mm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眼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前房深度、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1)。
表1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前房深度和瞳孔直径比较
2.2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房角参数比较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房角参数(上侧、下侧、颞侧、鼻侧各个方向的AOD500、T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2和表3)。
表2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上侧及下侧的房角参数AOD500、TIA的变化
表3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颞侧及鼻侧的房角参数AOD500、TIA的变化
2.3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睫状体参数的比较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上侧和下侧SCPA、C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无论上侧和下侧,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SCPA均较术前增大(均为P<0.05),CBA均较术前减小(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患者SCPA和C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颞侧和鼻侧SCPA、C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4和表5)。
表4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上侧及下侧各睫状体参数的变化
表5 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患者颞侧及鼻侧各睫状体参数的变化
2.4 术后6个月患者睫状体参数的变化与眼压的相关性分析
术后6个月患者眼压变化量与上侧、下侧的睫状体参数SCPA变化量均存在负相关性(均为P<0.05),与上侧、下侧的睫状体参数CBA变化量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表6)。
表6 术后6个月患者睫状体参数的变化与眼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2.5 术后并发症
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角膜上皮缺损、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波UCP可使患者睫状体选择性的凝固坏死,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Aptel等[7]研究发现,UCP术后患者睫状突远端和中间位置的间质和上皮会发生坏死。此外,UCP还能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通过双重作用降低眼压[8]。与传统睫状体手术相比,UCP产生的超声波的能量能够精确释放到组织中,避免对邻近组织造成损害,重复治疗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9]。
本组患者眼压由术前的(48.70±6.77)mmHg降至术后6个月的(26.21±6.32)mmHg,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国内外多篇文献也报道,UCP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眼压[1,10],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1]。
对于青光眼患者行UCP治疗后前房角结构是否发生改变,目前尚缺乏研究。张文静等[12]探讨了UCP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了术前与术后3个月患者的房角参数变化,结果显示房角的结构无明显改变。本研究也比较了青光眼患者行UCP手术前后的前房深度及房角参数(AOD500、TIA),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及房角参数(AOD500、TIA)并无明显改变。这表明UCP手术对房角的结构可能并无明显影响,所以当睫状体上皮细胞再生后,房角仍关闭或者较之前并无明显开放,这可能会导致患者眼压再次升高。
Rivero-Santana等[13]报道1例患者UCP术后瞳孔出现变形并且调节功能丧失。Figus等[14]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UCP治疗后同样观察到患者术后早期的瞳孔反应性较低,在3~6个月后恢复正常。本研究也发现1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瞳孔不规则散大,术后半年仍持续存在,其他患者无明显变化。Sousa等[15]分析研究了UCP术后患者的瞳孔动力学变化,评估其对虹膜功能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个月患者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之后逐渐恢复,他们认为手术后瞳孔的变化与个体及某种程度上不可预测的反应有关。
目前国内外对UCP术后睫状体结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矢状面睫状体各参数CBA和SCPA的变化。通过测量分析发现,患者上侧及下侧的各睫状体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无论上侧和下侧,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SCPA均较术前增大(均为P<0.05),CBA均较术前减小(均为P<0.05)。田华[16]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UCP治疗,术后1周治疗区域睫状体水肿体积增大,术后1个月睫状体体积变小,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另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UCP治疗后的区域睫状突出现急性炎症和坏死, 1周后睫状突因为基质水肿显得粗大,术后1个月到6个月,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后的区域睫状突发生退化和萎缩[7]。SCPA是反映睫状体位置的参数[17],SCPA值越小表明睫状突的位置越靠前。UCP术后患者SCPA增大可能与睫状体皱缩,面积减小,睫状体后移有关。为进一步研究眼压下降与各参数的相关性,我们对睫状体各参数的变化量与眼压变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治疗的上侧及下侧的SCPA的变化量与眼压变化量呈负相关,且SCPA变化量越大,眼压变化量越大,而CBA变化量与眼压变化量并无相关性。如果患者睫状体较正常眼向前旋,导致虹膜根部与小梁网相贴,会引起房角关闭,眼压增高[18],所以SPCA增大后可能引起眼压降低。
UCP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及价值已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认可。本研究对UCP术后前房角及睫状体的改变做了初步研究,但本研究存在随访时间短,样本量相对较少等不足之处,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长期、全面的深入研究。
4 结论
UCP可有效控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使治疗区域的SCPA增大,CBA减少,且术后6个月患者眼压变化量与上侧、下侧的睫状体参数SCPA变化量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