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英歌与山东鼓子秧歌的艺术形态与发展现状对比研究
2023-10-06吴妍
【摘要】在潮汕英歌的诸多起源说中,有一种山东传入说,认为潮汕英歌是随移民南迁时从山东鼓子秧歌脱胎而来。本文将在前人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英歌与鼓子秧歌之间的艺术形态进一步证明二者并不存在传承关系,并通过对比二者的发展现状,从舞蹈本体出发对潮汕英歌的传承发展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英歌;鼓子秧歌;传承;发展;对比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1-0036-04
广东潮汕英歌与山东鼓子秧歌都是汉族民间舞蹈,二者在表演风格和舞蹈形态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表演时大部分人物形象皆由男性扮演,动作形态粗犷豪迈,至阳至刚,鼓子秧歌中“棒槌”一角的道具及部分舞姿动作与英歌十分类似;在英歌的起源说中,有一种说法是认为潮汕英歌是随移民南迁时从山东鼓子秧歌、柳林秧歌脱胎而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二者虽然同为汉族的秧歌,但在发展趋势上却大有不同,此前已有学者研究指出潮汕英歌和山东秧歌之间不存在传承关系,本文将通过对比英歌与鼓子秧歌的艺术形态进一步论证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民间舞,并对二者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对潮汕英歌的传承发展提出个人建议。
一、潮汕英歌与鼓子秧歌的艺术形态对比
(一)人物形象方面
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为伞、鼓、棒、花。伞又分丑伞和花伞,丑伞多由中年男子扮演,花伞多由青年男子扮演。鼓是秧歌表演的主力,由男性青壮年扮演,棒多由青少年扮演,花由少女扮演。秧歌队表演时必有伞和鼓两个人物角色,棒和花可有可无。潮汕英歌的角色则都来自梁山好汉,均由男子扮演。
(二)舞姿动律方面
“沉”“稳”“抻”“韧”是山东鼓子秧歌基本的动律特点,鼓子秧歌的舞姿动态常给人沉稳刚健的视觉感受,不管是“花伞走步”还是“蹲鼓子”,动作形态都有稳重之感;“腰”是鼓子秧歌舞蹈动律的核心,动作时围绕对腰部不同发力和用力方式,通过“平拧”“提拧”这两个核心动律元素,提炼出“平拧腰”“提拧腰”“旋腰”等动律动作,以腰为轴用腰发力的“晃拧”“磨韵”等动作也很好地体现出鼓子秧歌“韧”的动律特点。而“抻”是鼓子秧歌最为突出典型的动力特征,舞伞者手执伞动作时,手臂要求有韧性地抻出、收回,进行“劈鼓子”动作前的起势也要求身体和双臂“抻”到极致,最后再进行力量的集中,可以说“抻”的特征贯穿鼓子秧歌动作过程的始终。总的来说,鼓子秧歌的舞姿动态多有古朴豪迈、开阔凝重之感。
潮汕英歌的基本舞姿中双脚呈大八字位,脚下步法以南拳步法衍化,动作时重心不断在两脚之间交换,腿部以跑跳步、高抬腿、交替跳、横蹉步等为主,双手则稍微松弛握着英歌槌。英歌上肢动作较多,舞蹈时主要运用手中的木槌,以击槌、旋槌等基本技法,配合各种步伐,构成不同的舞姿动态。英歌的基本动律是身体主干保持垂直,以脊椎为轴心,腰部为中心,腰背发力,主要以手臂的前后交替摆动,膝盖放松颤动,腿部的跑跳步、横蹉步以及勇猛挥动英歌槌为主要特征,配合舞步,形成强烈的冲跃感和前扑感,给人以洒脱英武的感觉。
鼓子秧歌与潮汕英歌舞姿动律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动作方式和体态,前者动作以腰为轴,发力在腰,整体动作强调抻劲儿,动作过程有韧劲,后者动作时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上肢摆动迅猛强烈,整体形态呈放射、离心状,给人以向上向外扩展的视觉冲击力,与英歌相比,鼓子秧歌更沉稳凝重,动作开阔舒展的同时给人稳重的心理感受。
(三)表演形式方面
鼓子秧歌的表演有一定的程式性,表演时一般按照“踩街—打场子—跑大场—演小场—跑大场结束”这样一套表演程序进行,秧歌队表演时既可以定点表演,也可以在行进中表演,其队形多为二路或三路纵队,按伞、鼓、棒、花顺序排列,乐队在前开路,高潮时所有角色同时做起各自的动作;在进入预定的表演场地后紧接着“跑场子”,这是鼓子秧歌的主体部分,场子有文场、武场、文武场之分,文场看队形图案变换,武场看舞蹈组合动作表演,表演时一般多按文场—武场—文武场顺序组合反复进行,情绪上张弛有度,气氛上对比鲜明。
英歌完整的表演程式分为“前棚”“中棚”和“后棚”三部分,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由小演唱、小戏或戏曲片段表演等组成,内容多为民间轶闻趣事,后棚为武术表演。最能体现英歌特色的是前棚的男子群舞,前棚的表演人数各队不同,一般为偶数,英歌队员均作古代武士装扮,画脸谱,全体队员分左右两队,领头队员称头槌、二槌,头槌为“李逵”或“秦明”,二槌为“关胜”或“杨志”,充当队伍前导的玩蛇人为“时迁”,队员身挂水浒人物名称的腰牌,背挂装饰性的各式兵器,双手各握英歌槌表演,目前许多英歌队已对前棚的男子群舞大大丰富发展,基本减少甚至舍弃了中、后棚的表演。
从人物形象上看,鼓子秧歌人物角色较多,潮汕英歌虽然扮演的是《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角色,但除了领队的几人外,其余队员不明确人物身份;从舞姿动律上看,鼓子秧歌刚中带柔,刚柔并济,“韧”劲儿十足,整体风格气势磅礴,沉稳浑厚,相比较而言,潮汕英歌更显威武阳刚,舞姿动态松弛刚劲,整体风格更加洒脱豪迈;从表演形式上看,鼓子秧歌程式性更强,潮汕英歌则更写意,着重突出表现群英形象。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鼓子秧歌和潮汕英歌都大有不同,因此可进一步推断英歌和鼓子秧歌并不存在传承关系,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间舞。
二、潮汕英歌与鼓子秧歌的发展现状对比
(一)政府政策保护方面
非遗项目要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保护与资金支持,在政府出台的对秧歌的传承保护政策方面,山东鼓子秧歌可以说得到各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以济南市商河县和济阳区为例,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构建了一系列鼓子秧歌传承保护机制,整合秧歌教练资源,建立秧歌人才库;加强与各级舞蹈家协会及北京舞蹈学院、济南大学等20余所高校保持联合协作,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专业平台支撑;广泛开展惠民演出,每年举办鼓子秧歌进社区活动400多场(次);济阳在鼓子秧歌保护方面,今年四月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中,政协委员对关于加强济阳鼓子秧歌传承发展拟定出三大方案,一是加强指导和帮扶,推进鼓子秧歌活態传承;二是加大宣传交流力度,促进鼓子秧歌创新发展;三是开展传承培训活动,加快培育鼓子秧歌后继人才①。
相比较而言,广东省及潮汕地区政府对英歌的保护支持力度远远不足,近几年来虽然借助网络自媒体的各大平台,部分英歌相关的电影纪录片得以走进大众的视野,23年春节英歌更是通过“抖音”短视频火爆出圈,但英歌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依旧不容乐观,地方政府对英歌的传承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保护英歌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完善,要加快培育英歌的传承者,拓宽英歌的传播途径,提高英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省级和地方人民政府还应加快统筹出台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
(二)舞蹈作品创作方面
从作品创作数量上看,以“桃李杯”为例,纵观历届桃李杯比赛参赛作品,秧歌作品的总数量占民间舞作品总数量的比重相对较高,但秧歌作品种类主要集中于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和潮汕英歌占比不高。最近五届比赛中,第九届鼓子秧歌作品数量最多,共有十一个组合表演,达到近五届的顶峰,但作品仅以风格性组合的形式出现,没有剧目创作;“十桃”中组合有四个,出现了两个群舞剧目,就剧目數量而言,较第九届有所增长。“十一桃”从比赛向展示活动转型后,鼓子秧歌的创作数量明显下降,仅以训练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民间舞精品展示课中,没有单独的剧目创作,“十二桃”更是未见鼓子秧歌的身影。
潮汕英歌活跃在桃李杯舞台上的作品数量屈指可数,历届桃李杯比赛中,只有第八、第九、第十届比赛有英歌作品,第八、第九届只有一个组合,第十届也仅有两个组合;在“八桃”中,潮汕英歌以一个表演性大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民舞精品展示课部分,“九桃”有一个男子风格性组合,“十桃”分别是一个男子风格性组合和一个女子风格性组合,值得注意的是桃李杯舞台上仅有的四个英歌作品皆为广东舞蹈学校所创作。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桃李杯比赛外,在“荷花奖”和省级地方性各大舞蹈大赛中,潮汕英歌的作品数量也远不如鼓子秧歌。
从作品的舞蹈元素运用上看,鼓子秧歌和潮汕英歌近几年来在舞台创作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山艺创作的《移山》通过鼓子秧歌基本动律素材的运用,形象地表现出“挥镐”“搬石”等动作,展现出劳动人民移山开路的决心与恒心;十一届桃李杯女子独舞《一抹红》里第二段快板中运用鼓子秧歌的动作元素表现少女舍身忘我,奋战前线的场景,将鼓子秧歌的动作元素用在女子独舞的形式中不仅是作品创作的一大创新,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品人物的形象更立体饱满;获得多个奖项的舞剧《沙湾往事》中多次运用英歌元素为作品推动故事情节服务;现代舞剧《潮·速》的尾声段落,编导用英歌元素改编群舞,英歌与现代舞不仅实现了完美融合,还体现出广东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个性。
(三)校园传承方面
学校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域,对民间舞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2011年文化部、教育部门批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后,山东省积极推动“非遗舞蹈进校园”工作,以商河县为例,商河县各中小学在校内组建鼓子秧歌社团,定时定点对学生进行鼓子秧歌教学训练,邀请国家级鼓子秧歌非遗传承人进学校,各学校也会根据本校的师资条件和具体情况进行内容教学,并在学期末通过汇报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商河县鼓子秧歌进校园实践案例》也于2021年11月成功入选山东省“非遗进校园”典型案例。
与鼓子秧歌相比,潮汕英歌的校园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首先,参与英歌舞进校园活动的学校数量少,英歌在中小学开展的比例小,中小学成立的英歌队只针对小部分学生群体,而高校中能够真正进入潮汕英歌课堂教学的只有韩山师范学院一所大学,广东省内其他高校只有部分研究生到潮汕地区进行采风学习或展开调研,并未实现在课堂中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活动;其次,校园英歌活动还未得到潮汕地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对校园英歌的宣传力度不够,校园英歌文化氛围也不够浓厚,潮汕地区只有少部分中学里那些对英歌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与热情的学生会自发组建英歌社团,学生的参与度低,此外专业的英歌舞师资匮乏,进学校进行英歌教学的一般是传承人的子弟,英歌传承人通常只组织带领民间英歌队训练。
三、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广东潮汕英歌
(一)广东地区舞蹈专业院校应编写系统的英歌训练教材
目前英歌在校园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一套适用的,科学系统的教材和训练体系,英歌在潮汕地区中小学内的教学活动基本靠的是接触学习过成套英歌技术的非专业舞蹈教师进行教学,唯一一所把英歌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高校韩山师范是将英歌作为体育学院的专业课程,英歌训练确实有助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但其本质仍是广东汉族民间舞,要让英歌焕发出新的光彩,脱胎于田野原生形态,就不能让它只依附于民俗活动抑或作为体育训练的一部分,舞蹈艺术的发展必须依靠舞蹈艺术的舞台,而要登上舞蹈舞台就离不开舞蹈专业院校的系统训练,广东省各大开设有舞蹈专业的学校都有责任去研发英歌教材,山东鼓子秧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北京舞蹈学院收入汉族民间舞教材中,这套教材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全国各大院校舞蹈专业男班必修的民间舞教材之一,鼓子秧歌多年来积累的高质量作品离不开早年间专业教材的建立。英歌要稳定地传承发展,舞蹈专业院校必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民间现存的原生态基本动作套路和舞姿步伐结合广东人民的精神气质并按照中国舞的审美习惯,提炼整合编创出系统的专业课教材。
(二)英歌在舞蹈创作类型中应多元化
舞蹈艺术要传播要发展离不开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是舞蹈作品与舞蹈种类对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编导与演员创作出类型多样的舞蹈作品有助于拓宽舞蹈的传播途径。目前以英歌为体裁创作的舞蹈作品数量不多,作品创作的单位也基本是广东地区的舞蹈院校和专业剧团,舞蹈剧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广州歌舞团的《英歌武》,华南师范大学的《英雄花》《甲子·传》,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大英歌》等,都是以大群舞的表现形式,以一种大写意的表现手法塑造出群英形象。《英雄花》以黄花岗起义为创作背景,表现的是昔日黄花岗烈士奋勇抗敌的英雄形象;《英歌武》和《大英歌》也都是不表现任何具体故事情节而着重描绘群雄气势的男子群舞。
舞剧《沙湾往事》和《醒·狮》中都有以英歌作为素材,并结合舞剧情境,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创编的群舞片段,目前还没有把英歌作为主要舞蹈体裁创作的大小型舞剧,舞蹈剧目在表现形式上也基本以群舞为主,创作类型比较单一,要让英歌活跃在更多的舞台上,被更多观众所熟知,让更多的舞者去表现创作与传承,就要编创出形式结构多样化的舞蹈和舞剧作品来,例如把英歌作为主要体裁创作舞剧或与其他舞蹈元素相结合创作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剧目。
(三)应在广东各大普通中小学的音乐舞蹈课堂中普及
进校园是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它的目标是培养新的非遗传承群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传承方式②。要使非遗传承的群体扩大,仅仅依靠民间民俗活动演出的英歌队和舞蹈专业的师生显然是不够的,普通中小学学生群体数量最多,是非遗传承的主力军,英歌既要传承又要与时俱进离不开普通中小学这片生长土壤。
近年来广东地区不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里加入了粤剧和广东民谣等具有广东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英歌作为广东汉族民间舞的代表也应该在中小学艺术课堂中普及,作为潮汕地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地区普通中小学更应该起带头作用把英歌纳入音乐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把英歌作为必学内容,让大部分学生掌握英歌的基本节奏型和舞姿动作。此外,在广东珠三角地区,普通中小学近年来也陆续开设舞蹈课,在本就开设舞蹈课程的中小学更应把英歌加入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使民间舞从民间走向舞台的重要桥梁,在中小学音乐舞蹈课中普及英歌舞,把英歌舞纳入教学体系中不仅有助于更大范围地挖掘英歌传承人,还能使英歌的传承更具稳定性。
潮汕英歌和鼓子秧歌同为汉族的秧歌,他们在风格形态上略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生存环境和传承发展现状却大为不同,不管在政府政策保护方面还是在校园传承方面,潮汕英歌的现状都差强人意,在作品的创作数量上也远不如鼓子秧歌,为此,潮汕英歌未来要发展除了学习借鉴鼓子秧歌的传承发展对策外,还要着眼于教材编写、作品创作和校园传承等方面。
注释:
①济阳区人民政府建议提案办理http://www.jiyang.gov.cn/gongkai/site_jiyangquqwhhlyjq/channel_6389aea43759918282645c72/doc_6459be081cf873ccea13214c.html.
②2008年我国文化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的通知》,2010年《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0〕7号)。
参考文献:
[1]李琦.非遗保护视阈下鼓子秧歌校园传承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2.
[2]吴绚婷.潮汕英歌与山东秧歌比较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7(07)
[3]李宇强.潮汕英歌舞的校园传承与发展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9.
[4]黄瑞思.山东三大秧歌的舞台创作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6]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
作者简介:
吴妍(1996-),女,汉族,广东茂名人,在读硕士,青岛大学,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