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2016-10-22张静
张静
[摘要]英国电影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就英国电影整体而言,男性人物一直是其形象塑造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简要呈现英国电影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聚焦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电影中的愤怒青年和21世纪初英国电影中的暴力青年形象的塑造,以《愤怒的回顾》《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两杆大烟枪》《死人的鞋子》《喧嚣俱乐部》等影片为重点,对英国电影中的“愤青”与“暴青”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英国电影;男性形象;愤怒青年;暴力青年;对比
一、引言
1896年,英国电影人保罗在伦敦的奥林匹亚大厅播放了自己创制的影片《多佛港的海浪》,这部影片被公认为英国电影的开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电影几经沉浮,虽然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影响,但英国电影一直坚守着自己独立的英伦品格。[1]在经历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萌芽阶段后,英国电影迎来第一个辉煌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英国影坛的“纪录片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为世界影坛的纪录片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纪录片运动”的辉煌在20世纪中叶趋于黯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不再是欧洲的霸主,国际形势的变迁使英国影坛一度难以掌控独立的话语权,受到了美国电影的深刻影响。由于英美两国均以英语为母语,美国的发行商开始将目光投入到英国电影的创制之上,以海外文化为噱头吸引更多的美国观众,这使英国电影的发展一度依赖于海外投资。尽管如此,在20世纪下半叶,英国依然出品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如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的《火战车》,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影片《美丽的洗衣店》以及《愤怒的回顾》《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等,这些优秀影片的出现无疑标志着英国电影的第二次繁荣。
20世纪90年代,英国电影在之前两次繁荣发展的基础上,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许多享誉世界影坛的编导和影片不断出现,这也使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越来越多地关注世界影坛上的“英伦风”,而这股“英伦风”的持续风靡要得益于英国电影的时代特色和批判精神。随着电影艺术的大众化发展,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的英国电影在延续了以往的批判性与思想性的同时,出现了向娱乐化转型的趋势,以《单身日记》《诺丁山》为代表的现代轻喜剧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同时以《两杆大烟枪》《死人的鞋子》《喧嚣俱乐部》为代表的兼具批判性与狂欢性的影片也获得了许多知名电影人的赞誉。[2]众所周知,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就英国电影整体而言,男性人物一直是其形象塑造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国电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本文将在简要呈现英国电影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聚焦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电影中的愤怒青年和21世纪初英国电影中的暴力青年形象的塑造,以《愤怒的回顾》《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两杆大烟枪》《死人的鞋子》《喧嚣俱乐部》等影片为重点,对英国电影中的“愤青”与“暴青”进行对比研究。
二、英国电影中的“愤青”形象
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英国电影的叙事焦点与叙事风格出现了明显的转型,许多电影批评家将这段时间称为英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新浪潮”。“新浪潮”时期的英国电影受到英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而将叙事的焦点集中在工人阶层中的青年之上,展现新一代工人青年反抗传统、质疑主流和自我重塑的故事,而这一特定的群体也被称为“愤怒青年”。在1959年上映的《愤怒的回顾》《上流社会》;上映于1960年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以及1962年被搬上银幕的《孤独的长跑者》等影片中均能寻觅到“愤青”的身影,而这些影片也被认为是英国电影“新浪潮”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
所谓“愤青”主要是指充满愤怒情绪甚至以愤怒为主要情绪的青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影坛上,“愤青”既指银幕中的男性青年人物形象,也指代银幕外的电影艺术的创制者。[3]正如上文所述,“新浪潮”时期英国电影的叙事焦点为工人阶级中的男性青年,他们具有相似的特征,即对现实生活备感不满,对向上流动的狭窄渠道备感愤怒,这种烦躁与愤怒的负面情绪使他们不仅与传统的工人文化格格不入,而且也很难平和地融入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愤怒已经成为他们由内而外的一种形象代言。“愤青”一词最早出现在影片《愤怒的回顾》的宣传海报之上,随着影片的大卖,“愤青”一词也流传开来,而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塑造“愤青”形象的鼎力之作。
在《愤怒的回顾》中,编导为观众呈现的是“愤青”杰米的愤怒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推行了一项关于助学的举措,即为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费用方面的资助,而杰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杰米发现单纯的教育并不能够改变自己原有的社会阶层,成为一名工人的他与妻子艾莉森过着较为拮据的生活,不仅如此,杰米还经常受到包括艾莉森父母在内的中产阶级的鄙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杰米越来越愤怒,甚至习惯了以愤怒的态度和尖酸刻薄的语言来面对家人、朋友,这使杰米逐渐陷入了被孤立的境遇之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妻子艾莉森的女友海伦娜来到杰米家中借住,海伦娜看到已经怀孕的艾莉森经常与丈夫不合,便奉劝艾莉森搬回娘家养胎。然而,表面善良的海伦娜却打起了杰米的主意,在艾莉森离家之后便与杰米开始了同居生活。不久之后,杰米与海伦娜之间也开始出现矛盾和争吵,这使杰米意识到,自己的家庭不睦并非个体原因,而是源自阶级的差异。最终海伦娜离开了杰米,艾莉森回归家庭,但杰米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事实上,《愤怒的回顾》中的男主人公杰米的愤怒并非其本性,而是一种矛盾内心的展现,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他无法像老一辈工人一样安然地与机器做伴;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只能面对无法跨越的阶层而懊恼、面对不公的社会向上流动渠道而无奈,在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中选择了用愤怒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从这一角度而言,影片《愤怒的回顾》在愤怒的外衣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在影片《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中,编导塑造了一位与《愤怒的回顾》中的杰米略有不同的“愤青”形象。影片《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的男主人公名为亚瑟,是一位青年工人,他表达“愤怒”的方式不是刻薄和离群,而是纵欲和消费。亚瑟虽然只是工人阶级中的普通一员,但他却将自己有限的工资投入到了无限的享乐之中,经常出入酒吧,或是参与高层次的娱乐活动。虽然亚瑟表面上远离了“愤怒”,但事实上他内心愤怒的火焰从未熄灭,这种“自暴自弃”式的生活也体现了亚瑟内心无奈的愤怒。
三、英国电影中的“暴青”形象
21世纪以来,英国影坛出现了许多“暴青”,即崇尚并使用暴力的青年形象,其代表作品有1998年的《两杆大烟枪》、2000年的《偷抢拐骗》、2004年的《死人的鞋子》、2012年的《犯罪》等,在这些影片中,男主人公或是通过暴力来牟取生存的权力,或是通过暴力来建立自身的权威,他们的暴力行为几乎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而这些影片的编导在书写暴力的过程中也具有鲜明的“仪式化”特征。
提到“暴青”,不可绕过的就是盖·里奇的两部代表作品,即《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这两部电影主要凸显的是暴力青年对男权的追寻。在《两杆大烟枪》中,并无固定职业的男主人公们用暴力维持着自己男性的尊严,虽然在他们执行暴力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地体现出对男权的追寻,但在影片的许多细节之处均彰显着极端的男权,如黑社会大哥的办公室中假阳具形状的物品被当成武器,大家对长枪十分喜爱,而这里的长枪则暗示着男性的生殖器官。在《偷抢拐骗》中也存在许多隐喻男性生殖器官的物品,如主人公使用的名为“沙漠之鹰”的手枪等。可以说,在盖·里奇所执导的影片中,女性形象均被弱化处理,故事大都是围绕男性与男性之间的故事展开,这些男性暴力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也都彰显了男性的权力。
在影片《死人的鞋子》《罪犯》等影片中,暴力青年所追寻的是一种情绪或情感上的权力。如《死人的鞋子》中的“暴青”理查德自空军退役后,发现自己智障的弟弟在一群家乡青年的怂恿和侮辱之下自杀身亡,于是理查德开始为死去的弟弟复仇。当理查德几经调查并锁定目标后,这些曾经侮辱理查德弟弟的青年则成为理查德手中任意摆弄的“玩偶”,他们的生死和遭遇仅在理查德的一念之间,最终理查德通过暴力的手段成功为弟弟复仇,也是通过暴力发泄了自己失去弟弟的痛苦。在影片《罪犯》中,狱警鲍勃经常以暴力的手段虐待囚犯,而其暴力的原因是发泄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退役后的鲍勃虽然获得了一份狱警的职业,但他的生活却并不富裕,曾经在军队中的历练也毫无用武之地,为国家衷心服役的他也没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在拮据的生活中,鲍勃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暴力,开始通过劫取囚犯的财物或殴打囚犯来寻求内心的平衡。
如果说上文所论及的《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死人的鞋子》《罪犯》等影片中的暴力青年均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或处于边缘化的生存位置之上,那么上映于2014年的《喧嚣俱乐部》则书写了上流社会的“暴青”,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一群有权有势的上层青年,他们开办了所谓的“喧嚣俱乐部”,在俱乐部中不仅拒绝女性和穷人的加入,还利用自己家庭所掌控的权力或金钱大肆挥霍胡闹,在这部影片中,这些“暴青”追寻的是一种对特殊权利的掌控。在俱乐部的活动中,青年们不仅调戏、侮辱女性,还经常破坏集会地的设施,甚至以许多恶心、下作的方式捉弄人。在一次聚餐时,影片主人公不仅毁坏了乡村酒吧的餐具、杯子、酒瓶、桌椅,而且打伤了酒吧的老板。他们甚至将这种破坏行为视为一种狩猎或运动,而酒吧中的一切就是他们眼中的猎物,这些嚣张的行为无疑都是在彰显他们凭借家族的势力而存有的特殊权利,同时也体现了这些富有学识的所谓精英阶层的青年们的内心空虚。
四、“愤青”与“暴青”之异同
总的来说,英国电影中的“愤青”与“暴青”均是充满暴力色彩的男性青年形象,他们反叛社会主流和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以“愤怒”或“暴力”为行为方式,这种畸形心态的产生要源自社会生活中教育与公平的缺失。从这些“愤青”和“暴青”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对于不同阶段英国青年生活的折射,也体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现实批判性。[4]如“愤青”的愤怒所批判的是工业化进程中青年工人思想的变迁以及他们上升无门的困顿;而“暴青”的暴力所批判的则是社会中法律或道德的缺位。
在细观之下,我们也不难发现“愤青”与“暴青”之间的不同之处。“愤青”与“暴青”产生于英国电影发展的不同时期,他们所依托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不相同,这使“愤青”与“暴青”极端思想和行为背后的意旨不尽相同。“愤青”的愤怒更多地源自对于生活现状的不满,同时无法找到合理向上流动渠道的他们只能成为工人阶层中的异类,这无疑酝酿了更大的愤怒;“暴青”的暴力更多地源自对于权利的追寻,无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暴力青年,还是生活在精英阶层的暴力青年,他们均通过暴力的手段追寻着不同的权利。在书写青年的不满与追寻中,英国电影中产生了著名的愤怒青年和暴力青年,他们无疑都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和浓缩展现,对其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挖掘英国电影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参考文献]
[1] [美]弗吉尼亚·赖特·卫克斯曼.电影的历史[M].原学梅,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33.
[2] [英]彼得·考伊.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M].赵祥龄,金振达,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3.
[3] [徳]艾里克·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M].孟禅森,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79.
[4] [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