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语文分析能力

2023-10-05韩碧艳

文理导航 2023年28期
关键词:高年级

韩碧艳

【摘  要】小学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具有统整能力与短期记忆薄弱、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等心智发展特征。培养学生语文分析能力,需教师把握匹配性、持续性与个性化原则。基于此,本文以培养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语文分析能力为目标,从小学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特征、语文分析能力培养原则等角度出发,浅析由浅入深、由小及大培养学生语文分析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语文课堂阅读分析效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生活必要发展的学科技能。

【关键词】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语文分析能力

“智力障碍”一般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先天发育不完全造成的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此类学生群体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感知速度慢、注意力分散、语言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特征。如何启智润心,为智力障碍学生培养语文分析能力,是广大一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把握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特征,遵循智力障碍学生的能力培育原则,设计指向性强、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

一、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学习特征

(一)统整力与短期记忆力弱

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具有统整能力与短期记忆力弱等特征。统整能力的缺乏将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觉知停留于浅层,对事物的解读趋向片面化、独立化、零散化。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在语句的前后逻辑、连贯性理解方面存在认知困难。此外,学生的短期记忆力较弱,机械记忆要优于意义记忆,教师在实施教学措施时也需紧密关注这一点,予以学生更多的细心和耐心。

(二)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

“序列处理”即按照一定顺序处理问题的顺序,如时间发展顺序、数字顺序等;“平行处理”则是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处理多个项目、多个信息。在实际教学中,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序列处理能力要优于平行处理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握这一点,选择适合学生思维模式的学习方法。

二、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原则

(一)匹配性原则

语文分析能力培养的匹配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难度与学生能力水平的匹配性、教学呈现形式与学生兴趣爱好的匹配性、教学方法技巧与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匹配性等方面。遵循匹配性原则优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能有效增强语文分析能力培养效果,为课堂增效。

(二)个性化原则

因其构成智力障碍的原因不同、大脑先后天发展水平不同,智力障碍学生群体内部存在较大能力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能存在全员学生能力差距较大,教学内容众口难调等现象。因材施教能突破这一教育困境,化解教育压力。教师可以遵循个性化原则,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个性化教学计划和学习衡量标准,促使处于不同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均能从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字为分析主体,培养简单分析能力

字是语文分析教学中最小的分析单位,是学生串联句段、明悟语篇内涵的基础知识。对字义具有深度把握的学生能在后期深度閱读分析中形成连贯的思路和正确的阅读逻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智力障碍学生字义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字的本义出发,向学生直观渗透汉字所代表的本质含义。智力障碍学生的机械记忆力优于意义记忆力,教师可以采取趣味问答挑战、比赛等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记忆兴趣,反复考查强调,锻炼学生字义把握能力;教师可以从字的喻义出发,向学生解释该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常见喻义或多重喻义,增强学生对个别汉字的理解深度;教师还可以从字的构成出发,以偏旁部首的演化过程带领学生猜测字义,促使学生在独立分析汉字含义时能形成相对精准的判断。丰富的汉字分析活动有助于学生简单分析能力的培养,能为后期复杂分析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棉花姑娘》一课教学中,本课重点汉字包括“姑”字。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细化讲解这两个汉字的分析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从字的本义出发,向学生直观渗透“姑”的本义。“姑”的本义有五种,常见的解释有“父亲的姐妹”(姑姑)、丈夫的姐妹(小姑)、古代丈夫母亲的称谓(婆婆)、出家的女子(尼姑)等和语气副词等。教师可以将该字的本义改成抢答游戏,调动学生记忆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建立深刻的学习印象;而后,教师可以结合上下文,向学生解释“姑”字在文中的喻义,指年轻的女子。学生能在教师的解释下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最后,教师则可以从汉字偏旁部首的角度出发,解释“姑”的女字旁是“女性”的含义,并进一步列举“娘”“嫂”“奶”等字,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能在字义的精确解读作用下把握该字的内涵,锻炼简单分析能力。

(二)以词为分析主体,培养分析辨别能力

“词”由字组成,与字的含义存在一定差别。在词的理解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词义印象,注意区分词义与词中字的单独含义的差别。在解释词义时,教师可以利用构成词的两个或多个字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促使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词汇所代表的大致含义;在建立标准化词义印象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字义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践练习,一方面向学生详细解释该词汇与字义的本质差别,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差异化语境,请学生选词填空。实践性训练与精细化解读,能有效锻炼学生分析辨别能力,促进学生分析思维发展。

以《亡羊补牢》一课教学为例,课文是一篇中华民族传统故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学生需集中探究一个新词汇“羊圈”的含义,为使学生深度理解该词汇,教师将“羊圈”二字拆分解读,向学生分别提问“羊”和“圈”的含义。学生很快能联想到“羊”这种动物和“圈”这种“养家畜的棚子”,将二者结合,联想到环形的、用于圈养羊的区域。正确解读“羊圈”的本义。与此同时,“圈”为多音字,在文中读“juàn”,意为“养家畜的栅栏”。而读“quān”音时,则代表“环形”的含义。教师为学生提供对比应用训练如下所示:

(1)她把袖子____起来。

(2)她把小鸡放进____里。

生动的讲解和鲜明的对比应用,能使学生深度把握词义内涵,潜移默化中形成分析辨别能力。

(三)以句为分析主体,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句子是阅读语篇中的重要单位。学生对独立句子的解析能力不仅影响着阅读理解效果,还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构成重要影响。在阅读分析学习初期,学生在句子建构时常伴有语序颠倒、词不达意、表意不明、缺少语法成分等情况发生,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细心和耐心,帮助学生逐字逐句地纠正、训练。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教学中,本课阅读内容围绕“边疆小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展开,展现了祖国各民族其乐融融、友爱团结的生活风貌。教师可以从句子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深度把握句式内容,分析句子的含义。如:在第一段“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一句运用到排比句式,后两句的主语有所省略。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提出课堂问题:“谁向老师问好?谁向国旗敬礼?是小鸟还是同学们?”学生深度理解句子含义后,与教师进行句子互动,教师则可以趁机记住学生在句子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表达中存在语序颠倒的现象,把“赶来看热闹”说成“来看赶热闹”。教师在与学生深度交流的过程中需注意把握即兴教育机会,纠正学生句子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重复性训练。

(四)以段为分析主体,培养多重分解能力

“语段”是作者按照一定的逻辑自主建构、排列起来,用于表达主题内容、情感思想的重要载体。语段内部的语句关联紧密,存在着大量分析能力培养契机。教师可以从阅读句段展开系统探究,促使学生语文思維能力获得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性表达,就语段的大意进行关键词概括、语句梳理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教师还可以结合语段内容进行设问,考查学生对语段内涵的理解能力,以此锻炼学生分析思维,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

例如,在《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教学中,课文围绕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展开,旨在向学生渗透“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学习观念。课文的语段较为简短,由2~3句话构成。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语段问答培养学生语文分析能力。具体问题如下所示:

(1)文中第二段讲了什么故事情节?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分别说了什么?

(2)在第三自然段,小燕子分别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哪些区别?

(3)第四自然段中,小燕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

智力障碍学生能在简单问题的过渡下逐渐形成分析思维,培养多重分析的能力。

(五)以篇为分析主体,培养复杂分析能力

在前期字词、句段教学中,智力障碍学生已经能初步突破浅层次分析困境,向深层次分析方向发展。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将文本语篇作为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主体,请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多元分析,锻炼学生较为复杂的分析思维活动。教师可以结合高阶思维的能力培养目标展开课堂话题设计,营造轻松活跃的话题探讨氛围,激发学生表达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度锻炼复杂分析能力,从他人语言中获得学习启示。

以《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内容描述了植树节当天邓小平爷爷和孩子们一起植树的劳动画面。课堂上,为锻炼学生对于复杂性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自由谈论话题如下所示:

(1)本课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植树都有哪些步骤?

(2)邓小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一部分得到结论?

(3)如果让你和邓小平爷爷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上述话题分别指向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在和谐、轻松的话题氛围中逐步锻炼对于复杂性语篇内容的分析能力,达到语文分析能力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分析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语文分析能力,按照“字、词、句、段、篇”顺序,逐步提升学生分析、理解、辨识、判断、分解能力,促使学生思维品质获得深度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遵循持续性、匹配性、发展性原则看待教学问题,创设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为课堂增效。

【参考文献】

[1]郭璟.基于培智教育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009(20):73-75.

[2]姚颂国.基于生活提高智力障碍学生适应社会的语文素养[J].名师在线,2022,206(25):40-42.

[3]王娟.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黑河教育,2022,444(2):77-78.

猜你喜欢

高年级
搞活小学高年级学习气氛增强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重视高年级语法教学问题,提高小学英语语法学习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互批互改的研究
探讨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新形势下高年级实习生党员党建工作的思考
优化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措施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