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心相融:升华生命教育情感
2023-10-03朱琳
朱琳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似的育人目标,将二者深度融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内隐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持续、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促进学生从个体向集体延展,从现实自我向理想生活迈进。本文在实践中总结出多种心育方法,巧用心理效应,辩证认识自我;善用心育体验,引导自我探究;拓宽心育外延,培养情感能力,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延伸效用,完善多元发展体系,促进学生最大化地发挥身心潜力,推动学校德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德心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内在的逻辑互通性。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参与体验的原动力,如果学生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合适的契机,创设心育情境,通过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为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成长发展时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者思想观念方面的障碍进行相应引导和调节,让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升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命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和人文关怀,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成熟的思维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知识的习得,却忽略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力,造成情感调节能力训练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遇到实际问题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尝试巧用一些心理效应,逐步推进教学;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心育方法,加强学生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与道德素养的形成。
一、巧用心理效应,辩证认识自我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健全人格”作为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条,特别强调学生在第一学段要“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感知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第二学段要“学会认识自己,能够识别消极情绪,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等,第三学段要“正确认识自己,学习调控情绪,掌握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体会他人的心情与需要”等。对他人与自我的认知,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在小学阶段更多依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形成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促进他们获得社会性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巧用心理学中常见的各类积极效应,搭建多样的魅力展示平台,进行合适的心理指导,让课堂成为学生累积点滴自信、辩证认识自我的学习场。
在生命教育中,教师应当强化人文关怀,注重个体尊严和价值,尊重个人的选择和生命轨迹,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和尊严。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能行》一课时,教师通过课前调查将问题呈现。学生们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不行:不敢表演节目,说话声音低,不会踢毽子等。教师总结原因:觉得自己不行,可能是因为胆子小、怕失败,也可能是缺方法、少练习。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不行的想法很正常,发现不行,也是行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否定学生暂时的“不行”,而要坚持用“期待效应”来引导学生,给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消除消极心理。
在尝试解決学生的“不行”问题时,教师可以先现身说法,巧用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通过适度的、有选择性的自我暴露,以过来人的口吻讲述参与比赛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及克服方法。教师的自我暴露是真诚的,也是学生现场可感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一方面,学生会感受到身边的成年人甚至老师也会出现“我不行”的情况,实属正常,这样就缓解了学生内心的焦虑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会把老师与自己归于某一方面同一类型的人,有了同体观,就会打开心结,师生间的距离也就更近了。学生会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为下面探究“如何才能行”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接下来,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观看同龄人跳马六次才成功的视频,找到成功的秘诀,再进行尝试表演,层层递进,以同龄人的角度来搭建学生生活发展的平台,把学生带到生活意义建构的深处中去。在悦纳自我、掌握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坦然接受个体差异性,用期待的心理鼓励他们在实践生活中不断挑战,从而获得自信。
二、善用心育体验,引导自我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经验、心理需求和生活需要,采用体验、探究、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体验中既能完成日常生活经验的传递,还能发展自主建构道德的能力。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时候正是在紧贴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感知、感悟,以活动为载体,以自身情感的变化起伏发展为核心,不断接收新的信息,刺激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果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这种方法与技能有机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中,就有助于优化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让原本沉闷的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达到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展示生命、提升生命的目的。
以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讲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有的学生表达了挑战时心里的害怕、喜悦、紧张,也有的学生表达了面对挑战时的恐惧心理,不敢再进行尝试。教师请学生一起开展心育中常见的游戏体验:猜一猜,十秒钟你能拍多少下手?学生有猜15次的,有猜20次的,最终全班一起体验,不少学生意外地拍出了超过50次的好成绩。体验活动结束后,学生特别兴奋,纷纷向同伴介绍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方法。这时,教师再请学生结合游戏进行自悟:挑战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吗?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认为勇敢尝试以后发现挑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有的认为找对了方法之后,挑战也会很简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为各类挑战找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法。如此,通过这一心育体验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敢于接受挑战的效应场,让学生在其中自动地产生互相鼓劲、互相学习、互相发现的良好氛围,激发自身潜能,把遇到挑战时可能带来的消极心理体验转化为积极的、正面的学习资源。
再如,在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的结尾,教师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冥想体验,将生命教育这一宏大主题幻化成内心独特的感受,体悟生命的珍贵,为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育人目标做好铺垫,从而完成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情感升华。
三、拓宽心育外延,培养情感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变化及时更新教学思路。道德与法治课程追求知情意行的统一,不拘泥于单一知识体系,而是指向学生的多元发展、全面成长。因此,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足以支撑起学生的全部道德需求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拓展外延,立足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实践体验,在调查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内化德性发展。同时,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评价,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从而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多元发展体系。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应当积极运用学生心理动机进行引导。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讲,动机是学生需求的内隐表达形式。调动学生动机,就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借助不断更替的评价,促使学生以某一种或某几种生命力量为源泉,自觉投入所有的生命活动去实践学习。只有当学生愿意实践道德行为时,才能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课程教学的成果。
学生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发现情感经验的意义,使学生自觉地将这种情感经验纳入理性层面,则可以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行动奠基。具体来说,某一年段的所有学生都处在同一发展阶段,其身心特征具有这一年段的典型特质,将这些普遍经验作为教材编写的基础,是科学且有针对性的。但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又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先天学习潜能和童年生活经历千差万别,从小积累下来的经验也各不相同,教材从普遍性经验出发进行设计,无法也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独特的感受。倘若一味地遵循教材,就有可能脱离实际个体,驱动不了学生的内隐动机。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就应当考虑到所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自我融入留有灵活的空间。只有这样,道德素养方可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与学生的生命力量结合在一起,催生出最大效能,实现全面发展。
在生命教育中,教師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生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情感智慧。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时,基于该单元内容编排,应突出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的关注(如下图)。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更多时候得到的是父母情感单向输入,父母或祖辈的过度关注与呵护,让学生时常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视家人的辛苦付出为理所应当。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体谅父母的不易,理解并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主动地参与劳动,树立责任意识”。教师要想唤醒学生对父母“沉睡的情感”,就可以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要出发设计实践活动,用“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重塑教材板块,将第5课中的第一课时“家务擂台赛”作为本单元第一个实践活动。该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链接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实践,在课堂擂台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做家务的成就感、自豪感。然后,植入新的课堂活动,用实践的“行”——帮助学生回忆父母在做家务活时的不易,勾起学生对某些特定环境中父母辛苦操劳的回忆,引导内心的“情”——触发学生内心与父母心灵、情感上的互动,为后续教学中学生和家长换位思考、达成共情做好心理铺垫。总之,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的实践活动,只要是基于学生心理而设计的,经过课堂的加工、丰富、提升,都可以促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发展、成长,从自身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道德与情感世界。
综上,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调适,在调适中成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性,优化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各类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深度学习的自主发生,以期实现德育与心育的最大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