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策略探析
2023-09-30苏日娜
苏日娜
摘要:广播电视台属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完善的采编作业流程、科学严格的审核機制以及权威的发布规则。新媒体时代,为更快适应信息传播碎片化、数据化以及海量化的特点,电视新闻短视频产生,这是广播电视台推进自身转型发展与媒介融合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和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策略。
关键词:传统媒体;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策略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新闻短视频传播,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媒体在新闻短视频平台构建、内容制作以及传播途径等方面依旧表现出很多问题。新闻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分析短视频的传播模式、平台引流特征以及内容制作技巧,充分发挥出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制作出更多高质量内容,同时要不断拓宽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渠道,积极和受众进行互动交流,有效拓宽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自身影响力。
一、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
(一)内容新、有个性
内容丰富多样、个性突出是当前短视频的主要特点,其内容涉及新闻、娱乐、美食、购物、生活经验分享等,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对于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来说,在制作新闻短视频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VR、AR技术以及各种剪辑技巧,借助于更加生动形象且具有个性的画面内容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让电视新闻短视频具备更强的吸引力,不断提升粉丝数量。同时要把短视频多样化的生产制作方式和新闻内容予以整合,有效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让电视新闻获得更多受众关注,实现传播效率的提升。现阶段,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受众表现出年轻化的特征,这给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广播电视台应当依靠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生产,根据现阶段年轻人喜爱的热门话题或者特效、背景音乐等对新闻呈现方式进行优化更新,做好新闻内容的个性化处理,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可看性和丰富性,让传统新闻播报在融媒体时代获得创新与变革。[1]
(二)高时效、强互动
传统媒体利用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不但能够有效简化新闻制作流程,还能够促进新闻信息及时传播。对电视新闻短视频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即便非专业人员也能够负责一些简单的编辑与发布工作,和过去广播电视台新闻制作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摄像与剪辑、审核等诸多作业流程相比,新闻短视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从生产到传播的时间成本,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借助短视频平台提供的各种模板进行快速设计,有效降低编辑工作难度,还可以摆脱新闻编辑制作的设备与场所限制,实现新闻信息的实时生产与发布。利用短视频平台所提供的点赞、留言、分享等功能可以及时和受众沟通互动,有助于电视新闻短视频实现二次或多次传播,促进新闻信息传播效率提升,也可以有效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为媒体短视频账号积累更多人气,受众在观看新闻并发表评论后,新闻工作者要及时查看其反馈信息,为后续短视频的制作提供参考。
二、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发展现状
早在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便正式通过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时期如何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给出了非常清楚的要求并进行了统一部署。意见要求,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应当把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主动迎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移动化、社交化以及视频化的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出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优势,推进移动客户端以及手机网站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依靠新技术助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媒体转型创新。[2]
现阶段,国内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地区差异,比如,央视以及省级卫视的电视新闻媒体借助于自身雄厚的资金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生产制作规模不断提升,央视从2019年开始便主动和腾讯、抖音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于云计算、5G技术、人工智能等,将电视新闻传播和短视频制作紧密联系起来,打造了腾讯新闻视频号、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官方账号等,不断拓宽新闻短视频传播路径,生产制作了丰富多样的新闻短视频内容,开通了 《主播说联播》以及 《冰雪冬奥》等热门短视频栏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视新闻传播效率的提升。然而,各个地级市以及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由于财政资金支持不到位、自身可利用资源较少,导致电视新闻短视频制作与传播效果难以提升,尤其是部分地级市广播电台在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传播中还处在初级阶段,除部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地市级电视台相对靠前,中西部地区地级市电视台由于资金、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新闻短视频制作传播水平与省级台和中央台还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即便部分电视台已经打通了互联网传播渠道,但依旧没有转变传统的工作思维,新闻短视频传播模式较为固化,内容制作相对单一且同质化问题严重,难以有效吸引受众。
三、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
(一)改善短视频新闻呈现效果
不管是新媒体或者传统媒体,高质量的内容是提升新闻传播效率的重要基础,所以电视新闻短视频制作时应当充分强调内容质量,要对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予以不断优化,力求为受众带来更加优质精美的内容,提升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率。现阶段广播电视的受众逐渐表现出老龄化的趋势,而短视频平台受众更加年轻化,基于审美需求的角度而言,年轻受众更加热衷于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倾向于追求现场既视感,也更加喜爱一些生动幽默的内容,所以电视新闻短视频在生产制作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年轻群体的审美需要,对于表达呈现方式来说要和传统广播电视进行区分。例如,应当灵活应用各种视听元素,可以添加动画、个性字幕、贴纸、艺术字等,也可以搭配热门的背景音乐,借助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式来对新闻内容进行呈现,赋予新闻短视频更多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年轻受众关注,如江苏卫视设计制作的 《新闻眼》节目,不但在开头添加了具有动感的背景音乐、片头设计非常炫酷、演播室的设计非常具有时代感,在短视频中还融合了特效字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节目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
(二)优化短视频新闻的叙事模式
广播电视台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以及具体过程进行非常详细的讲述,所以电视新闻自身表现出完整性的优势,但需要受众花费更多时间观看,融媒体时代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逐渐开始朝着碎片化的趋势演变,新闻短视频是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压缩提炼之后的精华,用更短的时间来描述和呈现新闻内容,与年轻受众的阅读习惯更为契合。但如此一来便不能够像传统电视新闻播报对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所以在生产制作新闻短视频时需要对叙事模式予以进一步优化调整。比如,可以选择故事化的叙事模式,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紧紧围绕新闻的冲突点,将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准确提炼出来,在筛选关键信息时应当确保这些信息的逻辑性与关联性,保证受众在观看短视频后可以对新闻事件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选择制作合集的方式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呈现,利用分集播报的形式不但可以确保新闻核心内容有效传播,还可以有效提高用户黏性,如江苏卫视制作的 《江苏新时空》,在新闻板块选择了持续追踪报道的模式,通过制作新闻短视频合集,从各个层面出发对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让受众能够全面完整地掌握新闻信息,提升信息服务体验,有效增强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三)发挥新闻短视频的互动功能
第一,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互动性要求平台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功能,目前部分广电媒体自身搭建的短视频平台并未重视对社交功能的开发,所以在后续的更新升级中要提供视频分享与传播功能,建立互动板块,充分激发受众留言、转发的主动性。第二,对新闻短视频的内容设计进行优化,依托于广大受众关注关心的热门新闻话题和更加个性化的内容制作来吸引其注意力,调动受众评论分享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和受众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可以有效激发其情感共鸣,让其主动投身于评论交流中。第三,借助于设计悬念、制造冲突点等各种策略来吸引受众,让其在留言区针对某些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如江西卫视制作推出的 《晨光新世界》节目,某一期内容选择了二孩政策为话题进行系列报道,对于二孩、三孩政策放开后,70后与80后是否愿意继续生育的问题,让广大受众自由交流探讨。《晨光新世界》节目组先后制作了若干关于二孩、三孩政策的新闻短视频,同时也对普通群众和业界专家进行连线采访,对广大受众关注的 “孩子托管”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有效拉近了电视台与受众的距离,强化了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4]
(四)建立自有短視频新闻品牌
当前,部分传统媒体在推进媒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依旧表现出运营管理不到位、发展规模不大等问题,要尽快统一整合资源,构建促进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的专属平台,尽快形成自身独有的短视频新闻品牌,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际工作中传统媒体可以采取以下两项措施:一要打造自身专属的平台。融媒体时代越来越多广播电视媒体不断推进台网并重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专属平台建设工作,比如,湖南广电建设了专属平台芒果TV,仅仅几年时间便成为国内知名新媒体平台之一。2019年10月,央视向市场推出了进行优化升级后的新媒体客户端,其提供的视频轮播功能也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赞同,2019年11月,央视推出面向5G移动网络的 “央视频”App,依托于全新技术支持,构建了系统化的视听品牌。二要确保电视新闻短视频内容质量不断提升,凸显广电媒体独有特色,比如,上海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的 “看看新闻K news”节目,以大屏新闻节目为基础,对其中的精彩内容进行合理剪辑,依靠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短时间内吸引了诸多用户关注,在增加小屏播放量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屏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新闻媒体在新时期下必须要尽快整合利用优势资源,推进新闻短视频制作传播,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五)挖掘受众资源、抓住活跃用户
近年来,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短视频依靠自身碎片化、浅阅读的传播特征受到了诸多受众的青睐,传统媒体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逐渐降低,要促进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电视新闻必须要有效依托短视频的优势,紧紧抓住活跃用户,深入挖掘受众资源,组织开展好新闻推广工作,不断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与忠诚度,助力新闻短视频生产机制的革新。活跃受众属于新闻短视频传播的关键目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广大受众的转发、点赞以及收藏等信息实施全面整合分析,构建更加完善的用户群众维护管理机制,确保新闻短视频可以根据受众偏好实现精准推送,促进新闻短视频点击量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受众粉丝群,针对新闻短视频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征求广大受众对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制作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提升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六)善于应用“短视频 + 直播”模式
相对于其他新闻传播模式,“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强烈的沉浸式体验,有效提升观感,对传统媒体来说能够选择这样的模式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借助于 “短视频+直播”可以持续播放优质的信息内容,充分发挥直播新闻信息的长尾效应。赤峰市广播电视台便选择这一模式,直播报道了和当地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信息,新闻内容质量更高,更具有趣味性,也有效吸引了受众关注。另外,为确保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赤峰市广播电视台媒体运营部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走进基层,借助于直播的形式对城市道路更新建设、公共卫生等民生事件内容进行追踪持续报道,依靠新闻短视频的方式对受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予以剪辑制作,帮助他们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
四、结束语
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不单单是创新尝试,也是提升新闻传播效率的必然选择,传统媒体应当积极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创新与转型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新闻新媒体平台,制作传播更多具有较强互动性、个性化以及实效性的电视新闻短视频,从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上不断革新,在确保新闻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晓芳,刘程.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新闻的生产变革[J].青年记者,2020(33):72-73.
[2] 吉玥.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短视频发展探究[J].新闻前哨, 2020(11):53-54.
[3] 肖雄.电视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优化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0):28-29.
[4] 李洋.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布局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