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2016-11-07王永刚
摘 要: 借助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成为不少地区社会发展的共识,对于地处边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而言,一是应充分以地方高校学报为平台,汇集专家学者进行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并充分发挥学报的媒介传播功能;二是加强与国内外影视传媒间的合作,以影视为载体加大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度;三是加强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视觉传播。
关键词: 陕西省汉中市 历史文化 传播策略 媒介
借助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成为区域发展的共识,我们所熟知的秦始皇兵马俑、凤凰古城、黄帝陵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都是借助于各种媒介走入公众的视野,并为公众所喜欢,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端,秦岭南麓,被秦巴大山所环抱,与甘肃和四川毗邻,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汉中地区的封闭和相对落后。汉中是中国“汉”文化的发源地[1],也是早期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在两汉三国时期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境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包括两汉三国文化、栈道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抗战文化、傩文化,等等[3]。据相关资料统计,汉中境内目前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长期以来,汉中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靠人际传播,自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地区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的普及化,汉中不仅内部沟通顺畅,而且逐渐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区域历史逐渐被外界所认知。但无论是在传播广度、传播深度,还是在历史资源深挖掘、品牌塑造等方面依然存在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区域社会的发展需要,汉中必须在媒介开发方面加大力度。
一、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学报挖掘历史资源和进行有效文化传播。
地方高校学报是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传播的专业平台,一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具有较强的传播影响力,其撰文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在校的教职工、大学生及其他研究者。地方高等院校汇集了大量的有专业知识背景、学术知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无论是从知识水平、研究能力、研究时间和研究的信度讲,都具有极大的天然优势。将这些专门人才与地方研究进行对接,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并以地方高校学报为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充实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扩大对外影响,而且有助于还原地区历史面貌。汉中市目前有多所地方高等院校,其中《陕西理工学院学报》(哲社版)就专门开辟有“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三国研究”等特色栏目,学校成立专门的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下设“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三个研究所。近些年围绕早期道教、抗战时期汉中教育、石刻文化、栈道文化等出了不少成果,为汉中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普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利用地方高校学报进行文化挖掘和传播的同时力度还很有限,特色还不够明显,力度有限。原因在于地方高校不能像其他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一样有着名牌效应,所以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不是很乐观[4],影响力比较小,远不如全国性重点大学学报或者相关学术机构界定的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受众广、影响力大。为此,汉中地方高校学报必须走出影响力困境,加大与国内知名期刊学报的合作力度,以学报作者署名向与所开设栏目相关联的重点核心期刊定期推荐有一定研究深度、具有独特研究视角的学术论文,并向知名期刊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进行专门约稿,保证定期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专家学者关于本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出现,以此提高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作为汉中地区内的各类高校学报,在围绕区域历史文化开展专题研究的同时,一定要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真正植根于自身生长的土壤[5]。此外,还要做好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统帅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的灵魂。它是出版活动的起点,也是出版活动的终点[6]。关键是要突出特色,特色应该凸现“汉中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对汉中乃至全国,甚至世界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切忌遍地开花的做法。当前汉中区域内高校学报在进行区域历史文化探讨的时候,一是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少,学报所刊登的学术成果几乎包罗万象,淡化了区域特色;二是缺乏专业分类,没有开辟专门的历史文化栏目,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地发现本地区历史文化的特色,这些都不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播。所以,细化栏目、突出区域文化研究的特点,针对目前研究成果比较欠缺的实际,可以每年在学报某一两期开辟版面专门刊登本地区历史文化成果,随着学术成果的增多逐渐常态化。
二、加强与国内外影视传媒间的合作,以影视为载体扩大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度。
以影视为推手扩大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有着比较多的成功案例。最为典型的如少林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古装功夫片《少林寺》的热播使得少林文化迅速被海内外所熟知。目前,少林寺已经成为当地促进区域发展的金字招牌,围绕少林寺组建药局、食品、书画、影视等数十个开发机构,仅门票一项收入就年过亿元。2013年,一则报道又将少林寺带入大众眼球,那就是少林足球学校的筹建将少林寺开发推到另一个高潮。少林文化的传播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更离不开改革开放初期娱乐稀缺之下的影视媒介的助推。《太极武当》、《倚天屠龙记》、《功夫梦》等以武当文化或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纷纷在武当山取景,影片的热播不仅传播了武当文化,而且加速了武当旅游业的大开发。
这些年汉中陆续加大了依托影视传媒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度,先后拍摄完成《今日汉中》、《栈道》、《栈道之乡行》、《金瓯玉盆话汉中》、《汉中诗画》、《秦地南来说汉中》等影视作品,对于传播汉中文化,扩大对外影响起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担任解说的专题片《栈道》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以后,引起全国轰动,受到广泛的好评,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栈道的形成、形态、作用,普及了栈道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了汉中历史文化,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汉中拥有“栈道之乡”的名称当之无愧,为汉中今日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然而,同国内著名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相对比,汉中依托影视进行文化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力度。
21世纪是媒体高度发达、娱乐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影视剧的选择因自身年龄、职业、性别、环境和影视类型等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点在于编剧、导演和演员的知名度越大其作品受到追捧的概率就越高。由徐铮自编、自导,和王宝强、黄渤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泰冏》,上映仅一个月票房就高达12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由主演《还珠格格》而迅速走红的赵薇执导,2013年4月底上映的电影《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短短16天累计票房过6亿。更不用说张艺谋、冯小刚、李安、成龙、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等久已成名的导演演员所参与的影视剧作,2014年央视春晚也因冯小刚担任总导演而备受关注。
依托影视传播汉中历史文化,必须在名编剧、名导、名演身上下工夫,并要注意影视题材的选取,既不脱离历史事实,又要有所创新。一方面,汉中应力邀有知名编剧、知名导演或者知名演员参与的影视剧组,来汉中进行拍摄取景,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另一方面,在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邀请知名导演拍摄有关汉中历史文化题材的影片。如此一来,因名人效应而迅速串红的影视电影将会把地区文化传播得更广泛更久远。
三、加强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视觉传播力度
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播必须抛弃已有的传统思维,信息时代打破了地域为落后地域的文化传播和向外拓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这种传播方式突破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的某些限制,数字媒介使得传播更加便捷。
目前,汉中市已有相关的旅游网站——“汉中旅游网”,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该在数字汉中上再做文章,这些国内已有成功的先例。2008年2月16日数字故宫网站开通后,3天的访问量将近200万人次,相当于故宫博物院一年的游客接待量。人们可以借助虚拟世界游览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犹如身临其境。这样既进一步扩大了故宫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又满足了人们一睹故宫风采的迫切心情,对于故宫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数字故宫”对汉中这样落后地区历史资源开发具有极大的启发和示范效应。相比故宫而言,汉中无论是在知名度、美誉度、游客数量、历史资源规模等方面,都是无法与之相比。正因为如此,网络提供了一条不分地域、不分时空的快速传播通道,汉中市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点,整合区域内外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数字汉中,把有关区域内历史资源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种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进行储存,借助于本地站点,或者国内外知名网站进行传播,让从未到过的汉中的潜在游客对汉中有一个较全面的视觉了解,从而产生来汉中进行观光旅游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有助于历史名城形象的塑造,以此带动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
此外,将传统的纸质门票与现代化的传媒技术相结合。游客在购买门票后可以附带赠送地区历史文化景观数字光盘一张、或者手机卡片,甚至是U盘之类的数码产品,这些硬件产品今天价格都很低廉。数字化的产品被游客带回后,可以和家人、朋友、同事分享,避免依靠人际传播所带来的生硬性,使得传播更直观、生动和有趣,间接加大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度,增加潜在客源。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对小规模经济时代是可行的,然而,今天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这种思路已经显得落伍了。信息化时代各种传播媒介高速发展,文化产业要振兴就必须搭乘传媒的快车。汉中必须通过传播使自己的文化被认识并接受。同时,汉中要加强与国内外媒体的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媒体,积极争取上级传媒的支持,把传媒支持作为上级扶持地方文化产业的一项优惠政策来主抓。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区域文化多维视野下的汉中文化初探—兼论文化生产力[J].学理论,2012(27):85-86.
[2]王永刚.两汉三国时期汉中道教考略[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46-48.
[3]王永刚.汉中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与策略[J].安康学院学报,2013(2):30-34.
[4]李海燕.地方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学报结合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156-158.
[5]吴庆丰[J].文化传承与创性—基于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编辑的视角,2012(2):100-103.
[6]谢雪莲.地方高校学报选题策划的作用及其要求[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6):141-145.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汉中区域文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编号:SLGKY12-39)之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