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装上一双翅膀
2023-09-24黄娟爱
黄娟爱
摘 要:初一数学是小学数学学习与中学数学学习的衔接点,也是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一数学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了打好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反思,认为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数学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以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初一数学不仅是小升初数学知识的衔接,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初一数学虽然难度不大,但思维方式与小学数学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运算的符号化和思维的抽象性逐步增大,单纯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提高学习成绩的。因此要从初一抓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并在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从而学好初一数学,打好初中数学学习基础。
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探索。
一、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制定教学措施
接手新的班级,为了迅速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现状和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笔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有如下的内容:
1. 你喜欢数学吗?①很喜欢;②较喜欢;③不喜欢。
2. 你的数学成绩怎么样?①很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
3. 数学课上,你希望老师经常提问你吗?①希望;②不希望;③难题不希望,容易题希望。
4. 你遇到数学难题如何解决?①问老师;②问同学;③查资料;④放一边。
5. 你认为你喜欢(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
6. 你最想对数学老师说什么?
7. 如果你是数学老师,你会怎样使你的学生喜欢数学?
……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学习基础薄弱,解题能力低,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确实不易。笔者迅速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基础题为主,重视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率,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一)激发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说,鼓励学生练,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中。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时,先让学生快速口算5+3=?5-3=?3-5=?前面两道题,学生很快给出结果,后面一题3-5=?也有学生答对了,笔者抓住学生思维跳跃的瞬间,提示:不够减借2,得出負2,再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再引入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
(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课堂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及时给予学生恰当评价,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用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课本给出的情景问题: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笔者让学生大胆猜想结果,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一共得16分?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个别小组还未有结果,进一步引导,如果赢了x场,得2x分,那么他就输了(10-x)场,得(10-x)分,一共得多少分?经过这一轮的具体数据代入,学生猛然开窍,然后汇总报告数据,经过一轮的讨论,学生已经有了准确的结果,再把数据代入检验是否正确。通过讨论、代数检验等活动体验,学生对这个题目已经有了解题思路,接着分别把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设为未知数,列方程组解答。在这基础上,我们又把它变形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未知数,自然过渡到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的学习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要我们勤动手计算,勤动脑思考,一定能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三)正面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美好见证。课堂上正面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发展。
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正面评价学生,让学生发挥积极的情感,活跃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看法?”“行”“请一位认真思考的同学来给我们分享他的Good idea”“掌声响起来,送给某某同学”,或者用姿态语言给他点个赞。有一次某同学来黑板前做练习,笔者发现他解题有错误,就笑着对他说“再给你一次机会”,他立马发现错误并改正了,后来又发现有错误,又上来改,笔者决定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容易出错的步骤,说“现在请这位同学上来给我们说一下自己哪里出错了,怎样修改?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学生听了,会意一笑,听得可认真了。课堂上通过不断正面评价学生、肯定学生,学生学习劲头大了,上课认真了,数学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四)提出目标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有了学习目标,学生就明确这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从而引导他自主积极地上好这节课,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要适宜,学习目标一定要是学生“踮着脚或跳起来能摸得着的”,要求过高,学生会产生消极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如学习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时,学习目标是: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能熟练应用判定定理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堂上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练习,把重点讲清,难点讲明,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迅速掌握这节课内容。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信心
(一)设立“错题集”,提高学习信心
在学习中,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题,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错题包括容易犯错误和完全不会的题目。错题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进步。为了帮学生克服怕学数学的情绪,提高学生学习信心,要求学生从初一开始每人设立一本“错题集”,专门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题型和不会的题目两到三题,每星期五交上来检查。笔者经常找机会跟学生讨论他的“错题集”,这道题考了哪些知识点,它是属于基础题还是提高题,后来又建议学生把错题分类进行收集,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学生发现了自己平时不会做的题目都是由一些小问题没解决而导致的,过去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有了“错题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信心了,提高了解题能力,还经常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二)养成预习新课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课前预习不但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易跟上教师讲课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新课前,要求学生先做好课前预习,把概念、定理(判定)画在书本上,不懂的地方做标记,上课时认真听预习时有疑问的地方,积极思考,把疑点解开。
(三)规范作业书写,端正学习态度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因此笔者非常重视学生作业书写的规范化,有条理的书写为后阶段的学习带来积极的效应。作业中学生经常因为0和6、1和7的书写潦草,导致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这类情况发生,笔者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学习几何知识时,要求作业图形要画在右边,并且要把已知标在图上,充分利用图形进行思考,解答;等等。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并写上评语“作业书写认真,真棒”“有进步,请继续”“请注意书写,谢谢”……通过不断强化要求,促进学生养成规范书写习惯。
初一数学要想学生学得好,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培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感受数学、运用数学、研究数学,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在学习、交流、探究、实践中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