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鹿原》评析

2023-09-22王彦涛

生活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娃田小娥白嘉轩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认为以此来形容《白鹿原》恰如其分。我与《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相识于1996年,也就是我的大学时代。陈忠实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一口正宗的关中话非常瓷实,大约一分钟吸一大口雪茄,吞云吐雾。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细腻中透着万丈豪情,骨子里彰显着爽朗义气,沟壑纵横的面庞尽显质朴无华,人生沧桑,西北人的豪迈渗透在各个维度,尽显文人风骨。陈忠实先生曾给我赠送书法“拥书自雄”留念,珍藏至今,转眼二十六载逝去,与他的友谊也在2016年春天按下了暂停键,令人怀念。

时至今日,陕西文学圈还经常讲一句话:“你哪天也弄个硬的,弄个枕头出来。”这个典故正出自《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当年,在大家都抢着“下海”的时候,陈忠实躲回灞桥乡下老家,立志要写出死了可以当枕头的作品。当时,他向一直居住在农村的妻子立下军令状:“这次豁出去了,如果还弄不成,就回家养鸡去。”果然,磨砺已久的《白鹿原》刚一问世,震惊宇内。《白鹿原》出版后,在泱泱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评论界评价其“达到了一个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所未达到的高度”。1997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登上了中国文坛最高峰,所有的预期都得到了验证。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叫“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谁能想到,在20世纪90年代,陕西走出了一大批成果卓然的作家,形成了当代文坛赫赫有名的“陕军东征”事件。

陕军东征五虎将即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京夫、程海。陈忠实是当年的陕军东征五虎将之领军人物。陕军东征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这一现象曾经震动中国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记录的辉煌。五位作家的创作激情被当时文学评论界称为“井喷”。“陕军东征”这个词一出现,立即成为当年文学界最火爆的现象。后来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科书,也承认陕军东征“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全国长篇小说创作由此走向高潮,陕军东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的长篇创作,20世纪90年代的很多长篇创作,都不由自主向这种精神靠拢,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和构思,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白鹿原》是陈忠实耗费六年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表现了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渭河平原?个叫“??原”的地?,这?世代流传着?个神圣的传说:在古?的??原上出现过?只雪?的神?,柔若??,所到之处万?繁荣、病痛消除、盲人复明……白鹿的传说在白鹿原人的心目中代表了吉祥和保护者。披着神秘?纱的??原上,住着以??两家姓?为?的?孙,追根溯源,??同属?族,祠堂?供奉着他们共同的祖先。?说围绕着?嘉轩和??霖为争夺??原的统治明争暗?,展开了?系列恩怨情仇的故事演变。他们经历了清朝覆灭、?命爆发、?寇?侵、三年内战,遍体鳞伤。在白鹿两家矛盾纠葛中,反映了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废为叙事线索,将白鹿两大家族之间的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刻画活灵活现,叹为观止。

岁月如梭,朝代更迭。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两家后?分别以不同的政治?场投?到?命中,被??两家视为圣?的“朱先?”为代表?物的儒家思想贯穿整个?说的始末,?说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在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残酷,却从不吝啬对朱先?的赞美。随着书中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登场,各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作者对于人物形象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写入木三分。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有的直、有的木、有的奸、有的滑、有的软、有的刚,精准地刻画了人生百态,让人阅读的同时,浮现出真实的画面感:每个人在时代的洪流洗刷中,那么渺小而无奈,却又不停地改变着命运,其人生结局,有的让人唏嘘感慨,有的让人肃然起敬,有的让人讨厌唾弃。

?说中出现过两次??,?次是白灵牺牲时化???托梦回家,还有?次是朱先?仙逝时???闪?过,?灵是这部?说?相对完美理想的?性,?概就是作者?中的??精魂,但令?垂?顿?的是,?灵并不是牺牲在对抗敌?的战场上,?是因为猜忌和误解被战友活埋,但?论如何,?灵所代表的新社会,还是朱先?所代表的旧社会,都是??原上??的精魂,象征着??原的?由和美好。

我们不妨把人物脉络梳理一下。白家沿袭村里的族长即白嘉轩一生娶过七房妻子,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他的长子。白家后代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妾田小娥,小娥被黑娃领到白鹿村后,受到村里人的排斥。黑娃离开村子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鸦片,家败光后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鹿三也因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时代洪流席卷过白鹿原上所有的人与事,人们纷纷选择走上不同的道路,最终社会斗争的缩影在他们之间呈现。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看着他们生活的那片黄土地,时而炊烟袅袅,时而狼烟四起,他们都是曾经的存在。客观地讲,如何评价都不为过,全书频繁使用插叙与倒叙手法,使得整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浩浩荡荡,跌宕起伏。作品人性复杂、语言平实、人物丰满,人物之间的关系布局巧妙,故事情节荡气回肠,将政权更迭、时代变迁、世事浮沉和几代人的悲喜命运表现得酣畅淋漓。它几乎总括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全部思考的史诗性作品,必将载入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册。

就像陈忠实先生在创作手记里写的那样:“我在未来的小说《白鹿原》里要写的革命,必定是只有在白鹿原上才可能发生的革命,既不同于南方那些红色根据地的革命,也不同于陕北的‘闹红。从沉积着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封建道德的白鹿原上走出的一个又一个男性女性革命者,怎样荡涤威严的氏族祠堂网织的心灵藩篱,反手向这道沉积厚重的原发起挑战,他们除开坚定的信仰这个革命者的共性,属于这道原的个性化禀赋,成为我小说写作的最直接命题。”

《??原》带着厚重的时代感,印记对当时整个社会的思考,?可避免地也被历史所局限。整部作品大气雄浑,很难?三?两语概括完整,他更像是关中平原的编年史,??的每个?物、每段历史、每个细节都在指责、叩问、反思,仿佛??尖将历史书上那块遮羞布挑开,让读者直面那?腥?荒诞,却???真实的历史事实。我们不妨再回溯书中,去追忆以下几个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

白嘉轩,陈忠实在创作手记中写道:“白嘉轩就是白鹿原。一个人撑着一道原。白鹿原就是白嘉轩,一道原具象为一个人。”通读全书后,确实感受如此,白嘉轩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正直、善良、博爱、固执、坚守,更像是白鹿原包纳万物的宽容和无私。白嘉轩恪守族规,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行事正派,勤劳仁义是白嘉轩的立身之本,凡事无所畏惧,堂堂正正,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却也顽固执拗到近乎冷酷无情,因为他要以族长之责守护这座原。

鹿子霖当年风光无限,但因好酒好色、奸诈圆滑、渴望权力,最终流浪四方疯癫致死。白嘉轩的公允博大与鹿子霖的自私奸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嘉轩懂得慎独,看透了世界,才能写出如此佳句。“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田小娥,命运无比坎坷的女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仿佛已经刻在她的骨子里,写在她们血肉里,她怎么可能奢求原上的女人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呢?她虽然出生在书香世家,却被贪财的父亲卖给了郭举人,陈忠实在小娥人物塑造上加入了大量的性描写,用这个角度去诠释田小娥对于命运的反抗,即使她拥有美貌和丰富的感情,但是在那个时代,她的命运不由自己,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过救赎,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可能是被黑娃带走的那一段时光。小说中还有一些女性,这些本应如花般烂漫的女子,在原上的遭遇或凄惨或悲烈,她们努力与命运抗战,努力与时代抗争,试图在一个被割裂的时代中活出自我,却艰难地卡在夹缝中动弹不得。她们所谱写的哀歌如同在黑暗中呜咽,震耳欲聋。

对田小娥的人物刻画简直是神来之笔,她是封建体制下对于命运无法选择的悲剧人物,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恶俗,尤其是鹿三被田小娥附身的那一段,更像是她对自己遭遇的哭诉。作者借人物的人生经历揭露社会现实的丑恶和封建礼教下底层社会的遭遇。田小娥的反抗,求生存,最终也不能摆脱命运被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悲剧,最终被鹿三残忍杀害,只是田小娥死的方式太过于凄惨,让人无限同情。

可是田小娥本性就是水性杨花吗?不是的。被郭举人发现她和黑娃有事并将其赶回家后,她也曾瘦得让黑娃心疼,也曾再见黑娃时激动得脸色骤变,几乎失手丢了木盘,也是为了救黑娃才和鹿子霖搞到了一起,意识到被鹿子霖耍后,也气得在他脸上撒尿,小娥到底是荡妇,还是性情中人?对她的评价是受到时代限制的,如果她为了救黑娃而献身,会不会得到很多人的力挺,现代人关于自己的欲望与道德约束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鹿三,老实敦厚,却做出了与恪守宗法礼教大相径庭的荒诞行径,他真的是被小娥的鬼魂附体了吗?作为唯物论者,我认为非也,这背后深藏的是鹿三赎罪式的荒诞表演,从鹿三亲手杀死田小娥那一刻,就注定悲剧将延续,他的精神彻底崩溃的过程也是有迹可循。深入分析,黑娃出逃后,小娥与人私通,勾引白孝文、吸食大烟等淫荡的生活,在白鹿村闹得风风雨雨,人尽皆知。当鹿三在土壕中看到濒死的白孝文时,这是他自认为脸皮被撕裂的临界点,于是,鹿三做出了清理门户的杀人举动,看似顺理成章,但仅仅因为维系脸面而冲动杀掉儿媳的理由,不合乎大节和大义,也不合乎鹿三的秉性。所以,鹿三当即陷入了抑郁。从此,那声惨叫随时在他耳边响起,或许他正在吃饭,或许他正在吆车,那个“大呀”的叫声突然冒出來,使他顿时陷入无法排解的忧郁之中。直至黑娃掐着白嘉轩的脖子要抵命,鹿三把那窝藏在炕洞里的淤血干涸的梭镖钢刃掷到儿子脚下,心中的忧郁才得以爽脱,但这并不能彻底减轻和抹去鹿三的罪孽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留在了内心深处。

白嘉轩是他一生中最敬重的存在,是他的精神世界宗法礼教的象征者,仁义道德的垂范者。当白嘉轩也认为鹿三不该杀了小娥时,令他极度地惶恐,让他产生了痛彻骨髓的悔恨和自责,这种悔恨的情绪郁积于胸,他的灵魂已脆弱到崩溃。悔恨需要宣泄,罪孽需要赎救,否则将死不瞑目。于是,鹿三疯了,他是在自我救赎地装疯,是想赎罪弥补地弄鬼,于是在悔恨到极端的巨大精神压力下,在扭曲的精神状态中,他放任田小娥鬼魂上身的精神错乱感去疯狂“演绎”一出无用的抗争,也是鹿三对自己双手沾满小娥鲜血的罪恶灵魂的鞭笞和拷问。

可怜又可恨的鹿三,可怜的抗争和弥补救赎之路,最终败在了白嘉轩族长面前。他的所有计划,所有幻想,所有表演,不但落空了,反而遭到了更残酷的打击,死去儿媳的名声和尸骨没有因为自己装疯弄鬼的抗争而得到半点礼遇,反而在代表强大的封建礼制的六棱砖塔镇压下,坠入永世不得翻身的地狱,他所作的徒劳的一切,反而让自己的罪孽感更加深重。从此,鹿三再没有发生发疯说鬼话的事儿,他眼神中所有的神韵全部消失殆尽,像烧尽了油的灯芯,终于,烧尽了灯油的灯芯熄灭了,白鹿原上最好一个长工去世了,鹿三以颓废悔恨自责的死,获得了永世的心安和赎罪。

黑娃,人性底色总体是向善的,黑娃做过长工、从军、土匪、保安团长、拜师朱先生,通过读书让他脱离庸庸碌碌的生活,人生也变得通透,但也正是自始至终的人性底色的至真至善,他的结局成为必然,让人唏嘘。

朱先生,陈忠实在创作手记中说到这位现实都是有原型的,其名为牛兆濂。朱先生这一人物太具神秘色彩,仿佛早就看透了世间诸事,完美而近妖,朱先生好像是被派来指导世人修身养性,学好为人的贤者,某种程度上像是一只附身在世的白鹿,可预知未来,解人困惑,连对自己的死亡也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以及预知到死后的遭遇。他的一生与宋代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些相似。尤其是他对黑娃说的那句话:“天下注定是朱毛的。”我们在今天当然知道了历史的结果,可在那时从朱先生口中说出来这句话,更凸显了他的远见卓识。

白孝文人生经历坎坷,但人格底色非常自私,白孝文从道德典范,到误入歧途、沿路乞讨、保安团长,最后成为县长,自私是他人性的底色,蝇营狗苟,一直靠借助白嘉轩的仁义道德装点门面。

白灵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代表,也仅是如昙花一现的精彩。全书中,尤其对?灵的爱情纠缠感触颇深,她与鹿兆海?往情深,与鹿兆鹏?久?情。?兆海和?灵对抗着整个封建社会,私定终?,为了?命事业??在?起。后来,却因命运造化弄?,双?理想?致却信仰不同。然后,?兆海还是毅然选择帮助哥哥?兆鹏掩护?灵出逃。在?爱上他尊重对?,可是在?爱上,他们犹如?团?,真正地为了理想奉献了?切,这是?个从扔硬幣选择党派的傻??,最终成为战死沙场的真英雄。白灵热情而有力量,在今天看来,白灵当初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在革命初期,诸事未定,白鹿原年轻一代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也属于正常现象,随后他们各自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死得很冤,荒唐而极尽讽刺。

历史洪流浩浩荡荡,尽显世事沧桑,当一次次冲击岩壁的大浪退去时,在被海水洗刷过的海岸上,我们只能从一条被晒干的鱼身上得知,这块泥潭里曾经有这样的生命挣扎过,而后变成风干的标本,而标本没有血肉,他们的形象最终被统一成一场运动,一个阶级,一类思想……这些被统一的维度已然在历史中可以看到,而那些不足以记录下来的,它们最终在小说里得以呈现,更像流淌在最底层黑色的暗流,秘而不宣,缓慢且哀伤。

《白鹿原》在讲述这段历史中的人间百态,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时代洪流中底层思想的激烈碰撞和经历了数十年的动荡与悲怆。能真切地感受到从传统文化里熔铸的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沉淀。《白鹿原》是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但历史终究是由人民来承受的。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身逢乱世,人性被时代摁在地上反复摩擦,甚至撕裂,没有对错,也非罪有应得,只是本性如此身不由己而已。

在东方这个古老的原上,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它依旧横亘在关中平原上,岿然不动。

作者简介:

王彦涛(1975.11-),满族,黑龙江望奎人。诗人、作家、书法家。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师从中国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教授,素有九五级“师大三杰”之誉。书法师承当代著名书法家杜中信教授,继承了古朴的北魏风格,沉雄豪放。曾出版散文集《五色山河》、诗词集《秦川回望》《渭水东流》、长篇小说《雄关漫道》。

猜你喜欢

黑娃田小娥白嘉轩
从“缩影”回到“本身”
铁匠黑娃
铁匠黑娃
人和狗
黑娃盖房——脱贫攻坚乡村行走7
从《白鹿原》看传统的乡村机制
还是有那么点儿恍惚
还是有那么点儿恍惚
《白鹿原》中白嘉轩人物形象浅析
李沁 媚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