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第一炉香》电影改编传播效果的探讨与反思

2023-09-19谢琴琴吴晓梅

今古文创 2023年33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传播效果新媒体

谢琴琴 吴晓梅

【摘要】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与影视的互动越来越紧密,但认可度却比较低。以2021年10月影响颇大的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电影改编为考察对象,受众对其的认可度与票房之间呈现出来的问题与矛盾,让人思考影视改编传播效果的好与坏应以怎样的标准去评判,经典文学作品是否还有必要进行影视改编。新媒体时代传播效果的评判标准充满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未来应设立多元评判标准,提高传播效果的价值和客观性。

【关键词】新媒体;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08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27

在中国文学传播格局中,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一直是新时期以来最主流的传播方式之一。受经济、政治、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媒体时代,影视的内容主要依赖于经典文学作品,其发展离不开文学作品提供的养料。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传播环境、媒介技术变化等因素影响,文学作品不得不由书本传播转向借助影视进行传播走向大众,以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文学作品在影视改编中的地位逐步由主动变为被动。到了20世纪80年中后期,伴随中国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勃兴,学者们逐渐引入多种视野,从探寻影视改编的路径、影视改编的商业利益、文学与影视改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传播效果大多数都是根据票房和豆瓣评分的数据高低进行评价,鲜有专门关注其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传播意义,以及受众的感悟、所得和共情等非预期传播效果的价值。文学给人所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传播效果无法通过数字呈现出来,但又不可忽视。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不能只站在经济利益的角度,而应持尊重文学作品的态度,将影视改编当作文学作品传播的一种工具和渠道,思考如何通过影视传播发挥文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本文根据时间和热度因素对《第一炉香》电影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今后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途径和传播效果的评判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5.4评分与6400万票房折射出来的问题与矛盾

2021年10月22日,根据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大陆上映,导演是曾经改编过张爱玲《倾城之恋》和《半生缘》两部小说的许鞍华,编剧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家王安忆,加之张爱玲及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上映当天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引发受众的关注。根据灯塔数据监测,映前媒体票房预测为3500万-5500万元,最终接近16天时票房就突破了6000万元。但从之后网上的评论可以看到受众对改编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豆瓣5.4的评分反映出受众对其的失望与期待的落空。《第一炉香》豆瓣评分与票房的涨幅之间的问题与矛盾,让人不得不反思影视改编传播的效果应如何判断,是按照影片的关注度还是认可度?6000万票房与5.4豆瓣评分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与之前许鞍华改编张爱玲两部小说的豆瓣评分相比较起来(1984年的《倾城之恋》6.8分,1997年的《半生缘》7.9分),就影片的认可度来说,却不如传统媒体时代影视作品的高。这次的《第一炉香》无疑是导演遭遇的一次“滑铁卢”。那么传统媒体时代与新媒体时代影视改编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有何变化?受众对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低认可度是否表示新媒体时代影视传播不可取?

二、《第一炉香》电影传播效果的探讨与反思

2021年9月6日,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第一炉香》发布首个预告,根据灯塔专业影视数据显示,其在9月电影预告片榜排第9名;10月15日发布的终极预告在10月电影预告片榜排第5名;在全国上映前一天,在电影实时想看榜上排名第3,冲上抖音话题榜第1名。在上映当周和后一周,电影《第一炉香》位列抖音热度榜周榜第2名和第3名。《第一炉香》电影从其前期宣传预热效果和后期票房数据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是可观的。这一系列的数据跟“张爱玲热”、张鞍华的导演名气、明星的热度等阵容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豆瓣5.4评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原著粉的影响。此外,在当前影视传播现状中,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本身常常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持续不断的“张爱玲热”增强受众的电影期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张爱玲及其作品历来是文学研究者的热点。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最先把张爱玲写进了文学史当中,其在书中毫不掩饰地对张爱玲进行高度评价和典型推崇。80年代以来,张爱玲作品逐渐被引进大陆,其本身特有的传奇性和其作品的优秀,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激发了文学界对张爱玲的兴趣,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以致后来在以介绍、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为己任的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中,张爱玲及其小说成为文学专业大学生必了解的文学常识。并且张爱玲的作品大多对恋爱中男女的情感心思描写得极其入微,爱情也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故而张爱玲的作品能充分引起读者的共鸣。此外,张爱玲作品里面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也常常成为人们随口拈来的“金句”和经典语录。由于持续不断的“张爱玲热”,电影《第一炉香》一直备受众关注。在2020年张爱玲100周年诞辰时,电影《第一炉香》入围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点燃受众的期待。因此,电影《第一炉香》能够获得6400万的票房也理当如此。

(二)受众的舆论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主导因素

从影片内容本身的传播效果来看,受众的评价占其主要因素。目前,豆瓣上对《第一炉香》的评分从最开始的5.5分持续下跌,2021年12月3日电影《第一炉香》在各大视频软件上线后,豆瓣评分跌倒了5.2分。从评论上看,从电影预告片到上映期间,大部分的受众主要是對女主葛薇龙的饰演者马思纯的批判与吐槽。在2020年电影的海报发布出来之后,演员马思纯就饱受网友们批判,认为马思纯本身就与原著人物不符,在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葛薇龙在性格、气质、情感上与原著人物更是相去甚远。面对选角的争议,导演许鞍华在梁文道的采访中回应,“如果知道网友的Power,我就会换角”“可是我没有意识到除了老板、跟自己跟创作团队,还要问准网友才能……”[1]显而易见,在如今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受众的反馈已经成为电影制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原著的厚重使改编电影天然携带“改编风险”

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和光环,极易受到读者尤其是原著党的关注,而关注和期待越高也意味着改编电影所承受的风险就越大。

其一是文字作品与影视化传播媒介的不同。加拿大学者M.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的“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理论,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电影则是对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2]119经典文学作品是依靠纸质书籍传播,人们在阅读纸质书籍时,受到的主要是文字对思想的冲击,活跃的主要是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而电影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扩展了人类的触觉,最直接的影响是电影画面对人的视觉造成的震撼,让人们最直观地感受作品和最直白地理解作品。这就使得原著的厚重感在可视化的传播过程中大大削弱,要想让电影拍出与原著带给人们一模一样的感觉是难以做到的。

其二是小说的复杂性与读者解读的差异性。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的精神。每部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这是小说的永恒的真理。”[3]17小说的复杂性要通过直白的可视化表现出来显然是不容易的,因为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是不可视的,只能通过电影塑造的氛围被观众所体悟。而也正是因为小说精神的复杂性,每个人对作品的感悟与解读是有差异的,而导演拍摄的电影所达到的最好的效果就是能够给人以“异口同声”般的审美体验。许鞍华在采访中也说道,她拍摄电影《第一炉香》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爱情,而原著《第一炉香》在读者的解读中不只是关注其中的爱情,甚至对当时香港殖民地社会环境以及人的精神写照的剖析和关注超过爱情。

其三是电影剧本对原著进行一定的再创造。在原著小说中,作者为了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作品的连贯性、整体性,会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作者进行的只是一个编码,留下的一串文字符号都是需要读者自己去解码。所以作品里面人物的形象、人性的反思、爱情的悲剧等在原著中都是模糊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感悟。而电影恰恰为了使观众易理解易接受,需要将原著中的虚写进行实拍,剧本就需要对原著中留下的空白进行一定的补充。在电影《第一炉香》中,不管是开头结尾还是人物对话上,大体上都遵循了原著文本内容,如原著和电影开头都依照张爱玲作品一贯的风格:迅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利用环境的色彩对比与人物的所见所闻反衬人物内心的渴望与现状的凄凉。[4]87-88但在梁太太调戏、引卢兆麟上钩的戏份上,原著是“梁太太双肘支在藤桌子上,嘴里衔着杯中的麦管子,眼睛衔着对面的卢兆麟。”[5]133在电影中为了更加生动地视觉化表现出这一戏份,编剧则改成了梁太太和卢兆麟两人同吃一块蛋糕,并把蛋糕喂到卢兆麟口中,帮他擦嘴角的蛋糕屑。以及为了突出人性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变化和怀旧悲凉感,影片增添了卢兆麟和葛薇龙两人彻底变化后再次相遇的场景,葛薇龙告诉卢兆麟她要跟乔琪乔结婚了,而在葛薇龙姑妈的资助下卢兆麟也即将前往外国留学。但电影中这些改编必然也会引起部分原著粉的不认同。

电影《第一炉香》在豆瓣上的评分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并没有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同。不少网友甚至喊出:“求求了,不要再改编张爱玲的作品了!”受众的负面反应,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的尝试还有必要吗?显然,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传播效果不能只从受众的单一层面影视分析,还应关注其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传播意义,以及受众的感悟、所得和共情等非预期传播效果的价值。如电影上映后,吸引和带动了很多人去阅读原著,很多书店也将张爱玲的作品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上,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说,扩大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增强了作品的影响力,反哺人们去阅读原著。影中葛薇龙也是是一个警示牌,提醒现代恋爱中的女性不要步入与女主角相似的歧途;她也像一面镜子,把恋爱中女生的真实细腻的内心毫无保留地曝出来,引起人们共鸣的同时,给予人们清醒的认知,引导现代的男女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未来:尊重受众反馈,设立多元评判标准

“任何批判都是为了拯救”。[9]4《第一炉香》这部电影给未来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提供了反思空间。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出路,除了坚持以往的“忠于原著,慎重创新”这一宗旨,面对新的传播环境,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媒介渠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要素和环节构成的。”[3]174传播效果就是这些要素和环节的相互作用体现出来的,也相应地构成了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尊重受众反馈

《第一炉香》在前期的预告宣传中,开拍就有不少网友提出演员马思纯作为女主不合适,但上映后许鞍华回应平时很少上网,没有关注受众的反馈。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影视改编要重视受众热议的意见,不能一意孤行,如果抛弃受众,到了后期也会被受众抛弃。观众是影片的消费者和欣赏者,尤其是原著粉,更是对作品的影视改编充满了期待,在今后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前期的宣传过程中,电影制作团队要关注受众的意见,最终达到双方的共赢。影视既是文化产业,但也是服务行业,它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一味地迎合受众,而是引导受众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互动,传播经典价值的同时,增强受众自身的审美水平,从而达到共情的效果。

(二)设计多元评判标准

新媒体时代,传播效果的评判标准充满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尊重受众反馈的同时,其评分机制的设计也应多维度。在传统媒体时代,不管是电影院还是电视机,在当时都属于一种缺乏互动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使每个人不仅有了观看的机会,而且还有说(表达个人看法)的条件,观众不再是信息被动的消费者。受众的性格、兴趣、关注、知识文化水平等,以及在原著粉和非原著粉、影迷和非影迷当中,不同的对象对电影改编的态度和其观影体验是不一样的,当然最后对改编电影的评价也是大相径庭的。可见,新媒体时代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传播效果已经不能仅仅根据数据来评判了,还应将把受众的文本反馈纳入考虑之中。如豆瓣在评分的生成机制上,简单的五颗星成为评判传播效果的唯一因素,而看不到对作品进行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评价,这样“一刀切”的评价机制不仅难以说服受众,忽略了电影制作团队的用心和其尊重原著的态度,而且很难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未来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发展。在未来的评分机制生成中,可设计多元评判标准,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评判,如可从原著的还原度、影片的画质、角色的演技等方面,最终形成一个综合评分。

《第一炉香》的影视改编是否成功,不能单从豆瓣评分的数字体现出来,因为豆瓣的具体评分机制是怎样运行的我们不可把握,有可能是因为导演给高分,有可能是因为个人不喜欢某个演员而低分,对电影本身有多少客观的评价我们不得而知。除此,对电影传播效果的评判不能只是关心其短期效果,还要关注长期效果;不能只根据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进行评判,还要关注其给受众和经典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来潜移默化的那些非预期效果。影视作为经典文学作品传播的一个重要路径,其给文学作品所带来的传播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经典名著的改编都会遇到影视作品与文本磨合的问题,使原著内容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名著不可改编,未来,如何增强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认可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喜爱经典文学作品、促进文学的发展,如何提高传播效果的客观性,这是值得继续深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观察者网.许鞍华谈《第一炉香》选角争议:如果我知道网友的力量,我就会换角[D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312361004988820&wfr=spider&for=pc.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4]袁辉.论张爱玲作品的电影改编[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9).

[5]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中短篇小说1943年作品[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6]王凤才.代总序:如何理解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A]//赵长伟.文学、社会与传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谢琴琴,女,汉族,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吴晓梅,女,彝族,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传播效果新媒体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从“梦幻”情节看古典小说的影视改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