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分析

2023-09-18张小菊

新楚文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激发着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是民族团结一致、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因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度很大,在时代更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伴随民族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消失。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深入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4-0018-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会群体视作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各类实践活动、表演活动、表现方式、知识系统与技能,以及其相关的工具、实体、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是全社会不同民族和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是构建社会各成员关联、联系各成员情感,并保证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文化遗传密码,是建设人类文化大厦的根本。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渠道。探究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手段,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构建弘扬非遗传统文化的环境,对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认同感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一)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为民俗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整体活动的节奏和覆盖面不断加快。这为各民族之间的社区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交流。然而,在传统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往往不够全面,许多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因此,需要采取更为高效、多样化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用新媒体模式,能够使内容的传播和分享方式得到极大优化,不同的文化遗产可以获得跨越时空的进步与发展,被普遍应用到遗产保护环节中,促使毗邻文化得以延续和继承。

(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价值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小型服务和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搜索、存储和传播信息,从而提升信息的性价比,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让一些原本不被大众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提供更多的文化创意,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并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作出贡献。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为个人和公众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此外,通过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各行各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丰富了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现状

(一)创新意识缺失

因为非物質文化遗产拥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在宣传和欣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如果想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努力解决目前的传承保护问题。要借助持续吸引群众的专注力,拓展传播范围,进而使文化传承队伍和力量愈发强大。然而,当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和模式都相对落后,而且传播内容也非常单一。

(二)年轻受众和传播者匮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关键途径是主流媒体,然而主流媒体的大多数受众和传播者都已经老龄化,相比之下,新媒体的目标受众更多地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另外,传播语言环境的缺失以及传播渠道的隔断促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众人群形成“偏差”,同时由于无法有效地消除不同年龄段的受众之间的差异,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日益减少。

(三)老龄化传承现象严重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独特的传承方式,传承人之间的关系普遍,如师徒、母女、父子等。为了保证传统技艺的准确性,人们往往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很多传承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行业地位,一般来说,都不会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而且对继承对象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传播范围缩小,甚至存在后继无人的情况。所以,随着文化传承人的年龄增长,继承人严重缺乏,更进一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

(四)传播方式单一化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形式依然较为广泛,虽然一些传承人也开始启动与新媒体联动并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但是也局限在网络渠道化和工具化等层面,使之无法从主流媒体中剥离。另外,由于传播时对网络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化、立体化传播,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机会。

三、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传承

(一)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

对于大部分的基层单位主体来讲,如何更好发现和融合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阶段工作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阶段,并且这当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在表现形式方面也较为开放。充分挖掘与融合民间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单位更好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激发传统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单位要充分调动本身独有的作用,积极引导相关的文化资源走进基层活动,融入社会公众的第一线当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所在区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包含资料整理、材料储存等在内的相关工作。

比如,某些县镇级的基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单位对本地的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集中梳理,并且搜集大批量的、有着巨大的价值的材料,储存大量具有重要意义的文本材料。运用新媒体形式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载、口述历史等各项工作,以上均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实施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其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来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产品等,为下一步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弘扬工作的有效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体验式传播

“体验式传播”注重现阶段新媒体流量红利遭遇发展瓶颈的场景下,运用线下场景体验回馈在线的传播方式。现阶段有关非遗文化的线下推广活动与展览会和体验活动普及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但各文化程度、地区的人更乐意于挑选利用旅游和线下门店体验的方法了解非遗文化,感官、情感、观念、行为上的体验,均是单凭在线的数字化传播方式难以完成的。所以可以使用“在线+线下”的形式设计规划完整的非遗体验活动,如在线短视频拍摄配合线下非遗手工艺体验活动、甚至于协同旅游公司设计规划有新媒体属性的非遗文化题材的旅游线路体验活动,都是非常好的推动非遗文化传播的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内容以及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蕴,有助于人们在传承与创新、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在快速演变的社会里防止“单面人”产生和异化现象产生。在运用新媒体实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防止单纯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堆积,防止唯经济收益是图的功利化心理和不恰当的商业化运营,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创新,并且在传播中探寻新变现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新媒体背负起悠久的民族灵魂,同时利用新媒体之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广泛的关注与认可,让大家都有兴趣了解并学习非遗文化,进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构建文化产业链,创新衍生产品

新媒体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内容和产品形态,加强宣传,并且要深入挖掘各个产业资源,以便在新的产业环境中,让文化产品更具吸引力,开拓更多的市场空间,从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阶段,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结合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优化和完善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之不仅保留传统的文化元素,还能够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在文化产品的发展与设计阶段,需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以提升其市场服务能力,并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提高运营的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并促进产业的整合性与协调性。最后,在文化产品的衍生阶段,通过新媒体的技术,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版权转变为衍生产品,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并创造多种合作模式,以便更好地分配资源,激励人们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整合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工具。利用网络和影像技术,新媒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数字博物馆,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新媒体的发展之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充分利用數字技术的优势,收集、整合、分析和呈现珍贵的文化信息,将文化遗产转变成可共享的资源,并且通过数字技术实施存储。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好性,利用数字化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实施数字化的贮存,比如将它们制作成歌曲抑或是影像的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的形式将信息实施优化和贮存,这样的保护手段更加具有实效性、科学性,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数字化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成虚拟数据,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展开不同形式的信息加工,比如3D技术和2D技术,这类技术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更加清晰的解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直观地摆在大众眼前,且更加具有震撼力。通过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好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文化的有效传承。

(五)搭建视觉传播平台,系统展示传统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运用数字网络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完成一体化的包装。整合优化新媒体,架设数字视觉信息的立体媒体平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传播,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应该始终坚持呈现传统文化内涵,利用各种渠道打造文化特质。在数字化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凸显出文化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展示。

比如构建线上博物馆平台,能够优化整合各种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创建一个统一的文化数据库系统。利用丰富多样的媒体深度融合,运用视频、音频、图文等各种方式,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平台,让公众可以借助该平台搜索到相关的材料。与此同时,科研技术人员也可以实时更新平台上的具体内容,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架设与维护。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六)整合传播手段,提升文化传播性能

就目前而言,数字新媒体和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尚未成熟。这也是为何“非物质遗产文化”依旧是当今文创产业体系里处于被动继承的不利处境的主要原因。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公众创造了非物质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方式,利用崭新的方式对非物质遗产开展宣传,提升了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人主动对此进行传承与保护。

比如录制《我在故宫修文物》《手造中国》《津门玩跤人》等诸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的纪录片,制片人为之赋予了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元素,使之转化为合乎消费者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令观众予以影视作品极高评价的同时通过艺术的语言将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加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愈来愈多的公众认可具备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非物质遗产,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其转换为数字与产品,从而提高非物质遗产的传播性能,推动社会公众对其传承与保护。

(七)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文化内涵和外在形象品质等关键要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项目进行结合,进而打造出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传承的旅游项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以传统手工艺技术作为立足点,对文化艺术实施加工包装,以便衍生出的旅游项目可以和现实社会需求良好地融合,并且在旅行体验中凸显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产品推向市场时,需要保护好开发设计产权,为产品服务定制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渠道,重视通过短视频、H5等新媒体实施传播和宣传,逐步建立有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为非遗文创产品的营销和运用提供重要的成长空间。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可以只停留在长距离营销上,要重视网络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体验中的应用,利用文化活动、旅游产品等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渗透公众生活环境和精神空间,更有效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与传承。

例如2016年《拳皇14》里的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美杏”,代表的就是一名戏曲演员,在对战中应用了很多川剧舞台招数,包含变脸等。2018年热门手游王者荣耀推出了梦奇的熊猫皮肤,融入了川剧特点,备受大家的青睐。愈来愈多的网游着手探索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实现了向青少年群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整体来讲,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逐渐面临着破坏以及后继无人的困境。所以,借助灵活运用及充分发挥已有的新媒体环境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结合,有利于为之扩展更多高效的传播途径,扩大传播范围,吸引受众人群。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难以达成的目标,但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强调融合目前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征,从而提升传播效应,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弘扬传承。

参考文献:

[1]赵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态的传播研究[J].出版广角,2019(1):49-51.

[2]刘畅.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8(5):103-107.

[3]荣梅娟.新媒体多元化形势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J].智库时代,2018(42):265-267.

[4]林霞.融媒体时代交互设计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2(17):81-83.

[5]李华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几点思路和方法——以广府古建筑文化保护为例解析[J].天工,2022(20):47-49.

作者简介:

张小菊(1988.9-),女,湖北荆州人,初级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