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非虚构文学的翻译
2023-09-17金颖祺
金颖祺
【摘要】非虚构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写作样式,因兼有文学性与纪实性而成为世界文坛不可或缺的文学类别。自1999年国际译联为非虚构文学翻译设置“北极光奖”以来,其翻译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框架,以《中国在梁庄》英译本为语料,结合非虚构文学特征,探讨《中国在梁庄》英译本中体现的非虚构文学翻译策略,旨在为非虚构文学翻译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非虚构文学;《中国在梁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1-0076-04
非虚构文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长篇纪实小说《冷血》。作为现代文学的一种,它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和小说的写作技巧与道德眼光,强调作者以“在场”的姿态进入社会生活现场,着力于将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探索解决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在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董鼎山、王晖、南平等人就已对其概念进行了学术性的讨论与争辩,然而直到2010年2月《人民文学》开辟“非虚构文学”专栏,非虚构文学才正式走入中国文坛,成为一种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迎来新的创作生机[1]。作为国内非虚构文学的发轫之作,《中国在梁庄》不仅在文学界备受关注,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成为各国各界认识中国乡土的醒目标本。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者已对以《中国在梁庄》为代表的非虚构文学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地探讨,但多集中于中国文学领域,研究内容以非虚构写作和乡土叙事为主,以翻译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空缺。因此,本文以Emily Goedde的《中国在梁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选取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片段进行分析,总结非虚构文学英译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以期为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外译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一、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譯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翻译家,在对西方主流翻译理论进行理解、分析和总结后,他于1981年在《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流翻译”的概念。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忠于原文的文本,交流翻译则忠于译文的读者。
从译文看,语义翻译倾向于原作和源语文化,要求译文与原文在词序、结构等形式上都力求贴近,译者需跟随原作者的思维过程,尽最大可能展现原作的气质,只有当原文的内涵意义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时才加以解释;交际翻译以译作和译语文化为依托,以文本的主要含义为中心,不再拘束于原文的形式与结构,而是采用更加灵活的翻译方式与翻译技巧,在忠于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原文加以翻译,甚至进行重释,从而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接近甚至等同于原作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2]。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语义翻译在文化方面的超额翻译更加明显,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忠实传播,而交际翻译力求不给读者留下任何晦涩或困惑之处,易呈现出一定的欠额翻译[3]。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翻译的本质。语义翻译强调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着重于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意义。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需要深入分析原文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和上下文等,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而交际翻译则更加注重翻译的功能和效果,强调在目标语言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在交际翻译中,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根据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境特点,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常常相互补充和融合。在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翻译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义和交际两个方面,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确保翻译既准确又贴近实际应用。同时,对于不同的翻译任务和翻译目的,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4]。
二、《中国在梁庄》及其英译本介绍
《中国在梁庄》出版于2010年,在当时掀起了中国文坛“非虚构”的热潮,自此以后,非虚构文学创作日益繁盛,现实社会特别是乡土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进入了越来越多作家的文学表达范围[5]。“梁庄”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乡村现实的直接表征,是作者窥视当代乡村在中国历史变革、文化变革中的位置的凭借,也寄寓着他对乡土中国社会病症的深层思考[6]。在作品中,作者将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变化带来的矛盾凝缩在一个叙事空间中,通过敏锐而严谨的视角剖析底层现象,真实展现了以梁庄为代表的中国乡村自现代化转型以来的文化嬗变和发展困境。作品中,作者详细地描绘了梁庄村民的生活和工作,反映了他们在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7]。
好的文学翻译能扩充国家之间语言与文化的边界。2021年6月,《中国在梁庄》英文版——China in One Village: The Story of One Town and the Changing World问世,并于来年登上《纽约书评》10月刊。翻译过程中,Emily Goedde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对于叙事性内容、口述内容、日记素材等采取语义翻译,而针对艺术性、理论制度性内容采取交际翻译,使得其英文版既原汁原味,又通俗易懂,打破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壁垒,为非虚构文学翻译提供了借鉴。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
《中国在梁庄》英译本中的运用
(一)语义翻译的运用
复调式书写是非虚构文学的特征之一,它着眼于宏大视野下的个体叙事,主张在多重声音中呈现出时代或事件内部的复杂性。《中国在梁庄》以个体的言说呈现梁庄环境变化、教育现状、性压抑等社会问题[5],展现出乡村底层群体的叙事力量。其英译本对原书中村民的口述内容和日记素材大多运用语义翻译,原本地呈现了村民的个人特征与个体诉求。
1.词语层面
在对《中国在梁庄》进行英译时,语义翻译在词语层面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译者需要对汉语词汇的含义和语言结构有深入的理解。此外,译者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体验,确保翻译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差异,如果翻译时不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就会导致翻译不通顺、不自然、不连贯等问题。因此,在进行语义翻译时,译者需要运用专业的技巧和策略。例如,译者可以采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进行翻译,以确保翻译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此外,译者还可以采用更为抽象或更为具体的表达方式,或者使用不同的语序来进行翻译。这些技巧和策略有助于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并使读者可以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例1:
原文:浮生若梦。
译文:The floating life is nothing but a dream.
“浮生若梦”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意为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浮生”即空虚不实的人生。在毅志的日记中,译者并未直接将之译为人生,而是采取直译法,将“浮”“生”二字一一翻译。其中floating的第一个音节既与“浮”字发音一致,又生动地体现出毅志订婚后虽欣喜不已,却同时感到岁月淹流,青春已逝的淡淡怅然。
例2:
原文:昌平收容所距北京约有四五十里的路程。
译文:It was about four or five li (1.25 to 1.5 miles) between Beijing and the Changping Detention Center.
对于中国传统距离单位,《中国在梁庄》英译本采取了音译与加注相结合的方法,以求保留原文文化,同时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特色单位。但由于错将“四十五里”译为“四五里”,影响了后续释义,最终未能完成信息的准确传达。
2.句法层面
例3:
原文:梁光正,七十岁,极瘦,颧骨下陷,两眼浑浊。
译文:Liang Guangzheng. Seventy years old. Emaciated, with high cheekbones, sunken cheeks, and cloudy eyes.
此例中作者对其父亲的描写以短语排列,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通过白描精准地刻画出其外貌。译文在语言上忠实于原文内容,形式上遵循原文,也以词汇和短语排列,展现汉语外貌描写凝练精准的特点,体现了语义翻译策略[8]。
(二)交际翻译的运用
1.省译
例4:
原文:……使普通老百姓增强了大局理念,学会把大局意识、公共理念纳入自己的日常行为。
译文:It also gives regular peopl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present conditions, and thereby they learn how to integrate these conditions into their daily lives.
本句是县委书记对于穰县“四加二”工作法的解读,其中的“大局理念”“大局意识”“公共理念”具有中国特色。对于中国政治制度不同且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读者而言,上述概念在其文化语境中缺失,难以找到对应词,且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译者省略了对“大局意识”和“公共理念”的翻译,代之以较为模糊而笼统的“these conditions”,虽然造成了欠额翻译,但消除了直译带给目的语读者的陌生感,使译文最终被理解消化[9]。
2.意译
例5:
原文:命是聪明人不得不糊涂时的最好托词。
译文:Fate is the excuse of the clever in moments of uncertainty.
本句侧重描绘毅志的心中慨叹。在东方文化中,“命”多由天定,较为玄妙,而西方受清教主义影响,认为努力奋斗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最终获得成功与财富。译者用“uncertainty”一词精准阐释了东方语境中由于机遇和缘分由不得人,所以即便是聪明人也“不得不糊涂”的心理状态,跨越了中西文化宗教信仰与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文化空缺,实现了信息的传达和交际效果的对等。
3.释义
例6:
原文:经济大包干,乡村可完蛋。
译文:The individual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was a disaster for the countryside.
“大包干”即“分田包产到户”,指的是农户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计划和组织领导下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产品除扣去总的税款外完全归己所有。译者以释义的形式凝练地解释出了“大包干”的实质,虽然导致这一制度中“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信息的缺失,但避免了直译原文可能带来的晦涩难懂,实现了译文的交际性。
4.增译
例7:
原文:浮夸风延续了好多年。
译文:All these absurd public policies were in effect for a long time. They lasted as the Chairman was around.
此话出自作者父亲梁光正对于60年代早期“浮夸风”影响下虚报粮食产量的描述。“浮夸风”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指当时中国在多个领域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译者基于对中国社會的理解,增译了有关浮夸风延续时间的信息,呈现出中国无财无势的底层百姓怕官的心态,利用交际翻译加深了目的语读者对“浮夸风”背后症结的理解。
5.增译与释义相结合
例8:
原文:恁小个娃儿,平时也不说话,咋会去害人。
译文:How could this boy, who never ever spoke, how could he rape and kill?
此话出自建昆婶的讲述。为表现建昆婶对于白净、面善、成绩良好的王家少年奸杀了八十二岁的刘老太的震惊与难以置信。非虚构文学的文学价值同样重要,译者在首句增译了“how”一词,并明示“害人”一词隐含的方式类信息,强调原文事实,使原文词义明晰化,激活了文学作品特有的艺术表现力[10]。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
例9:
原文:对于他们来说,日常生活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柴米油盐,吃喝玩乐,好像没什么大的追求,但一旦出现某种契机,他们很愿意去思考……
译文:Their daily lives happen unconsciously; theyre only concerned with basic necessities: fuel, food, oil and salt; eat, drink, and be merry. It seems that they have no greater goals. But given a moments pause, they want very much to think deeply.
作者在此段呈现了梁庄村民对满足温饱与精神追求之间的选择,并表示他们对思考并不抵触。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柴米油盐,吃喝玩乐”采取语义翻译,具体地罗列出村民日常关心的对象,使读者在心理上接近了梁庄村民的生活状态;对“某种契机”采取交际翻译,以“a moments pause”意译出“契机”对村民而言即能够暂时不为温饱奔忙、有闲暇的片刻,塑造了梁庄村民真实可感的生活状态,有利于读者对中国村民形象的把握。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在梁庄》英译本进行分析可知,非虚构文学介于文学与纪实之间的特点决定了对它进行翻译时要灵活选择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一方面,它取材于真实事件,关注个体叙事,因此,为使读者更好地贴近写作对象,对于强叙述性、个人性、情感性片段宜采用语义翻译,呈现叙述对象与文本的真实感与张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非虚构文学的美学价值不容忽视,且受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影响,取材于源语国家的事件与表达方式易在目的语国家产生文化错位或空缺,因此可使用不同手段实现交际翻译,避免僵硬转述,激活文学的创造力、表现力,也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含混或误解,实现原作信息的准确传达,达到客观准确呈现中国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世琪.新世纪女性作家底层“非虚构”文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2.
[2]魏然.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视角下典籍中哲学术语的英译——以荀子《性恶》中哲学术语英译为例[J].名家名作,2021(09):106-107.
[3]范海晗.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研究——以建筑翻译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10):10-12+52.
[4]王婵.纽马克翻译理论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体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138-140.
[5]刘婧婧.近年非虚构女性乡土文学辨析——以《妇女闲聊录》《中国在梁庄》《生死十日谈》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09):143-151.
[6]禹权恒.乡村挽歌与身份迷失——解读梁鸿的非虚构文学《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1):104-108.
[7]张秋月.女性学者的非虚构返乡写作——以梁鸿《中国在梁庄》、黄灯《大地上的亲人》为例[J].南腔北调,2022(10):54-57+53.
[8]孙玉清.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视域下《梦溪笔谈》的英译研究——以王宏译本为例[J].今古文创,2023(09):103-105.
[9]唐瑭.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视域下《狗儿爷涅槃》中的习语翻译[J].今古文创,2022(36):104-106.
[10]吴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文本的翻译[J].作家天地,2023(02):123-125.
作者简介:
金穎祺(2002.3-),女,汉族,陕西汉中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