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产教融合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

2023-09-17罗玉梅于姗刘开强苏鑫

华章 2023年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探讨课程思政

罗玉梅 于姗 刘开强 苏鑫

[摘 要]产教融合带来了开放合作的高效平台,开放合作也已经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无论是消除行业和教育壁垒、缩小企业和高校鸿沟、提升教育领域行业变革应对能力,还是培育合作增长点、挖掘发展新亮点、推动教育转型创新,都需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共同发展。因此,需要所涉各方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开放合作,共享产教融合发展成果,加速教育变革,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思政;价值;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培养方式和行业需求侧的要求匹配度不高。因此,高等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校企协同维度,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得教育、人才、产业等能够同频共振、有效衔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1],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

增强。

西南石油大学作为能源行业的头部高校,过去十年,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与三大石油公司及所属企业、地方大中型企业、校友企业等开展了多维度的产学研合作。近年来,围绕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学校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和核心,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成功“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聚焦光伏产业与行业,集教学、研发、实训、就业等于一体,打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战略发展“五高地”,构建“1-2-5”光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四川标杆,实行“1+4+X”跨学科、跨专业的光伏全产业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四川省(成-乐-眉)建设成为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以及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我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人才培养和供给任务。

产教融合建设“引企入教”,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相应地,在产教融合建设中,应保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途径之一是以课程为载体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本文以“材料分析方法”课程为例,探讨了产教融合建设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

一、产教融合中“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2020年,西南石油大学“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覆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围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产教融合等教学方法及模式开展了教学改革。已建课程网站涵盖教学视频、微课、实操视频库和实践应用案例库等丰富内容和功能模块。2022年,课程被设立为四川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工科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打造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转化—创新实践”的课程建设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秉承学校“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结合新时代“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石油精神,注重引导学生发挥石油院校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决心和奉献精神,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做出课程思政总体指导,教学设计蕴含课程思政供给,具体教案反映出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课程网站逐步完善课程思政短视频库的筹建,“大课程”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已形成集体备课、联合授课和定期研讨的团队融合模式。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要求,致力于建成服务西部区域能源经济发展,辐射全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产教融合中“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及举措

1.持续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

在本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和塑造,使学生能够借助材料分析基础知识,利用相关检测手段,识别判断影响材料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利用案例分析等方式,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安全可靠地开展实验,科学获取数据,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有效结论,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利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学生合理选择材料分析方法,并用于解决材料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课后延伸等方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2]。

例如,在讲授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原理时,涉及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散射和吸收等。X射线的散射是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实际上非相干散射又称为康普顿散射,因为康普顿发现了该现象。在具体到X射线的非相干(康普顿)散射知识点中,涉及我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先生對该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可以在讲述相关知识点时,通过非相干散射为什么叫康普顿效应设问,引入吴有训的事迹,通过吴有训等老一辈科学家不畏困难、克服艰险,一生奉献给祖国的先进事迹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康普顿散射中,吴有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康普顿效应提出之初,由于与经典理论有冲突,且缺乏实验证据,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质疑。吴有训当时在康普顿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吴有训在哈佛大学众多权威围观下用他系统和精湛的实验出色地证明了康普顿效应,使得康普顿效应得到广泛认可,康普顿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吴有训也因此成为世界重大科学发现中第一位名垂史册的中国人。吴有训学成后,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渥生活,回国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近代物理实验室,开创了我国物理学研究的先河。吴有训还积极投身教育工作,是中国现代物理学教育史上的一代名师。通过钱伟长求学期间找吴有训先生转学的轶事,将主题拓展至钱伟长,并进一步延伸至我国著名的“三钱”科学家(“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和“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克服种种艰难报效祖国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加强课程教学团队的思想建设

产教融合建设中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均由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发放聘书聘请为学校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利用项目制、培训班等形式,与企业建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深入联系。“材料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团队,包括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外聘教师在内,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课程思政教学培训、集体研讨等方式,提升团队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的政治素养。

3.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与能源发展及生产实际相结合,由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外聘教师每年开展线上讲座;围绕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培养要求,继续实施教学现代化方法改革,用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升团队教师对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执行能力。

例如,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为例,讲解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中的作用。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为减小依存度,必须要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的开采。目前仅通过肉眼观察采集到的几种典型页岩都非常致密,很难发现他们的区别。要想有效开发出页岩气,必须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精密仪器对页岩的微观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给出可行的开发方案。在分析过程中,首先需从大块岩心中取一小块(尺寸0.5-1平方厘米)的页岩样品,因为其导电性差,需对页岩样品喷金,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随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页岩微观形貌,可以看出不同页岩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存在巨大差异,有的页岩非常致密、含大量纳米孔隙,这些微观结构可为开发方案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由此,利用先进材料分析方法(如扫描电子显微镜)认识页岩微观结构和特性,可优化开发技术,助力页岩气增产,服务我国能源安全。

4.升级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加强课程网站建设,丰富网站课程思政内容

产教融合建设中,可与共建单位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课程思政微课视频库。让学生走进企业,感受行业大势和焦点,领悟企业管理者在创新、变革等方面的智慧,提高学术与教育的实践融合性;追寻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故事,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与洞察力[3]。

例如,通威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掌舵人刘汉元40年来的夙兴夜寐。刘汉元认为:“社会需要什么,你能在其中贡献什么,做好什么,这是我们选择行业最终的一个落脚点。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发展需求。通威两次选择,都是当时社会的最大需求。”“企业家既要有敢于创新、实干的精神,也要有看路、‘按规开车及把控速度的能力。”他40年的创业经历,就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企业家成功的路径不一,却有着共同的特质:性格坚韧、嗅觉敏锐、有担当。2004年,通威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年营收近2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之后,刘汉元认为,光伏可能是人类未来赖以持续发展的主流可再生能源,甚至成为主要能源的第一来源。通威决定进军多晶硅产业,2015年顺利投产,产能突破15000吨/年,跃居全国前三。从2020年开始,在“双碳”目标的引导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开始爆发,通威也开足马力,加快布局。2021年11月,通威首批高纯晶硅成功出炉,产品品质一次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彻底打破了“质量爬坡期”的行业规律。通威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从设计、建设,到调试、量产、达质的全过程,再次刷新了“通威速度”“四川速度”“全球速度”。刘汉元还为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产业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全球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即在水上产出清洁能源,在水下产出水产品,实现两个主营业务协同发展。目前,这种新模式平均每亩可生产5-10万度电,以零排放、零污染、几乎零消耗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通威集团40年的历程足以证明刘汉元是中国商界少有的“造钟人”。他将他的商道哲学深深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刘汉元强调,“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没有执行力,战斗力就会一塌糊涂,效率也会极其低下,最终市场竞争力就会处于落后和淘汰的地步”,而这不断开拓的征程,本身就已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结束语

教育与人的成长紧密相连,与文明发展共生相伴,是人类最古老且最崇高的事业。每一次科技重大发展与创新,每一次产业变革与生活方式转型,均影响乃至改变着教育。产教融合是引领未来的持续变革,教育与产业的碰撞,将奏出高等教育更优美的乐章。产教融合为我们带来了开放合作的高效平台,开放合作也已经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无论是消除行业和教育壁垒、缩小企业和高校鸿沟、提升教育领域行业变革应对能力,还是培育合作增长点、挖掘发展新亮点、推动教育转型创新,都需要坚持合作包容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共同发展。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开放合作,共享产教融合发展成果,加速教育变革,努力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J].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2018(8):7.

[2]罗玉梅,于姗,王芳,等.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2(4),175-177.

[3]庄西真.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9):81-86.

作者簡介:罗玉梅(1981— ),女,汉族,重庆荣昌人,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

于姗(1986— ),女,汉族,四川仪陇人,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

刘开强(1991— ),男,汉族,四川三台人,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油气井固井材料。

苏鑫(1990—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本科。

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项目“太阳能产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成财制[2021]2号),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川财教[2022]106号)”,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材料分析方法”,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材料分析方法”建设项目,西南石油大学2021—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校级一般项目。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探讨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