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9-16赵艳秋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数量亦随之迅速增加。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和指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着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对教学能力的含义及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概述,并对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培养人才的主力军,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广博和专深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提升高校教师教育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教学能力的含义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能力所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即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教学媒介的运用能力。
(一)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方面充分认识、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以及相应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进行相互关系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能够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其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编写教案等方面能力。
(三)教学调控能力
课堂调控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对自身和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调整控制的能力,包括教学信息反馈、教学进程调控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从教学内容到对学生的组织,从个人的发挥到整个过程的节奏把握等,要求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置等心理素质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能够采用多元化、多样化、过程化原则将质性和量化的评价充分融合,构建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教学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多元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自我评价能力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教学自我评价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依照一定的标准对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表现在教师要能够正确地选用评价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客观的评定,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1]。
(五)教学媒介的运用能力
教学媒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高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技术和教学媒介运用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首先,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媒介运用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表达要准确、逻辑性强,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流畅、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等。书面表达要正确规范、简明扼要、书写美观。应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术手段运用能力,主要包括常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图表、模型等教辅工具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幻灯片、电子计算机、语言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使用)。教师要善于将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价值,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现实需求
(一)社会层面
随着高等教育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所重视,因此,社会对高校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同时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所需求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高尚的学术修养,立德树人风范的教育家、管理者[2]。
(二)学校层面
人才培养、科技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作为这些职能的最终承担者和实施者,高校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實现教育目标。高校所需求的教师,应是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是能够追踪前沿学科精神的教学者、研究者。
(三)学生层面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更好就业或实现更高学业层次的追求。因此,他们所需求的教师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各项能力的动态需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四)教师自身发展层面
社会科学始终处于发展之中,从来不会止步不前。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着学科的发展,使学科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内容更替,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以新的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和学习成绩,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积极参加教学培训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只有通过相应的教学培训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能帮助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变革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3]。
(二)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还要通过科研活动培养自己,实现教学相长。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教研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师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锻炼实践能力,还能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研究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意见。学校方面,应该对教师教改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给予校级教改项目一定的立项指标,同时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申报或作为项目成员共同参与研究。教师在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的过程中,会逐渐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不断丰富自身知识
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作为教师基本的教育素养,教师只有拥有足够丰富且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想要更好地向学生传达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就必须使自身拥有宽泛而坚实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除了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教师不仅应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量,更应该提高知识储备的质,如果能将所把握的每一种知识都发挥到极致,并将不同类型知识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既回顾反思,又探索前行,让教师的事业常干常新,充满创造的乐趣。教师每经过一个阶段都需要总结得失,发现不足,同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做法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升华,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方法和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五)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反馈和改进
高校通过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由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教学信息员来负责相应教学活动的监控、信息采集、分析和评价工作,通过报告的形式反馈给任课教师,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效果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4]。
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制定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培训部门,聘用统筹规划和业务能力强的人作为该部门的负责人,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制定覆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各项制度,使高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各环节能够有章可循,从而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全面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5]。
2.制定动态的培养计划
高校应制定动态培养计划,构建层次化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首先,对于新入职的教师,侧重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办针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培训班,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尽快提升教学能力。其次,针对中青年教师,要制订系统的提升培训计划,帮助其尽快成长为更优秀的教师。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如专题课程培训、网络课程培训以及各种校外研修班等,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专业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高校还可以通过制定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助力教师尽快成长为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名师,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快成长和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学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提高。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持久性的工程,高校在制订培养计划时,还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学科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程度的差异进行级别细分,并定期根据培养效果进行相应级别和类别的调整,形成动态的培养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
3.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高校针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即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方面的培训,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帮助教师尽快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学校要定期开展相应级别和内容的培训,如采集信息的常用工具和使用方法,资源的收集、下载与资源整合,各种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培训等,通过定期系统的培训,及时更新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提升学习体验感,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学校要适时合理地调整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教师的学历、职称等划分薪酬层级,同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继续教育奖励、竞赛奖等一些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应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绩效考核制度要坚持公平性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行。树立正确的激励导向,通过精神奖励的方式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增值,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其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自主地学习或参与培训提升自己。
(三)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活动,与每个教育岗位都相关,因此,高校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要对不同职能部门和教职岗位设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如,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以有仪表与教态、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重难点总结、语言与表达能力、板书及多媒体等教学媒介运用能力、教学态度及效果等方面,而针对教学管理人员、辅助工作人员、其他行政人员等则要与教师不同。
(四)举办教学技能竞赛
高校应为教师提供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机会,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教学技能竞賽,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进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和竞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也促进了教师自身教学方法的改革、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6]。
结束语
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高校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高校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伊.教育信息化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3):74-75.
[2]胡亮,赵红波.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7-28.
[3]相晓兰,赵新生.多层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43-45.
[4]陈静.高校视域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1):78-81,85.
[5]俸晓锦,罗秋兰.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模式和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27-29.
[6]刘佳佳.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及提升策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3-137.
作者简介:赵艳秋(1980—),女,满族,辽宁鞍山,海军航空大学,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