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润泽高职院校的路径探析
2023-09-16薛白
[摘 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家族、家庭和师徒等场域进行传承。然而,随着社会关系和物质环境不断发生变迁,作为非遗传承主流群体的农村年轻人普遍“流失”,导致家庭领域不断分解甚至于消失,非遗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困境。同时,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驱动下,各种非遗活动逐渐开始脱离本源,青年群体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产生了“异化”,因而亟需开拓既能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源、又能契合青年群体兴趣的传承路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承担起传承、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
[关键词]非遗文化;高职院校;育人;路径
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德树人既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光荣的历史使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即育人为本,育德为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要素,虽然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价值塑造无疑是立德育人的首要任务,位居人才培养目标之首,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为历经千百年淘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载体,更是当代生活的滋养剂。因此,将非遗教育纳入高职院校育人工程,对于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对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以“文化传承”为旨归,提升育人新高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經达到1557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也达到了42项,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除了续写“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的辉煌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升境界方面发挥坚实作用[1]。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考察时强调指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依然处于形成和确立时期,特别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他们从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中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力拼搏的信心、意志和干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与专业、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让大学生闻听到乡音、体味到乡情,从而强化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大学生通过非遗知识的学习和非遗传承的参与,可以更加切身地体味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到先辈们勤劳、勇敢、智慧,特别是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意识。当今中华文明的兴盛以及中国之崛起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世界文明的交融互鉴。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全球性思维和海纳百川的世界胸怀,更要具备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同呼吸的本土情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与高职院校育人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受到“根的教育”,实现育人过程中“世界胸怀与民族情怀”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体味认同“中国元素”中逐步积淀形成一种将外来文明成果进行中国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2]。非遗传承与高职院校育人协同发展,传承的是非遗,自信的是文化,提升的是学生,伟大复兴的是中华民族。充分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精神和文化“富矿”,融入高职院校育人的特殊环境中,将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二、以“专业渗透”为依托,拓展育人新领域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比较严重的传承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承人青黄不接,传统技艺失去了传承的环境。高职院校的发展,靠的往往是鲜明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的形成往往与地域文化和经济环境关联密切,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强化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独特价值。高职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机结合起来,精准地承担起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任务,不失为一种共赢之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是与特定的环境和土壤分不开的,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以校内课程设置与校外实践基地为两个并重的教学载体,以专业教师与校外导师为理论与实践指导,使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成为一所没有围墙、没有束缚、承载历史、面向世界的大讲堂[3]。而高职院校育人与非遗传承协同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专业渗透”,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实现有机对接。具体而言,既可以针对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专门的非遗专业,进行系统化专业学习,比如湖南的高职院校开办湘绣专业、江苏的高职院校开办苏绣专业;也可以只在相关艺术专业开设非遗相关课程,让更多学生在了解特定非遗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扩大非遗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非遗创新性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开办非遗专业,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制定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建设基本原则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体系,依据特定非遗的特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并科学规划和编撰专业教材。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精心选择、有机整理,与专业教学内容实现科学融会,形成系列化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保护非遗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让专业教学更加生动和活跃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也可以考虑将其开发为多种形式的特色课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开设采风写生、艺术调研、艺术考察等实践课程的便利条件,带领学生深入非遗一线,现场调研和收集非遗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当地群众、非遗传承人、非遗管理部门共同探讨非遗保护的策略、措施和方法;还可以发挥师生的群体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民间非遗实物、非遗工艺制作场景以及其他各种非遗文化活动进行全面拍摄和记录,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保存,构建非遗资源数据库,编撰科学性、独特性、可操作性强的非遗专业教材。让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成为特定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还可以保证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扩大非遗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覆盖面[4]。
三、以“馆室传习”为抓手,汇聚育人新合力
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普遍比较大,同时,原本属于传统技艺学习黄金时段的中小学孩子们也普遍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无论是辛勤工作的成年劳动力还是认真学习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来说,过去那种有“空闲”时间专心学习和训练传统技艺的机会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挤压。相比于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学习选择性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多,这就为非遗技艺学习和传承提供了一个比较适宜的时空環境。另外,高职院校的本地生源比例往往比较高,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对本地非遗有着比较特殊的认同感,上大学前因为没有足够的富余时间接触和学习身边的非遗而只能是一知半解,而大学相对自由的专业选择和广阔的兴趣空间为激发他们非遗传承热情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大学生知识面比较广、创新精神更为突出,更容易实现创造性传承。馆室传习,因其鲜明的场景性和实践性,而成为高职院校介入非遗保护和传承事业甚为合适的一种形式。高职院校与非遗传承相关的馆室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博馆、工作坊等,若利用得好,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文化和技术学习、传播和传承的作用。
无论是图书馆还是文博馆,作为高职院校知识、文物和艺术品的资源宝库,对于很多师生或社会人士来说都有不小的吸引力。利用图书馆、文博馆的场地和影响力,可以不定期举办非遗专题讲座,邀请民间非遗传承人介绍非遗文化,进行现场演讲或演示,传授非遗知识和非遗技艺;可以举办非遗专题研究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非遗保护政府部门人士开展更深入、更全面和更有理论价值的学术讲座,探讨非遗保护的途径、举措和方法[5];也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以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或者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非遗周”、非遗专题和文化创意产品展,让师生从直观层面感受和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进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之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非遗传习为桥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乡村振兴意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
四、以“产学协同”为平台,激发育人新动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忌讳的就是“僵尸型”保护。封存起来,看似是最靠得住的保护措施,而实际上,这种“铜墙铁壁”只能是暂时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躯壳而已。对于非遗来说,冷冰冰的封存绝对不是科学的保护,因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会灰飞烟灭。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其保护和传承实际上更重要的还在于促其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促其融会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事中,而并不是非遗本身的保存或复制。要尽可能让非遗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经常交流的话题,成为我们共同研讨的课题[6]。非遗的生成特性决定了实践是其存在的主要方式,这也决定了非遗传承具有非常鲜明的产业性,加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非遗传承的上佳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激发学术研究的新活力,将高职院校的学术智慧、创新意识与社会上的非遗资源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在高职院校形成“在传承中研究,在研究中传承”的良好互动,实现优势互补,继而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地方高职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智库作用,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高职院校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思维碰撞频繁,对于非遗创造性新产品研发能形成很好的推动作用。非遗传承,最有效的办法是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新需求的新产品开发,而新产品的开发,必然离不开技术或技艺的合作。尽管高职院校具有非常突出的学科和专业交叉融会优势,但如果仅仅只是学校内部的合作,仍然难以实现优势效应最大化,对于非遗产业来说尤其如此。非遗传承人所具备的专职技艺往往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娴熟技艺与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力量的水乳交融,正是非遗创新发展的坚强保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能够真正对接市场、融入社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坚实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都很难取得卓越的成效,而如果实现高职院校、民间、政府、企业的联姻,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起来,则可以开创出一条更多机会、更高质量的非遗传承和高职院校育才之路[7]。目前,“绣色”已经成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标志性品牌,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绣色”项目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银奖,一批又一批学生通过“接力”的方式延续着对潮绣和粤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热爱和执着,积淀着深沉的文化自信和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更需要科学和创意的引领,高职院校可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非遗传承与高职院校育人的协同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在理论研究与教书育人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优势,民间艺人在非遗技艺和实践操作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长,而大学生则在敢于创新和敏于探索方面具有先天的禀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三方优势,“将民间师徒式传授与高校课堂传承方式对接,形成良性互补的‘传帮带型传承机制”,通过文化传承、专业渗透、馆室传习、产学协同等途径,将会为危机中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带来重大转机。
参考文献
[1]蔡政,徐政,桂欣.地方非遗万载傩文化的美育价值与传承实践[J].丝网印刷,2022(16):81-83.
[2]张燕华,林欢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创新性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4):78-81.
[3]李明洋,李爱香.高职非遗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群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1):57-60.
[4]陈中,王蕊.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四重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2):28-31.
[5]谭玉婷.“中华民族历史观”视阈下的傣族档案传承路径构建及时代价值[J].云南档案,2022(05):58-61.
[6]计卫舸.“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02):38-40.
[7]刘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作者简介:
薛白(1986—),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中级经济师,硕士。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