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中国雕塑的变迁
2023-09-15沈文俊
【摘要】雕塑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是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相结合的三维立体的艺术,其制作方法主要分为雕刻和塑造这两种。因为雕塑是三维立体的形象,使它可以通过触觉感官来感受其本身的形象,不像绘画只能通过视觉感官去感受作品本身,所以雕塑作品需要依靠视觉与触觉相结合才能让人更好地感受到其完美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唤起欣赏者的艺术感知器官,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而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为主,陵墓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社会风貌,陵墓雕塑的立体形象使欣赏者视觉触觉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使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墓葬雕塑;俑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J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8-0036-04
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为主,而陵墓雕塑多以石雕和各种“俑”为主,陵墓雕塑的作者,大多是当时社会的顶流工匠,工匠受到当时社会审美和雕塑制作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工匠都有着不同的塑造手法和作品风格。塑造手法,作品风格的不同,影响着雕塑作品最终展现样式不同。因而历朝历代雕塑作品面孔差异很大,但是仔细观察又会有相同之处,不管是艺术表现语言还是雕塑作品的材料媒介,又或者是雕塑作品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异同非常明显而又相近。因而不同朝代的陵墓雕塑也反映着不同时期地域与时空之间的审美特征和社会风貌,代表着一个民族当时的文化特征。
一、先秦时期的雕塑
先秦时期的雕塑以青铜雕塑为主,而青铜雕塑又以器具为主,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先秦时期的工匠们在制作这些青铜艺术品的时候,在塑造它们形象的同时也在其表面雕刻符合当时社会审美的图形纹样,是同时考虑实用性与艺术性,并且实用与艺术缺一不可,否则便不是雕塑艺术,而是一件实用的器皿。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商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商王朝饮酒风俗日盛,所以酒肆器皿制作工艺受民俗环境影响,十分发达。在出土的青铜器中也多为艺术成分极高的酒器,经考古发掘,同玉器时代一样,约经历了15个世纪。如“觥筹交错”中的“觥”便是一种商朝出土盛酒和饮酒的青铜器皿,青铜兽形觥,其外形似牛,粗眉厚唇招风耳,三层花,高21.5厘米,长24厘米,可上下拆分,上方盖子内部以云雷纹衬托出两只兽头,器皿以三条扉棱为中线两遍对称,组成饕餮纹,以云雷纹衬托;“三层花”是指器皿本身的纹路雕刻使用了三层不同的纹样图案;三层不同的图案纹样,又可分为底花、粗花和细花。底花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云雷纹作为衬底的花纹,在整个三层花的最下层,又称回字纹和空纹。粗花就是主体纹饰,主要在器皿表面,额外抢眼,又被称为主纹。细花就是粗花上所刻有的细小阴纹。不管是底花、粗花还是细花,每种纹样都极为精致美丽。
在商朝玉雕和石雕也使用较广,例如妇好墓出土的玉器“踞坐玉人”和石雕作品“石卧牛”。踞坐玉人是一件黄褐玉坐式人像,盘发戴冠,后腰插有发条形物件,表情庄严。人的面部狭长,浓眉大眼,方形小耳,身上刻有云雷纹和饕餮纹。腰间束带,身穿长袍,长袍覆盖至脚部,衣袖覆盖手腕,胸前悬有长条“蔽膝”,肩膀则刻有“臣”字的动物纹,右腿饰有蛇形纹衬托,背气度雍容,整体雕琢形式以几何概括,凸显出其贵族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人物形象和当时玉石雕刻的高超技艺。石卧牛,属于商代的小型动物石雕,以白色大理岩为材料,卧牛前膝跪地,后膝前屈,尾巴下竖。头部微微上仰,一对大角向后延伸,额头中心刻有一菱形纹,几何四方的眼睛,整体混元,体感浑厚。
商代的雕塑作品继承了原始时期雕塑的粗犷,浑厚但是在其表面又有细致的体现,在其作品形象上继承了原始时期的粗犷和浑厚,而在内容细节上的深入以及铸铜冶炼基础的发展,都体现着商代当时的时期特色,在这些方面体现着对前代社会的艺术继承与当时艺术的发展。
二、秦朝的艺术继承与发展
秦朝墓葬雕塑则是以“俑”为主,而俑又是历史的见证,俑是专门用于随葬的一种雕塑作品,是人殉的替代物,自商代后期开始出现,秦俑以陶质为主,也有铜质,是秦始皇陵中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了商周时期雕塑风格的基础上对于人体写实又具有深入的研究,秦始皇陵中的秦俑,形象生动造型准确工艺精湛,“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其中出土的铜车马和兵马俑分别代表着雕塑的继承与发展。
秦皇陵曾出土两件铜车马,是我国出土最早,保存最完好、比例关系最完整的古代铜制车马,两件铜车马均为我国古代双轮单辕车,且铜车马是参照秦朝真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比重去制作的,也被誉为“青铜之冠”。相较于商周时期的铜质雕塑,秦朝在冶炼和锻造上继承了商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和在物体表面塑造纹样的工艺,但是在雕塑作品体量与作品的结构穿插连接方面,采用了焊接、铆接、套接、链环链接等新的连接技术,相较于商周时期更加精细复杂,也体现了秦朝冶炼和锻造工艺的进步,铸车马中的零部件制作难度极大,工艺精湛,造型写实,铜车马中人物、车和马,都是按照当时的社会面貌与真实人物、动物和器物的比例去变化塑造的,生动传神,配饰完整,系驾关系清晰。而铜车马表面的图案纹样,是彩绘纹饰与浮雕相结合,不再受限于先秦时期青铜器上的铸纹和金银错,而是采用彩绘的方式,在青铜器具的浮雕上绘制一些颜色和图案,使青铜器上的纹样更加绚丽多彩。在铜器上的形象表現,主要体现了秦朝对先秦时期雕塑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继承。
秦始皇兵马俑则是秦朝自身特色的主要体现,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临潼,兵马俑的形制排布是按照秦朝军阵布局安排的,拥有与真人等大的陶人俑和马俑,8000武士俑、600战马俑和125辆战车,可谓是“奋击百万,战车千称”。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是秦朝军旅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雕塑写实的一个巅峰时期。陶俑形象写实逼真,手法细腻明快,陶俑手势、面部表情丰富,神态各异,但又非古罗马雕塑以线条形体健美、具有明显的肌肉解剖穿插而著称的理想形的体型美,而是中国所特有的崇尚自然的意蕴美,是一种具象写实与中国写意相结合的艺术美。陶俑在制作时是采用模塑结合的方式和拆解制作的方法,然后进行加工刻画着色,颜色则是以绿、朱红和褐色为主,之后拆分烧制,最后组装在一起,用特殊的黏合剂将连接处黏合。工匠分工明确,步骤严谨有序,且在自己负责的陶俑肢体部位刻有工匠姓名,以便查找工匠进行陶俑后期损坏部位的更换,这也从陶俑上反映了当时秦朝制度的完善,与陶艺技术的发展。如兵马俑2号坑单独陈列的5件兵马俑,其中将军俑,特征最为鲜明:头戴鹖冠,身材魁梧,虎背熊腰,气质超凡脱俗,具有大将风范,身着鱼鳞铠甲,甲片相互叠压,纹路清晰,且色彩鲜明。铠甲前胸后背以及双肩都塑造有彩色花结浮雕,虽然衣着臃肿,但是铠甲和衣物附着于形体之上,随着俑本身的人体结构的走向而发生挤压变化,从而可以透过铠甲和衣物推测出内在形体结构的走向。
秦始皇陵出土的雕塑作品不管是陶俑还是铸铜,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工艺和创作技法,秦始皇陵的雕塑作品体现了秦朝的人文风貌和军队建制,也体现了秦朝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进步,成为后代雕塑写实的一个典范,也为汉朝雕塑的写意做了写实的基础与铺垫。
三、汉承秦制的雕塑特点
汉朝不仅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雕塑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与传承,在汉朝当时的各种艺术观念影响下又形成了它自身所特有的时代风格,汉朝墓葬中不仅有陶俑、铜俑、石俑,鎏金技术也在各种雕塑作品中体现。汉朝的雕塑作品在继承了秦朝的写实基础上,开始产生了艺术变形和艺术提取,汉朝的陶俑或是浮雕内容,形象开始偏线性变化,形式开始变得细长,偏世俗化,不像秦朝时期的陶俑多以兵俑为主,更多的是反映娱乐行为,动物形象也开始变得繁多,如马、老虎、狗甚至是麒麟的形象都可以在汉朝出土的俑堆中找到。
如西汉的骑马俑,俑身细长,四肢纤细,表情严肃,目视前方,但又有东方特色,身着汉服战袍,战袍覆盖大腿,下身裤筒贴身,双手紧握缰绳。胯下之马也是整体拉长,四肢纤细,但是又很有力量感,双耳竖起,双眼炯炯有神,脸部棱角分明,背部光滑圆润,马尾高高翘起并且在尾端系有小结,给人整体的感觉是昂首挺立,非常警觉的。但是马背上没有马鞍,也反映了当时的西汉还没开始使用马镫这一现实情况。而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与工艺上,汉朝出土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鎏金作品,如茂陵1号冢出土的“鎏金铜马”,在铜铸马的表面采用鎏金的处理方式,在铜马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金子,颜色与纯金制作的作品无异,但是其重量比纯金的作品轻便许多。
“秦砖汉瓦”是说秦汉时期的砖和瓦都会刻有浮雕纹样,汉朝的瓦当上基本都刻有图案,如茂陵出土的“四大圣兽瓦当”,瓦当上的浮雕兼具艺术性和设计性,非常具有中国古代工笔画的线条感,但是又比工笔画的线条更具张力,线条扭转更加夸张。
霍去病墓的石雕“马踏匈奴”“石马”“石虎”等石雕皆是根据石头本来的形状去塑造内容,雕刻出来的石雕身体浑厚,整体非常生猛,有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气势。霍去病墓里的每一件石雕作品,虽然是以型塑形但是却也非常写实,石雕的动态造型也都非常生动、考究,尤其是“石牛”,整个韵律线行云流水,异常浑厚,且造型生动,即表现出牛真实的生活习惯,又进行了艺术处理,艺术性相对秦朝是提高的。从上面俯视这件“石牛”雕塑,它整体上是一个“腰子”形,外轮廓线非常顺畅。
汉朝的石雕初现唐朝艺术作品的丰满感,尤其是霍去病墓“石牛”的处理方法,浑然一体、浑厚有力。而汉朝的其他雕塑也体现了当时汉朝的社会风貌和制作工艺的进步,而雕塑作品的体量相对秦朝来说有所缩水,但还是为后世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四、唐代雕塑的繁荣
唐代雕塑作品可分为陶俑和佛造像两大板块。唐朝的雕塑作品继承了汉朝的线条和石刻的浑厚,增加了唐代特有的“丰韵”,同时添加了许多外国番邦的着装形象和西域特色的作品。如“三彩载乐骆驼俑”的骆驼背部设有方台,乐手身着唐装汉服,手拿西域乐器,载歌载舞,在骆驼的背部空间塑造出一个表演舞台,相较于秦汉时期,这种艺术处理手法更加夸张。
唐朝的所有作品都非常丰满、敦实,艺术提取极高,雕塑作品则是让线条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朝的雕塑作品以石刻佛像和唐俑为主,佛造像体量庞大,依山而凿,浑然一体,表情夸张。如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那组佛像雕塑,天王像和金刚像都非常凶猛彪悍,威严端庄,有一种盛世之感和皇家大气,充分体现了国家开放包容之感;并且比例舒适,衣纹线条塑造流畅,以浮雕的形式表现,有一种吴带挡风的感觉,衣纹走势随着形体变化而改变。唐朝陶俑色泽鲜艳,颜色繁多,天王俑表情夸张,身体比例艺术提取非常明显,上身肩宽,下身细长,整体呈倒三角形,胸腔浑厚饱满,前后空间表现很强。马匹陶俑四肢纤细,继承了汉代的作品特点,但躯干丰满浑厚,头的比例在整个作品中占比较小,而陶俑作品中的衣纹制作又突显出吴带挡风的感觉,人物丰满,服饰多以唐装和抹胸为主,且雕塑中出现女扮男装和西域风格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唐朝是非常开放和包容的,既继承了汉朝石雕的写意与艺术提取的制作特色,又体现了盛唐的社会风貌与审美特色。
六、宋元时期的雕塑继承与发展
宋朝的雕塑作品,虽然继承了唐朝佛像的浑厚丰满的特点,但是相对唐朝的造像,却小了许多,且材质也有一定变化。其次,对人体的塑造开始向内,而不是像唐朝那样停留在表面,而且服饰更加华丽。但是造像表情不再端庄,开始呈现偏文人的特点。而宋朝的石刻浮雕则是以面为主,不再像唐朝和前面朝代以线条为主,人物雕塑衣服层次以面的形式展现,层层叠压。
元朝作品,非常具有游牧民族特点,不管是服饰还是人物形象都不再像前朝那样有中原地区色彩,而是处处体现着游牧民族的彪悍。但是相对的,制作工艺开始下降,艺术提取减弱,艺术性降低,对于前朝作品特点的继承较少。
七、明清雕塑作品的精细化
明清作品开始逐渐走向工艺化,明朝作品虽然继承了唐朝的体量感,但是作品张力却大幅度下降,表情和形态开始变得温和,文人化风格很强,服饰、配饰开始变得华丽繁琐,但是空间感还是相对流畅。清朝作品做工精细,但是做工体现在表面而艺术提取很少,匠气很足,非常繁琐,作品空间拥挤,作品体量下降,以观赏性为主,可以将玉雕琢成盆栽等小物件,而且非常精细,做工精良。
八、总结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不同朝代的艺术作品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受其本身的社会审美和工艺发展的影響,从而造就了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既能看到上一代王朝的形象,也能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而艺术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变化,也影响着雕塑作品的形象。朝代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进步,思想的进步也影响了审美的变化,最终作用于艺术作品之上,因而在同一片地域下不同的时间线上产生了风格不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张僧繇.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风格[N].人民政协报,2010-08-14.
[4]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北京:应急管理出版社,2023.
[5]陈长炼.中国传统艺术之雕塑艺术赏析——以陶塑、青铜器、瓷塑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56(11):103-104.
[6]周博.中国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创新[J].牡丹, 2020(14):114-115.
[7]翟小实.中国传统雕塑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工作, 2022(02):21-25.
[8]张伟.以器形道——简析中国传统雕塑(雕塑家)的造型观[J].雕塑,2021(06):90-91.
作者简介:
沈文俊(2001.4-),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2020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