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儿童本位的班本课程内容选择与实施路径

2023-09-15王晓玲

好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班本向日葵蘑菇

文 王晓玲

课程游戏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为逻辑起点,支持、扩张儿童的经验世界。而班本课程正是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问题,师幼双方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课程。我园在班本课程研究建设中,坚守“儿童本位”的课程观,紧扣“生活”这一中心,使课程的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让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逻辑。本文主要从班本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实施途径两个维度进行阐述,明确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在实践中将课程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途径,推进班本课程从教材走向生活、从教师为主逐渐转向“儿童本位”。

一、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的建构需要关注幼儿经验的提升和扩展的方向,这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有着较高要求。适宜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程的建设方向和实施构成,确保课程内容对幼儿学习的支持性。

(一)基于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班本课程来源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热情。我们强调班本课程的内容要充分地基于幼儿的经验,而不是用与幼儿无关的事物做教材们;要让课程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而不是强迫幼儿做他们不能、不愿的事;要让幼儿的需求成为课程建构的驱动力和选择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每个环节,自然而然地成长为鲜活而完整的儿童。

例如,在“拯救向日葵”活动中,幼儿连续三天发现种植园里的向日葵总是出现倒伏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的议论引起了班级教师的关注。于是,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所出现的问题。幼儿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向日葵的节杆是被虫子咬出了洞,支撑不住向一边歪倒。怎么办呢?于是,一场“拯救向日葵”的行动开始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拯救方案,在观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拯救的三种方法,一是捉虫,消灭源头;二是给向日葵一个支架,让向日葵“站起来”;三是给向日葵施肥增加营养。确定了拯救方案之后,幼儿立即分工合作,投入拯救活动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向日葵又茁壮生长,露出灿烂的笑脸。

“拯救向日葵”整个活动是在幼儿关注的兴趣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始终是积极地、主动地。他们在“百度”“抖音”上搜索捉蜗牛、鼻涕虫的方法,向有经验的成人学习搭支架、施肥等技术。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丰富着幼儿关于向日葵种植的经验。伴随着向日葵一天天茁壮成长,幼儿也从对向日葵的初印象逐步加深到了解了向日葵的生长密码,如花盘每天会向着太阳旋转、为什么有的向日葵会长出多个花盘,等等。这些都深刻了幼儿对生命的认识与珍重。

(二)基于幼儿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幼儿在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问题,如喜欢搞破坏、有攻击行为、挑食等。这些问题给幼儿的成长带来挫折,也给家长、教师带来困扰。在班本课程建设中,我们思考如果抓住这些问题的症结,把它作为课程的内容去设计实施,在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感知中,发现破解问题的方法、途径,也就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例如,午餐时,教师发现许多幼儿不喜欢吃蘑菇。如何纠正幼儿的挑食行为?教师带着问题,展开多次教研活动,讨论、思考,寻求适宜的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教师在抖音上看到许多植物DIY 种植盒的小视频,引发了思考:如果和幼儿一起种植蘑菇,让他们在劳动、收获的过程中去认识、了解蘑菇,是不是可以让他们接受并喜欢吃蘑菇?

教师将蘑菇种植的小视频播放给幼儿看,果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同时,幼儿围绕蘑菇展开了讨论并决定也要种植一盒蘑菇。于是,一次关于蘑菇种植之旅的课程拉开了序幕。大家精心挑选了一盒红蘑菇品种,并制定蘑菇种植计划,如多长时间浇一次水、由谁负责观察记录、周末养护责任人等。自开始种植蘑菇之后,幼儿每天入园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看一看蘑菇的生长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

在小蘑菇生长的过程中,幼儿每天感受着蘑菇长大的喜悦。不知不觉中,他们把小蘑菇看成自己最亲密的好朋友,也认识了更多蘑菇家族,知道了吃蘑菇的好处。特别是品尝自己种植收获的蘑菇时,幼儿更是感到美味可口。慢慢地,教师发现幼儿在午餐时不再讨厌蘑菇了,幼儿挑食行为的改变,让我们看到课程在幼儿成长中的魅力。

(三)基于幼儿经验的生长

基于“儿童本位”的班本课程旨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以幼儿发展为课程导向,以“课程游戏化”为依托,在课程实施中有效利用多层次、多元化的环境和资源,引发、支持幼儿进行多样的、个性化的学习探究活动。在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教师要增进幼儿的经验,形成更生动有趣、更活泼有效、更适合幼儿发展的班级特色主题课程。

例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中提出:“幼儿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幼儿园要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家乡对每个幼儿来说都不陌生,他们都能说出一两个特色美食。但这些经验对幼儿来说是他们在生活中无意识获取的零散式、碎片化的经验。如何将幼儿对家乡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经验,归纳内化为系统的、完整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经验的生长?

为此,我们进行了思考与尝试,一是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特产美食、英雄人物等。幼儿在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家乡有了更多了解。

二是幼儿集体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绘制出“可爱的家乡”的课程地图,用课程地图的方式呈现此活动的发展实施脉络,并以此为逻辑路径不断拓展、扩大爱家乡班本课程建构的范畴。

三是在幼儿对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我的家乡”小博士研究成果并展示在班级主题活动册中。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选择、运用、总结自己获得的经验,进一步梳理、建构形成完整的关于家乡的知识经验链,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班本课程实施路径

班本课程的开展就是基于班级幼儿本身发展,如何实施班本化课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这一观点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班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调整以前教师“只见预设,不见儿童”的方法,从行动的视角出发,让幼儿走在课程前面。

(一)以生活为背景,提前丰富实施环境

幼儿的学习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需要在与环境、资源的互动中获取、生成自身的经验。在每一个班本课程实施之前,教师充分调取、整合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源。例如,在“我的家乡”班本课程中,教师在班级投放家乡的景观图片、人物故事,播放歌唱家乡的音乐,充满调动幼儿探索的元素,引导幼儿逐步深入对家乡更明确的认识和感受。

(二)以经验、问题为线索,及时调整实施走向

幼儿经验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幼儿自主而连续地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教师应以幼儿的经验为生长点,根据幼儿的经验、问题,及时进行规划、调整。

例如,在“拯救向日葵”活动中,幼儿观察、探索、实施拯救后,对向日葵的花盘为什么在一天内会变换不同方向、葵花籽的排列方式产生了兴趣。于是,教师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方向,引导幼儿探索原因,进一步生成关于向日葵生长密码的经验。

(三)以“游戏”为核心,多维度、多途径拓宽实施路径

集体教学不是课程的实施的唯一途径,游戏、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种植劳动等都是班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看到多样化、多维度的活动对幼儿学习发展的意义。例如,在“我们的大树朋友”班本课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里丰富的树木资源,引导幼儿在调查树木种类、观察大树四季变化、采摘树上果实、保护大树朋友、和大树捉迷藏等有趣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树木;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建设了幼儿园的“大树博物馆”,支持幼儿在博物馆内尽情探究,实现了玩中学、玩中积累经验的新课程观。同时,班级还通过绘本阅读、艺术创作等形式丰富提升幼儿关于大树的经验。

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和主线,它的开放性、动态性、延展性需要教师始终把幼儿放在课程中央,树立“儿童为本”的理念,做一名和幼儿共同生活的人,一起回归幼儿生活本身,让课程内容更具价值、让课程的实施更具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班本向日葵蘑菇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向日葵
爆图团
蘑菇
向日葵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课程叙事:我们的班本课程“稻”
蘑菇伞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