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国画中的“写意性”

2023-09-15徐立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中国画

【摘 要】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意蕴。从题材方面和艺术创作方面都呈现出对自然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体会和认知。根据其绘画的技巧来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工笔画、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敦煌壁画等等。写意画属于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讲究笔墨韵味,比较偏向于以神写意,以此来实现作者情感的抒发,属于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形式,在创作中融诗、书、印为一体。

【关键词】中国画;写意;花鸟画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184—03

引言

我国绘画艺术经历了千年,在历史不断前进和积淀下,绘画艺术的体系也变得逐渐丰富和完善,国画的绘制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绘画的技法,比较熟悉的有工笔和写意,工笔主要以白描和重彩为主,写意主要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本文主要对中国画中的“写意性”进行重点探究和分析。

一、写意画

写意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在绘画的过程中用笔不讲究工细,偏向于对物象“精神”的表现和作者自身情感的表达。在艺术形式的呈现方面,将诗歌、书法、印章等艺术融于一体,“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互相为用”可以说是对写意画进行了充分表达,在写意画的基本特点方面也得到了发挥[1]。在写意画创作的过程中比较偏向于墨的应用及书法用笔,作者的个性可以通过画面来进行全面展示和发挥。

大写意的技法主要是以草书作为用笔方式,体现了我国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在大写意画中可以实现自我艺术的高度呈现,还可以实现艺术的高度忘我,以水墨淋漓的方式来实现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述,是对宋元文人的绘画传统进行了继承。如南宋画家梁楷的大写意作品《泼墨仙人图》,属于现今留存最早的泼墨写意人物画。此画作利用粗阔的笔势、浓淡的水墨、简练豪放的减笔画风来对其一个豪放不羁的仙人进行了描绘,该画作利用极其简略的构图方式,借助于粗笔蘸墨法进行全图横扫,部分的衣着占据了全图的绝大部分内容,利用了大概的轮廓展示出了极强的质感,此种方式最大限度的展示出作者一挥而就、狂放洒脱的“写意性”(如图1)。再如当代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虾》,利用活虾透明的、具有弹性的躯干,来对其灵活的精神状态进行了充分展示,将虾在水中蓄势待发的动态做出了灵动的描绘,使人体会到栩栩如生,情趣盎然的感觉,利用淡墨之色对虾本身的晶莹剔透的感觉进行极致发挥。笔笔相连勾勒出虾身由粗渐细的节奏,简单的几笔淡墨,表达出了虾的各种动作,比如直腰游荡、躬身向前、弯腰爬行。最后利用上下两点浓墨来写出眼睛,头部中间一点焦墨破出虾头的神采,完美的呈现出虾的质感和动感。书法用笔,笔笔写出,每一根虾须都很自然,圆润而不失力度的笔墨对虾的活力进行了充分表达,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

二、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首先,意在笔先,花鸟创作的过程中,“意”属于一个初期阶段的概念,作者需要对整体的画面布局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来对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构思。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立意,也就是说国画进行创作的时候需要确保从头到尾主题部分的一致性,以使得观赏者在观赏画作的时候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和精神。此外,作为绘画者而言,开始进行画作创作之前需要进行绘画对象的仔细全面观察,掌握绘画对象的特点。比如在对鸟类进行描述的时候需要对鸟类的动态特点进行全面掌握了解,使其画作充满灵性。如果需要对花进行主题创作,就需要借助于点的应用方式来进行点和线的连接组合,确保画面自身的元素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清代画家樊圻的传世名作《牡丹图》,这幅作品中间放置一块奇石,在高低两丛娇艳盛开的牡丹花当中,一丛在岩石之上怒放,一丛在岩石之下。对于牡丹花的描绘主要是以淡墨的方式来进行勾晕,再加上淡彩对画面进行了渲染,全面的呈现出牡丹花的妖娆之美,将牡丹花的韵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叶片的描绘方面也具有活泼灵动的效果,在设色方面达到了浓艳鲜活、疏密有致的状态。并以淡墨晕染的方式将奇石秀逸、坚实的感觉很好的呈现出来,整体的画面布置采取曲线变化进行表达。工笔当中带有写意性可以把画面生动富有灵性的感觉进行凸显,通过此画可以充分的展示出画家长期且细微的生活洞察力,在花鸟的表达方面突出其鲜明的个性,相比较之前的花鸟画在生命力的彰显方面更加明确[2]。

其次,在物我合一方面,以传统工笔的方式进行花鸟创作的过程一般都以鸟和花卉来作为主要的创作对象,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思想意识和物象情感的统一寻求,作者可以利用自身对于事物产生的理解来激发思维和情感,达到两者相互交融的目的。作为花鸟画而言,艺术作品不仅仅属于一个单纯的物象,最重要的是具备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花鸟画中的“意”

中国画当中,写意花鸟属于重要的绘画种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绘画的技法方面也趋于成熟阶段,比较多样化。写意花鸟的创作需要对生活当中的素材进行不断的搜集和提炼,利用自己熟练的绘画技法来进行胸有成竹的创作。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审美的趣味相对比较规范,因此价值取向方面属于“托物言志”,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属于一个画家参与悟的主要载体。画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大自然的感悟转化为了意象的心灵世界,借助于花鸟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感性的直觉形态。花鸟画可以把画家内心的精神世界进行充分展示,将其内心世界和大自然进行完美的结合,属于一种心神相互交融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超越现实且贴近现实的目标和作用。基于此,在进行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绘画对象现实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客观的把握、分析、了解,将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客观特点进行相互融合,实现主观客观的融合创作。在现实当中,需要深入细致的进行观察和熟悉,以此來对花和鸟的自然生态、生活规律以及它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解和掌握,将自然界当中动植物的生长形态以及生长过程进行充分研究,对其本质特点来做出全面细致的了解,进行素材的积累之后就可以灵活应用自己的技法进行处理或者肌理方面的处理[3]。

写意花鸟区别于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作,工笔花鸟画作品主要以严谨、工整、细腻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写意花鸟的作品主要体现在洒脱、灵动、笔墨洗练方面,基于此,我们需要对其技法进行全面提升,花鸟画作品是否感人,需要对多个方面的元素进行考虑,其中包含了构图、用笔、用墨及用色,做到四个因素的兼顾,才能创作出气韵生动的好作品。

四、构图分析

首先,在“一角占边”的构图呈现方式当中,需要做到主体形象较少的状态,画面部分需要达到简洁,其画作的留白面积部分相对较大,一般而言,都会借助于“计白当黑”的手法来完成,利用此种方式可以实现画面当中的边角相互呼应的状态,对角线部分需要保持平衡感,确保可以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此种构图的方式在进行景物提炼的时候,需要做到求精求少,也就是借助于很少的景物对意境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避免利用景物来进行直接的创作,是一种很好表达“意”的形式。

其次,对于“S”形构图而言,利用此种形式进行构图的时候,有曲折延伸感。比如用于枯木或者枝干部分的创作,利用s形的方式使得整体呈现出扭曲状态,从下方逐渐的向上进行延伸,体现出苍老挺拔的感觉,之后用墨笔画鸟立于枝梢上,回首远望,意境油然而生。此种描绘方式将其对象的神态和作者的情趣进行了充分融合,表达出作者超凡绝俗的清高思想。

最后,在“C”形构图方式当中,可以体现出挺拔而含蓄的状态,比如近代龚桂英的《枇杷树》就是采用“C”形构图来营造出一个中心向周围的状态,枇杷树和地上小鸡的分布都是以中心来逐渐的往外分散,使得画面在整体方面展现出灵活透气性。此种构图方式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属于简单的分散和多种构图原理进行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穿插”“虚实”“聚散”“透视”“布白”等,以此来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此外,对于画面内容部分的题款、用印,以及装裱形式等都需要做到和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方式相关联,才能更好的呈现出作者营造的意境。

五、“写意性”对创作的影响

写意画在用笔的技法当中有勾、擦、点、染、皴等方式,在表现方面,可以分为点染法、勾染法、皴擦法、点皴法等,在国画的绘制过程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不同的用笔技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粗细不等以及急缓有致的用笔方式来进行物象质感和动感的充分体现[4]。

针对写意花鸟用墨问题而言,有五墨六彩之说,其五墨主要为焦、浓、重、淡、清,其中墨色中不含有水分的为焦墨,称之为渴笔、竭墨、枯笔,绘画的时候对于具备浓重干涩感觉的事物可以进行绘制。六彩属于黑、白、干、湿、浓、淡,是唐岱在《绘事发微》作品中提出的观点。在用墨方面,可以分为破墨、积墨、泼墨、干墨、湿墨、宿墨、渍墨、烘墨等。对于用色,在写意花鸟画的色彩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色彩保持高度重视,写意花鸟画中对于色彩的应用相比较于其他中国画而言,使用的形式和部分更加丰富,在美学的角度当中进行观察的话,可以更加夸张精炼的进行自然界物象的表达。写意花鸟画不会受到光线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固有色的观念进行抽象处理,从而进行物象的全面反映,因此,具有强烈的色彩主观意识,色彩的感受一般都属于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审美意识的全面反映。

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笔墨之间的相互应用,实现良好的融合,不可产生脱节的现象,才能实现“笔墨相生”。对于运笔需要对整体画面所展示的韵味进行体现,借助于不同的用墨和用笔方法,来使得画面中不同墨气和墨色有更精彩的呈现,那么,骨法用笔尤为重要,若落笔轻浮,则很容易产生用墨无法的现象。如果用墨太枯,则缺乏气韵,如果太过涨墨,则画面的韵味和精神体现方面会受到影响。关于笔墨问题,需要从用墨的高度来进行衡量,做到润含雷雨、干裂厉风、渴而不枯、润而不弱的状态。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笔墨驾驭能力,还要把“写意性”贯穿始终,才能展现出作品笔精墨妙的韵味,使得观者可以从画作当中感受到作者的精神内涵。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画艺术创作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非常重视作品中对“意”的表达,作者可以借助多种技法来进行创作,在充分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需要对中国画中的“写意性”进行不断探究,以实现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冰.苏轼的士人画观与写意观[J].大众文艺,2022(3).

[2]卢攀攀.中国当代艺术的写意观[J].中国民族博览, 2017(8).

[3]李玉龙.浅析中西方绘画中的“写意”观[J].大众文艺,2012(21).

[4]茍彬.山水画写意性的哲学意蕴探赜[J].大舞台,2012(8).

作者简介:徐立新(1971—),男,河南焦作人,本科,河南省书画院,二级美术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

猜你喜欢

写意花鸟画中国画
中国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