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智慧赋能 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3-09-10孙志云陈中林

中国食品 2023年17期
关键词:属地高新区督导

孙志云 陈中林

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必须双管齐下、产管并举。为了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2022年,国务院食安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分别就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作出明确要求。

2023年2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图读懂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2023年怎么干?》,为各地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工作重点。安徽省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分层分级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帮扶指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赋能,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走深走实,实现了在产在营获证主体包保覆盖率100%、五类食品企业总监安全员配备率100%、包保主体数据归集率100%、包保督导任务完成率100%、督导发现问题整改率100%。

围绕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走深走实,日前,本刊专访了合肥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先进。

记者: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为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先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我局在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上也主要从这两条路线开展。

在分层分级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方面,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将国务院食安办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有关文件作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内容。二是制定方案和清单。结合新站高新区实际情况制定《关于建立合肥新站高新区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包保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制定全区包保干部清单和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各级领导干部分别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三是建立包保对应关系。详细摸底、分层分级,除A级主体上报市级外,区、社区、社居委三层包保干部分别对应B、C、D三级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包保对应关系,各级包保干部照单履职、挂图作战,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四是督导考核。区食安办成立督查组,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督查下级包保干部履职情况,同时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区级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在评议考核中适当加分鼓励,对推进不力的,予以考核扣分或降级评价,以奖惩措施调动包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帮扶指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督导培训。从生产、流通、餐饮等各环节出发,利用专题讲座、公众号宣传、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加强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最新规章政策的学习。要求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二是现场帮扶。抓住食品企业中的“关键少数”,如食品生产企业、大中型餐饮企业、商超等,上门指导企业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通过自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出动“流动诊所”。根据日常监管掌握的风险点,从排查到的隐患问题出发,针对风险企业查找抽检不合格、经营不规范等原因,由专业人员组成“流动诊所”主动上门,针对问题“开方治疗”“定期复查”,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记者: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在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先进:截至目前,我局在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中实现了五个“百分之百”。

一是在产在营获证主体包保覆盖率100%。目前,新站高新区有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共8518户,符合包保要求的区、社区、社居委三级领导干部共283位。其中,A级主体在库33户、B级主体在库50户由区级12位领导包保,C级主体在库224户由社区级领导33位包保,D级主体在库8211户由社居委级238位领导包保,包保干部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一一对应,分层分级落实到具体人,确保出了问题能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

二是五类食品企业总监安全员配备率100%。按照总局60号令要求,梳理出新站高新区需要配备食品安全总监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9家,其中餐饮服务单位77家、食品流通企业1家、食品销售网络平台1家,制定了食品安全总监任命文书模板。目前,79家食品经营单位均已任命食安总监。

三是包保主体数据归集率100%。最初,“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显示新站高新区有食品生产经营者5790户,经过我局工作人员对平台数据的反复核实并实时更新,目前全区8515户企业信息均可在平台查询,包括食品生产、餐饮、销售等各业态数据,各包保干部的督导信息也及时录入平台。

四是包保督导任务完成率100%。新站高新区各级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包保主体开展督导,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并在春节、端午、中高考等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增加督导频次,做好保障。

五是督导发现问题整改率100%。上季度督导发现的问题,作为下季度重点督导项目,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到位,形成监管闭环。

记者:市场监管总局在《一图读懂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2023年怎么干?》一文中提到“强化智慧赋能”,对此,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运用了哪些智慧手段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赋能?

王先进:在利用智慧手段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赋能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用好“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包保干部督导情况等信息在平台上实现动态更新;开展分层监管,区、社区、社居委依据属地实际,分配不同的账号和权限,推动相关数据共建共享,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二是打造新站高新区食药智慧监管系统平台,实现“四方四联”,即政府、公众、协助管理方和企业之间的互联,平台包含基础数据库、系统办公、综合指挥、应急报警、企业客户端等八大版块,集合行政执法、社区“四员”、协助管理、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力量,加强全区食品安全管理。

三是建设“明厨亮灶”互联网+系统,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将全区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养老机构食堂、重点品种生产企业等接入系统,可用一个帐号登录,在综合指挥中心实时统一监控,大大减少人力投入,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

四是定期风险评估,将食品生产、重点餐饮服务单位两个业态作为高风险、重点业态,依据日常监管、企业规模、质量状况、违法违规情况等开展风险评估,形成分析报告,查找原因,以问题为导向,实现靶向监管。

五是维护“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平台,制定年度食品抽检计划,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普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同时以信息公布、核查处置联动为保障,实现全区食品安全信息检测与预警。将抽检不合格信息同步推送生產企业、食品经营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大大缩短送达时间,有效控制食品风险,充分发挥食品抽检排查的“雷达”作用。

六是充分利用“食品安全社区四员圈”智慧监管系统,创新食品安全基层治理模式。社区食品安全“四员”可以实现巡查信息实时共享,巡查结果自动风险评级并推送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让监管人员掌握第一手信息,强化“四员”日常巡查与基层市场监管所的执法衔接,简化工作程序。

记者:未来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如何深入运用智慧监管手段,提升区域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

王先进: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是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监管有专业化强、难度大、监管面广等特点,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人少事多的矛盾非常突出,单一的政府监管模式很难做到全面细致,必须依靠智慧化监管手段。

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充分利用风险分级监管系统、食药智慧监管系统、“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等,以此为纽带,集聚政府、食品第三方管理机构、社会公众、网络媒体等各方力量,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

猜你喜欢

属地高新区督导
“IP属地”功能,会泄露用户隐私?
展示IP属地会泄露隐私?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遂宁高新区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