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重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2023-09-08连熙娜蒋鑫芳王琳琳陈燕花刘海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雄激素总数卵泡

徐 滢 连熙娜 王 虹 蒋鑫芳 王琳琳 陈燕花 刘海萍 林 菁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妇科,福建省闽侯县 350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改变、持续无排卵为主要特征,可引起多毛、痤疮、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严重损害女性身心健康[1-2]。目前,PCOS引起的生育问题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应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及时开展促排卵治疗,以改善患者排卵障碍,促进卵泡良好发育,之后指导夫妻同房,从而提高PCOS患者临床妊娠率[3-4]。但促排卵的效果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体重指数为PCOS患者病理变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内分泌代谢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其与促排卵疗效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体重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200例PCOS患者,将体重指数<24kg/m2的59例患者设为正常组,将体重指数≥24kg/m2且<28kg/m2的72例患者设为超重组,将体重指数≥28kg/m2的69例患者设为肥胖组。纳入标准:均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6]中PCOS诊断;均伴有不孕症;年龄<35岁;配偶精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衰竭;其他因素所致不孕;存在嗜酒、吸烟等嗜好;存在生殖系统感染。

1.2 方法 所有PCOS患者均在开展促排卵前统计身高、体质量,计算体重指数,并于月经来潮第2~4天行血清基础性激素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测双侧卵巢内基础卵泡数量等情况。若无异常,则于当日予以促性腺激素(Gn),待优势卵泡直径达14~15mm或满足优势卵泡直径>12mm、血清雌二醇(E2)>1 101pmol/L时,予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待存在2个或以上直径>17mm的卵泡时,注射重组人绒促性素(rhCG)6 500IU,并指导1~2d内进行2次以上性生活。4周后行超声检查,可见宫内孕囊及胎心搏动为临床妊娠。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特征:比较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左右侧基础卵泡数差异。(2)促排卵疗效:比较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Gn总量、Gn总天数、获卵总数、优质囊胚数、优质胚胎数、子宫内膜厚度差异。(3)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三组受精率及第一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4)体重指数与促排卵疗效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体重指数与获卵总数、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三组年龄、不孕时间、LH、FSH、左侧基础卵泡数、右侧基础卵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E2水平高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特征对比

2.2 促排卵疗效 正常组Gn总量低于超重组、肥胖组,Gn总天数短于超重组、肥胖组,获卵总数、优质囊胚数、优质胚胎数、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促排卵疗效对比

2.3 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 三组受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临床妊娠率高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对比[n(%)]

2.4 体重指数与促排卵疗效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与获卵总数、临床妊娠率呈负相关(r=-0.386、-0.397,P=0.000、0.000)。

3 讨论

PCOS病因复杂,临床认为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病因,一旦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则可促使机体代偿性分泌胰岛素,血液内胰岛素水平升高,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促进雄激素合成[7-8]。而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会干扰卵泡发育,使得卵泡闭锁,诱发卵巢多囊样改变,且雄激素水平过高会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形成持续无排卵状态,导致患者难以自然受孕。目前,临床对于该病患者多开展促排卵治疗,以纠正患者排卵异常,并帮助卵泡良好发育[9]。而促排卵疗效的影响因素较多,一旦受到负面影响,则会影响卵泡生长发育,降低胚胎质量,导致妊娠结局差。

相关研究显示[10],肥胖与PCOS患者的妊娠结局存在密切关系,该类患者体内代谢异常更为严重,可加快雄激素释放,影响卵泡及卵子质量。体重指数则是一种直观反映患者肥胖情况的重要指标,明确体重指数与促排卵疗效间的相关性对改善PCOS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正常组E2水平高于超重组、肥胖组;正常组Gn总量低于超重组、肥胖组,Gn总天数短于超重组、肥胖组,获卵总数、优质囊胚数、优质胚胎数、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超重组、肥胖组;正常组临床妊娠率高于超重组、肥胖组;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与获卵总数、临床妊娠率呈负相关;提示体重指数与促排卵疗效存在明显相关性,当体重指数偏高时则会减少获卵总数,降低临床妊娠率。分析原因:肥胖为PCOS的重要临床表现,随着PCOS病情的不断进展,胰岛素抵抗现象会加重,使得患者体重指数逐渐升高,且雄激素释放也会随之增多,使得体内E2水平下降,体内代谢严重紊乱[11-12]。而上述病理变化会降低卵巢储备功能,临床促排卵方案则需增加促排卵药物剂量,帮助患者调节卵泡发育功能;反之体重指数尚处于正常的PCOS患者则卵巢储备功能损伤较小,常规剂量促排卵即可获得理想效果。同时,肥胖的PCOS患者在胰岛素抵抗影响下,会干扰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的正常摄入能量,加之肥胖患者体内脂肪氧化应激水平偏高,会激活多种炎症信号通路,使得体内处于微炎症状态,也会影响卵母细胞及胚胎的发育,故该类患者在获卵总数、优质囊胚数、优质胚胎数方面少于体重指数正常患者。因此,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体重指数高的患者临床妊娠难度较大,总体临床妊娠率偏低。

综上所述,体重指数与PCOS患者促排卵疗效呈负相关,体重指数越高则患者获卵总数越低,临床妊娠率越低,故临床在计划妊娠前可先行体重控制,以提高妊娠率。

猜你喜欢

雄激素总数卵泡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两个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中AR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