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2023-09-0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13期
关键词:栓术神经功能血流

陈 川 赵 涛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以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发病机制是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阻断血液流动,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2]。保证闭塞血管再通,抑制脑组织缺血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关键,支架取栓术已大幅度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但研究表明支架取栓术的取栓次数较多,且血管再通率较低[3]。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抽吸取栓术逐渐被认为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高效且简单的方法,能有效清除血栓、恢复血流、改善病情预后[4]。鉴于此,本研究在支架取栓术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抽吸洗栓术,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以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70 例,均符合入选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此次研究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对本项研究进行严格审核并批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5];(3)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大脑中动脉M1 段急性闭塞;(4)家属签字表示接受直接介入治疗,不行静脉溶栓。排除标准:(1)发病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严重残疾者;(2)造影剂过敏;(3)大面积脑梗死后头颅CT 可见明显低密度灶;(4)合并恶性肿瘤者;(5)合并心肝肾等器官衰竭者;(6)近半年有头部外伤史者。

剔除及脱落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研究期间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

1.2 方 法

两组介入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团队操作,术前均予以患者全麻,消毒铺巾。施术者先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 动脉鞘,行脑动脉血管造影,观察并确定血管闭塞的准确位置。

对照组行支架取栓术,8F 指引导管在超滑导丝引导下置入血管闭塞近处,持续采用高压肝素盐水冲洗,而后微导管在Synchro 微导丝的引导下顺利通过血管闭塞处,采用微导管造影进一步观察,确定近远端血管通畅,经微导管将solitaire FR 支架送至血管外释放。此时观察5 min,将高压肝素盐水停掉,缓慢将支架向导引管拉入,而后取血栓,缓慢拉出体外。再次复查脑动脉血管造影,观察血管是否再通,若血管未通可重复上述操作。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抽吸取栓术,先将5F Navien 导管沿着血管推进,直到接近闭塞的部位。如果遇到阻力,可以使用Solitaire 支架来帮助导管通过。Solitaire 支架可在闭塞的部位打开,利用锚钉的作用,将Navien 导管推向血栓的近端。然后,将微导管向后退10 cm 左右,这样可以增加Navien 导管的抽吸面积。然后打开Navien 导管的抽吸功能,慢慢地将血栓和支架拉入导管内。最后缓慢地将Navien 导管和支架一起拔出体外。若支架卡在Navien 导管内,可用一个50 mL 的注射器来增加抽吸力,抽吸长鞘尾端,顺着Navien 导管将支架拉入长鞘,整体拉出体外。若脑动脉血管造影可见新鲜血栓,可采用微导管予以局部溶栓。手术完毕,拔出动脉鞘,封堵穿刺点。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取栓次数、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

1.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ompopsites pasticity scale,C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6],评估时间为术前及术后3 个月,CSS 量表总分0-45 分,内容包括凝视功能、语音、意识水平、面瘫、步行能力、手肌力、上肢能力、下肢能力,总分45 分,神经缺损程度分3 个等级:轻度(0-15 分)、中度(16-30 分)、重度(31-45 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CSS 量表评分升高而加重,各维度Cronbach α 系数为0.719-0.823。

1.3.3 血流动力学 比较两组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量,检测仪器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1.3.4 预后 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7],最低分0 分,最高分6 分。0 分:无症状;1 分:具备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正常,日常生活可自理;2 分:轻度残疾,大部分日常生活工作可自行完成;3 分:中度残疾,需在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4 分:中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需在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5 分:重度残疾,完全依赖他人,大小便失禁、卧床;6 分:死亡。预后良好(0-2 分)、预后不良(3-6 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整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明显更长,取栓次数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n)再通时间(min)取栓次数(次)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35 35静脉86.47±3.21 82.08±2.37 6.509 0.000动脉43.58±1.17 38.65±1.03 18.711 0.000 2.08±0.34 2.82±0.47 7.547 0.000

2.3 两组手术前后CCS 量表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CCS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 个月研究组CCS量表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CCS 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手术前后CCS 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5 35术前36.42±4.55 35.98±4.37 0.413 0.681术后3 个月9.65±3.62 15.74±4.69 6.081 0.000 t 值27.238 18.679 P 值0.000 0.000

2.4 两组手术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术前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 个月研究组最小血流速度差值及最小血流量差值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比较(±s,cm/s)

表4 两组手术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比较(±s,cm/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5 35最小血流速度差值0.95±0.10 0.52±0.08 19.865 0.000最小血流量差值3.06±0.21 2.83±0.17 5.036 0.000

2.5 两组预后比较

与对照组预后良好比例(25.71%)比较,研究组预后良好比例(74.29%)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预后比较[n(%)]

3 讨 论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流[8]。相关研究表明,支架取栓已成为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其明显提高血管开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9]。但也有资料报道,支架取栓开通闭塞血管的几率为71.1%,面临取栓失败的患者仍占28.9%[10]。究其原因,在取栓回拉过程中,金属材质的支架会一定程度损伤血管壁,增加血管内膜的厚度或形成动脉夹层,最终造成取栓失败。另外支架取栓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失误或患者早期出现出血性转化等问题,导致取栓失败[11]。支架取栓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取栓过程中大量微小栓子脱落,引发终末血管继发性栓塞。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优势凸显,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不亚于支架取栓术,该技术能保证充分口径,且操作柔顺性良好,能顺利通过弯曲的血管,保证取栓成功[12]。为了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血管内膜损伤,本研究联用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本研究结果可见,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明显更长,取栓次数明显更少,提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增加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究其原因,大口径导管充分展示抽吸的优势,能使导管与栓子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抽吸力,避免栓子受顺向血流的过大冲击,提高取栓的成功率[13]。与国内袁磊等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同样指出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 导管抽吸能提高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14]。

国内作者任斌等研究证实,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接受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 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近期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5]。为了进一步探讨两种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评估术后3 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CCS 量表评分更低,提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两种取栓术联用能更快促进血管再通,提高脑部供血,保护脑细胞,进而促进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颅内大血管闭塞,可能减慢颈动脉血流速度,引起远端血管灌注不足[16]。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 个月研究组最小血流速度差值及最小血流量差值明显更高;与对照组预后良好比例(25.71%)比较,研究组预后良好比例(74.29%)明显更高,提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改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原因在于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时间更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低。

综上所述,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增加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及预后。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时间较短、纳入样本量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及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展开研究。

猜你喜欢

栓术神经功能血流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取栓术的护理分析
大腔导管吸栓术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导管吸栓术与Fogart导管取栓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导管取栓术与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