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扶阳理论探讨牵正面膜干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2023-09-08贺荣栾燕芬何小英寸淑娟全薇怡张玉萍
贺荣 栾燕芬 何小英 寸淑娟 全薇怡 张玉萍
摘要: 目的 在扶阳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采用牵正面膜干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86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基于扶阳理论思想的指导采用牵正面膜干预,比较2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观察组,应用 t 检验分析( 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应用秩和检验对组内和组间病情分级改善情况分析和治疗效果改善情况分析( 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组面瘫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基于扶阳理论采用牵正面膜干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关键词: 扶阳理论;牵正面膜;外敷;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 :R745.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23)08-0070-03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有风寒型和风热型之分,以风寒型较为常见,发病率约占本病的70%~80% [1]。由于该病以20~40岁人群为好发群体,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产生多种后遗症,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 [2]。扶阳理论是以扶正护阳为核心,在临床治疗护理中重视辨证施护,以重视阳气,强调扶阳为目的的一种理论体系。为了更好的治疗周围性面瘫,减少后遗症,针对诱发周围性面瘫的因素主要是患者机体缺乏正气、卫阳不固,风寒邪毒外袭面部经络所致 [3],在扶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牵正面膜干预周围性面瘫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就诊本院的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72~29 岁,平均为(47.53±3.89)岁;病程 1~7 d,平均住院日10.6±2.42 d。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 [4]。(1)急性起病,常见春、秋季,有受寒或感冒病史。(2)表现为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口眼 斜、流涎、口角漏风。(3)一侧耳内和(或)耳后乳突处疼痛;一侧面部僵硬,额纹变浅,目闭合不能或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 斜、流涎。(4)面神经传导速度和面神经电图检查表现为异常。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指导原则》 [5]及《神经病学》 [6]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最小20岁,最大不超过75岁。(3)首次发病,病程均在7 d以内的急性期(包括7 d);
1.4 排除标准 (1)双侧面瘫患者。(2)过敏体质患者。(3)经CT 或核磁检查诊断为中枢性面瘫或外伤引起的面瘫。(4)孕妇和产褥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 (1)药物治疗:遵医嘱常规应用脱水剂、激素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2)针灸治疗:由同一医生取穴印堂、牵正、迎香、攒竹、颊车、翳风等穴针灸治疗。(3)健康教育:室内光线暗淡、柔和;出门佩戴眼镜、口罩、围巾。忌吹冷风、洗冷水脸,嘱外出时戴墨镜、口罩,注意用眼卫生,勿用手搓揉眼睛等。
1.5.2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基于扶阳理论,采用牵正面膜干预。牵正面膜方由制白附子、全蝎、僵蚕、羌活、防风、白芷等组成,每日1 剂,水煎后把药汁频频淋于牵正面膜纸上热敷患侧皮肤。中药药汁温度控制在39℃~42℃,敷药20 min后指导患者坐在镜子前进行患侧表情肌训练,如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每个动作做30次,动作缓慢柔和,每天进行3次,分别为早上、中午、晚上各1次,1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参照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用中医症状评分量表来评价面瘫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分值为0~6分,0分代表正常,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重。
1.6.2 House-Brackman(H-B)又称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标准。由固定的人员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量表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一共分为六级,(1)I级:面部功能正常。(2)Ⅱ级:面部对称,面肌可轻度抽动,眼睛稍用力可闭合,口角轻度歪斜。(3)Ⅲ级:面部动作明显受限,运动时左右不对称或/和面肌痉挛,面肌抽动。(4)Ⅳ级:患者基本无法完成面部动作如皱眉、闭眼、鼓腮等。(5)Ⅴ级:重度功能异常,患者完全无法进行面部动作,如皱眉、闭眼、鼓腮等。(6)Ⅵ级为完全麻痹。
1.7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病情分级达到I级;显效:病情好转3级以上;有效:病情好转1~2级;无效:治疗前后病情分级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数。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用( x ±s )表示,数据比较用 t 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 P <0.05 表示2组数据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面瘫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结果见表1。
2.2 比较2组面瘫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结果见表2。
2.3 比较2组面瘫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见表3。
2.4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结果见表4
3 小结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外貌形象以及咀嚼功能,使患者的容貌产生变化。据报道,若治疗不及时,失去面部功能的患者占比10%以上,遗留严重后遗症如面肌倒错、面肌痉挛和挛缩等占比达到5% [7]。由于周围性面瘫主要发病是20~40岁的中青年患者,面部功能障碍会影响社交,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影响生活、工作。西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癱为病毒侵犯面神经核,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 [8]。其发病往往与脑血管阻塞、面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传导失调等因素有关 [9-11]。西医主要以抗炎、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这些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较高。
《诸病源候论》曰“风邪入手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使口涡斜,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中医认为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多为患者素体阳虚,感受风邪或风寒之邪所致,病位在面部,与少阳、阳明经络阻滞有关 [12]。诱发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内因主要是机体阳虚、脉络空虚、营卫不调、腠理不固,外因主要是风邪或风寒。当面部经络受到风寒邪毒外袭时,导致经络阻滞,气血无法正常运行进而痹阻局部气血,最终引起面部经络异常产生面瘫。
中医扶阳思想源远流长,它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扶阳思想肇端于先秦,《内经·素问》:“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景岳全书》:“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可见,阳气在人体健康中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阳明、少阳经脉被风寒邪气侵袭,其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功能受损,面部经脉阻滞,肌肉弛缓不收最终导致面瘫 [13]。
本次研究采用牵正面膜干预周围性面瘫是在中医扶阳思想的指导下,针对病因、病机、病证以扶阳护正,祛风通络为主的治疗方法。方中白附子能引药力上行,扶住阳气,升阳通阳,具有辛散之性,温阳通络,善治面部百病 [14];白芷祛风止痛,上行头目,主入阳明,引药上行,直达病所。全蝎具有息风止痉,通络镇痛,祛毒散结之功效;僵蚕味辛,能行散,祛外风止痉挛;防风辛温,长于散风止痉;羌活味辛、苦,性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5]。面膜方诸药共同作用起到扶阳固本,通络止痛的效果。牵正面膜干预面瘫不断扶阳护正,扶助人体阳气,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从根本上提升患者体质,更好的治疗了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本次研究,干预后面瘫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可能是牵正面膜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麻木、疼痛、板滞等不适感,预防面部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按照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分为 I~VI,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病情分级改善情况,应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 <0.05。应用秩和检验对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组内病情分级改善情况比较, P <0.05。证实牵正面膜能改善风寒型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治疗效果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价,2组面瘫患者治疗后用秩和检验分析 P <0.05,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可见,本方法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分析原因为牵正面膜干预周围性面瘫能加快颜面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面肌的营养,促使局部神经、肌肉、血管功能恢复。故应用中医扶阳理论扶助阳气,改善阳虚体质,能很好地解决双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肌力问题。
综上所述,采用牵正面膜干预周围性面瘫的效果优于传统的综合治疗,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肌群的活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分组少,观察指标单一,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纳入更多的样本量,增加分组,进一步研究证实牵正面膜干预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世英,曾金艳,王云亮.牵正散加减辅助针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102-105.
[2]于晓芳,刘彩芹.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1):78-80.
[3]王嵐萱,吴若辉,贺小卉,等.牵正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研 究[J].陕西中医,2020,41(9):1262-1265.
[4]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0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15-417.
[6]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39-341.
[7]刘华,张丹,夏铭蔚,等.针刺联合马钱子外敷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麻痹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1):2340-2344.
[8]刘立群,彭敏红,吴海霞,等.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对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0,12(2):102-104.
[9]金宇,晏为玮,岳梨华.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8):70-73.
[10]宋飞龙.牵正复瘫汤联合面肌训练、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5):107-109.
[11]张振帅,周欣,鲁海琴,等.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及神经电生理变化[J].黑龙江医学,2020, 44(1):45-47.
[12]田育香.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分期治疗5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57-58.
[13] 吴珍铠,朱雪飞,陈玉玲.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6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3):58-60.
[14]何丽旋.牵正复瘫汤联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3):102-104.
[15]陈倩韵,陈宝维.温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3):113-114.
(收稿日期: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