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2017-02-23杨琼
杨琼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分期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归为观察组,采用针灸分期疗法进行治疗,同期选取8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遗症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而且对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针灸; 分期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72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28-02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一种由非特异性面神经炎症引起的面肌瘫痪疾病,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正常面部动作[1]。周围性面瘫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且无男女比例差异,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侧发病。中医将周围性面瘫称为“口眼歪斜”,认为其发病与过度劳累和机体受凉有关,邪风入侵就会导致经气阻滞失养,从而引发面肌纵缓失当[2]。实践表明,中医针灸疗法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为评估针灸分期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本文以2012年1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针灸分期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来自门诊部及住院部,临床表现及体征均符合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将入选的8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其中男44例,女41例,年龄18~82岁,平均(52.13±6.78)岁,病程2~103 d,平均(62.41±14.05)d,临床分期:急性期29例,稳定期26例,恢复期21例,后遗症期9例;自门诊部及住院部同期选取8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43例,年龄20~81岁,平均(50.71±5.90)岁,病程5~108 d,平均(65.82±15.11)d,临床分期:急性期31例,稳定期24例,恢复期19例,后遗症期11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急性起病,发病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即出现临床症状;(2)为一侧面肌瘫痪,无法完成正常面部表情、动作,出现饮食障碍;(3)排除中枢性面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面肌瘫痪疾病[3]。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取攒竹穴、丝竹空穴、阳白穴、迎香穴、人中穴等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连续针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休息5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临床分期不同分别行不同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3.1 急性期 发病时间在1周内。针灸的特点是多穴位浅刺,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表现配合艾灸。面部穴位每次留针5~10 min,四肢穴位每次留针15`20 min,均为1次/d,连续针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关键穴位:太阳穴、阳白穴、鱼腰穴、丝竹空穴、足三里穴等。
1.3.2 稳定期 发病时间在1周~1个月内。针灸的特点是透刺,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表现配合TDP照射治疗及按摩,针刺深度需在急性期浅刺的基础上加深或者直接透刺,1次/d,连续针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关键穴位:阳白穴、鱼腰穴、地仓穴、颊车穴等。
1.3.3 恢复期 发病时间在1个月~3个月。治疗的特点是透刺为主、TDP照射治疗为辅,用TDP照射患者面瘫一侧,照射治疗结束后进行针灸治疗,1次/d,连续针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关键穴位:迎香穴、颊车穴、地仓穴、足三里穴、下关穴等。
1.3.4 后遗症期 发病时间>3个月。针灸的特点局部取穴直刺,1次/d,连续针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关键穴位:丝竹空穴、鱼腰穴、迎香穴、人中穴、承浆穴、攒竹穴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疗效等级分为痊愈、好转及无效。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露齿动作对称;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好转,露齿动作有所改善;无效:上述指标未有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痊愈57例,好转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痊愈39例,好转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临床分期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急性期与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略高于恢复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症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前三个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损害引起的一种肌麻痹症状,以面神经核或核下神经受损为主,单侧神经受损患者的表现是面部不对称,不能完成闭眼、蹙额、皱眉等动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液体从嘴角流出等。双侧神经损伤患者的表现是面部无表情、呆板等[4]。临床常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受冷、病毒感染等造成营养局部神经的血管痉挛,引起神经水肿。中医将其归为“面瘫病”范畴,认为静脉空虚导致寒邪入侵为其主要发病原因[5]。该病可发生于各个季节,且根据病情变化,可将该病分为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中医针灸疗法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针刺具有十分显著的消炎、抗菌及消肿的功效,能够促进受损的周围神经再生和修复。灸法具有较好的祛风散邪及温经散寒的功效,并且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辨证分期后分别采取不同的针灸方法更能体现其特有的优势。分期针灸治疗主张根据不同分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采取不同的取穴和针灸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6]。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其病变部位比较表浅,治疗以散寒通络为主,刺激过强则会造成神经的二次损伤,引起功能障碍,因此治疗时,要进行面部穴位的浅刺,避免捻转提插,稳定期治疗时,适宜透刺,增加刺激的强度,能够有效激发经气,恢复期时,邪气基本已经排除体外,此时的治疗以调和阴阳、活血通络为主,选穴及补泻的手法与前两期均不同。过去临床学者认为,在急性期进行针刺治疗,会导致患者神经组织的二次伤害,加重面部组织的水肿和炎性反应[7]。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急性期的病理表現主要是面神经的水肿和缺血,随着病情的进展,神经水肿的程度会增加,神经受压的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在急性期的早期,若给予患者良性的刺激,掌握正确的刺激量,不但不会因其神经的二次损伤,反而会促进经络的疏通,激发经气,加速邪气的排出[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经分期针灸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经常规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提示分期针灸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针灸疗法。而且急性期、稳定期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后遗症期,提示急性期、稳定期是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且针灸治疗的干预时间越早,其临床治疗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面部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且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间越早,其临床干预效果越好,因此针灸分期治疗值得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勇.针灸治疗3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84-85.
[2]张海雁.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99-3400.
[3]冯蕾,马文珠.不同时间针灸介入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12):1085-1087.
[4]金香仙.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2):142-144.
[5]汪德全.三种针灸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158-1160.
[6]张春梅,欧阳颀,魏智钧,等.分期动静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36-337.
[7]杜伟,李澎.针药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81-482.
[8]张栋良.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1):148.
(收稿日期: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