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06蔡霞
蔡霞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金融科技应运而生,以科技为支撑的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能够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减少成本投入,提升效率,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文章基于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梳理了甘肃省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分析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阻碍,进而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金融;科技;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064-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35;F327 文章标识码:A
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着服务不到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务。文章将重点探讨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及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进和优化金融服务的方式。随着金融科技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金融服务、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进而逐渐被应用于乡村建设中,通过改革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有效提升农民金融服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1]。
1.1 升级农村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的应用能够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改善,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主要包括存款、贷款等方面,但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下,可以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让农民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支付、转账、存取款等操作,避免了传统金融服务所带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1.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运营成本高、服务覆盖面窄等问题,导致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技术手段,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如农村小额贷款、农业保险、农村电商金融支持等,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金融需求[2]。例如,农村居民往往需要小额贷款来支持农业生产、农村经营等,但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小额贷款的审批程序繁琐、时间长,而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智能风控等技术手段,提供更灵活、高效的小额贷款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逐渐向着精细化、差异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金融服务模式,促进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的良好互动。
1.3 促进农村产业获取金融支持
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有限,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而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产业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平台了解市场信息、获得融资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支持的可及性。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产业的融资门槛较高,往往需要高额的抵押担保,而金融科技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个性化的风险评估和信用评估,降低融资门槛。这使得农村产业主体更容易获得金融支持,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3]。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农村产业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溯源、质量监管、市场拓展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村产业获取金融支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2 甘肃省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趨势
近些年来,甘肃省逐渐加大金融科技的推广力度,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2021年甘肃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等多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甘肃省要进一步通过发展电子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数字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4];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薄弱地区,甘肃银行5G智慧银行正式运行,将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智慧生活虚拟货架与甘肃银行陇盈商城连接,商城内的各种扶贫产品可以通过智能产品墙进行展示,为全程名优特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现阶段,甘肃银行陇盈商城已经上架13 000多款特色农副产品,入驻的消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超过1 000家,商户覆盖了全省14个市州和86个县区,交易金额超过3 500万元,促进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此外,甘肃银保监局带领银行业和保险业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持续加大金融投入,成功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截至2021年末,甘肃省全省银行业总资产3.35万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8.83%,全省保险业资产总额1 310.95亿元,相比年初增长11.55%,累计实现赔付支出176.03亿元,同比增长3.97%。
甘肃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投放,支持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创业就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2023年的数据显示,甘肃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第一季度涉农贷款同比增长了9%,乡村产业贷款余额为220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加了30亿元;应用金融支持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出“智慧畜牧贷”业务,累计发放1.22亿元,有效解决养殖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开展“一县一业一品”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对接各县区的特色产业,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定向信贷投放,帮助农业高质量发展,且提升农民收入水平[5]。
3 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阻碍
为了深入了解甘肃省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阻碍,笔者于2023年5月进行相关调研,包括走访调查、数据查询等,以此充分反映出金融科技落实真实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3.1 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较少
在甘肃省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发挥了主力作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甘肃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减少。截至2022年6月底,金融机构共有3 490个,普惠金融机构仅有56家,金融机构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主(见表1)。根据对农村居民的走访调查发现,农民办理业务出行不便,需要“翻山越岭”走较长的山路到县城办理业务;农村居民贷款资金成本相对较高,金融产品相对较少,农民可以办理的业务主要是存取款和贷款业务;农村地区金融智能化服务明显不足,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之类的业务较少,金融科技服务覆盖率不高。
3.2 农村金融科技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不高
根据笔者2023年5月的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实际走访调研,以农村合作银行的9家支行的36名信贷人员为调研对象。这些信贷人员共管辖企业客户540家,农户3 540家,共管辖贷款570 552万元(见表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外汇业务、票据业务、信用卡等配套业务占比较少。以一家企业为例,发现其在合作的融资净敞口人民币为4 800万元,美金280万元,存单质押贷款360万元执行基准利率,其余均实施执行利率上浮16%,融资额占总融资47%,而城市其他商业银行贷款1 500万元,承兑1 500万元,用单位定期存单质押,保证金100%,执行利率上浮3.6%,明显农村合作银行在業务操作中配套业务和利率定价远远不如其他商业银行更加灵活。甘肃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还是以传统业务为主,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观念滞后,与管辖的信贷客户需求不对称。这与农村地区比较偏远,工作环境相比城市较为艰苦有关,再加上薪资福利较差,基本没有晋升机会,因此很少有高素质人才选择到农村金融机构工作。农村金融科技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这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推广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挑战[6]。
4 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策略
甘肃省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多方合力,包括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引导等,金融科技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为乡村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助力乡村振兴。
4.1 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科技是以科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支持投入,突出“三个重点”,有效落实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跟进金融机构配套融资,为甘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撑。鼓励金融机构对接一些重点项目,比如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项目、酒泉市肃州区冷链运输与智慧物流建设项目。
当前,甘肃省农业农村经济逐渐向着现代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三农”主体、小微和民营企业可以牢牢把握互联网金融机遇,成为与传统金融服务不同的创新企业。比如近些年来兴起的“三农”电子商务业态,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利用自身数据资源和客户资源,打造出一条新的供应链渠道,从而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质量更高、种类更多的保险、理财、借贷服务,从而构建起符合农村地区发展情况的金融服务体系。例如,联合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省农村振兴局,创新金融服务“三农”模式,加强投放贷款额度,推动甘肃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与金融机构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吸引更多的金融科技企业和投资者进入农村地区,并建立战略合作领导机制,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合作,以此完善金融体系。例如,推出为“三农”专属的金融服务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涉农普惠贷款统一品牌的“工银兴农贷”产品,如信用类的“农信e贷”、担保类的“农保e贷”、抵押类的“农抵e贷”和农业供应链的“农链e贷”等线上融资产品,将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与电商平台合并起来,消除各种复杂的环节的同时,还能让农民享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一体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可以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需求,全面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内容,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市场信息、农产品溯源等服务,进而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让农民切实感受到金融科技服务的强大,提升金融支持甘肃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7]。
4.2 培养金融科技人才,提升综合素质
在利用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甘肃省需要持续优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培养相关人才。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农村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平台,包括设立实习和交流项目,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建立导师制度,为金融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交流合作的工作机制,帮助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金融科技应用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对现有金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目前农村合作银行现状来看,信贷业务人员只占据全体员工的16.6%,远远不能适应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需求,应该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人员队伍建设与培养。其次,改善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环境,提升薪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投身农村工作。最后,加强金融产品的宣传与推广,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形象和知名度,提高公众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关注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金融服务的价值和意义,让金融科技人才了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激发他们对金融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4.3 培养职业农民,发展多元经营主体
农村产业发展需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民营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助力金融科技与乡村振兴的融合。2023年,甘肃省农业农村部门落实“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关注职业农民培养,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多种模式,将科研推广、金融支持等主体纳入联合体范围内,形成大融合格局,以此培育出高质量、高专业的职业农民。此外,可以促进各类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在进行职业农民培养,发展多元经营主体的过程中,要结合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当地龙头企业进行创新发展。探究特色产业、多元产业、循环农业或者“产业+”模式,构建具有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和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打通农副产业链,拓展农产品市场渠道,以此创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可以鼓励各種新型农业主体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与营销类企业、社区、学校等合作,定向直销农产品;可以采用托管农业、订单农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流通链、产业链、科技链等有效连接起来。在金融科技的支撑下,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5 结束语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培养金融科技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养职业农民,发展多元经营主体,以此将金融科技价值发挥出来。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智能化风控系统、区块链技术等,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后盾”。
参考文献:
[1]徐漩.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思路与着力方向[J].产业创新研究,2023(11):144-146.
[2]陈继明,朱睿博.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国际经验、中国案例与启示[J].西南金融,2022(12):94-104.
[3]宋志秀,周尊荣,葛翔宇.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金融体系创新[J].宏观经济管理,2022(11):66-74+82.
[4]陈东伟,杨治帅,蔡瑞.县域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究与思考——以淮安市淮安区为例[J].金融科技时代,2022,30(10):99-102.
[5]杨昆桦,袁泉,刘晓鸣等.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服务创新助力乡村振兴——走进广西[J].金融电子化,2022(04):39+6.
[6]黄志凌,王志忠,谌佳.搭建政务场景 推动银农融合——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讨[J].福建金融,2021(12):50-55.
[7]刘松岩,李东阳.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难点及建议——以大兴安岭地区为例[J].黑龙江金融,2021(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