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提升路径研究
2023-09-06郭芳
郭芳
摘要: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方向具有耦合性。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利他主义为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并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他人和社会解决困难的专业方法,而农村社区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关于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各方面研究已经深度展开,因此,文章从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可行性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和面临的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同时,文中对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社区治理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03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6 文章标识码:A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的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社会工作协助村民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并以此来进一步促进乡村的发展,也符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文章通过对当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治理的可行性、路径、困境等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提出对策,以期助力我国未来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
1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可行性
1.1 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出台了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在国家的支持下社会工作逐步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例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引导社会工作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1]。高尚娟(2021)[2]指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仅使社会组织积累了工作经验,也在工作实践中提升了社会组织的专业性,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参与的直接外在动力。
1.2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推进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
一是社会工作所秉持的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能够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或者社区事务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和服务。李耀芹、曾晓琴(2021)[3]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目标与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任务目标具有内在的联系,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城乡之间的融合、缩小差距、推动社会公平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二是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是要实现助人自助,深度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推动农村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下,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农村社区的的实际生产生活中,为社区及村民解决遇到的困难,培育并激发社区和村民的发展潜能,强调和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以多样化的服务来进行工作[4]。三是社会工作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更加表明了其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相信和发挥每个村民的潜力,推动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5]。社会工作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村民及农村社区发展的目标在内涵上是有很大联系的,同时将二者联系起来朝着为村民服务的目标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
1.3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助力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
社会工作是具有自己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具备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训练、秉持专业价值理念[6],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采取不同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在农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开展社区服务,服务于农村社区中有不同需要的领域。
2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2.1 社会工作组织进入农村社区服务
社会工作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当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专业的助人技巧、科学的理论方法等都是其进入农村社区服务的优势之处所在。俞泓镛(2021)[7]认为社会工作组织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治理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以更好地解决和满足人们关于社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卫生环境以及社区公共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的。而社会工作组织在进入到农村社区之后,能够亲身接触和了解社区村民的问题和需要,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农村社区有效解决村民的困难,在政府和农村社区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同时还能协助政府在农村社区中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弥补政府在此方面的不足。
2.2 社会工作者驻村工作
社会工作者长期待在农村社区工作能够更加贴近农村社区村民的日常生活 ,会更加清楚和了解村民的需求,不仅能够提供村民所需的服务,而且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我国农村的现状,在实践探索之中,依据本土具体情况更新和优化当前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来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建设。李伟(2019)[8]认为社会工作者“零距离”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长期驻扎在乡村振兴的基层一线,与农村社区的村民们同吃同住,一起劳动,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样就能够“零距离”地为村民们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2.3 以资源获取者角色参与服务提供
农村社区相较于城市社区来说,其所能获得的外界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来说。而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承担着的资源获取者的角色,在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会为服务对象联络来自政府部门、企事業单位、其它社会机构和社会人士以寻求资源帮助。何雪松(2021)[9]提出由于乡村振兴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社会工作在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要承担起农村资源输送的任务,利用社会资源网络链接外界的各种资源,从外界各主体中获得资源来帮助解决当前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难题,以及提供农村社区发展所缺少的资源。从城市向农村输送资源在促进区域间发展的平衡之外,还能够为推动城乡融合做出贡献。
2.4 社会工作者组建农村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服务
社区事务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持续、完整的完成,若是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在本社区内组建起农村社区组织,利用社区村民来完成本社区内的社区治理等事务,让他们亲自参与到本村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很好利用了社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乡村振兴是为了村民,要让村民在农村社区事务的决策中做主,一切服务于村民的利益,以组织为基础促进村民社区事务参与度[10]。让村民的话语权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充分尊重和践行案主自决原则,社会工作者通过培训加强村民的活动能力,发掘他们的潜能,让村民参与治理社区,让他们在社区中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3 社會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
3.1 社区文明风貌治理成效不高
村民之间时有摩擦,更甚者打骂报复之后断绝往来,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同时,在农村很多人依然保留过去的一些老习惯,不良社会风气严重,例如,封建迷信、酒席随意办、人情往来花费过高等一系列不良社会风气时有发生发生[11]。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当今的农村与以往不同,村民之间的交往不似以前热络,在年轻人都涌入城市时,优秀文化难以继承和发展,而新的创新文化也没人带向农村,至此,一些庸俗文化反而在农村社区蔓延开来[12]。在当前的社会中农村社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但却在家庭养老、道德发展等社区治理的问题中无法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无法做到改善农村社区的精神文明风貌。
3.2 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主体单一
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是有高效的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是促进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村“两委”作为基层一线的管理主体,事务繁杂,导致在社区的治理上不能划出时间快速完成。在这单一的治理主体之下,决策权过于集中,很少能真正参考社区群众的意见,导致社区治理成效不尽人意。但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的知识素质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很难在没有社会支持的情况下独自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和管理中。此外,囿于农村社会组织数量不多、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社区参与一直处于较低程度,这种状况很难得到缓解。而社会工作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不高,一方面,自精准扶贫以来,社会工作所承担的大多为社区第三方评估的工作,并且工作量较多;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情况很复杂,除了身处困境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外,还有大量“三留守人员”存在,且农村资源匮乏,社区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4 推动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建议
4.1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乡风文明治理,可以在社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不断推陈出新,在活动的开展中带领大家领略文化风采,以本土文化潜移默化的学习教育来提高村民内心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打造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王思斌(2022)[13]指出可以通过社会再生产的方式来强化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工作以各种社区活动建立村民彼此间的认同感,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此外,还可以在社区内开展培训活动,搭建起村民学习的平台,通过书籍和课程的学习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以村民的高素质发展来促进整体社区在文化层面的发展,借此来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和发展[14]。
4.2 以多元化主体发展,提高服务效能
一方面,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主体地位的优势,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村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话语权,推动村民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治理和管理当中去。王思斌(2022)[15]指出要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居民参与本村内事务的积极性,发挥农村社区群众的自主意识和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工作在农村社区的参与中要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带领村民们开展乡村建设活动,培养村民的自主能力和意识,在开展经济、政治、生态、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中促进村民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尊重和接纳村民所作出的选择,倾听村民的声音[16]。另一方面,在农村社区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的岗位,引进社会工作人才进入到农村社区的治理中,以优秀的社区治理专业人才来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使用政府专项资金、资源和技术的补贴来吸引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投身于农村的社区治理服务。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和联合工作的机制处理社区治理中所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能够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推动农村社区和村民们的发展。
5 结束语
基于国家政策和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会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程度不够,虽然社会工作在引入中国的几十年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其本土化的道路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造成在社会工作中不能很好的介入到乡村振兴发展当中。但可以相信的是,通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未来社会工作将会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中以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来贡献更多的力量促进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2-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dzb=true.
[2]高尚娟.社会工作介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与着力点[J].公关世界,2021(13):56-58.
[3]李耀芹,曾晓琴.后脱贫时代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马边县柏林村为例[J].乡村科技,2021,12(21):32-33.
[4]潘亚男,赵廷彦.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06):93-96.
[5]姜德波,彭程.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8,15(01):16-24.
[6]潘旭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1):280-283.
[7]俞泓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7):214-216.
[8]李伟.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理念、模式与方法[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8):117-124.
[9]何雪松,覃可可.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定位:以城乡社会学为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21(03):163-172.
[10]王春光.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J].社会发展研究,2018,5(01):31-40.
[11]李敏,张利明.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态势、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200多个村4000多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94-100+114.
[12]余绪鹏,万灵娟.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的主体性困境突围[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6):100-108.
[13]王思斌.乡村振兴结构与以经济社会生活振兴为本的政策发展[J].河北学刊,2022,42(01):172-179.
[14]曹庆新,徐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湖南省P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1):283-286.
[15]王思斌.乡村振兴结构与以经济社会生活振兴为本的政策发展[J].河北学刊,2022,42(01):172-179.
[16]崔丽洋,徐丽敏.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价值空间与促进机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