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学为核心的石城灯彩立体书籍设计探析

2023-09-06郭与暄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灯彩石城客家人

郭与暄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

一、石城灯彩与立体书籍设计

1.石城灯彩概述

石城县,属江西省赣州市,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由于西晋时期的饥荒与战乱,中原人开始由北向南迁移,后期中原人逐渐稳定在闽、赣、粤地区,并与当地居民融合。[1]中原人的南迁为当地带来了独特的文化风情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并自成了一股名为“客家精神”的独特精神气韵。

石城灯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南唐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至宋朝盛行,直到现代依然是经久不衰的独特客家民俗活动。在石城的客家方言中,“灯”与“丁”同音,故灯彩有“人丁兴旺”等隐喻。除此之外,“灯彩”本身具有照明的功能,同时色彩明亮鲜艳,因此具有兴旺发达的吉祥象征。但相对于照明功能来说,灯彩的娱乐性与装饰性更加突出,所以逢年过节,人们有赏灯放灯的习俗[2]。在乾隆年间的《石城县志》中有“……星桥辉煌若画,兴酣者张鼓乐,闹哄大厦”的描绘元宵节石城灯的热闹场景的记载,由此体现当地居民对于石城灯彩的喜爱与推崇。

虽然石城灯彩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但石城灯彩局限于歌舞、舞台艺术表演等传播方式,致使其在大众中的知名度尚低。在新媒体发达的当代,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对于文化传承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有利于在保持石城灯彩艺术形式特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传播石城灯彩艺术的魅力。

2.概念书籍中的三维空间立体表现

在书籍中,每一个版面都是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对图形来说的二维空间,也可以是利用图形与结构相结合打造出的三维空间,这里引申出对立体书含义的诠释:在二维版面中用结构构建立体空间。

概念书籍实验性的特点决定了概念书籍与材料、纸张、结构等维度相结合的灵活性。设计师往往通过这些维度为读者塑造不同的感官效果与空间语境,从而更加明确地表达书籍中蕴含的文化特质。

二、立体书籍中的美学与其价值体现

1.立体书中材料与技术的意境之美

立体书中包含那些在书籍中使用综合材料的实验性内容,不同的材料与技术会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这些感官体验从不同的方面共同营造书籍中独特的氛围,意境之趣便从中自然而生。

虚实对比的意境美。在日本作者梶原惠与Niijima Tatsuhiko二人共同创作的《Motion Silhouette》一书中,使用立体书与光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立体模切图形为实,影子为虚,虚实相生,营造出书籍神秘又有趣的整体基调,并运用这种基调传达作者对于“影子”这一概念不同的理解。

动静结合的意境美。在《途》这一布艺立体书中,作者通过不同类型的立体书诠释表现主题:地铁中的隧道书夜晚广场的旋转木马书和雨天的半球状立体书,将动态的场景定格在由材料与插画表现的书籍中,从而巧妙地塑造出了“孤独感”这一意境,展现作者对于“年轻孤独化”这一社会问题的思考。

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意境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但也是因为这样朦胧的审美体验,会让作者想要传达的理念与情感变得更加有趣与清晰。

2.立体书中结构与造型的韵律之美

韵律是富有节奏的变化。在任一书籍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主题包含的内容是变化的因此书籍内部的空间必然是变化的,流动的。其中包含书籍装帧的松紧变化,内部空间结构的大小、层次变化、内容排版的横竖变化等。

对于立体书来说,阅读体验并非像常规文字书籍那样是线性的,机械的,而是多维的,变化的。由空间结构所营造的空间语境往往能决定书籍的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体验具有复杂的节奏,对我们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3]

在《清明上河图》的立体书中,它并没有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那样线性地将整个画面连续地用立体结构表现,它将《清明上河图》分为了几个部分,并划分连续作画与单独表现的节奏,同时还在其中添加富有生机与趣味的可动小机关,这不仅没有破坏原本《清明上河图》的宏大,反而使观赏画卷的过程更加有趣、自由,小机关细节的添加使整个画面原本的描绘的宋朝烟火气更加浓郁,《清明上河图》绘卷变得更加震撼人心。

3.立体书中文化内涵的和谐之美

和谐,是美学中最高层次的概念。在美学的范畴,它指代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概念的高度统一。在立体书籍中,和谐又包含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不论是丰富明艳的风格,还是质朴淡雅的风格,只要能符合书籍内容的精神文化特质,并强化书籍的精神内涵,那么书籍便可给读者愉悦的和谐审美体验。

《树懒的丛林》立体书里使用线性叙事结构,以隐喻人类的树懒作为主要角色,描绘了一个因过度开采使树林逐渐消失,从树懒最开始的忽视沉睡到最后的重视清醒,让树林又恢复如初的故事。立体结构与插图所塑造的树木逐渐消失这一表现方法给读者带来了痛心与警醒,将书籍核心的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平共处这一观点传达出来,这里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的审美体验将书籍的和谐内容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个人内在价值观念,并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行动。

三、石城灯彩立体书籍设计

1.书籍封面——意境之美

书籍的封面设计往往影响读者对于书籍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封面中直观地表达书籍的主要内容与意境氛围十分重要。《石城灯彩》立体书的封面上为了突出“灯彩”这一主题,在其上安装了一个建议版本的纸雕灯,使用光影的技术直观表现“灯彩”。除此之外,灯的纸雕部分由三个层次的石城灯彩造型插图与底层的彩色铜箔构成,彩色铜箔是金箔材料的一种,在此用作表现远处的五彩灯光虚影,近景则由小插画完成,虚实结合,营造灯火通明、富丽堂皇的热闹氛围,并以此奠定书籍内容整体欢乐热闹的基调。

纸雕灯技术与彩箔在整体意境的塑造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在黑色之上统筹丰富多彩的颜色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于它们的共同影响下给读者奠定了良好的审美体验基础。

图1 《石城灯彩》立体书封面

2.装帧与结构——韵律之美

根据“石城灯彩”这一主题规划立体书籍内部的结构层次,结合主要表现对象,在结构上确定了以结构造型为主的形式表现与以场景插画为主的形式表现手法。最开始由场景插画构筑的“板桥灯”与“秆龙灯”,接着是由结构造型为主的“河灯”“蛇灯”与“船灯”,最后回归场景插画为主的“茶篮灯”与“蚌壳灯”,这种有意识地划分整体空间结构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枯燥无聊,减轻审美疲劳。最后使用灵活度较高的“纸带装订”统一整体变化节奏的松紧变化。内部结构的紧凑与外在结构的松动灵活形成对比,保证阅读体验质量的同时传达《石城灯彩》立体书轻松自如的空间语境。

图2 《石城灯彩》立体书部分内页

3.书籍内容——和谐之美

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石城灯彩》立体书虽以灯彩造型为主要表现对象,但其核心是独特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是其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客家人自南迁开始,其团结一心的精神便使得客家人在异地他乡也能顽强地生活,而团结正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在秆龙灯、板桥灯与蛇灯中犹能体会。除了灯头不同,板桥灯与蛇灯都是通过板凳与板凳相接表达希望幸福长长久久的美好祈愿。但板桥灯使用了立体书中的层峦叠嶂结构表现,而蛇灯则主要以“卷谷笪”的舞灯造型为结构表现。秆龙灯则是以180°立面结构表现儿童在田野间舞秆龙灯的场景,表达客家人以团结面对困难的精神气。在整本立体书籍的文化内涵中,团结这一客家精神贯穿始终。团结是客家人松而不散的根本原因。而纸带装帧使得内页具有灵活性的同时维持整本书大型稳定,也能展现客家人团结的凝聚力。

乐观与豁达也是客家精神的重要方面。在以造型为主的河灯、船灯与以三层悬浮框结构插画场景表现的蚌壳灯、茶篮灯中能体现客家人对待生活的乐观豁达精神。

当地客家人对于石城灯彩本身的推崇也使得灯彩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当地便有“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文化现象。因此在每月的特定节日里,石城客家居民都会举办灯会,选择当月具有代表性的灯彩与节日相融合的设计也能凸显客家人团结、乐观、豁达的精神,并以此达成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和谐。

四、石城灯彩立体书籍设计的多维创新体现

1.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新型书籍装订方式纸带装订

纸带装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无线的书籍装帧方式。它的装订方式所展现的效果类似于线装,能够使书籍做到180°以上摊开翻阅。纸带装订的材料不设限制,可以是纸张也可以是布料,相对于线装更加环保。在立体书中使用纸带装订是一种新的尝试,纸带装订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立体书的传统胶装导致内部立体结构中折线偏移的问题。而立体结构本身具有一定厚度,装订时会使书籍不平整,导致封面形状变得有一定倾斜度,造成收纳方面的问题,而纸带装订可以增加内页空间的弹性容量,使书籍封面设计与收纳变得更加灵活。同时由于装订材料的丰富性,穿插在页面中的装订结构会更加丰富,迎合书籍主题使书籍更加具有设计感。

2.纸张质感给感官带来的新体验

纸张质感也是书籍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石城灯彩》立体书的设计实践中使用了具有“天鹅绒”触感的特种纸。这种细腻的纸张触感能给读者带来触感、视觉感官上的新体验。“天鹅绒”纸张触感光滑,具有丝绒的特征,配合合适的厚度,使得纸张具有一定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可以折射石城灯彩的历史悠久。而光滑细腻的触感能让读者感受到客家人对于灯彩的喜爱。从视觉上来说,该特种纸色泽光滑,能将插图的效果较好的呈现。合适的纸张选择可以加强书籍的新奇感官体验,丰富书籍中蕴含的情感,使书籍充满体积感,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4]

3.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概念书籍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瞻性的特点。对于还未能得到有效发扬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传播载体。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是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在《石城灯彩》的立体书中,蕴含客家人团结乐观等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构成书籍的材料、技艺、装帧方式等多个维度之中,而这些维度也会反过来强化书籍的精神文化内涵。书籍内部的版式、结构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概念性书籍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革新,在书籍中用于塑造意境、韵律、和谐之美的手段会变得越来越多,传统文化进入主流视野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传承文化及其内涵是做书籍设计的重中之重。不论是材料还是纸张,或者插画等表达手段,都是围绕书籍的文化氛围这一点进行。只有形式、内容两手抓,贴合书籍的文化内涵,才能清晰地传达出书籍中文化特质蕴含的美与情感。

猜你喜欢

灯彩石城客家人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石城旧事
用心呵护青山绿水 江西石城:绿色高颜值 引来八方客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路径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
石城秋色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堵城”影响石城风貌 代表献策缓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