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探析*

2023-10-17马一凌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钦州文化

马一凌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贸易、教育、媒介、人员往来等,贸易是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关于文化海外传播内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医药文化和茶文化等流行性较强的传统文化,电视剧和电影等现当代文化,而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工艺和典籍等方面的研究较少。”[1]陶瓷英文China译名即指“瓷器”和“中国”,它不仅是传统工艺,也是代表中国的符号标记,陶瓷文化的海外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西钦州坭兴陶(简称坭兴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作为中国陶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坭兴陶对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1915年和1930年坭兴陶分别在美国旧金山和比利时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和“世界陶瓷博览会”中斩获金牌,蜚声中外。兴于唐而盛于清的坭兴陶,传统产品主要有日用类、建筑类、祭祀类,涉及烟斗、墨砚、笔架、香炉、花盆,茶具等等,品种繁多,颇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据史料记载,晚清民国时期是坭兴陶大量远销海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赴海外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并获大奖达40多项,历代珍品被2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所珍藏。新中国成立后,坭兴陶产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恢复和振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得到了加速发展,产品出口大增,如1984年单件陶器艺术品“神鸟”,一次性出口欧美市场达30万件,曾荣获“全国轻工业优秀出口产品金奖”。可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坭兴陶,在海外贸易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特殊的功能和重要的载体作用。可是调研发现,近十多年来,坭兴陶却面临着海外出口受阻,传播范围和力度不足、传播效果不明显的困境。有鉴于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坭兴陶海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从总体上来说,陶瓷文化是文化群体的一种符号,代表和反映着这个群体的本质内涵,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2]坭兴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海外传播的历史和路径可考可循。民国九年(1920年),在钦州城东30余千米的平心村发现了唐刺史宁道务墓,其碑通体“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字样”。[3]该陶碑铭文有精美楷书近1500字的陶刻,被誉为“中国第一陶刻”。据史料记载,岭南制陶技术源自中原地区,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置合浦郡。钦州古称安州,即为当时合浦郡属地,制陶技术深受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的影响。“钦州的陶文化起源甚早,据在钦州那丽独料村出土的陶片考古证明;最迟在新石器晚期便有经慢轮修整加工过的陶器,从钦州制陶业见于唐碑文字记载算起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4]独特陶土的选用,融绘画、书法、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的雕刻装饰艺术,神奇的烧制技艺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地域文化和审美情趣等,构成了坭兴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坭兴陶制作工艺大概可以分为选料、风化、炼泥、陈腐、制坯、雕饰、烧制、磨光等。坭兴手艺后人将其总结为“搂、挥、辘、挑、窑、光、”坭兴六艺,六艺也可以分为72道工序。”[5]坭兴陶不施釉,因其陶土含铁,常见颜色以朱红或紫色为多,其古香古色、沉静典雅的艺术特征和风格,历来备受大众青睐。其传统工艺和艺术特征独树一帜:一是陶土选取钦江两岸的东泥和西泥,按照六四的比例为原料,所制成的泥料质地特别细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表现力;二是通过以刀代笔,以坯为纸,将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等文学艺术元素融入陶品的制作和装饰之中,采用浮雕、平雕、线刻、镂雕、堆雕、填白等工艺。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广泛,如福寿喜庆、花鸟虫鱼、名山大川、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神话传说等等;三是“窑变”烧制技艺,被誉为“中国陶艺一绝”。所指的“窑变”是同色入窑的陶品经过1000多高温烧制,发生胎体天然的色彩纹理的不同变化,烧成后经过表皮的打磨,意外地出现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等变幻莫测的色泽变化现象。二十一世纪以来,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坭兴陶产业发展,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坭兴陶注重借鉴和吸收当代国内外陶瓷艺术的长处,通过探索和创新,陶艺创作不断提升,获奖颇多。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有300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的《高鼓花樽》《时来运转》《心连心》等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硕果》《连心碗》《印象壮乡》《万象更新》等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东盟国家领导人和嘉宾。

2.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及海外贸易交流基础

文化传播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由近及远。中华文化最先传播到的地区,或者说最先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首先是那些与中国在地域上比较接近,交通往来也比较便利的地区。[6]坭兴陶及其文化传播也是如此。钦州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毗邻越南,很早就与越南有海上民间贸易,宋代起设置博易场,周去非在1178年所著的《岭外代答》记载“凡交址生生之具,悉仰于钦,舟楫往来不绝也”,地域优势为坭兴陶在海外贸易和传播提供了便捷陆海通道。据1946版的《钦县县志》记载:“芒街帮长吴仕华,采办各宜兴器(坭兴陶旧称)回芒街陈列发售,法人多欣赏而喜购”。[7]可见,坭兴陶较早销往海外的陆上通道之一就是我国东兴与越南芒街这一线路。据考证,自清末民初起,随着钦州航海能力的提升,出口路径增加了海上通道,主要依靠钦江木帆船出口到越南芒街、海防等地,转而流传到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一九三九年,日寇犯钦,宜兴(即坭兴)各店物品、器用均被摧残殆尽”[8]为了生计和躲避战乱,当时不少工匠,就近逃往东兴与一河之隔的越南芒街碗厂继续生产销售坭兴陶,并通过驻越南的法国商人把喜购的坭兴陶带回法国等地。此外,另一重要外销渠道,是通过在钦州经商的广州商人梁公远和钦州商人罗怀璇与香港公司的贸易过程中,将大批量钦州坭兴陶销往香港。[9]然后经“海上丝绸之路”再远销欧洲各地,坭兴陶及其制作技艺,通过以上贸易渠道得以漂洋过海而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坭兴陶海外出口不断,据2019年版的《钦州市志》记载:“1972—1990年,坭兴工艺厂购进各种生产设备,使炼泥、输送、粗坯制作、煅烧等工序实现了机械化,产量大大提高。除了保持原有的100多个传统产品外,还推出了400多个新品种,其中有花瓶、花盆、茶具、食具、咖啡具、文具、熏鼎、仿古等八大类……出口日本、印度、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1980年销售量154万件,外销量均达80%以上。1985年和l990年坭兴陶的产量分别为265万件、228万件,产值分别是180多万元、360多万元。”[10]据新华社2003年8月13日报道:“钦州坭兴陶目前已经远销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额有70多万人民币。” 据行业信息,自此之后,坭兴陶海外贸易开始走向了滑坡和低谷。

二、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困境

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成功的历史及案例,都见证了坭兴陶及其文化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尽管近十多年来,坭兴陶在国内外频频获奖,但事实上却面临着国内市场热闹而海外贸易遇冷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很多,除了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之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高级人才短缺,品牌建设力度不足。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钦州市有坭兴陶从业人员约1.2万人,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自治区级传承人4名,市级传承人9名,有各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168人,技师200多人。[11]尽管目前从业人员不少,仅坭兴陶中小企业(含作坊)注册登记已达700多家,但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仅有李人帡、陆景平等5人,精通产品设计、拉坯成型、烧制等重要环节传统工艺的高级中青年人才面临断层危机。近十几年来,产品由过去的日用陶为主转向以工艺美术陶为主,具有市场认可度高、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创新品牌较少,产品还存在着单一或者雷同甚至热衷于模仿或跟风的现象。

2.国内关注和了解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的情况也不理想。问卷调查显示,在收回的330份对高校师生及部分相关社会人员的有效问卷中,只有19.7%的人对坭兴陶表示了解,53.03%的人对坭兴陶仍处于不了解的状态,66.67%的人不了解坭兴陶海外传播的情况。

3.坭兴陶海外知名度不够高、产品出口不畅。特别自1998年钦州坭兴工艺厂停产后,出口同步受阻,业内专家认为原坭兴生产企业以生产日用陶为主,一般都有外销和出口创汇的任务,而坭兴陶行业转入民营股份制之后,企业受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制约,大多满足于国内市场营销,产品多为花瓶、茶具、文具、熏鼎及各式仿古工艺品等,加上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又不了解海外市场需求,不少工艺美术陶无奈变成新的“古董”,少有问津。可见,缺乏海外受众关注、了解和认同,是造成产品长期缺少海外订单、出口受阻的重要因素。

三、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策略

1.建立高级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着力打造品牌新优势

第一,针对坭兴陶非遗传统设计与制作高级人才面临的断层危机,建议构建政府、企业与个人联动机制。由省市两级共同设置坭兴陶高级人才培养基金,一是可以发挥国家级坭兴陶艺术大师以老带新的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各类中、青年高级人才;二是可以培养、引进和定期奖励开拓海外市场的高端人才。第二,构建“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模式。邀请全国知名的陶瓷专家走进坭兴陶行业传经送宝,制定本地坭兴陶相关的培养计划,定期分批到国内著名陶瓷企业和全国高校相关的专业学习深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第三,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构建跨专业翻译与传播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语言不通是难以进行贸易和文化传播的,要重视翻译与传播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用先进的文化和传播理念武装头脑,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传统设计与制作、产品与销售等加大外语的翻译与传播力度、优化传播方式,如协助出版坭兴陶对外传播的外文书刊等。

2.优化市场定位,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

第一,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把坭兴陶产品出口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坭兴陶文化使者的特殊作用,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加大科技赋能力度,提升现代坭兴陶产业生产能力和技艺水平,为产品再“出海”和振兴地方经济文化打造新优势。第二,优化市场定位,开发物美价廉、独具特色的新产品。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坭兴陶文化的多元化融合和创新力度,丰富当代坭兴陶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第三,制定不同阶段的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发展战略。除了注重国内受众的喜好外,还要尊重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文化习俗与信仰,适应海外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特别要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追求,融合不同文化与审美偏好,突出针对性,通过产品创新去赢得海外市场。

3.借助各种媒体及文旅平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一,以国家级主流媒体为主体,携手东盟开拓合作传播新途径。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坭兴陶及其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力度,继续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是要利用好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力量;二是要继续利用好广西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壮族“三月三”等国际性、民族性节庆平台,加大推介宣传坭兴陶的力度。第二,利用“互联网+”,多方位向海外推介销售坭兴陶,传播坭兴陶文化。发挥微博、短视频、抖音、快手等现代新媒体传播矩阵的新传播优势,为坭兴陶及其文化的海外传播搭建更多交流桥梁,并积极借助“文化中国”多语种文化外宣平台,传播坭兴陶文化之美、艺术之美、民俗之美。第三,利用国内高校教育资源及海外孔子学院作为平台,推动坭兴陶文化在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与交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利用和发挥高校各种国际性教育交流平台作用及海外留学生的传播优势,扩大新时代坭兴陶及其文化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钦州文化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谁远谁近?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陶艺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