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化州“跳花棚”的文化继承与创新
2023-09-06王兰欣
王兰欣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1)
一、化州“跳花棚”的传承现状
“跳花棚”起源于福建福州,随人口迁移传入化州地区。于秋收之际搭棚请神、持农具、戴面具分科按本上棚而舞,庆谷物之丰登、颂生活之闲趣、赞男女之情真、祈风调且雨顺、求物阜而民安[1]。
(一)保护措施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跳花棚”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热潮。
对于“跳花棚”的传承,相关部门设置了传承人保护机制,以确保传承人不断代;对于“跳花棚”的推广普及分为三个指向,分别为儿童、青少年、中老年,通过对年龄层次的划分,使“跳花棚”的推广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对于“跳花棚”相关资料进行收藏,在化州市文化馆中设立了“跳花棚”展馆与资料库,以确保其文献、影音、服装、道具得到妥善处理。
除此之外,“跳花棚”舞蹈队也成立了,其活跃于各级比赛中,获得了许多荣誉。“跳花棚”去糟粕、搞创新、分层次的传承保护措施在化州地区推广,使其拥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鲜活的生命力。
(二)传承困境
“跳花棚”在现阶段陷入了传承困境,这些困境突出体现在后生稀缺、影响范围小和文化认同感低三个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间艺人已不再是一碗“热饭”,“跳花棚”传承人已逐步趋向中老年,后继无人困扰着“跳花棚”的传承者。首先,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高收入职业,再者,现代人依旧存在着对职业价值的认知偏差,潜在地将职业划分等级。在经济上和思想上,“跳花棚”传承人这一身份受到了双重打压。其次,由于有关部门以及大众的支持力度不足,难以实现“跳花棚”的大范围传播,造成了其力图“走出去”,又难以“走出去”的局面。除此之外,“跳花棚”在当地的文化认同感较低,“跳花棚”的起源地长尾公村直至2019 年才正式成立传承基地,村民近期才开始向传承人学习“跳花棚”。
二、新时代化州“跳花棚”的发展动力和方向
(一)物质所支撑的发展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高质量的文艺活动是充实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水平与群众审美需求日益提升,文艺活动的展开有了物质底气。
具体到化州地区,化州顺利完成341 项精准扶贫任务,基本实现了化州贫困地区摘帽换新颜。且其位于珠三角与海南岛之间,有幸乘上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快车,力争成为二者之间的走廊。攻破贫困问题,生活条件改善,人民幸福感提升,化州人民的文艺需求也明显提升,民间文艺活动显著增加,“跳花棚”也因此得益,传承基地成功落地,培训基地相继成立,这为“跳花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政策所引导的发展方向
党的方针政策也为文艺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强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更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自信”,由此可见,文化于国于民的重要程度,与国与民的亲密关系。但文化不只单方面作用于社会,相关的政策也反作用于文化,特定的政策指导下的文化,其发展方向与之息息相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化州地区政府紧跟党的领导,提出了“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各展所长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旨在发扬各地文艺特色,促进本土文艺卓越发展。针对这一理念,化州文化部门展开文艺作品“云展播”推送工作,通过报名、选取、推送的方式,选送优秀戏剧、舞蹈、音乐等作品至上级单位,一方面活跃了文艺活动氛围,鼓舞了文艺团体踊跃参与;另一方面,有效地推广了地区传统文化。“跳花棚”作为化州地区历史悠久且地域性浓厚的传统舞蹈文化,也深受政策浸润,通过多元化方式获得发展,以广场舞、舞蹈作品、幼儿舞、舞蹈操、纪录片等方式进入群众视野,通过地方文艺演出、推送工作等方式提升“跳花棚”知名度。在中央对文化发展大方向的引领下,在地方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中,走入群众之中,为人民生活增趣,为地区文化添彩。
三、新时代化州“跳花棚”的文化继承与创新
(一)文化继承
“跳花棚”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地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有关“跳花棚”的文化继承方案,这些方案大致可以归纳为:定格住的时间——文献影音的收藏保存;流动着的时间——传统艺术的薪火相传。
1.定格住的时间
定格住的时间是指在具有延续性的事物发展中以点状的方式将极具代表性的事件或物件脱离延续性这一特性,从而被“定格”住,使其永葆原貌,并赋予其价值,这些价值包括历史性、传统性、参考性等。
为了将“跳花棚”“定格”,当地相关部门运用文字或影音的方式将其保存。化州市文化馆于2019 年11 月正式获得“跳花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化州文化馆开设的非遗展示长廊中,“跳花棚”作为化州本土特有的传统民俗活动赫然在列。长廊中珍藏了“跳花棚”特有的服装、道具等;除实物展出外,还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演员在舞台、田野间“跳花棚”时的狂放姿态;同时,也有相关影像视频在长廊中循环展播,让前来学习了解“跳花棚”的参观者通过技术方式在感官上切身体验此民俗活动。除此之外,化州文化馆还拥有数据库,用于储存“跳花棚”相关史料记录、音乐录音、舞蹈录像等,将这些具有历史性、传统性、参考性的资料就此定格。
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实物保存、珍藏、展览的方式,将“跳花棚”的形式与特征“定格”,以便后世人学习、借鉴、传承。
2.流动着的时间
相对于定格时间的静态特征,流动时间则具备动态特质。流动时间下的“跳花棚”通常更灵动鲜活,它不单单是某一事物的外在形式,更包含隐藏于形式之下的人性魅力。“跳花棚”的人性魅力来自人,来自人对“跳花棚”这一民俗活动所倾注的心血与感情,人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背负的使命就是如何让“跳花棚”在正在流动的时间里随波远航、薪火相传。
二十世纪中后叶,经过传承人张振谦先生、姚茂泰先生的抢救、复原,在特殊时期几近消亡的“跳花棚”再次现世,化州地区也再次组建起“跳花棚”舞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跳花棚”舞队踊跃参与活动并屡次获奖,虽然在此期间,村镇“跳花棚”舞队由于各类现实因素逐渐低迷,但2019 年“跳花棚”传承基地的落地,再次提升了当地人对“跳花棚”的热情,当地村镇舞队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除此之外,由于广场舞与舞蹈操的流行,在传承人宁玉萍老师和相关负责人的努力下,“跳花棚”的参与者与日俱增。
羊群的成长与壮大需要领头羊精湛的技艺、扎实的教学能力以及合格的推广能力。2021 年,围绕“十四五”非遗保护重点工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力合作下,提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若要保持“跳花棚”的鲜活性,就要加强传承人思想与技艺的先进性,“跳花棚”传承人作为领头羊,有理由、有责任进一步提高水平并掌握核心技术,在针对传承人的研修培训中,学习专业理论、体验创作实践,使文化艺术修养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跳花棚”的发展,带领相关人员携手解决现阶段问题,并防患于未然[2]。
通过对羊群与领头羊也就是群众与传承人两手抓,以确保“跳花棚”发展活力不减,传承动力不减,人文魅力不减。
(二)文化创新
1.扬弃革新的形式与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依旧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不能改变。新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传统文化不能抱残守缺、墨守成规,而应随人的改变而创新。创新对象应该是文化本体,对本体的创新可以是形式的创新,亦可以包括内容的创新;可以是对其形式与内容中精华的吸收和对其糟粕的抛弃,亦可以包括对其形式与内容进行符合时代潮流的革新。
首先,对“跳花棚”艺术本体的扬弃,形式上,其冗杂的仪式流程与繁复的准备事宜显然已与当代人习惯不符。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文学鉴赏还是艺术活动都不再适用大篇幅、长时间的模式,而以浓缩的形式替之,并填充碎片化的时间显然成为与当代人生活适配度更高的方式。“跳花棚”中“择能歌善舞者,夤夜持铃和歌和舞”通宵达旦的仪式进行要求在当下难以实现,那么就可以浓缩原有的科本顺序,将“接神”“安座”“开棚门”等科目凝结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动作,而保留“道叔”等个别可舞性强的科目。同时,可以将浓缩后的“跳花棚”以广场舞、校园舞蹈操等形式传播,使其走入群众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在内容上也要有选择地扬弃,使其内容更符合当代人价值观。在传统“跳花棚”的内容上,以驱鬼祈福为目的开展仪式,以孔孟之道、老庄之思为中心思想推动仪式进行,如“秀才”等科目祝福后辈科考顺意、康健成长,有“锄田”“钓鱼”等科目歌颂农渔劳动,祈祷五谷丰登。但也有不少内容可怖且思想封建,在审美和感情上都与当代人民群众不相符。这些内容一方面不被广大群众所接纳,另一方面也没有起到正面引导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跳花棚”内容的扬弃。
采取以上措施,逐步完善“跳花棚”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扬弃与革新,并融入艺术实践当中,使其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2.助长发展的产业与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市场经济也更加多元兼容,文化的发展也更易于融入各行各业之中。这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全新出路。
这一背景使得“跳花棚”在创新中反馈更多的经济效益,扩大影响范围。使其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而融入产业中,实现“非遗+旅游”“非遗+产品”“非遗+演艺”等。在化州地区相关部门的人力、财力支持下,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方案。通过新媒体、刊物、电视、电影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吸引体验者;完善景点设施,增添项目趣味,以游戏等方式将“跳花棚”的互动性提高;完善产业链,设计生产相关文创产品;组建演艺团队,提升演员素质,同时确保演出质量,“跳花棚”的相关产业永远不能抛弃其本体而去谋求发展。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将“跳花棚”纳入当地教育事业中,无疑能带来强大发展动力。教育路线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一方面编写相关教材,将其带到讲台、课堂中,使受教育者通过课本了解“跳花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将其带到操场、舞台上,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实践更具体地体会其魅力。也可以通过教育层次划分教学方式,面对幼儿群体注重视听方式,面对中小学群体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而面对高校群体,则以化州地区为中心向以广东省为重点的高校辐射,通过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使其动作体系更趋于专业化,使其教学模式更趋于系统化[3]。
相信通过文化与产业、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可以使“跳花棚”面临的困境逐步化解。
四、结语
新时代给予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保护环境与发展前景,“跳花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理由也有必要乘此风,破其浪,结合自身特征,多方面、多层次加强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