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2023-09-03刘锡铨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3期
关键词:腐生内口创口

白 红 刘锡铨

(1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一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二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肛瘘(anal fistula)全称肛门直肠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病理性管道,属于感染性疾病,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常见于20~40的青壮年,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5∶1[1]。临床表现多为肛周反复流脓、破溃,病情较情况的患者通常无症状或轻微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导致感染的加重,从而引起发热、乏力、发抖等全身性病症,还会出现肛周瘙痒、剧烈疼痛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后续危害性较大,如肛门失禁,存在癌变的可能性,因此对于该疾病发生后需要及时地采取治疗,以防止后续危害的发生[2-3]。目前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术后复发情况依旧存在,因此肛瘘术后创面处理极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肛瘘患者采用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分析其具体临床效果和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研究,其中58例患者实行传统瘘管切开术治疗列为对照组,另外57例患者实行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列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女14例,男44例,年龄15~69岁,平均(32.81±3.66)岁;病程0.2~14年,平均(5.66±1.97)年;33例低位肛瘘,25例高位肛瘘。观察组女15例,男42例,年龄14~70岁,平均(33.04±3.95)岁;病程0.3~15年,平均(5.71±2.06)年;34例低位肛瘘,23例高位肛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腰麻,术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告知手术的适应性及必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1.2.1 传统瘘管切开术治疗 传统瘘管切开术治疗:入室行腰麻成功后,取截石位,碘伏常规消毒肛周皮肤,带腿套,铺无菌巾单,麻醉满意后,碘伏消毒肛管及直肠下段,以探针由肛外溃口探入肛内,确定内口后逐步切开瘘管,并对坏死组织、感染组织及瘢痕进行清理,修剪创面呈V字形,予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切口,纱布塔型包扎,丁字带固定,术毕。

1.2.2 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 术前与上述术前保持一致,术者一手进行肛内引导,另一手采用探针检查内口,并观察肛瘘情况及管道走向,明确管道位置和数量。以探针所观察到的瘘管走向进行标记,将外口对应处进行弧形切开,并进行分离管道组织,清理瘘管感染组织,实行切除坏死、多余组织并予以扩创,彻底性将瘘管进行清理通畅,采用缝合针进行缝合处理,缝合前确保瘘管清理工作完成,无残留坏死、多余组织,多次采用碘伏进行创面消毒,并使创面平坦并进行内口关闭,采取大号缝合针用2-0可吸收线进行适距缝合,并填塞药棉及纱布,完成手术。合并祛腐生肌治疗,院内自制药捻:祛腐黄芪膏组方:黄芪10 g、白芷10 g、血竭10 g、麻油10 g、甘草10 g、乳香6 g、当归6 g,并加入适量轻粉、红粉。用于内口缝合前平撒生肌白玉散并填塞纱布药棉进行创口包扎,用药1~2周,换药频率1次/天。生肌白及膏组方:白及10 g、白芷10 g、紫草10 g、甘草6 g、麻油10 g,加入适量凡士林或白蜡,用于创口腐肉脱离、创面出现生长新鲜肉芽组织后换药时涂抹创口表面,1次/天进行换药,用药需持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十分制评分法,对患者创口出血、术后疼痛、创缘水肿、伤口愈合进行比较,其分数越低表示越好。②对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包含纱布染黄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腐肉脱落时间。③治疗2周后对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采用我院肛门评分等级:0级为肛门功能恢复极好;1级为肛门功能恢复较好;2级为肛门功能恢复较差;3级为功能恢复极差。④治疗后进行随访患者后续病情变化,并对随访3个月、6个月两组肛瘘复发情况进行记录比较,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疗效。⑤治疗满意度:采用我院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调查表评分区间0~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90分以上,一般满意为70~90分,不满意为70分以下,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创口出血、术后疼痛、创缘水肿、伤口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恢复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创面恢复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情况良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随访两组肛瘘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肛瘘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肛瘘复发,复发率为3.45%。见表4。

表4 两组肛瘘复发情况对比[n(%)]

2.5 两组治疗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其非常满意比例较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满意程度对比[n(%)]

3 讨论

肛瘘明确表示无法自愈,必须要进行医疗干预,目前肛瘘的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多数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在临床中不仅起到治愈肛瘘的效果同时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肛门功能,肛瘘手术方法较多,包含传统的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切开挂线术等,其治疗原则必须明确为保障患者的正常肛门功能、有效祛除肛瘘、妥善处理内口并保障后续创口的恢复,减少复发、感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肛瘘治疗效果[4-6]。内口缝合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新型的治疗方式,通过采用人体可吸收线对肛瘘术后需要长时间自行愈合的内口进行缝合,起到促进伤口恢复的效果,同时在缝合时保障创面的平整,降低了后续创口因收缩而造成的凹陷、曲卷,降低了肛瘘术后肛门畸形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对于促进创面的恢复依旧处于不断研究阶段[7-10]。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极为复杂,术后愈合时间较长,非常注重术后创面的处理,创口愈合主要通过机体组织再生、修复等方法使缺失组织得到修复,直至恢复完成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而肛门是人体排便主要功能组织,中医认为居于下方其湿气聚集,因此术后创面会处于腐、淤、虚及湿热的状态,在愈合期间其危险因素较多,若湿邪得以压制,正邪交锋,正气胜于邪气则可将淤毒化解,从而使经络通畅、调和阴阳促使创口愈合[11]。由于肛门特殊部分,若不进行有效的创面处理很容易引起创面复发,而基于中医的腐、淤及湿热的特点,创面处理主要以活血止痛、消肿生肌、通络静脉、祛湿散热为主,可通过术后采用创面换药治疗来促进创口的恢复。所谓袪腐生肌是中医学中的名词,主要用在中医的外治疗法中针对体表痈、疽、疮、疡或者体表伤口,可以使用药物达到去除腐肉,促进新鲜肌肉再生的效果,所以简称为袪腐生肌[12]。中医外治疗法有很长历史,包括体表的很多疾病,如痈、疽、疮、疡,以及各种外伤情况下在体表造成伤口等,都可以采用中医外治方法进行治疗,袪腐生肌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重要方法[13]。通俗易懂来讲就是每个伤口或者每个疮、疡的创面,在进行愈合时在创面中可能有腐肉产生,主要是由于体内热毒之邪比较亢盛或者处理不当,导致创面中腐肉生成,而创面存在腐肉时新肌肉较难重生,所以采用具有轻微腐蚀作用的药物,达到去除腐肉的效果从而使新鲜肉芽组织更好生长。在《外科正宗》中就曾记载,通过生肌玉红膏能够达到消肿止痛、润肤生肌的效果,主要因该药物成分由白芷、归身、甘草组成,具有消炎、活血去腐、解毒生肌的功效,因此其效果较佳[14]。而本院通过院内自制祛腐黄芪膏及生肌白及膏对肛瘘术后患者采取袪腐生肌治疗,祛腐黄芪膏组方中黄芪能够益卫固表、托毒生肌,白芷改善组织微循环、加速皮肤新陈代谢,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当归活血止痛诸药联合促进创面腐肉脱离,新肉生长;而生肌白及膏组方中药性与之相同,加入紫草解毒透疹、麻油更是具有润肠通便之效,联合用药可达消肿止痛、活舒经络之效[15]。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肛瘘患者采取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法,其结果表示该治疗方式对比传统瘘管切开术治疗其效果极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创面恢复、肛门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肛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明确表示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法的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对肛瘘患者采取内口缝合祛腐生肌脱管法治疗法临床应用效果极佳,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并促进创面恢复,保障患者肛门功能,减少肛门复发率,提升治疗满意度,在肛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及义。

猜你喜欢

腐生内口创口
利用腐生线虫加速替代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研究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中华腐生牛肝菌实现人工室内栽培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心灵创口贴
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枯叶里的“腐生精灵”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