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构建
2023-09-03周建李兆东
周建 李兆东
摘 要:文章深入阐述了数字化时代的6个主要特征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构建了数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体系框架。以某商科院校在审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重构了数字化环境下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审计学;专业胜任能力;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106-04
基金项目:国家一流专业(审计学)建设项目研究成果,受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0JG089)资助;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B/2021/01/06);南京审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商科类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分析”(课题编号:2020JG016)。
作者简介:周建(1971—),男,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李兆东(1973—),男,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政府审计、环境审计。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改变着企业和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商业模式,进一步驱动审计理念的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是否仍然能够按照传统审计处理逻辑开展审计工作[1]?审计人员是否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来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各种职业挑战?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为己任的商科院校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些问题成为摆在审计实务界和教育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围绕“数字化时代商科院校如何构建审计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这一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一、数字化时代对审计职业环境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主要特征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具有以下六个特征并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2]。
第一,万物互联。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指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3]。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使组织参与更大范围内的产业链和价值网络重构。因此,未来的审计工作将基于供应链中断、网络攻击、互联网交易安全等风险防范为主题的互联网审计、区块链审计。
第二,“一切皆可数据化”。Mayer-Schonberger和Cukier(2013)提出了现代生活 “一切皆可数据化”的思维[4]。未来我们身边所有的物品、设备、人员行为,甚至思想意识,均可通过物联网、智能终端、传感器等系统以数字化的形式来表达。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全样本的审计分析,对企业和个人的风险进行画像和行为感知,关注数据伦理,开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审计工作。
第三,快速迭代。组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强,风险动态演化和关联传播加速,技术创新迭代频率加快,各种风险不断涌现。组织通过构建敏捷能力,快速识别这些变化和突发事件,实现动态精准应对。未来的审计工作必须适应快速迭代的环境变化,实施动态的风险预警机制,开展实时审计、持续性审计和敏捷审计等新的审计模式[5]。
第四,虚拟现实。现实世界中每个人、机、物都具有一个虚拟映射的数字孪生,形成“元宇宙”。未来审计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虚拟现实、脑机结合技术等,提供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的沉浸式远程审计,使虚拟空间的审计服务达到与现实中面对面审计服务相同的效果。
第五,人工智能。随着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人们从简单单调的程式化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未来审计人员一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将简单重复的程式化审计工作交给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开展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审计、智能审计,算法审计。
第六,开放跨境。在智能和互联技术的赋能下,组织与内外部要素融合形成虚拟开放生态系统,拓展产业边界,跨越组织间藩篱,实现跨界竞争。审计人员将更多地关注来自新兴技术的竞争者和替代者给自身职业带来的替代风险,如人工智能、其他职业的冲击,主动迎接数字化变革,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增强审计的职业价值。
(二)数字化时代审计工作的变化
数字化背景下的审计工作,正从传统的事后纠错 “监督型”功能向以事前防弊、协同合作的“增值型”功能转变[6]。
第一,审计的业务内容扩展。未来审计工作利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依托互联网的协同共享,开展传统审计工作不能开展的新型审计业务,包括在算法、网络攻击、数据安全、ESG等新领域的审计。
第二,审计范围扩大。审计范围从抽样审计向总体审计转型,审计视角由识别“单业务条线风险”向运用整合信息“全面风险识别”转型,从个别单位审计向审计全覆盖转型。
第三,审计工作模式发生转变。审计程序由人工经验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审计效率极大提升。审计工作模式由现场+非现场的集中审计向网络化、平台化分布式审计转变。
二、数字化时代职业环境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
(一)审计法律、法规及准则规范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
世界各国和行业组织均出台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胜任能力。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见表1。
(二)理论界对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的探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Lin等人(2011)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沟通协调能力等胜任能力有助于识别和披露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缺陷[7]。张庆龙(2013)设计了包含知识、技能和职业特质三方面的内部审计职业通用胜任能力框架[8]。徐向真等(2020)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和实务经验四個方面探究我国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者们开始探讨数字化环境下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需求的变化,关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编程语言等新兴技术在审计工作当中的应用。梅琳(2019)将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划分为专业知识、个人技能、内部审计工具与技术以及职业道德四个层面[10]。涂建明等(2022)探索了新业态下职业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角色转型,提出“审计工程师”取代“审计师”的新概念[11]。
(三)对人才市场审计岗位招聘信息的分析
利用网络爬虫从政府网站、企事业单位官网及社会招聘网站等渠道共获得2292条审计人才招聘的相关信息,得到有效信息资源语料。借助ROST软件,对招聘信息中与审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有关的关键词和专业术语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当前人才市场上对审计专业人才专业胜任能力需求的热点和特点。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社会对招聘审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上,关于软件、编程和大数据等关键词的频率较高,说明目前人才市场上对审计人员在大数据、数据分析及软件编程等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特征的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体系
基于上述针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文献研究、行业法律、法规及准则的梳理,结合当前数字化时代环境下,人才市场对审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的现实需求信息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化时代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数字化能力;审计人员需要构建和更新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体系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首先,数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体系的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参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实务经验作为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体系的基本结构,其中职业素养是基础,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是核心,而专业技能是胜任能力的最终体现。
其次,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体系中要素内容将发生变化和更新,在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务经验、专业技能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保留了原有的合理要素,又与时俱进新增了要素。
在职业素养方面,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要求外,根据新时代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增加了政治素质、职业使命感和进取心等内容。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数字化商业伦理、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等道德要求。在专业知识方面,数字化时代组织业务复杂性进一步增强,产品跨界创新,多系统集成,对审计、管理、治理、内控、信息技术等传统知识领域的深度不断提升,审计人员需综合掌握数字化商业模式,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宏观政策、ESG、互联网数据安全数据与算法治理等知识。在实务经验方面,数字化时代环境下审计工作范围扩大、工作场景增多,审计人员需要在新业态、新工作场景下开展审计的行业经验。在专业技能方面,数字化时代环境动态演变,风险传播加速,业务交易频繁,对审计人员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审计人员需培养互联网思维,强化数据化环境下的沟通能力,人机协作、战略洞察、风险感知、业务敏锐度等实践能力。
三、数字化环境下加强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对策
(一)构建数字化环境下的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
以某商科院校N高校在数字化环境下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和调整的实践为例,按照数字化环境下审计人才专业胜任力体系四个要素中变化的内容,梳理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要素,保留那些依然适用、不可替代的要素,完善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新要素,重构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持续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增强互联网环境下的审计思维训练和数字化技术、方法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上,以数字技术应用为基础,动态调整和修订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数据和科技的赋能,增加计算机和信息化课程学分。积极应对新技术的应用,在原有审计课程体系当中增加审计数字化和智能化课程,开发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分析。在审计专业的所有专业性课程当中,增加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讲好红色审计历史,将数字化等教学内容融入审计业务知识当中,适应数字化变革对审计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二)数字化环境下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对策建议
数字化环境下审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需要不断探索。商科院校要积极打造数字化教学情境,创设数字技术应用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数字化工具,如虚拟技术、无人机、高性能计算机、人工智能风险预警与财务舞弊的识别平台、虚拟仿真的审计实验项目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数字化,适应数字化的工作环境。
数字化还会带来快速迭代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更快速的应变能力,更灵活的审计技能,更综合的业务知识。在审计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开发数字化情境的审计综合方案,综合案例,采用研讨式推演式的互動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字化环境下的协同工作能力、问题发现能力、风险洞察能力和沟通互动能力。
坚持以产教融合为保障,打造审计人才专业能力优势。在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变革下,需要高校与审计实务界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审计行业平台,专家资源和实践基地的审计技术优势,不断培育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杰,韩洪灵,陈汉文.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变革:分析框架与实现路径[J]. 财务研究,2019(03):42-53.
[2] 交汇点新闻. 陈骏: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变革与教育实现机制[N/OL]. (2022-11-25).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312/0/YIwOhojOb4tFKp0d/1.
[3] 唐魁玉. 万物互联时代的兴起及其边缘算法效应[J]. 学术前沿,2020(09):33-39.
[4] Mayer-Schonberger V,Cukier K. 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and think[M]. 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2013.
[5] 任磊,周子然. 数字化时代敏捷审计模式创新[J]. 中国内部审计,2022(11):12-17.
[6] 张新鹏,冯均科,李之媛. 数字化驱动下“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与实现[J]. 财会月刊,2021(08):110-116.
[7] Lin S,Pizzini M,Vargus M,et al. The role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n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J]. Accounting Review,2011,86(01):287-323.
[8] 张庆龙.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业通用胜任能力框架设计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 会计研究,2013(01):84-91+96.
[9] 徐向真,段曼曼. 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及提升对策[J]. 财会月刊,2020(05):87-93.
[10] 梅琳. 大数据时代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20.
[11] 涂建明,藕紫秋,张美辰. 基于审计科技的远程审计系统平台和审计新业态前瞻[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03):73-76.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