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3-09-03马彬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马彬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质量和效率偏低、专业化程度较弱、节本增效能力偏弱、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足、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为此,应按照政治方向、产业融合、主体动力、思想引领、数智赋能等方面的要求,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图分类號〕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4-0052-07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达到的总目标。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而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定位并不仅仅局限于“三农”领域,而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观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意义上把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安排〔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部署,其到2035年的目标任务是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二十大继续坚持这一部署,并将之纳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应当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清晰准确地认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客观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的举措,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发展背景和历史脉络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层面而言,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遵循着一定的基本逻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2〕257,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内容,它们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具体来说,我们对目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简单抽象地从任何一般意义上去认识和把握,而是要着眼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准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可以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就目前来看,理论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研究存在着不同认识,代表性观点有:一是“有机耦合说”,其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有机耦合而成的互有联系、彼此促进、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3〕;二是“三化融合说”,其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指向下对多目标的兼容并举,尤其是指对农业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三化融合”的现代化〔4〕;三是“五位一体说”,其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种战略方向,具体的生产技术、经营模式等都只是这一战略的外在表现,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位一体”的架构中才能认识和把握其深刻内涵〔5〕;四是“构成要素说”,其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构成要素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6〕;五是“内容体系说”,其认为应该从体系化的角度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其中农业方面包括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村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与社会治理、村民思想、生活质量与获得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底线任务等〔7〕。此外,还有从政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农学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总之,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揭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并在某些方面深化了相关研究,对于现实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启发作用。

综合理论界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党的宗旨理念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农业农村实际相结合,其根本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其价值旨归是维护包括农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目标导向是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八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地位的基础性。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基础地位,起着支撑作用。二是关系的协调性。农业农村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之间是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顾此失彼的关系。三是发展的全面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农业农村在产业、经营、管理、发展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又包括农民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四是目标的同步性。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发展目标上是根本一致的。五是内容的系统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构成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有机系统集成,因而其内容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六是产业的融合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高水平的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建共享,因而城乡产业在发展中融合即为题中应有之义。七是过程的长期性。农业农村现代化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要有规划、有步骤、有秩序地稳步向前推进。八是模式的差异性。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现实发展条件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在具体施策方面允许实事求是地差别化地进行。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2,而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正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为其他领域的发展发挥着物质基础方面的关键性支撑作用。一方面,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出发,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整体性要求,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对新时代中国城乡关系演变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的符合现实需要的重大判断。当代中国社会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要避免农业衰退、农村衰落,就要做到农业农村以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的状态同步发展,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同时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体安排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树立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并且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这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也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无论是从城乡收入之间的水平差异来看,还是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来看,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补足“差距”以获得充分发展,才是关键出路。

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落实,中央不但召开专门的农村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而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分别于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2018年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的2021年1月、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2023年1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些重要文件紧紧围绕“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8〕,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问题针对的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更为集中和突出,其战略安排是锚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其价值指向着眼于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方面重要成果基础上,要做好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继续推动乡村发展,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尤其是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要实现整体全面的现代化,必须要保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2〕255。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国际经验也证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从整体上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历史回溯,首先要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开始。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在对占国民经济比重非常大的个体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9〕,这是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规定,由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繁重,当时我国还没有将农业现代化明确放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予以规划。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进程的变化,党对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成熟,农业农村现代化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了新的征程。从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谈到要把建设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的现代化,作为经济建设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10〕,到十年后周恩来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国民经济发展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1〕,农业现代化已作为“四个现代化”之首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强调农业生产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即加强科学技术在机械、化肥、水利、电气等方面的运用,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原来集中于农村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领域扩展到了农业经营管理领域,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并重”范式。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农业从传统的生产经营部门向现代产业演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由此在市场化、商品化、社会化、技术化、产业化、绿色化等方面得到拓展和丰富。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注重集约化信息化、运用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现代经营形式等内容拓展进自己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和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央首次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这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了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和效率偏低

就当代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农业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呈现为农业劳动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低、农业农村的社会服务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具体而言,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和效率偏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缓慢,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老龄化严重,农业效率偏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所有农业经营户中,规模经营户占比1.9%,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91.8%,农业从业人员中35岁以上的达80.9%,55岁及以上的占33.6%,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小散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其二,农业比较效益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较为突出,导致进口持续增加。随着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等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粮食等农产品国内外价差不断拉大,国际竞争力偏弱,一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而另一部分进口依存度偏高,事实上加大了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之间的难度。其三,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产品供给结构失衡,我国居民随着收入的整体性向前发展,在食物消费观念上也出现较大变化,由“吃饱吃好”向“吃得营养健康”转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但是农产品供给却没有相应跟上,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优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12〕23。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专业化程度不高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专业化方面程度不高,致使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收益偏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业生产组织在核算生产成本时,要面对不断提高的土地机会、劳动力机会成本,这使得粮食的比较效益逐渐下降,净利润减少,故而市场竞争力不高〔13〕。有统计表明,近年来我国的稻谷、小麦和玉米这三大主粮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本身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方面的强力推进,以及城镇化持续不断的发展,粮食种植中的土地机会成本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也在持续上涨〔14〕,这不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的基本安全和稳定维护方面也会产生影响〔15〕。同时,近年来各地虽然在农业生产诸环节建立了各种农业经營组织,且数量上还不少,但是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而言,这些组织在服务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全面化等方面的质量仍然亟待提高,尤其是服务方式单一。农民对什么样的服务方式有效最有发言权,所以必须要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和经营需要为工作内容。否则,农业经营组织服务不到位,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在现实中对普通农户的生产经营就起不到应有的带动作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

(三)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信息化时代,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农业机械化主要解决的是农业生产中播种、打药、灌溉、收割等减轻甚至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问题,但是却不能向生产者提供不同气候、土壤环境以及其他条件下具有针对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当前农业农村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农业发展数字化的相关法律制度和专项配套实施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做到有效供给保障;农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并且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数字化农业发展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数据共享互享平台有待整合,现实中的数据交换壁垒限制了数字化农业的发展〔16〕。此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化鸿沟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农村地区代际、阶层之间〔17〕。由于数字化智能化终端设备在操作程序、界面、认证等方面的复杂性,导致农民在数字素养和数字资源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其中农村中的年轻一代在此方面比老龄人员水平更高,外出务工人员比普通留守人员水平更高。

(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生产要素、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交互与融合,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产物。现阶段,我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的产业融合特别是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首先,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不足,深度研究成果缺乏,特别是对于同一地域中差异性相对较大、关联性相对较弱的产业能否融合、怎样融合、融合结果等根本问题缺乏前瞻性深入研判;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农业产业融合在农村的空间规划方面缺乏总体设计,在打破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力度不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各经营主体在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地位不对等,例如,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主体或者一般农户在同一些实力比较大的企业进行合作时,大多处于劣势地位〔3〕,如果处理不好其中的关系,势必不利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再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多仍处于初级阶段,浅层次的较多,在深度融合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

(五)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

城乡二元结构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严重影响,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甚至在偏远一些的农村更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呈现出二元格局,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基本的城乡二元格局仍然横亘在城乡居民之间。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虽然有很大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仍体现出相对落后的面貌。此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效率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城乡收入消费水平差距。总体上看,现阶段这种差距持续保持着高位,对于城乡消费结构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消费支出方面,2021年农村居民仅为城镇居民的52.52%〔12〕24,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远低于城镇居民。这些问题所引致的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失。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偏低,农村收入偏低,所以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处于较弱的位置〔18〕。大部分有能力走出农村赴城市务工的青年,选择尽量留在城里安家,以便获得更高的收入,在公共服务方面享受更好的待遇。但是由于户籍限制、高房价、普遍的恋土情节等原因,在城里务工的农村人口很难完全割舍家乡而真正融入城市,事实上他们成了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人〔19〕。另外,农村的管理与体制制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硬件与软件上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也进一步加深了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滞后程度〔20〕。

(六)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是一个自发实现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社会主体发挥能动性而努力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村基层的有效治理提出了挑战。现阶段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总体看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引领作用。一方面,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构成人员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凝聚力、吸引力、组织力不够的问题,在思想道德教育、农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村风建设等方面没能起到应有的领导作用,也没有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对于村域公共管理方面的作用,没有真正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到对农村的有效治理中。特别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能力、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尚显不足,对政策学习、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在带领农民提高政治水平、加快致富发展、振兴乡村文化、做好社会保障、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能力不足”和“能力恐慌”,所以在凝聚乡村振兴力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留守人员的主体构成是老人、妇女、儿童,即便有一些青壮年,他们要么是身体不适合外出务工,要么是眼界尚未打开,这些人员不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能力比较弱,而且在参与乡村治理方面的能力也与现实需要相距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实施效果。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当前,应该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紧紧把握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面,按照政治方向、产业融合、主体动力、思想引领、数智赋能等方面的要求,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政治领导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中国社会这一最基层的单元中形成高效有力的现代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但可以从机制上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顺利发展提供强大保障,而且能在根本上体现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政治领导。而且,从治理角度看,农村虽小,但在乡村振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关系却十分复杂,从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消化与贯彻执行,到组织和领导农民结合实际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无不对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出考验,农村基层治理如果出现大的问题,社会最基础层面就不会稳定,更何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因而必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此,首先,应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保障机制,在人員配备、办公和活动场地、经费使用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其次,应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机制,在工作的推进和考评方面实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全覆盖问责”,推进工作落实到位。再次,应着眼于新时代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发展实际,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组织和动员群众的能力,以提高村民对农村产业、村风文化、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度以及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21〕。

(二)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产业合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是孤立的某个产业的发展或少数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包括各种类型农业产业链在内的整体的现代化发展,既包括农业生产性产业,又包括其上游、下游产业,构成一个完整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22〕,从而形成一个各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化的产业体系。要坚持广义农业产业观,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农业产业不仅仅指传统的种养殖业,也包括与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农机装备、化肥农药等相关的工业,还包括农资配送、技术推广、生产托管、普惠金融等服务业,以及乡村休闲旅游业、绿色康养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载体〔23〕。例如,在产业融合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着眼优化种植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粮食、畜牧、渔业等进行一体化开发,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形成高品质生态环境。再如,可以通过发挥电商的作用,将生产、包装、销售等有机融合,从而推动成体系的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三)调动乡村振兴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核心是农业人口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固然是全社会的任务,但是就其实施主体而言,最根本的主体力量还是广大农村人口。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农村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等方式,保证有一支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引领、支撑、服务作用〔24〕。同时,政府应提供技能培训机会和相应财政支持,提升现有农业人员综合素质。此外,还应通过推动农业主体转型升级,培养受过专门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配置专业化的职业人员,从而激发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动力。

(四)丰富农村特色文化内涵,强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引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顺利发展要靠思想引领,对从事农业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而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是根本要求。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农村特色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用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现实内容丰富其内涵,加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邻里和睦、關系和谐以及生活意义等方面的教育和文化浸润。在具体做法上,应完善基层组织服务机制,疏通群众内心的“堵点”“痛点”;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组建村民思想文化宣讲团,形成常态机制;树立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的作用,引导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展现出新时代农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强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引力。

(五)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数智能力

当代社会,农业获得更高收益、实现更大价值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将科技要素赋能到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村发展建设各环节,对于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由追求农产品“数量”向追求“效率”和“质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5〕,这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涵。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数字赋能经济、数字赋能农业农村也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应当牢牢掌握并紧紧依靠数字技术重塑农业产业经营的整个体系,将数字化智能化的做法运用到农村公共服务中,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又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推动并优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26〕。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链接+算力+能力”的乡村数智新基础,聚焦农业产业和经营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物联网”让农业更有“感知”能力,通过无人机覆盖耕种管收农业全程作业,通过区块链提升对农产品的质量溯源监管,通过打造农旅结合的远程虚拟体验空间等〔27〕,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杜志雄.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辨析、问题挑战与实现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9):1-10.

〔4〕蓝红星,王婷昱,师帝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J〕.改革,2023(07):20-30.

〔5〕李明星,覃 玥.农业农村现代化:历史回溯、时代内涵、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22(11):71-82.

〔6〕魏后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目标和驱动机制〔J〕.新型城镇化,2023(03):25.

〔7〕郭垠杉.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内在机理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08):26-29.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64.

〔9〕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2.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03-504.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24.

〔12〕吴孔明,梅旭荣,袁龙江,等.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13〕李晓红,邓秀新,唐华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39.

〔14〕杜志雄,韩 磊.供给侧生产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0(04):2-14.

〔15〕杜志雄,李家家,郭 燕.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应重点突破的方向〔J〕.理论探讨,2023(03):154-162.

〔16〕许正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3(04):101-102.

〔17〕富新梅.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2023(07):81-93.

〔18〕邱晓茗.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3(02):33-36.

〔19〕张丽凤,顾思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01):79-82.

〔20〕任 文,吴碧波,韩志颖.区域协调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3(03):40-45.

〔21〕房雨露.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2023(03):108-116.

〔22〕刘俊显,罗贵榕.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和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09):9-11.

〔23〕董彦岭.产业振兴: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建设〔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9:172-193.

〔24〕顾 欣,肖忠毅.培养乡村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22(09):51-53.

〔25〕唐华俊,吴永常,陈学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特征、问题挑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3(04):4-13.

〔26〕李 媛,阮连杰.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拓展路径与政策取向〔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02):21-29.

〔27〕张峻恺.数智乡村振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3-65.

责任编辑 徐 芳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