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提升研究
2023-09-01允尚姿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塑造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然而,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教育者对学生的思想引导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学生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存在抵触甚至是厌烦情绪。媒体融合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有了持续而强劲的助力。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遗留影响,融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依旧面临诸多困境,制约着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此,各类高校与思政教育者需要提高重視程度,立足融媒体环境,探索并践行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效果的全面提升。文章以融媒体为核心导向,阐述融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分析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效果的有效举措,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效果;信息传播机制;现实困境;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208-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邯郸市政研会课题“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DSZKT-2023002
一、融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效能
与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机制不同,融媒体更加侧重“传授一体”和“开放共享”[1]。在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多元融合”为基本理念,摒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同时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赋予了大学生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力,推动了思政教育与网络文化的动态结合,使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得以全方位优化,为思政教育育人成效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多元化变革
作为新型的全媒体运营方式,融媒体全面融合了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优势。将融媒体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依托短视频、在线直播、慕课等多种形式丰富思政教育渠道,同时,借助融媒体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模态呈现,并有效践行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理念,进而构建载体多元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思政教育模式,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在多元变革的社会发展形势中不断创新发展。
(三)满足社会发展与教学优化需求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以推动传统行业和新型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为主旋律,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结合势在必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将融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使新旧媒体的优势得以共同发挥,促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2]。同时,融媒体的运用推动着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升了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四)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要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使大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储备体系和健全的能力结构,还需要使其在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塑造[3]。这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具备强大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及资源优势,而融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同时提供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优势,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主体权威被削弱
融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赋予了大学生与教育者对等交流的话语权力,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并给予了大学生更多自由表达的空间,这使得大学生逐渐占据了思政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教育者成为实际教育过程中的辅助角色[4]。这虽然强化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先进性和人本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削弱了教师的主体权威,动摇了思政教育的“主心骨”,不利于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
(二)学生价值判断遭干扰
在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依托融媒体,大学生可以参与社会事件、热门话题及热点舆论的讨论与传播,进而在此过程中不断塑造自身的价值观念[5]。在融媒体自由开放的话语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自由接收感兴趣的话题,并与他人在互动中交换意见,因而其始终处于多种理念交互作用的影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塑造,弱化了思政教育的思想引导效能。
(三)权威理论导向被弱化
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在平台融合、资源融合及形态融合的基础上得以高速传播,使得信息内容呈丰富多元的态势发展,而其中掺杂着形态各异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袭下,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被逐渐弱化,进而对权威理论产生了质疑,导致权威理论的导向作用逐渐减弱,难以支撑大学生思政教育话语权的有效建设。
(四)主流话语调控被影响
在融媒体的加持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话语内容越发丰富多样,大学生在吸收先进思想和进步理念的同时,难免会受到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影响,进而质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6]。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话语在发挥思想引导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受融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的影响,导致大学生难以清晰而客观地辨别多元化的融媒体信息,进而影响了思政教育主流话语的引导和调控。
三、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效果的提升路径
(一)精准定位:“丰富内容+人本强化”融合统一
在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兼顾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主体的人本性,进而在两者的融合统一中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成效。要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思想引导作用,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教育内容的创新和优化,依托融媒体的信息优势,将社会时事、热门事件、舆论热点等大学生普遍关注度较高的素材融于教育内容,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文学经典与教育内容的结合,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和人文内涵[7]。同时,思政教育者需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技术优势,以视频、直播、音频等多种信息模态综合呈现的方式创新教育内容的传播形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以此强化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8]。
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于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托融媒体赋予大学生与教育者对等的话语权力,高度认同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凭借融媒体的大数据分析和算力优势明确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尊重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知识的思考和把握,以保证大学生在对主流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自我塑造。
(二)价值遵循:“恪守精髓+多元传播”辩证运用
融媒体时代,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高度认可主流思想和权威理论的内涵精髓,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还需要符合融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式,以多元化传播为原则,改变教育内容的传播形态和方式,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施教渠道[9]。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导向,其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始终关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决定着各类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10]。
由此,在融媒体环境下,要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首先需要高度认可并全面筑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精髓思想,关注大学生感兴趣的时代信息和社会事件,了解并掌握大学生对时政、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看法和观点,进而以思政教育话语精髓和权威理论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1]。与此同时,在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机制下,教育者需要在保留主流思想精髓和权威理论内涵的前提下,以接地气的方式,将专业性和理论性的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模式创新:“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双管齐下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提升情况,使大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储备体系和健全的能力结构,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12]。在融媒體环境下,高校和思政教育者需要依托融媒体的信息优势和功能优势,挖掘更为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补充教材理论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在理论维度拓展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格局。同时,要借助融媒体环境下的各类平台不断拓展思政教育渠道,使学生可以在网络空间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方向开展自主性的信息挖掘和整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内涵和理论高度,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开拓进取[13]。
理论决定着实践的高度和广度,而实践决定着理论的价值能否得以完全体现,因此,思政教育者可以引导大学生在人气较高的网络平台开设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个人账号,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创作和发布,并通过与其他用户的互动传播正向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渠道探索:“新旧载体+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融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因而在融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兼顾新旧载体的综合应用和线上线下协同发展[14]。对此,高校和思政教育者需要重新重视课堂教学、校园教育及社会实践的育人效能,以课堂和教材为基础,重塑教育者的主体权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注入校园文化的创设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中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扶贫活动等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看待社会的发展并养成自立自强和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15]。
对于线上渠道的运用,高校和教育者一方面需要积极开辟网络教育通道,以在线教育、视频课程和直播讲学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提高思政教育的先进性和趣味性,并依托网络与学生开展实时交流互动,在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中强化人文关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需要依托网络媒介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数据化方式记录并分析学生的课堂签到、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及实践成效,进而为教育者开展个性化施教和差异化教学提供有力参考,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项兼具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基础性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制约着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成效的提升。高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充分融合新旧媒体的优势,以创新发展的眼光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育人效果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培育更为优质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艳,朱澳拉.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8):46-48.
[2] 李茜.融媒体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7):222-224.
[3] 葛丽源,祁春春,郭钰.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6):174-176.
[4] 王艳,孙志远,赵秋兰.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微思政实践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5):114-117.
[5] 白晓微.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3):22-24.
[6] 秦境谷.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6):225-227.
[7] 王婧惠.融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01-203.
[8] 苏畅,陈家骥,魏志宇.融媒体时代会展活动的传播策略与思政表达[J].商展经济,2022,70(24):25-27.
[9] 司忠华,赵宇璇.论融媒体在“大思政课”中的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8):34-37.
[10] 张振兴,丁衬衬,孙汉中.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9):239-241.
[11] 许惠.融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10):120-121.
[12] 白林驰.融媒体时代短视频融入思政教育新路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2):30-32.
[13] 孟丽萍.融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现状分析与优化途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1):90-91.
[14] 许佳,周苏娅,王小丁.融媒体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150-153.
[15] 张春伟.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6-17.
作者简介 允尚姿,电子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