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外宣短视频后期剪辑创新探究

2023-09-01徐嘉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剪辑对外传播新媒体

摘要: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全球话语权力结构随着各国硬实力的变化而重构,舆论场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场所,网络社交平台成为舆情的放大镜。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家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有效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文章以创新对外传播短视频的制作和剪辑方法为研究目的,以作者剪辑制作的短视频《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为例,介绍该短视频的创作背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阐述创新对外传播短视频的必要性。文章分析该短视频创作过程中后期使用二维动画、实景拍摄与动画结合、音效加持的三个创新点,得出短视频运用动画特效以童真柔性的打开方式可以减少硬核主题的意识形态传播的结论,并结合该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后的传播效果,对该视频加以反思和总结,发现选择实景拍摄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维的表达,既突出了创新,又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内容的贴近性,只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海外受众产生共鸣,才能提升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影响力,最终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外宣短视频;剪辑;创新;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044-03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贡献有目共睹。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抹黑中国,让国际舆论环境变得复杂而严峻。全媒体时代,在海外平台尤其是流量聚集的社交媒体平台僵硬地宣传,板着脸说教的短视频已经很难进入海外受众的视野。想让海外受众听得懂中国故事,首先要使用海外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其次要让海外受众听得进中国故事,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如何创新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向海外受众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文以笔者剪辑制作的短视频《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为例,从创新外宣短视频的原因与创新短视频的制作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新外宣短视频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易于海外受众接受

短视频《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创作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该短视频的主要内容:立足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背景,选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主题人物,讲述这位“用一颗种子改变世界”的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展现他为解决中国人吃饱饭问题和缓解世界粮食危机所作出的贡献,反映了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该短视频选取的主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小见大,选取的人物虽是“杂交水稻之父”这个有点“硬”的主题,但吃饭这件事是全球受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文化共性的“软”主题[1]。

纵观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有趣、互动性强,社交黏度高,草根性、娱乐性强,剪辑手法具有创意[2]。选取“杂交水稻之父”这个主题人物,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何制作短視频,以适合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就是要创新讲故事的方法。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对接,易于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让短视频作品引发海外受众共鸣[3]。

新媒体时代,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在海外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僵硬地宣传、板着脸说教不如娓娓道来,柔性地讲故事。

短视频《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拍摄手法很简单,就是绿幕拍摄,创新的重点在于后期——用简易的动画来讲述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动画被普遍认为是纯真化、儿童化的表现形式,能弱化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并且虚拟的动画影像可模糊其内容主体本身的文化身份,增强其跨文化属性与国际传播效能[4]。生动的画面配上真实的音效,让受众身临其境观看一部有趣的微动画片,易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接受画面信息,听懂并听完这个与一粒米有关的中国故事。

(二)客观原因:小成本出大效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居家办公,宅家时间变长,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也随之增长。线上娱乐节目发展迅速,短视频在此期间也产生了巨大的流量[5]。《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制作时间是2022年8月到9月,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当时实地取景受阻,因此选择绿幕拍摄。

绿幕拍摄视频的优点之一是便于后期加特效。首先,绿幕拍摄的视频前景与背景容易分离,抠像后可以在除了拍摄主体以外的任何地方添加动画花字等特效,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6]。本文研究的短视频选取拍摄的景别分别是中景、近景和特写,所以不需要巨型的绿幕摄影棚,只需要在办公室内搭起一面墙大小的绿幕,架起4个专业的拍摄灯,拍摄设备是每个人常用的智能手机和落地式手机三脚架,以便让镜头稳固扎实、不虚不晃。

前期几乎零成本的绿幕拍摄配合后期的动画特效,将袁隆平朴实而光辉的形象用海外受众易懂的可视化语言呈现出来。该视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希伯来语Facebook官方页面的覆盖量达89.9万。

二、创新短视频后期剪辑方法

社交平台巨大的流量圈极易形成病毒式传播,而通过分享转发也能加强视频与受众的互动[7]。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短视频的特征各不相同,在使用短视频开展对外传播时,拍摄的主题与短视频的后期剪辑手法需因地制宜。例如发布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上的短视频应适应其传播规律,才能更有效完成中国故事的输出。

以《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视频为例,在制作前期,绿幕拍摄存在缺点:画面单一,只有主播的讲述,很难向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生动的观感效果。因此,创新的部分就留给了后期,在完成第一步主播所有出境画面的粗剪后,画面上空白的部分都可以发挥想象力,加特效、动画、花字,包括前景的主播也可以变成“巨人”或者“小人”。以下具体分析该视频的三个创新点。

(一)简易图标动画变空镜

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易于理解的形态,通过符号转化将作者脑海中的图像展现出来,以此作出生动的描述。《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中有一段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由于复杂的专业术语仅仅通过主播的讲述很难理解,因此把空镜变成具体的有文化共性的符号、数字、图标进行动态表达,富有趣味性地向海外各年龄段的受众进行解释说明,从而引发受众共鸣。

该视频的空镜由一个个动态的小图标组成。按照常规制作短视频的步骤,先有剧本然后需要画分镜头脚本,但因为时间和人力受限,笔者先把分镜头的想法写在纸上并购买使用了一些设计网站上的图标,该视频的图标都来自网站thenounproject.com,选择适合本视频画风的图标,如稻田、无人机、播种机、饭碗、电饭煲等。

笔者根据剧本内容搜索并下载相应的图标,之后就是动效,动效也是动画的核心。把图标导入视频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给图标打上关键帧,然后给图标制作各式各样的动画效果。在没有具体的分镜头脚本的情况下,剪辑的过程也是编导和创作分镜头脚本的过程[8]。常用的运动轨迹:各个方位的位移、缩放、旋转,烦琐的遮罩也可以打关键帧,还可以在透明度上打关键帧做出隐现运动,颜色板上打关键帧自动变色,等等。只要是Final Cut Pro上面可以打关键帧的操作,都可以使静态的图标或图片变成各类运动轨迹的动画,这样就给单调的画面增添了层次感、创意感和趣味性,从而吸引受众眼球,使受众更容易、更快速地接受该视频的信息[9]。

(二)主播与动画互动,提升画面的趣味性

拍摄短视频就是用镜头语言向受众传递拍摄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拍摄前期要将剧本转化成多组镜头,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分镜头设计。

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利用中景最能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10]。绿幕拍摄的视频没有前景和背景的限制,拍摄主体的全视频都在叙事。在用中景拍摄主播时,可以在拍摄前期的分镜头中设计主播与后期的动画进行互动的动作。拍摄时计算好主播动作的距离,以便后期剪辑时制作动画的运动轨迹与主播动作相贴合,以使视频画面自然流畅[11]。例如视频画面中,主播变成“小人国”的人,走向巨大的粮仓,展现超级稻试验田产量比普通水稻亩产水平增加6倍多。

三维的真人与二维的动画相结合的制作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在电影中。主播与动画互动避免单一景别多次出现,导致视频的可看性降低。设计幽默的主播与动画互动的画面,能够增强动画特效的趣味性,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拍摄与后期剪辑相辅相成,运用好镜头语言,能使短视频的内容引发受众共鸣[12]。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影视拍摄设备和制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视频制作软件层出不穷,从简单易上手的剪映到比较专业的短视频剪辑制作软件Final Cut Pro、Adobe Premiere、Adobe After Effects等,为后期剪辑打开了广阔的创意大门。与本文研究的短视频主播与动画互动创新设计类似的制作短视频的创新艺术,是实景拍摄与二维动画相结合。两者之间可以互补,以达到“1+1>2”的效果[13]。在无法拍摄实景时,可以运用二维动画制作出类似实景的画面,动画制作的画面可以发挥想象力,比通过实景表现的画面更有创意感和童趣,也能使视频的整体风格变得温柔可爱[14]。在不想使用单纯的同期声表现剧情的时候,可以使用二维动画增强视频的氛围感。二维动画与实景结合成片,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

(三)音效加持,提升观看性

音效就是指由声音所制造的效果,是指为增强场面的真实感、气氛或戏剧讯息,加于声带上的杂音或声音。

所谓视听语言,就是加上声音,进一步刺激受众视觉和感官,让受众身临其境地觀看一部短视频作品。音效的长短可以通过视频软件进行剪辑操作变速、淡入淡出等,音效放在视频中的位置也是一个关键点,最基础的一种操作方式就是跟随动画的运动轨迹[15]。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视频中每个细小的动画都有相对应的音效。使用音效的原则是真实贴近画面本身,为画面的真实感和生动性服务,多层次、多维度的音效有助于提升视频的整体质感与可观性。

三、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社交媒体时代,海外受众通过观看短视频能够快速、低成本接收各类信息。短视频以丰富的视听表达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要创新短视频的制作方法,改变剪辑思路,配上动画特效。生动有趣的动画能够以柔性的可视化语言减少意识形态的硬核内容,动画的视听语言也易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受众理解,易于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传播,更高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 张梦鹤,刘冰祎.小材料新闻体现大主题思想:以小见大,让新闻更出彩[J].传媒论坛,2019(7):92,94

[2] 王皓. MG动画短视频如何助力抗疫宣传[J].传媒,2021(6):56-58.

[3] 邱梦雅,朱爱敏.短视频的共情叙事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以李子柒海外走红为例[J].采写编,2022(1):157-159.

[4] 韩晶晶,赵允智,熊奕瑶.动画短视频如何开辟国际传播新路径?:以“动画里的中国”系列短视频为例[J].中国记者,2022(2):106-108.

[5] 白雪. Vlog在主流媒体抗疫报道中的实践及路径分析[J].传媒论坛,2022(13):35-38.

[6] 刘琤琤,吴限,张淼.超小绿幕拍摄应用研究:以电影《飞向月球》为例[J].现代电影技术,2022(8):37-42.

[7] 夏临.“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探析[J].视听,2019(11):5-9.

[8] 李雯.短视频剪辑师编导意识的培养与创新[J].传播力研究,2021(6):56,59.

[9] 张敏.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视频后期制作和剪辑方法[J].理论研究,2022(8):3835,3837.

[10] 郑宁.视听语言在短视频领域的运用分析:以抖音平台为例[J].中国有线电视,2020(12):1458-1460.

[11] 李冲.疫情报道中,主题短视频的剪辑思维与技巧:以《武汉,不会忘记》短视频为例[J].新闻前哨,2020(5):17-18.

[12] 刘璐.论数字动画与实景拍摄结合影片的创作:《抽象》角色动画制作项目解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13] 刘永昶.移动短视频的众生话语与审美裂变[J].学海,2021(1):174-180.

[14] 赵嘉麟,赵允智.小制作如何讲好外宣大主题?:以双语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为例[J].中国记者,2021(2):110-112.

[15] 刘睿翔. MG动画短视频《有趣的钧瓷》创作阐述[D].郑州:中原工学院,2022.

作者简介 徐嘉,二级翻译,研究方向:新媒体短视频剪辑制作。

猜你喜欢

剪辑对外传播新媒体
数字视音频编辑与制作课程的项目设计探讨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剪辑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