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训练多元化实践
2023-09-01李莲
李莲
摘要: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掌握能力。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性,语言文字训练课恰恰能反映这一特征。部编版语文教材凝聚了诸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范例,让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音律之美,并归纳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规律,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语言鉴赏及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多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不可无规律地进行,这样不仅无法达到常规的训练目的,而且会弄巧成拙,使学生误解文意,以致误导学生的认知,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应当多方面考虑,找到最适合的训练角度制定练习项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如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就有大量的语句值得品味。文章以此篇文章为例,探讨如何从多角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 分析学情,确定训练点
学情分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分析学生的学情、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地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帮助学生提升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先全面分析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语文教师应当着重加强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但是在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减少逐字逐词讲解的时间,比起面面俱到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往往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因此,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生字、词,搜集学生的反馈之后,总结出易错字及词义难懂的词语,再进行实际教学。
以《爬山虎的脚》为例,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认识1个多音字、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16个词语。以教授生字“柄”为例,教师可以采取随文识字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这个字,先带领学生朗读“柄”字,然后通过形象的简笔画,引导学生理解“柄”的词义,即“柄”就是将植物的花朵、叶片相连接的那根长条;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文章的插图中找到爬山虎的柄,这样就使学生巩固了对“柄”字的印象。在教学多音字“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曲”字的句子,然后向他们分别解释“曲”的两个读音表示的意思,接下来让学生猜测每个句子中“曲”的读音是哪一个并解释选择其读音的原因。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否则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写生字时,教师要重点教授一些字形复杂的字的写法,如“瞧”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嫩”字要注意将左中右三部分写紧凑以维持跟其他简单字一样的大小,“隙”字要注意右半边的上半部分不是“小”,而“固”字的字形虽简单,但是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即先把里面的“古”字写完,最后写封口的横。在进行词语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辅助学生理解词义,如下雨过后汽车驶过留下的那串水渍就是“痕迹”,晃动桌子时桌子腿不动就是“牢固”,这些具有画面感的形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词义。
教师根据学情确立训练点的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而且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期望,同时能够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及时弥补和完善,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2 依据单元语文要素确定训练点
语文要素是指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具体要求,一般会出现在开启新单元的导语中。而统编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便是设立了语文要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前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中生动而准确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该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爬山虎的脚》正能体现这一语文要素的要求。这篇课文的作者在描绘爬山虎叶子的外形与“脚”的变化时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句,并且细致描写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根据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应当将语言文字训练点确定为“找出文章中描写生动、准确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教师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观察爬山虎的。学生通过文章中描写的“叶子”“脚”可以知道作者是近距离观察爬山虎的,又通过“占了一大片”“满是”这样的字眼揣测到作者还在远处观察了爬山虎,由此引导学生得出作者运用了远近结合的观察法来观察爬山虎。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有的学生认为“叶尖一顺兒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写得最好,因为由此能想象到爬山虎像瀑布一样独特的长势;有的学生最喜欢描写爬山虎叶子由嫩红到嫩绿的变化过程的句子,因为作者把颜色变化描写得很具体。教师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想法的表达和分享,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同时要注意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针对学生优秀的一面,教师要在课堂上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其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无论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优点还是不足,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想法之后,都要及时地归纳和总结,以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明白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使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明白生动性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3 根据课后习题要求,确定训练点
课后习题可以从侧面反映单元教学的学习目标,一般是针对单元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积累词句的表达方法,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因此,根据课后练习题确定训练点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第二道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是让学生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根据此要求,教师可以将训练点确定为“感受爬山虎的攀爬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与教师一起探讨。在作者的描述中,爬山虎的脚(爬山虎茎上的细丝,这些细丝顶端的吸盘可以保证爬山虎“黏”在墙上)就像小动物的脚,会做出“伸、触、扒、拉”等动作。为了增添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小组的学生,让他们分别展示爬山虎爬墙的这四个动作,并且让学生找出这些动作的特点并思考是否能颠倒这些动作。学生可以得出,“伸”这个动作比较轻柔,“触”这个动作比较迅速,“扒”这个动作是紧紧攀附在墙上,做“拉”这个动作时,踮脚的同时身体需要前倾。这四个动作之间有着很强的连贯性,不能随意改变它们的顺序。虽然爬山虎的脚能带动枝叶向上攀爬,但是爬山虎并不能像动物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而是要靠长出新的“脚”才能向上延伸一步。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爬山虎在墙上“爬行”的视频,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爬墙过程。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到“一脚一脚”这个形容的精妙之处,以及叶圣陶先生观察之细致和精准的语言掌控能力。
4 分析文本写作特点,确定训练点
文本写作特点一般是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有值得学习的独特之处,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可以借助范文中体现的文本特点来确定训练点。这就需要相关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于所讲授的文本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对于文本的写作特点需要有整体上的把握,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共同分析和讨论文本的写作特点,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课文《爬山虎的脚》一文的课前讲解准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生动准确地描绘出平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因此,教师便可以据此将训练点确定为“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植物生长过程的变化不仅缓慢,而且不易观察到,因此作者需要耐心且细致地观察才能准确描绘出它的生长状况。通读整篇课文,引导学生标注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以前”“现在”“原先”“后来”“不几天”“逐渐”,就可以发现作者是对爬山虎进行了长期连续的观察。另外,课文中还有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值得学生学习,如“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些比喻的修辞手法与联想的写作手法用得恰到好处,教师可以此为例子,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美感与作用,进而可以展开修辞手法的写作练习,在不断练习和赏析优秀例句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大蒜,将其放入透明的盒子中,加入適量的水,让学生观察大蒜头的形状和颜色。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可以拿着装大蒜的盒子在教室中转一圈,学生观察完之后写下初次观察日记。下课后把大蒜放到教室的窗台上,给学生布置每天都去观察一次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喜好,可以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大蒜的变化。大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便可收集到充足的观察数据并据此写成观察日记。在这次观察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其积累生活常识,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时,教师要从多角度入手,如学情、单元语文要素、课后习题、朗读训练、写作特点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以及语言文字鉴赏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和语言使用及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教师应当综合考虑之后再为学生确立恰当的训练点,这样才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快速积累语文知识并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坤.对“症”下药寻良方“骨”“肉”相连写好文[J].吉林教育,2021(12):89-91.
[2]杨秀梅.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7(2):80-81.
[3]赵丽,唐静.聚焦观察主题 感悟语言表达 达成语文要素:《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2022(21):27-29.
[4]马秀兰.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为例[J]. 名师在线,2022(2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