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高校应急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2023-08-31杨林
杨林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而分析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在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遵循的基本理念基础上,积极探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应解决对策,为后疫情时代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3-063-0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第一时间落实疫情防控应急工作,三年来坚持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严格落实动态清零的基本治理之策,使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高校作为青年学生学习、求知、成才的重要阵地,倘若流行传染病在高校爆发,后果难以想象。由此可见,高校作为后疫情时代防控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一直以来坚持贯彻国家提出的流行病防控精神,各级部门切实履行流行病防控主体责任,有效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以往的防控管理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可行性对策,以期给今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后疫情时代高校在进行学生工作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特点包括:第一,复杂性较高。鉴于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往往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学生群体范围涉及面较广,每个学生的性格、出生地、专业都各不相同,所以相对而言管理起来更加复杂。第二,不确定性较大。学生在学校生活过程中会体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问题,很多问题都需要依靠之前积累下的经验来进行解决。然而在学生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第三,风险性较高。相对于其他场所的防疫工作来说,高校学生防疫工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风险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强化每个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整体疫情防控意识。其四,具有一定综合性。学生防控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所以在防控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全面,因此相关人员需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学生防疫管理工作才能更加具体全面。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意识形态工作挑战。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全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到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一些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数据及信息,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也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潮和信息的干扰与影响,高校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实践证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取得优异的抗议战绩。反观西方一些国家在国内疫情失控的情况下,开始恶意抹黑中国,采用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在互联网攻击我国制度和防疫政策,对此必须加以防范和回击。
后疫情时代下高校应急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第二,管理理念需要创新。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管理对象,以安全稳定为主线,以“严格管理”为基本理念开展进行。在“严管管理”理念引领下,接受统一行为规范是高校学生首当其冲应有之行为。这种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是高校行政化管理的遗留问题。它是一种简单的自上而下的指挥和监督,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信心、创新力,限制了高校学生学习及生活中主观能动性。
第三,管理制度需完善。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而言,学校扮演着管理主体的角色,主要需要负责的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家庭以及社区主要负责给学校的管理提供帮助,可是从整体上来看,存在明显的管理不到位现象。学校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校园内场所,比如,教室、宿舍、食堂、体育馆等。学生始终处于被管理状态,导致学生对自我管理的主观认知不够,缺乏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管理制止力有待提升。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需创新。如利用大数据信息分享,使得学生的管理需多方位一体化,学校、家庭和社区共享学生出行轨迹。
第四,管理方法需要进一步更新。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面对面、批评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些管理方法使学生认知并遵守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为基础,从而实践遵守学校基本管理,服从学校安排。所以,没有充分带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缺乏具体实践,未有效落实将学生作为中心的根本理念。
(二)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第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疫情的暴发导致学生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学生基本学习状态也随之有所改变,与此同时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首先,排查难度增大。受疫情的严重影响,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变化非常大,如果学校缺乏专业化的心理辅导老师,很难第一时间找出学生不同于寻常的心理问题。其次,监控难度大。随着疫情的影响程度不断扩大,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控工作也越来越困难,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他们的工作量超标。再次,心理健康复杂性高。日常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自学业、情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压力,随着疫情防控背景下,很多学生会产生一些不同于往常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最后,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受到一定限制。在日常情况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时,主要以一些心理知识讲座活动为主,疫情原因,这些活动被迫减少或者取消。所以学校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需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的心理知识讲授,学生缺少与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心里健康宣传受到局限。
第二,学生的防疫思想立场问题。重大疫情与“信息疫情”往往相伴而生。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发展,有关疫情的各种传染,在网络上陆续发展开来,严重影响了抗疫斗争工作。西方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发布虚假消息,目的在于刻意抹黑中国形象,诋毁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遏制我国发展。高校学生正处于意识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期,他们的社会感知甚是敏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鉴于他们本身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往往会受到外界的误导和影响。互联网上关于新冠疫情的消息形形色色,容易使意识形态不坚定的学生出现信息辨识误差,让学生产生困惑,所以更好的加强对于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要第一时间帮助学生答疑思想解惑,提升每个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疫情防控期間,高校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的一大重点难题。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遵循的基本理念
(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将学生放在首位,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尊重,保证学生个性、人格以及潜能的多方面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进行关注,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进行具体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从原本的指挥、监督以及控制,改变成引导、启发以及支持;管理职能也应该做出适当调整,通过对学生服务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组织形式以及制度保障方式进行创新,真正的做到管理、服务以及育人的有效结合。
(二)树立“管信服”理念
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与传统管理相较而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更为重要。所以,树立“信管服”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创新管理体制,养狗尊崇的前提下,通过这个理念,来对高校学生的日常情况进行管理。其次,“信”是以信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回归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地位;“管”是指以疫情防控安全条件下的科学管理。如安全第一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开展日常活动。“服”是高校完善为学生服务功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最后,以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前提,建立以“信”为基本逻辑、“管”为运行逻辑、“服”为发展逻辑的全面而持续的大学生管理机制。
(三)综合使用宏观、中观与微观有机统一的管理方法
后疫情时代,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有机统一对学生开展日常管理。宏观层面,管理者应根据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内在需求,与时俱进转变管理理念,打破学生管理的空间瓶颈,探索实施全方位系统化的合作管理模式。同时,明确各个管理主体的相关职责、目标和任务,建立合作机制。中观层面,高校应尽其所能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保障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进步和学习效果。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对于不同学生在需求方面的差异,高校要将多元管理主体具有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不断地对管理平台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给学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服务。
四、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探赜
通过以上对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面临问题及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全面剖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疫情时代安全、有序、高效推进高校学管工作的路径。主要路径如下: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面对任何突发事件,首当其冲要加强思想建设。结合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过程中伟大抗疫精神和伟大斗争精神所展现的生活实践,作为学生防疫思想政治教育的弥足而生动的教材,加强高校学生的自觉性。互联网是现在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增加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提高学生关于网络信息的辨识度,让每一个学生自觉的抵制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根据情况变化与时俱进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利用流媒体即时性与互动性,引领作为流媒体主要群体之一的高校学生,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转化为前行动力。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始终树立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有效落实“两个维护”,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进行培养,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担当意识
定期在学校开展讲座活动,对国家最新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应急事件如何应对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个人行动必须遵守法律,决不能因自己所谓的个人利益影响整体的工作布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面对国家或社会灾难时,发挥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一切行动在立足大局,着眼长远的基础上三思而后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引导家人共同遵守规则,体现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三)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一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活动,根据疫情隔离期间的经验总结,要打造相对良好的心理文化气氛,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榜样和带头作用,创建完善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咨询联动机制,全方位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二是创建宣传阵地。合理利用流媒体,在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扩大心理教育宣传范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分享抗疫英雄鲜活事例,让学生充分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是加强心理助困帮扶工作。定期给予其心理辅导,给予他们最大化的帮助。同时,定期进行摸底排查,创建完善健全的心理健康档案,适时的给予他们适度的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的焦虑心情,为他们排除特殊情况期间引发的心理压力赋能,力争做好每个学生的心理保护工作。
(四)家校联动共织防控阻击网
面对任何突发事件,离不开家校的配合。所谓家校联动,主要指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學生的发展,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达成的一种合作互动关系。在面临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家校联动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如下几个方面,对家校联动效果进行提升。首先,大数据记录家校基本台账。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每日汇报,学生行程汇报等方面的内容,且要保证随时联系得到,实时掌握学生的真实动态,对于出行轨迹异常的家庭(成员)予以实时跟踪和及时处理。其次,扩大联动渠道。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联系方式,如有微信等其他方式。在不断拓宽联系方式的同时,还要确保家校之间的有效联动。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优先采用电话联系方式,而在日常联动过程中可以采用微信等方式,这样既方便了学校又方便了家长,可以在彼此之间创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联动,让其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在这场抗疫之战中我们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要时刻铭记。而在后疫情时代下,我们更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新的挑战。各高校应坚定信心,守土有责,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着眼于“常”,持之以恒的做好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守护学生健康与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注释:
①②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2022.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Under Post-pandemic Era
YANG Lin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1309,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post-pandemic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post-pandemic era.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concept followed by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post-pandemic era.
Keywords:post-pandemic era;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责任编辑:侯净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