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构建问题教学情境的研究
2023-08-31曹万强
摘 要:之所以产生“数学”学科,是因为一些“问题”的产生,所以,数学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情境”是极其重要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具有天然优势,也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助于他们全面、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整体学习质量.文章就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意义切入,概述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3-0008-03
收稿日期:2023-05-15
作者简介:曹万强(1973.4-),男,甘肃省酒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初中生感受数学知识魅力,更能让初中生发挥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数学问题情境能让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迅速找准数量关系、明确题意.此外,初中数学构建问题教学情境是全面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探索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路径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的最优选择[1].
1 初中数学构建问题教学情境的意义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情境、问题思考情境、问题解决情境中提高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强化他们的数学学科认知力.最为重要的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属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还能让初中生学到更多的数学应用知识,感知数学知识的运用方式和组成形式,体会数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
例如,“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反比例函数”涉及的相关数学问题为导向构建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在“反比例函数”教学中迅速获取数学问题、数学概念,通过分析问题,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思路.初中数学《图形与坐标》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感知“图形与坐标”相关的问题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图形与坐标”的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初中数学构建问题教学情境的目的
2.1 便于开展双基教学
双基教学涵盖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两个维度,其本质思想在于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应用、训练”,进而让学生通过双基教学掌握知识是什么、技能是什么,进而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具体来说,双基教学强调的是“练习中学习”,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扎实基础知识,并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熟能生巧”.最为关键的是,双基教学具备了“启发性”“问题驱动性”“示范性”“层次性”以及“巩固性”的特征.对于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而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理”“数学公式”“数学法则”等知识体系作为问题教学情境中的重点内容,并利用数学练习题开展“数学运算”“数学画图”“数学推理”“数学论证”的技能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在开展双基学习的基础上,获取数学学习的必须技能和核心知识,进而为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奠定基础.
2.2 激发问题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需要教师借助生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发现、生活感悟进行,产生生活好奇和数学好奇,进而激发自己内心的问题意识.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欲,逐步形成“爱提问”“会提问”“勇提问”的意识.
2.3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学生具备良好的质疑能力、提问能力、思考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构建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表达,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通过大胆质疑开展提问.此外,大胆质疑的能力也是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基础.缺乏大胆质疑和大胆猜想的教学过程,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功能无法发挥.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诸如“以生为本”“教书育人”“德育先行”等理念,建立师生良好的交流渠道,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通过大胆质疑培养提问能力.
比如,《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结合具有生活气息的一些事物构建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围绕着“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判定”进行自由讨论、自由表达和自主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勾股定理复述”“直角三角板运用”等进行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能力在“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判定”中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问引导”“开放问题”,让学生将自己对“数学”和“生活”的大胆质疑“和盘托出”.
2.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数学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往往不能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学习和提问.教师若不注重对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将会和教学内容發生脱节,也不利于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用心呵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学习发展,从正确思考方式的引导入手,让初中生在学习中逐步实践自主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习题解答,尤其是采取灵活简单的方法进行习题解答.
3 初中数学构建问题教学情境的路径
3.1 构建“发现问题”教学情境
初中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极易受到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属于数学教育的中级阶段,初中生对数学教师非常依赖,出现问题和疑问之后,往往下意识地就会求助教师.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构建的首要目标是“发现问题”.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摒棄以往“提出问题”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为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奠定基础,为依托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理论、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做好准备[2].
比如,《反比例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反比例函数”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依托视频和图像为学生展现一些“反比例函数”涉及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反比例函数”的相关问题和现象,结合“反比例函数”的知识与同学进行讨论,逐步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而通过构建“发现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3.2 构建“分析问题”教学情境
“分析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是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构建的第二目标,是学生通过问题教学情境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此外,“分析问题”教学情境也是初中生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缺乏“分析问题”教学情境并不是完整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初中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进而使初中生养成“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提升学生从问题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比如,《三角形证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形证明条件”“三角形证明的条件找寻”“三角形证明的相关理论”作为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分析问题”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解答“三角形证明”的相关习题.这样,学生在问题引导后,会沉浸到“问题分析”教学情境中,进而获取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
3.3 构建“解决问题”教学情境
数学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对某些事物和抽象现象进行规律总结、现象描述、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科的重要价值.因此,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需要依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通过“问题联系实际”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情境构建.这样,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实现了数学问题、学生生活经验和数学理论知识的结合,教师能够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推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理论概念的传递.
例如,初中数学教学中“代数”属于比较基础和重点的内容,这部分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代数”计算问题和生活中的情景故事结合在一起,并在故事中将计算方法、计算思路引导出来,让初中生通过生活情境感知“问题分析”教学情境,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没有那么吃力,从问题中获取的知识也具有直观性,也能加快知识的内化.
4 结束语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规则、理论、程式等对客观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并从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主动适应教学改革要求,重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全面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于久洋.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应用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2] 段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1(31):34,36.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