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历史有效教学实践探究

2023-08-31胡常海徐灿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胡常海 徐灿华

[摘 要]文章以《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为依据,关注中职学生的学情,落实中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职历史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视角下,通过目标具体化、内容主旨化、问题情境化、叙述故事化、活动主体化、评价精准化等六个维度实现中职历史的有效教学,充分发挥中职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工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5-0092-04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历史新课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笔者认为,当下的中职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紧紧围绕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对教学目标、教学主旨、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进行有效的设计,让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到实处。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为例,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策略与方法。

一、目标具体化,有效教学的准度

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前提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情、依据新课标和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教学以中职学校历史新课标内容要求“知道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通过对“工业革命的背景”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时空、多种角度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工业革命的发生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工业革命背景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是在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资产阶级为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满足扩大市场的需求,推动英国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转变。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通过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让学生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特点。通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结论。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潮流,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内容主旨化,有效教学的高度

依据中职学校历史新课标确定的具体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内容的立意是:通过对工业革命发生背景和经过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阐述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及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本课的教学主旨就是“两次工业革命”,重点是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特点、影响,难点是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影响。为此,本课从“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三个环节,全面让学生学习、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经过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第一环节“工业革命的背景”。在教学“工业革命的背景”时,教师可以运用历史事件、文献资料和图片来补充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让学生分析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突破手工生产的局限性,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教学“工业革命的进程”时,教师可以运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发明创造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不同点。教师通过引用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开发和应用等资料,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理解各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特点,体会国家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教学“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史料和图片,把工业革命的影响整体展现出来。对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要利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特别是对垄断组织的出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等,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

三、问题情境化,有效教学的亮度

历史教学必须创设情境化问题,这对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講述第一环节“工业革命的背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其中第一幅图片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幅图片是爱迪生因发明电灯而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电灯代表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的发展,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时教师创设问题:工业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其进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以下材料:历史学家钱乘旦的相关材料,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相关材料,王春来、卢海生主编的《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相关材料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的相关材料,精心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何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國家呢?(政治因素: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科技因素:手工工场时期重视科技与发明;资金因素: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劳动力因素: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造成大量流离失所的劳动力;市场因素:殖民扩张带来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假如你是当时英国的重要官员,你会做出哪些决定促进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

问题2:同一时期的中国有可能发生工业革命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当时中国的主要官员,你会怎么做呢?(不可能。因为当时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重视科技发明和创新,以及当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设置和解决这些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让课堂教学及时有效,熠熠生辉。

四、叙述故事化,有效教学的温度

历史教科书是高度浓缩的精华,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行为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讲授本课的一些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应尽量提供和补充一些鲜活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讲述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进程”时,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整体,常常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者可视为前者的深入发展。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飞梭”“珍妮纺纱机”图片。说明:飞梭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但飞梭不是真正的机器,第一台真正的机器是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它使纺纱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所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为什么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呢?其概况和影响如何?这时,教师需要补充一些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棉纺织业技术革新的原因、概况、影响。

棉纺织业技术革新的原因,一是人们喜欢棉纺织品,纷纷出钱购买,导致棉纺织品物以稀为贵;二是棉纺织品市场需求的扩大,促使人们改进技术、创新发明。先是飞梭,随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新发明层出不穷,机械化生产逐步在棉纺织业推广,工厂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代替了以前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工场。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瓦特、蒸汽火车、轮船的图片,然后设问: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瓦特是怎样改良蒸汽机的?蒸汽机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时,教师适时补充瓦特与蒸汽机的历史知识,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学生明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相关图片,通过图片可以看出,电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这时,教师适时补充一些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和特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见表1。

五、活动主体化,有效教学的深度

学生主体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核心素养的有力保障。本节课通过课堂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在讲述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教师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历时长、范围广、发明创新多,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现在,请同学们进入“历史”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体验当时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展开讨论和探究。

小组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空前繁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业变革也由传统技术逐渐向新型技术转变,并在欧美地区逐步推广展开。

小组2:工业革命促使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工厂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工厂的制度和管理方式日益得到重视。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垄断组织出现了,资本家利用建立的垄断组织攫取高额经济利润,但是垄断也阻碍了公平竞争、公平经营,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停滞。

小组3:工业革命促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上两大对立阶级逐渐形成,一个是通过工业革命发家致富的工业资产阶级,另一个是利用自己劳动力谋生的工业无产阶级。随着财富的积累,工业资产阶级在社会发展中要求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他们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社会改革,获得了相应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小组4:工业革命促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不断形成和扩大,日益成为国家社会生活的中流砥柱;二是机械化的现代工业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物美廉价的商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群众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开始出现,人们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是女性地位得到提高,获得了更多教育的权力和机会。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小组5:工业革命也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开始出现并日益严重、资本家的贪婪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比较差、流行疾病与犯罪现象层出不穷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工人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利用社会立法等行政手段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小组6:工业革命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和大肆掠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阶段,亚非拉大多数地区基本上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最终形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工业发展落后于英、法等国。但是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发展已迅速超过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跃居世界第一。

问题:指出材料一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具体表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诞生了新的工业部门;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材料二 美孚石油公司在成立时就掌握了美国全国石油90%的产量,美国钢铁公司曾控制着美国65%的钢产量。据统计,1904年,美国的381个托拉斯兼并了5000多家企业,掌握了70多亿美元的资金。

问题:材料二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出现了何种现象?如何认识该现象的本质?(现象:垄断组织的出现。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三 1911年的某天,西欧一老板边喝茶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产品,并放心地等待货物送到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投资;如果他愿意,还可以坐飞机到世界上任何他想去的国家。

问题: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初世界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六、评价精准化,有效教学的效度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要求”[2]。中职学校历史新课标明确把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两个等级,相应地把学业质量水平也划分为两个等级。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落脚点,制订出符合中职学生发展水平的学业质量要求评价目标,见表2。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笔者始终把评价指标与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任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精准有效。限于篇幅,课堂教学评价的实例就不一一赘述了。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评价必须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力争全方位、多渠道、多视角、多维度地评价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达成效果。

總之,随着中职学校历史新课标的颁布,历史成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必修课,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认真研读中职学校历史新课标,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精心备课、上课,不断探索中职学校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效,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陈 明)

[基金项目]2021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历史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JK21125)。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工业革命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