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2023-08-30张雷刘航睿

关键词:新时代

张雷 刘航睿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文化建设的新表述为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推进我国文化发展进行了全局性谋划。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自强”;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2-000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更加“自信自强”。我国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道路上,还需要继续做好文化建设,走向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2-4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既是破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可行之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现实考量:“文化自信自强”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用全局观谋划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顶层设计,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破除困局、开创新局擘画了新的路线图。

(一)“文化自信自强”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关键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规划中的“灵魂所在”,文化建设实现“自信自强”,将中国人民追求进步、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位一体”并非一个并列同次的体系,而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高组织化的整体制度,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中相互交织、共通共进。一旦其中一环出了问题,总体布局就无法正常运转。也就是说,“文化自信自强”直接影响着其他四个方面的推进能力。若想平衡发展、互惠互利,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定离不开“文化自信自强”的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32“文化自信自强”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将使亿万中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很可能忽视了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文化发展的短板可能会成为社会转型发展的软肋。有了文化的力量,新征程上,我们就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文化自信自强”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可为新时代开创新格局,更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始终保证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工作的根基,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以高品质的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以文化提振人民自信心,把“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而引领新风尚、教育人民,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成为我们亟须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实现新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文化自信自强”服务国家建设,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协调发展。

(二)“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1]22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其本质要求之一,就是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二者犹如鸟之双翼,不可或缺。

现代化,广泛被认为是国家技术、生产方式获得高度進步演变的过程,它往往伴随着思想文化“软实力”同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提高。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与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和发展,既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也离不开“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文化自信自强”承载着我国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嵌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每当经历重大的历史变革,文化总能感受到国运的变化。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过了艰辛的历程。一代代中华儿女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熔铸成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的坚强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文化自信自强”,培养了中国人民“顽强不息、坚毅奋斗”的民族气节,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踔厉奋发、勠力同心”的奋斗基因,使得中国人民自豪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肯定其具有的独特价值,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解决现实困难的“导航力”。

因此,唯有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可与文明新形态的演进同向同行,不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自信自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坚实根基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永远离不开文化繁荣兴盛的支持力。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竞争力量的集中反映,在文化领域做大做强,主动将“无形的力量”培养壮大可为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站稳脚跟奠定优势。若对自身文化缺乏理性判断与清醒的认识,缺乏文化内核作支撑,这样的民族复兴也只会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世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只有建设文化强国,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才能赢得世界的尊敬,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以民族精神为主体文化的繁荣,是社会整体发展、国家整体力量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上的某些优势,将其价值观渗透到世界各地。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带入由西方霸权文化价值观建立起来的系统规则之中,以文化交融方式掩盖资本主义思想的渗入,使一些国家陷入“疏离本国”的错觉当中。如果我们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文化可能会在世界文化浪潮中陷入对西方的“文化依赖”中。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认清本国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自强”精神。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把文化发展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中华文明精神,尊重他国文化,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既要警惕丧失文化主体性,又要避免盲目排外。理性看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走和平发展、胸怀天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四)“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所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力,又需要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领导力的“精神力量”。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国家的繁荣与衰落离不开文化,若失去了具有本民族特色文化的支持,国家就不可能真正地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通过文化自信凝聚强大向心力。

“文化自信自强”具有滋养民族文化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的作用。“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非毫无关联,它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信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营养。历史上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矛盾,大多在于文化包容与融合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逐渐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高度“文化自信自强”的民族文化,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與发展来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地域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文化多元、共同的社会理想和精神品质,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主的红色文化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对“文化自信自强”的信心,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标志,以及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可和肯定。民族复兴,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没有强大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很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就很难实现持续发展。

“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它是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定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美好憧憬的坚定信仰,是对国家文化的集体定位与归宿的指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获得更多物质上的满足,也需要更多的精神动力来巩固,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滋养,发掘出民族富强、民族复兴、民族福祉的价值基础,为中华民族传大复兴创造坚实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可行之策: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扎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并非是脱离实际的空谈,要加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样,我们就可以担负起文化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巩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复杂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群体对存在的文化多元化的理性认知和对其发展演进的理解,即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反思内省,对异质文明包容理解、去粗取精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自信自强”相比,“文化自觉”更是一种对自我文化的理性认同,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先决条件,它可以将文化发展历程中的经济、政治层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准确把握与其他文化间的联系,以便博采众长。

回顾历史,若无法梳理和理解自身文化,任其“混沌蒙昧”,“文化自信自强”就会变得“矫揉造作”,变得“虚伪”,难有根基。五四运动使文化的反省到达顶峰,很多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思考了中华文化的问题。在吸收融入异域文明的过程中,明确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183-186的宽容理念,保证文化间的互相借鉴交流,始终保持活力,不断焕发中华本土文化的生命力,确保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而这正是中华文化高度“文化自觉”才能达成的效果。

“文化自信自强”与文化自觉相互依存。如果没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就无法实现“文化自信自强”。不管是文化自觉,抑或是文化自信,都是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独特的情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自觉之上,才能使自己的文化发展更加鲜明,凸显更深层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民的“根”与“魂”。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民族产生了各自特有的思想与文明,包括大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民本思想等,各代仁人志士进一步充实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坚持创新与发展,使中国人民在艰难的时代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唯有把自己的文化意识深入心中,对自己的文化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思与创新,包容吸收异域文明的优秀成分,才能在文化发展与建设中表现出更强大的自信。

(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却存在着十分默契的相通契合性,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相互依存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8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向度上才更具有解释力。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体现,又是在顶层设计中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依据,以一个具有广泛普遍性、与历史相联系的角度来审视理解改造世界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吸取优秀发展成果的进程中,偏重于以“辩证性”和“全体适用性”的思维方式,用崭新的文化视角审视社会和历史。当中国先民面对现实困境时,常常会发出“世界大同”“天下大公”等对社会憧憬的美好希冀,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在精神属性上互为相通,均强调“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兼容并蓄、吸收和借鉴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多个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二者都具有“开放性、辩证性、时代性”的特征。正是由于二者的相似性,其才具有了融合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源于现实,运用于实际,极大丰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科学内涵,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根基,进而接受先进的理论指导,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有利于推动其自身发展。如果二者不能相互有机融合,马克思主义就等于是一种“乌托邦”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会失去科学理论指导,丧失生命力。

在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从文化本身的发展出发,将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这一命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力进行科学的解答。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切实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因素,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次的因素,事关民族精神的凝聚,是国家基于其价值理念、文化创造、精神风貌等体现国际影响力的具体方面。

在走向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已不再局限于文化,而是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外交等各个领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堅定“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强盛是相通的,一个国家要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也就意味着它发展成了一个文化强国;而一个文化软实力强大的文化强国,必然很好地做到了“文化自信自强”。

一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若没有强大的国家硬实力作为支撑,那么软实力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即使拥有很强的国家硬实力,并不意味着软实力对应提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硬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但国力日益增强的同时,软实力相对较“弱”的问题颇为突出。若想提高文化软实力,赢得与我国国际地位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我们必须勇于表达、敢于传播并善于传播我们的文化和思想。只有全方位、多领域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力量才会持续增强,从而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由内而外”“由弱变强”的飞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160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紧密相连,它源于对我国数千年文化的传承,源于在社会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所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革命文明”。正是因为中国人民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强,我们才会锐意进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备了发展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可以说,只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将持续提高。

(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自强”的实质在于“价值观”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的价值理念,它浓缩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承载着人类深层的精神诉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因与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观,体现了文化自信自强。二者相互内嵌,同根同源,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5]104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牢牢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使之真正起到引导的功能,要始终以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打牢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根基。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一系列具有普遍认同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养分,继承精神基因,其倡导的“和谐”“友善”均可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社会主义文化中找到文化根源,反映了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凝聚和升华了民族自信心。

当今世界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步建立起以宣称“民主、自由和人权”为主的价值观,凭借其在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优势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宣介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思想文化,诱导人们“以西为美”“唯西是从”,声称其抹杀了“阶级”“制度”和“民族”的差异,宣告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此种价值观带有强烈的反科学性、虚伪性和欺骗性。以“普世价值”为幌子,西方国家极力推销“民主、自由、人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民主”所到之处都会发生战乱。与此相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自强”,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坚定贯彻,把它融于社会各个领域,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汇聚成强劲的心理支撑力,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和未来,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定盘星”。

三、多方共力:做到“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措施

尽管我国在“文化自信自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不能满足“新时代、新作为”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把握以下问题,主动承担起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护翼“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强后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6]4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不仅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还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占据提纲挈领的位置,为文化建设的其他工作提供方向指引。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越遭遇激流险滩、沟沟坎坎,就越需要保持“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的潜力与韧劲。由于意识形态的宏观指导性,各种具体的文化战略不仅在既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展开,而且服务于意识形态。在新时代,只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性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坚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关乎党的性质、民族命脉、国家兴衰,关乎人民的团结、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新形势下,我国正面临着激烈动荡、多元角逐的舆论环境,因此,亟须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力。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在理想信念、政治理念、道德观念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使“主旋律”声音响亮,使正能量更加强劲,使“文化自信自强”得到进一步彰显。

当今科技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状况,也带来了文化碎片化、非主流化、世俗化等问题,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意识形态地位的必要前提。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贯彻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主流舆论宣传工作,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中心,进行高效的组织,实现资源的最佳分配,紧紧把握好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树立具有强烈凝聚力和领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力贯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更好地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自信自强”。

(二)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文化自信自强”的良好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伟大复兴事业的传家宝,它具有鲜明政治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提升“自信自强”教育水平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指向。把讲政治融入工作全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课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之对应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理论又要讲故事,将理论讲授得更加生动,使所有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都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修养。把优秀的道德传统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的内驱力,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思考,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自强”中的作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也要注意创新方式方法。“灌输”的方式已不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形势,而“潜移默化”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及人文社科课程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故事,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历史和国情,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引领“文化自信自强”的说服力。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夯实“文化自信自强”的有效载体

在新征程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能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又能为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物质寄托”,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国家文化自信自强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程度是否深刻,一要看其自身是否具有独特魅力,二要看其是否能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不断向外宣介扩大影响力。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现代化大国,我国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各种高质量的文化作品诠释中华文化的奥秘,展示中华文化内涵,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向“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1]45。这不仅是解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利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以文艺为重点,要挖掘、吸收中华文化传统和当代价值观,创造出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作品,既能使人们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文化自信自强”,又能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此外,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最急切的文化需求为本,实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多点开花、共同繁荣。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要点。要不断引进更多的精品文艺作品,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与颇具影响力的文艺论坛,将文化资源转变成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让人民群众在享受优质文化产品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自强力。应该做到: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方针,把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堅持以社会效益为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一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应有之义,是适应于文化领域的普遍规律,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都起到了“引路灯”的效果。

(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国际视野

面向世界,主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宣介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行了周密部署,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46。

深入发掘共通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力,国际传播是关键。要深入研究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选用什么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作为中华民族的形象走向世界舞台交流,从而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脉,要对中华文明史进行系统梳理,深入研究文化基因,挖掘相通的文化意蕴,构建中外文化对话体系,发挥共通文化的國际认同作用。将中外文明中的共通性元素、共鸣性情感融合起来,运用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强调多元多体参与的重要性,发挥政府与民间在国际传播中的合力作用,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过去由于西方国家独占话语权,我国国家形象经常被“他塑”,即使积极发声,但还是经常处于“失语状态”。随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故事”“中国之声”高度受到海外人士的重视。因此,要转变传统的传播思路,确立以受众需求为核心战略,打造更亲民、接地气的话语体系,构建好“大外宣”格局。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的对外交流功能,扎实推进形成国际传播的合力,强化共同的价值认同与共鸣的人类情感。

建设“多重视角”的效果评价机制,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有效改进。建设全媒体国际传播效果评价机制,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挖掘、语义分析获取所需资料,融合新兴技术创新报道方式,为不断优化和完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以横向对应与同类比照,实现文化层面的精神互通与同情共鸣,以传播内容共通化、形式在地化、媒体融合化方式,以“中国的世界观”构建国际叙事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自强”为我国发展铸造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与信仰根基,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只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大局,勠力同心、笃行不怠,一定会在新征程上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曹雪娟.费孝通:一位影响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吴江人[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Securing New Successes in Developing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Zhang Lei, Liu Hangrui

(College of Marxism,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Xi Jinping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The new statement 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an overall plan to continue to promote Chinas cultural development on the new journey towards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e must firmly grasp the ideological initiative,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vigorously develop cultural programs and cultural sector,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secure new successes in developing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and start a new chapter in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Key words:socialist cultur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the new era

【责任编辑:刘北芦    责任校对:李 菁】

收稿日期: 2022-12-30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KDB005)

作者简介: 张雷,男,辽宁锦州人,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航睿,男,辽宁朝阳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国际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