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保证

2023-08-30房广顺曹喜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房广顺 曹喜顺

摘 要: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所证明的,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顺应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守正创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2-00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领导主体,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保证。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领导地位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经验所决定的。因此,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迸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一、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用和党的领袖的关键作用,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和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离不开党的组织领导和实践探索。首先,从科学理论的形成来看,科学社会主义不能在工人阶级中自发形成,需要在党的领导和组织发动下完成。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并非由工人阶级自身直接创造。由于受制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工人阶级既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自发的工人运动也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29另一方面,科学理论的形成是党领导下的有组织、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理论虽然来源于实践,但实践不能自发产生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党的组织领导下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总结,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工人运动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由自发转向自觉,才能在有组织的自觉实践中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其次,从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来完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理论之源,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科学的理论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无限发展的过程。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144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4]296-297因此,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就必须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来完成。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是党的神圣责任及使命担当,是党的性质使然及使命使然。首先,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和先锋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神圣职责。一方面,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实践中始终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众多工人政党中,共产党人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5]413实践家。另一方面,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能够深刻地领会、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共产党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5]413的了解程度超越普通无产阶级群众。党在理论方面的先进性,确保党能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和前进方向,自觉地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的创新。其次,共产党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这一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将根本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走向,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这就决定了實现共产主义使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依靠一次理论创新不可能达到指导整个运动的目的与作用,必须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接续不断的理论创新过程不是自发的思想形成过程,而是自觉的理论创造,只有在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不断发展理论的历史任务,进而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6]499,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它的内容和形式完全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对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376。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没有规定未来每个历史时期的每一具体步骤。列宁强调,党“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7]161。这些经典论述表明,共产党只有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最终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要充分发挥党的领袖的统领作用与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社会系统工程的实践活动有序运行,需要发挥党的领袖统筹全局、引领方向的关键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任何有组织的活动都需要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运用唯物史观充分论证了权威在组织联合的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权威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认为没有权威的个人或集体,就无法形成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联合的社会活动就不能有效组织起来。恩格斯强调,确保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联合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有一个“起支配作用的意志”[8]276,它能够有效地处理所管辖的一切问题。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关键在于党的领袖的非凡品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党的领袖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具有崇高的政治品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把党的各项事业引向胜利。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党的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9]21。领袖群体的这一特质,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具有在实践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另一方面,党的领袖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具有卓越的理论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自觉肩负起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责任。列宁在《怎么办?》中曾指出,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2]29,充分肯定了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的突出作用和卓著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主体和领导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1]19追溯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的历史,每一次实践的发展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每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历史自觉、实践自觉、理论自觉的过程。党在历史实践中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与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实际问题并作出科学回答,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艰苦探索,破解了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现实问题。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即向党和红军发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4]115的号召。此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0]658-659这一“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0]659,要求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中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11]41进一步结合。这一《决定》彰显了中國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强烈的行动自觉。1945年,党的七大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历史表明,从毛泽东发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号召,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再到得到全党的认同被写进党章,始终是党的自觉行为,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取得的。有两个重要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这一点。一方面,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党中央这一重大决定为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理论武装和理论创造,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组织保证;另一方面,作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的,通过整风提高了全党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提高了全党同志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的能力与水平,为形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就没有毛泽东思想被全党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历史结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同样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党和人民对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呼唤,邓小平提出了准确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推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领导了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引领到正确的航向。这一思想前提和政治背景得到全党的高度认同,形成了上下结合、同向发力的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新格局,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思想、新做法、新实践,也为集中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实现理论的新发展和新飞跃,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每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观点都是经过党的重要会议获得确认并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认同与拥护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冲破了错误思想的长期束缚,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党的十二大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和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也是党的十三大集中全党智慧做出的决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及其思想理论的系统阐述,都经历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认真讨论和正式决定。这一历史过程充分说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时期理论创新的过程,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实现这一新的理论飞跃的前提,是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13]9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提出和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全面从严治党被写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理论基础。党的十九大深刻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并作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党的二十大突出强调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既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决定性因素,也对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提出了大量亟须回答的理论问题和时代课题,这就要求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14]因此,越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越是异常艰巨,就越是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方法。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看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清除错误声音,排除“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才能阔步向前。一方面,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向来就是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的。进入新时代,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大数据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层见叠出,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为代表的错误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政治上牢牢把握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组织力量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彻底批驳,才能不断清除错误声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理解,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来都是在同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发展的。进入新时代以来,正是因为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才不断克服了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倾向,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不利因素的影响,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艰巨任务,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形势环境异常严峻,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党所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复杂性、艰巨性史无前例。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既无先例可循,也无现成答案。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和实践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更重、更紧迫,亟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大胆探索,不断突破。首先,应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有效应对“四大挑战”“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要求党在政治上、理论上时刻保持高度清醒,对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风险作出科学研判。这就迫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思想理论上的清醒坚定,从而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在重大理论原则问题上不跑偏、不走调,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化解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能力。其次,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党的理论创新是科学解码“四个之问”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14]形势之复杂、任务之艰巨,特别需要党和人民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复杂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对历史任务作出科学谋划。这一宏大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任务,既需要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力量,也需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解决复杂难题的能力水平,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这样,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大势的正确回答。最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宗旨,为领导新时代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地位,使党在任何复杂形势下都能够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党构建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组织制度体系与原则要求,形成了集中全党智慧和力量的组织保证与制度保证。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宗旨,能够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能够在回应人民之问中实现理论创新,又能够以科学理论教育和武装人民群众,形成理论创新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凝聚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5]68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党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社会号召能力,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智慧、积聚力量,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向前发展。首先,党的全面领导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保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关键是树立和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成果,并在理论创新中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到新境界。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概括和原创表达,指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但是,做到六个“必须坚持”的政治前提和组织保证是党的全面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六个“必须坚持”就难以落到实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将其处于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离开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的各项要求就会落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从人民中汲取磅礴力量。其次,党的全面领导是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突破的有力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在理论创新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激发党的理论创造力,才能在新的实践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和力量,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最后,党的全面领导是集聚社会各方力量,促使理论创新形成强大合力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断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汇集优势资源合力攻坚,聚天下才智而用之,才能够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合力。

四、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1]65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培育壮大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才能继续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不断增强对“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党的二十大深刻指出,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最紧要的”[16]69。“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对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阐释,回答了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原则与要求,从深层次上阐明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保证。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实践历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党在经历伟大的革命性锻造的进程中,实现了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集中统一和步调一致,从而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获得了巩固的政治基础、坚强的组织领导和理论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群众是分为不同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领袖在政党中具有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始终代表不同阶级和群众的利益并能够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而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战略指引。党的领袖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党培养的,也是得到群众认同和拥护的。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领袖掌舵领航,结合新的实际和时代条件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领袖掌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始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回应群众的诉求,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提出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就难以回应群众的诉求,就难以破解发展的困难,就难以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发展。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最紧要的仍然是坚持“两个确立”。坚持“两个确立”,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原则和根本要求,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保证。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全国人民。理论武装的重大意义在于使群众掌握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提升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论武装,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推进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8。只有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够形成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党的强有力领导始终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就理论学习作出重要部署。首先,部署了“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1]65的任务。实施理论学习教育计划,能够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作用,协调各方面资源,组织理论教育的精干队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其次,部署了“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1]65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理论武装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做到经常化长效化,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向前迈进。最后,部署了“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1]65的任务。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就是开展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初心使命意识因主题教育而升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因主题教育而不断深入,并促进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義学习型政党的学习本领。学习是不断激发党的理论创新力,不断提高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内在要求。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17]38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到今天”“走向未来”的重要法宝[18]。只有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永葆党的理论先进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向前发展。首先,做到好学善学乐学,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要会读书、巧读书、读好书,博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各种专业知识书籍,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爱好;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乐于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其次,要做到真学勤学苦学,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在学习实践中秉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学习态度,拿出铁杵磨针、水滴石穿的学习劲头,发扬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学习精神,做到时时学、事事学、处处学,在学习中练就真本领,增长新才干。最后,要做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取得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效和长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科学健全的制度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我们党就建立了一整套学习制度,并在党的学习制度的示范下,推广到机关、企业、农村、团体等社会各个方面,有效地保证了理论学习的效果,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仍然是重要前提与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制度规范,实现了学习型政党学习制度建设的新发展。要以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创新和完善学习制度的要求为指针,发扬我们党以制度规范推动学习的历史经验,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切实落实和执行各项制度。

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不断培育壮大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关键在人才、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1]43-44。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培养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保证。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培养和教育人才队伍,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能否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要求,从党的领导和制度保证的高度,指明了理论人才队伍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和作用。其次,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青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等,培养一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最后,培养好、使用好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等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五路大军”。坚持把理论强党、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落实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实践,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主体和创新载体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4] 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J].求是,2022(13):4-19.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7]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8]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13):4-15.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Fang Guangshun, Cao Xishun

(College of Marxism,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Abstract:Since the new era opens up a new realm of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we must adhere to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is determined by the law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because it is proved by the centenary cours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Marxism to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contemporary China. Facing the arduous historical task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su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dhering to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s of decisiv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Marxism;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責任编辑:刘北芦    责任校对:李 菁】

收稿日期: 2022-12-30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科联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委托课题(2022lnskzdwtkt-012)

作者简介: 房广顺,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规律研究;曹喜顺,男,辽宁鞍山人,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