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推动协同育人平台构建

2023-08-30刘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工科新媒体互联网

刘静

摘  要  对新工科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推动协同育人平台构建路径进行研究,在阐述新工科人才培养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新工科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介绍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平台发展的现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推动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具体措施,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提供参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满足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新工科;互联网;协同育人平台;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1-0046-03

0  引言

研究表明,我国工科领域高素质人才的质量在全球国家排名中处于中下位置,可见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这不是因为我国工科领域后备人才的可塑性不强、而是因为没有找到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培养的人才创造性不强,不能利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国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很难满足当今时代对工科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结合新工科发展要求,利用互联网手段升级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多方面因素构建协同育人平台,解决之前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弊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科人才。

1  新工科概述

新工科是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的,主要是采取相关措施将我国建设成为工程教育强国,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科教育实力[1]。对于新工科的定义和具体内涵,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相关专家学者针对新工科内涵进行了研究,其中以张大良提出的“双五重点”影响比较大。另外,林建教授指出新工科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工科在新兴、新型和新生三方面的含义,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以下是对张大良先生和林建教授新工科研究的观点进行总结而成的相关内容。

新工科是从立新和更新的角度上对之前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所谓立新是指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设置一批新的工科专业,借助新专业培养更多符合新經济和工业需求的人才,并且根据新的产业制定新的培养计划[2]。考虑到新时代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都会发生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例如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驾驶汽车等,这些行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高,甚至要求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高校必须根据行业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能进一步满足企业的需求。鉴于国家倡导新兴产业以及创造型产业的发展,因此,这些新产业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大的人才缺口,相关领域人才供给矛盾会更加明显,势必需要从创新产业和学科的角度开展技术革命。

所谓更新是指对现有的工科专业进行优化,利用学科整合、学科交叉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工科人才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目前学科专业优化已经成为工科人才培养的通识,也受到很多教育人员的认可和青睐。这不仅需要优化工科教学课程,也需要全面改革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前时代工业发展需求以及国际标准的更新情况进行调整。

从上述角度来看,无论是立新还是更新都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学科配置形成高效的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新工科发展理念是我国教育行业应对经济发展新趋势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旨在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快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改变我国工科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综合素质[3]。

新工科代表了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最新理念,并且利用新的专业、知识内容、教学模式等手段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在继承和完善传统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新学科和新专业的创新、交叉与融合。

2  新工科发展要求为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对于工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在2016年举办了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峰会上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详细说明了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界应当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人才,并且明确了新时代培养的工程师应当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型技术成果,进而实现我国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技术领域的战略部署工作。例如,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强国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制定了“德国工业4.0 战略实施建议”,法国制定了“新工业法国”等。这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工科人才培养工作,旨在为本国培养更多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构建本国坚实的新兴工业体系,借此取得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主动权[4]。对此,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战略决策,并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秉持新工科理念构建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积极响应时代发展趋势,针对工业领域发展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利用新工科培养策略解决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新工科计划的内涵是: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原则上形成“应对变化、塑造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更多具备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社会提升了对工科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也要求人才对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有所涉猎,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满足企业的需求。由于新工科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个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在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产学研融合教学、并且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创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更多成功经验。例如,在“复旦共识”中,高校提出需要拓展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优势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体系,深化产学研教学效果,利用各个行业以及多个企业的参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可以得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北京指南”中,高校提出需要在产学研教学理念下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学校以及实践平台的教育效果,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3  新工科背景下協同育人平台发展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已经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工程教育方面,更是成为大多数教育者选择的教学方式。但是仅靠校企合作并不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还需要结合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拓展和探索更多先进的教学方式,方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缩小工科人才的缺口。对此,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工科人才培养思路,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配合高校人才培养规划,为其提供更多服务。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个行业部门以及十个大型行业协会、几千家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超过20万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人才培养机会,并且在采访中大多数企业也表示十分愿意加入校企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中,为工科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是以到企业实习或是建立实习基地为主,企业也比较习惯这些方式,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高校和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模式并没有根据国际实质等效标准评价工科专业,并且动态调整教学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最大价值,和行业领域实际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部分高校和企业建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在工科人才培养方面设置的目标比较单一,类似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产学研教学模式的优势,造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对此,高校需要和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要求企业优秀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教育,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高校针对产学研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如浙江大学为深化产学研教学效果,在“工程教育共同体”理念下增加产学研教学的人才和资金投入,抽调更多具备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实现了工科教学成果的全面升级。

4  新工科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推动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措施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融入各行各业,并且对于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响应新工科倡议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时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进一步体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优势。互联网技术在校企合作以及产学研教学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4.1  借助新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进入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凭借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特点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并且扩展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范围,为人们吸取更多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新方式,并且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传统产学研教学模式研究可以发现,该模式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存在点对点、单一低效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借助新媒体手段可以实现知识的多领域交叉教学,获得更多教学资源和知识教育素材,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更多教学资料并且自动分析、研究、追踪教学效果,确保高校和企业全面了解学生的产学研教学效果,利用信息传输和共享优化教学模式。

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知识,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知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利用更多非正式学习手段增加知识储备。例如,学生可以凭借丰富的知识平台吸收知识,此外也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工业企业以及知名高校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展知识。如学生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APP关注知名高校或中科院的账号,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推荐机制自动收集更多消息。

4.2  利用共享技术研发升级产学研教学效果

在信息时代,信息共享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对于工程教育来说信息共享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仅靠自身的能力和知识也许不能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利用信息共享发动其他人一同参与问题思考解决的过程,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借助这种方式全面提升所有人的能力水平。高校通过新媒体的共享信息平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工业领域最尖端的科技和知识,并且发动更多人参与技术钻研的过程,实现技术交流,充分打破信息和技术的壁垒。

高校和企业建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也要实现信息共享和技术共享,因此,双方需要吸收更多主体加入产学研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知识传播和生产的范围,使更多人才加入技术研发和创造的过程,发挥技术共享的积极价值,升级产学研教学效果。

4.3  扩大垂直教学领域,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和企业可以在现有工科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扩大产业研究学院的规模,依托互联网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业研究学院的教学成果。高校在现有工科专业和学科的基础上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形成学科交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新工科背景下优化汽车行业教学模式、构建汽车行业协同育人平台,需要综合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工业设计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点,通过学科融合和交叉教学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更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完善产学研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并且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借助协同育人平台实现行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为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发展水平,高校要在国家政策方针引领下,综合多方面因素构建协同育人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满足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确保我国工科教育水平和世界接轨,借助互联网手段解决工科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发挥协同育人平台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高校教学实力。

6  参考文献

[1] 邹艳芳,章立新,苏林,等.新工科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推动协同育人平台构建路径新探[J]. 教育观察,2021,10(30):25-27,31.

[2] 金伟健.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构建探索[J].科技资讯,2019,17(2):174-175.

[3] 孙雨婕.“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D].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2020.

[4] 黄德群.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8,39(5):18-21.

猜你喜欢

新工科新媒体互联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