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8-29韩立敏
韩立敏
摘 要:正所谓“教学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但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是高效的。所以,如何能够对学生有效提问,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广泛探索的课题。文章对有效提问作出界定,并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有效提问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09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32
提問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高质量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诱发学生思维,为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提供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有效的提问方式作出研究与探索。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界定标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并不一定都是有效的,还可能是“低效”或“无效”的,因此对三者作出有效的界定十分重要。教师参考借鉴了相关研究课堂提问行为特征的文献资料,制定了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评价标准量表,以此对有效提问作出区分界定[1]。
1. 问题的思维层次:有效提问,要求学生对概念或规律进行思考,或者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低效提问,只需要从记忆中提取概念,或者是答案唯一的问题;无效提问,答案是“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机械问题。
2. 问题难度:有效提问,是经过认真思考可以正确回答的问题;低效提问,只需对知识进行简单加工就可以回答;无效提问,过于肤浅或过于深奥。
3. 问题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有效提问,有助于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低效提问,与教学内容有关,但是并不指向教学重点、难点;无效提问,与教学内容实质无关。
4. 提问的目的性:有效提问,提问目的明确,可引起师生之间的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低效提问,提问有目的,但主要局限于检查学生是否学会;无效提问,提问无目的或教师将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
5.提问的措辞语气:有效提问,提问语言简洁、准确、逻辑性强,语气具有鼓励性;低效提问,提问指向明确,但不够简洁,语气没有情感色彩;无效提问,提问用语不当,语气带有威胁性。
二、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教学问题设计
首先,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确保所设计的问题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的,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前,要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的把握,将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了然于胸。
其次,明确以教材为中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问题设计必须要指向教学重难点,可以突出课程知识的核心,而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知识内容的三维目标详细分析,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在数学问题提问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创设提问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紧抓问题的核心,激发解题思维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当下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当然,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情,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的问题表达方式,适当降低问题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问题设计目标。
(二)适时适当展开提问
合理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不同时间段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也能为课堂整体教学成效的优化做好铺垫。一般而言,课堂提问大多会涉及方方面面,并且可以在各个教学时间段融入,以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运用能力为核心,实现数学解题能力的进一步升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课前提问、课中提问以及课后提问。每一个时间点的提问价值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课前提问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打开课堂教学工作的入口,寻找良好的导入点。而教学问题的提出,也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从而清晰地掌握课堂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的学生,在课前提问环节会进一步深化原有认知方式,强化理解,从而提高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在课中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伺机发问,掌握恰当的提问机会。而且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不断设问、解答,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盲点。具体提问时机的选择,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参考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学习出现迷惑的地方,如果经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并没有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就应该择机进行问题引导,强化学生的正确思维;其二是数学提问的创新演变,因为提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问题必须要结合具体教学场景适当做出改变,形成变式题,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从而更全面、多方位地理清思维,形成更好的数学逻辑意识。
(三)选择恰当提问方式
首先,表述清晰,抓住问题时机。在教师向学生提问时,语言一定要明确清晰,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理解题意。同时,还要抓住恰当的提问时机,如在学习新概念时、在分析比较时、在运用知识时进行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时机把握,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内容,实现一击即中的教学效果。
其次,留给学生足够回答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提问后,教师还要确保学生思考时间充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素质能力不同,为学生留出的思考时间也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为学优生留出的问题思考时间可以短一些,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则可以依次将思考时间延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问题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问题的作用[2]。
再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多发问趣味问题。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若想更好地提升课堂提问效果,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多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去带动学生,多向学生发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一种很兴奋的思考状态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把握课堂提问内容
首先,课堂提问要尽可能从生活出发。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从教材出发,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比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实际案例,将一些生活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数学问题的描述题案,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这样的提问内容,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其次,确保课堂提问“量”“度”适中。其中,“量”主要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的数量,而“度”则是指教师设置问题的难度。在问题的“量”上,教师不宜在一节课程当中向学生过于频繁地进行发问,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当然,也不要问得太少,这样会导致课堂气氛枯燥。只有向学生提出数量适中的问题,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度”的方面,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追求过高的思维。太难的问题会导致课堂僵局,使学生处于启而不发的状态;太过简单的问题又会导致课堂冷场,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热情。只有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问题多样化,引导学生提问。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向学生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启发式问题、理解式问题等,确保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汇聚在一起。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提问环节当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此更好地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最后,立足教學实际,调整提出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按照课前预设的方向进行,每一节课程的活跃程度不同,最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完全不同,而这就要求教师对于课堂具有超强的掌控能力。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意外生成,把握时机,及时调整问题方向,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问题及时解答反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提出固然重要,但教师能够及时结合学生的问题回答作出适当的解答反馈更为重要,这也是保障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首先,对提问作出恰当的反馈。恰当的评价反馈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因材施教,即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该以激励表扬为主,而对于一些成绩优异、容易自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还应进行适当的提醒;二是反馈评价要详细,教师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对”或者“不对”,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3]。
其次,适当地进行追加提问、变式提问。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以及知识掌握情况,适当地进行追问和变式提问,如若学生给出的答案不理想,与正确答案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追问。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机应变,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有效地作出反馈应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问题提出的有效性,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保障。
(六)及时做好追问环节
前文提到“追加提问”,这里作一下详细的解释。有效的数学问题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尤其是在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追问,帮助学生充分抓住提升解题能力的契机,促进教学成效。
为此,追问环节就是较好的提升数学提问的策略路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将问题的提问顺序安排好,在恰当的时机展开追问。一方面,追问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已经有所下降的注意力再度集中起来,保持对教学知识的学习有效性。另一方面,追问还能够使课堂氛围再度活跃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追问时,教师还要注重问题的深入性。相较于上一个数学问题,追问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循序渐进地增加提问难度,让学生渐渐产生探究欲望,激发起深入探究的兴趣与动力。除此之外,追问应该遵循所有提问的根本原则,以提升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为核心,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从而发挥追问对课堂教学成效的作用。
(七)课后强化提问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对于教师而言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教师准备得再充分,在实际教学当中也会留有遗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想最大限度地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后就必须要对“提问”进行反思。
首先,反思内容。针对教学提问,教师课后可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依照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评价标准量表,从提问的思维层次性、问题难度、问题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提问的目的性、提问的措辞语气、等候时间、教师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此了解课堂提问的优缺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提问技能。
其次,反思方式。针对教学提问,课后教师可采用的反思方式也有很多,如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检测、自我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反思。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观摩优秀教师公开课、进修学习等方式,不断地加强反思,更好地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针对教学提问,提问反思还要讲究个性化评价方式,不能只针对提问成效进行反馈,还应在学生学情分析基础上分层进行教学提问反思,这样才能让数学提问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为教师后续实现有效提问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提问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是检验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文章认为,有效的提问,要在问题设计环节做出优化,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把握好提问内容,并要及时对问题作出解答反馈;在课后,教师还要对自身的提问行为作出反思,这样才能促使教师的提问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士云.聚焦提问,构建问题链——探究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4):116.
[2] 季红.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32):54.
[3] 张玉芝.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