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分析

2023-08-29朱晓婷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工作

朱晓婷

摘 要:“会诊式”德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着力构建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工作,既是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发展的必然需要,也能使班主任积累丰富的德育经验,提高德育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效率。文章分析了“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价值,立足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会诊式”德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优化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进新时期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关键词: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16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54

所谓“会诊式”德育,主要是指由班主任组织和牵头,联合科任教师、全体学生、家长等,对德育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教育对策的工作模式。立足“会诊式”理念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够使教育主体、客体之间加强沟通,推动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明确“会诊式”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价值,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打造会诊式工作平台,通过会诊深入了解学生,作出综合、周密的诊断,采取有力、有效的德育措施,从而驱动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个人修养的形成。

一、“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价值

(一)有利于精准、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德育问题

有效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班主任日常要负责教育教学等一系列庞杂事务,面对一些问题学生,依靠自身很难实现面面俱到的观察和了解,容易遗漏、错失重要的德育信息,影响后续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会诊式”德育与传统工作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班主任为主体,而是形成班主任、学生、科任教师、家长等整合的多元主体,具备更多收集学生德育信息的渠道。加强构建“会诊式”德育工作,能够改善班主任对学生认知的局限性,有利于精准、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德育问题,比如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元会诊主体,采用正侧面了解的方式,掌握学生在生活、课堂、校园活动中的异常情况,从中分析学生行为、心理的改变成因,再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手段,这样可以避免班主任对学生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获得准确的德育决策依据[1]。

(二)有利于强化师生、教师之间的德育凝聚力

开展初中德育工作,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擅长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会诊式”德育模式下,教师之间优质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得以共享,班主任也能架起和学生心灵互动的桥梁。“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师生、教师之间的德育凝聚力。班主任基于会诊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参与感。有的教师教龄长、德育工作经验很扎实;有的教师具有特殊的执教技能,班主任在遇到疑难的德育问题时,通过会诊的方式向其他教师寻求意见和帮助,能够迅速形成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将多位教师精良的经验和建议化为己用,从而突破德育工作难点,发挥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完善德育素养

新时期的初中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我发展能力至关重要。在“会诊式”德育模式下,学生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主体地位大幅提升。学生既是会诊对象,又是诊疗信息的提供者、诊疗方案的参与执行者,这些角色的转变,能够激发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自主性,重视构建“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完善德育素养。对于问题学生来说,班主任借助会诊了解学生的问题成因和内在需求后,可以通过多方力量,对问题学生给予帮扶或关怀,以达到感染和感化的目的,使问题学生自觉摒弃不良思想和行為;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班主任引导他们参与对问题学生的会诊和治疗时,普通学生也会进行自主反思,审视自身是否存在同类问题,同时感受到班主任对问题同学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自觉加强自律意识、修身立德,从而彰显“会诊式”德育工作的构建价值[2]。

二、“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策略

(一)观察与沟通相结合,建立会诊式德育工作档案

实施“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档案。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心理、情感、行为的变化都存在不稳定性,档案是开展会诊式德育的依据,能够完整记录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信息。为此,班主任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入学档案、观察与沟通相结合等手段,建立会诊式德育工作档案,多方收录学生的信息,为后续会诊提供参考。

在建立会诊式德育工作档案时,班主任应该先开发利用学生的入学档案,掌握学生的家庭构成、以往的课业表现、获得的荣誉、兴趣特长等基本信息,把这些信息录入电子档案库中。随着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还应该动态化地补充和更新档案信息。信息的获取可以采用日常观察和会诊沟通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班主任可以密切观察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特殊才能、青春期的叛逆行为等,把观察所获记录在档案中,同时与学生、科任教师、家长进行会诊式沟通,了解学生本人的思想、心理状态和内在意愿,在其他科目的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等等,将这些内容补录到德育工作档案中,给存在或潜在德育问题的学生的档案做标记,后期持续留心和完善信息,这样会诊式德育工作档案就建立完成,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便可有据可依[3]。

(二)针对学生德育问题,多方会诊分析问题的症结

通过建立会诊式德育档案,班主任已经在大体上了解了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情况,由此会筛查出一些问题学生。学生产生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有相应的原因,可能源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环境等,班主任只有明确“病因”,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病势”的蔓延或扩大。因此,在开展“会诊式”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应该针对学生具体的德育问题,联合多方会诊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预防德育问题扩大化。

在分析学生德育问题的症结时,班主任应该参考已有的档案材料,明确学生大致的问题表现,然后联合科任教师、其他学生和家长三方,通过会诊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如班主任在整理德育档案的过程中,发现近期有多位科任教师反映某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班主任立即与科任教师进行会诊,了解到该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为目光涣散、打瞌睡等,还存在不完成作业的情况,科任教师认为问题的症结出在该生的课余活动方面。接下来,班主任找到与该生要好的同伴,问询其课余活动情况。班主任再通过微信、打电话、家访等方式,与该生家长会诊交流。经过三方会诊和信息收集,班主任能够明晰该生上课精力不足的原因,然后找机会与该生谈心,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循循善诱下,能够明确自身的问题,如过多课余时间用在玩游戏上,上课总想着游戏画面等,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要耐心讲解沉迷网络游戏对身心、学习的不利影响,同时与家长协调,改善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和时间管理,使学生尽快回到健康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这样就提升了会诊式德育工作的构建和实施水平[4]。

(三)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研制会诊式德育教育方法

开展“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主张对症下药和因材施教,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每个问题学生德育素质的优化需求也不尽相同,班主任如果对全体学生采用同样的德育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其个体特征。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从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汇集多元主体的力量,研制会诊式德育教育方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果。

在基于因材施教思想研制会诊式德育教育方法时,班主任应该会同其他教师,研究、甄别问题学生的内在需求,看学生是需要情感的关怀、精神的激励,还是实际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等等,在会诊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建议,与自己的教育风格、问题学生的个体特点兼容并蓄,生成适应性更强的德育方案,由多元主体共同执行方案,从而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和发展。如班内某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比较叛逆,在校园活动中缺乏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班主任与其他教师会诊后发现,该生的性格孤僻、偏执,常规的刚性教育手段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反叛心理,有教师提出:对待此类问题学生,一定不能和他反着来,日常多鼓励、多关心,让他产生自我价值感和被重视感,逐步修复叛逆行为。还有教师建议:该生纪律意识薄弱,主要是封闭自己、融入集体生活的机会太少,可以开发他的优势和特长,给他创造与他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建立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意识。班主任吸取这些宝贵的会诊意见,由自己和科任教师,负责在课堂上给予该生赏识性的点评,比如赞赏其正确的解题思路、精彩的回答等,该生果然更乐于发言,越矩行为也减少了。同时班主任要挖掘该生的体育特长,鼓励其带领学生开展大课间跑操和训练,拓宽其人际交往空间,使其潜移默化地建立集体荣誉感,这样通过研制和实施“会诊式”德育教育方法,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差就得到了有效的校正[5]。

(四)开展会诊主题班会,创新会诊式德育教育活动

在以往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学生长期处在被教育的地位,久而久之接受德育的热情就会消减。班会课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平台,在构建会诊式德育工作体系时,班主任应该延展思路,借助多样化的德育案例,设计开展会诊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评议和交流,使学生变成会诊的主体角色,结合案例中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警示和约束自身的思想言行,从而创新会诊式德育教育活动。

在开展会诊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应该聚焦初中生常见的德育问题,包括纪律、文明礼仪、校园冲突、劳动意识、法治、个性心理品质等,收集真实的德育案例。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展示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会诊探究,先评议案例事件和人物行为的正误,再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回顾自身是否也存在不当的思想和行为,进而讨论纠正和改进的方法。如在预防校园冲突的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就可以将学校发生过的冲突事件作为案例,向学生介绍事件过程,并引出会诊主题:“同学们,对待案例中的校园冲突事件,大家有什么看法?”学生评议后反馈:“用恶语和暴力的方式应对矛盾,只能导致矛盾升级,这种观念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冲突事件的发生既会损伤友情,也会影响校园文明环境。”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先自省,是否曾做过校园冲突的引起者或参与者,然后让学生互动探讨预防校园冲突的办法,学生汇报结论:“遭遇校园冲突时,应该尝试用温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化解冲突和危机。”这样通过会诊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就能自主修身洁行,确保德育思想入脑入心[6]。

(五)定期梳理德育成果,反思会诊式德育工作不足

在构建会诊式初中德育工作体系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应用会诊模式,探索和实践德育教育的良方,还应该对德育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反思其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对下一步德育工作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助推会诊式德育的长效实践。

在定期梳理德育成果时,班主任仍需沿用会诊模式,会同科任教师等主体,对具体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效果展开分析和评价,根据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情况,反思哪些诊疗手段是有效的、哪些效果不佳,进而制定更精准的德育方案。如某生的劳动态度不积极,通过前期会诊,班主任采用了带头劳动、榜样激励等德育手段,梳理成果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析得出,虽然该生的劳动观点和积极性都有所提升,但是劳动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成效不够显著。班主任反思会诊式德育工作的每个流程和细节后,发现忽略了劳动技能的培养,导致该生空有劳动热情,实际操作时却遇到困难,那么在后续德育中,班主任就可以运用成立劳动小组、传授劳动技术等措施,锻炼该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品质,这样通过梳理和反思会诊式德育工作,教育疏漏就能得到弥补,以达到精益求精的德育工作目标。

总而言之,着力构建“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体系,不仅有利于精准、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德育问题,也能强化师生、教师之间的德育凝聚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完善德育素养。班主任应该立足德育需求,采用观察与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会诊式德育档案,针对问题学生,多方会诊剖析问题症结,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研制“会诊式”德育教育方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会诊主题班会,推进扎实育人工作,同时定期梳理德育成果,反思会诊式德育工作的不足,从而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芯.“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36):153.

[2] 黄凤花.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建探析[J].考试周刊,2020(73):167.

[3] 高峰.“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86.

[4] 董红安.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考试与评价,2018(8):88.

[5] 张亚明,隋金梅.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6):124.

[6] 唐烈喜.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5(2):83.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工作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