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音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2023-08-29王新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3期
关键词:线下笔者信息化

王新芳

[摘           要]  高職音乐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自主性、信息化和融合性的特点。构建混合式音乐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突破单一化的音乐教学瓶颈,更有助于助推高职音乐教学信息化发展。针对高职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现状,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协同的优势:线上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教师指导学为主;而线下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引入信息化的教育资源,凸显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强化学生的体验与实践,多管齐下助推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  高职音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149-04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教育信息化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和升级的重要标志。诚然,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智能化教育时代,助推教育现代化发展。

作为高职音乐教师,立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目标,笔者近来深化了音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在一线教育中,混合式教学可谓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充分融合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教育的优势,不仅活化了教育资源,更延伸了教学空间,为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音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显著优势,本文中,笔者以高职音乐教学为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一、高职音乐混合式教学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是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词汇。何谓“互联网+”?通过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文献可知,所谓“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有机整合起来的新业态,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集中、便利快捷的优势,促进各传统行业迅速发展。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新举措,是将互联网信息科技融合应用于教育领域,实现互联网对教育的催化、升级目标。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互联网+”的应用,对改变传统的教育形态,“教”与“学”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2.混合式教学

何谓混合式教学?为了解读这一核心词汇的内涵,笔者深入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文献。通过研究可见,国内外学者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印度学者在阐述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明确这是一种面对面实体教室学习与数字化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我国学者在研究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对其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研究中提出:所谓混合式教学,即融合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一种现代化方式,因此,混合式学习也常常被称为是“融合性学习”。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本文中,笔者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整合“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优势,构建线上(online)与线下(outline)面对面教学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优势教育资源,突破教学时空限制的教学模式。在一线教育中,我们也常常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称为“O2O”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1.自主性

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自主性是混合式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这里的自主性,即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之所以具有自主性的特点,源于线上线下模式的构建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了很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助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以翻转课堂的构建为例,深入解读该模式可见:这也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上学习中,学生需要借助教师共享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等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单;而线下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学习。由此可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整个过程都充分凸显了学生的自主性。

2.信息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而逐渐兴起的教学模式。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线上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借助平板、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电视等信息化终端进行;而线下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如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以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信息化都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并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3.融合性

与单纯的线上和单纯的线下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融合性。这里的融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资源融合。有学者在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提出:这一整合线上与线下的教育模式,将“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高职音乐教学为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充分融合线上与线下的音乐教育资源,拓展音乐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2)方法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之“混合”,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便是教学方法的融合。以高职音乐教学为例,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需要依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想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视唱练耳的学习效果,单纯的线上或线下势必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高职音乐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精心搜集、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有效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的视唱练耳延伸到课外,方法的融合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

二、高职音乐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价值

立足近来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笔者发现:伴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混合式教学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例如,笔者以混合式教学为关键词进入中国知网平台检索,截止到目前,相关研究文献高达18000多篇。笔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之所以“热”,与其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息息相关。

(一)突破单一化的高职音乐教学瓶颈

就高职音乐教学而言,单纯的线上或线下都面临教学瓶颈。以线上教学为例,这一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问题:如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现实表现;线上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部分专业问题线上讨论训练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与线上教学相比,单纯的线下教学也面临教学瓶颈:如教学时空限制,导致教师难以对学生提供实时的教学指导;有限的课时导致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训练难以深度发展。由此可见,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单纯的线上或单纯的线下都存在教学瓶颈,给教师音乐教学改革创新带来了挑战。

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线上与线下优势,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单一化的高职音乐教学瓶颈。以视唱练耳教学为例,在线下教学中,教师采取面对面授课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示范与指导;在课余时间,教师则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提供优质化的学习资源,开展远程实时指导。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对全面提高高职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助推高职音乐教学信息化发展

通过开展高职音乐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笔者发现:就信息化发展的程度而言,音乐课程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表示:音乐的教学主要是依靠面授,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实时有效的指导;而线上教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高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不强,导致教师共享的学习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如今针对高职音乐的线上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思想理念层面的局限性,是导致高职音乐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因素。

基于上述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构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师都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在线上教学中,信息化的学习资源、信息化的学习手段,让整个高职音乐教学都充满了信息化的意味,这对于促进高职音乐教學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高职音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有待提升

在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的过程中,笔者提道:自主性是教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而构建混合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则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很多高职学生自主性不足,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有待提升,影响了教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质量。

例如,高职音乐苏格兰民歌《走过麦田来》教学,为了提高线下教学质量,笔者通过线上的手段,给学生共享了信息化的学习资源,精心设计了线上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充分结合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开展视唱练习。但在线下面授的过程中,通过检验,笔者发现:认真完成线上视唱任务的学生极少,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视唱,绝大多数学生还处于不识谱的学习状态。

正是因为高职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效果。

(二)高职音乐教学信息化建设较为薄弱

就高职音乐教学而言,信息化建设是影响最终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开展高职音乐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笔者发现:现阶段的高职音乐教学信息化建设依然较为薄弱。例如,很多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信息化设备以简易的多媒体为主,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与线下这种简易的多媒体建设相比,高职音乐的线上建设更是不足,师生缺乏必要的线上辅助教学平台、信息化的音乐课程资源等,给高职音乐教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音乐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四、高职音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

基于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梳理高职音乐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线上:自主学习与在线指导相结合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的音乐线下面授课程正常进行,因此,线上无须进行主课授课,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引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并强化在线指导,以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职音乐教学中构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强化自主学习是核心价值所在。深入梳理高职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其是否能够积极自主学习息息相关。

以视唱练耳教学为例,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视唱练耳亦蕴含着音乐之美[2]。作为高职音乐教师,笔者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如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较弱,乐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导致教师在视唱练耳训练的过程中教学效率较为低下。同时,仅仅依靠线下有限的课时进行视唱练耳技能训练,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音乐技能,笔者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借助网络上海量的有关视唱练耳的微视频资源,以微信、钢琴键盘软件App为载体,引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强化线上自主训练,不仅夯实了教师的教学基础,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基础技能。

同时,在开展视唱练耳训练的过程中,考虑到训练的过程、内容较为枯燥,笔者在训练中融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与枯燥的训练内容相比,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兴趣,培养内心听觉,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大三度音程”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单一地、循规蹈矩地运用“模唱”引领学生感受大三度音程距离,运用音阶的阶梯感帮助学生确定音程性质,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同时还难以收获好的教学效果[3]。笔者在该模块教学中引入了流行音乐元素,借助《画》的某一旋律部分,引领学生依托钢琴伴奏视频、音频等开展自主学习,悠扬的旋律不仅让学生把握了旋律,更帮助学生掌握了音程性质。具体示例如下图所示。

2.注重教师线上指导

高职教育中,很多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例如,部分刚进入高职的学生,相当比例的缺乏乐理知识,没有经历过声乐演唱训练。学生薄弱的音乐基础给教师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凸显了教师对学生音乐指导的重要性。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效率,笔者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强化了对学生的线上实时指导。依托微信,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线上指导模式。如上述有关“大三度音程”的训练中,笔者录制了视唱的讲解视频,在班级微信群共享,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一对多指导的目标。同时,针对个别音乐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笔者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指导制度,引领学生及时向教师请教不懂的音乐知识。线上指导的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同时还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线下: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线下是高职音乐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要求,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线上,优化线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构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1.检验学生线上学习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线上学习是线下的前提和基础;而线下教学则是线上的补充和强化[4]。因此,基于学生已经进行了相应的线上自主学习,教师在线下教学中首要的任务便是检验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效果。

例如,上述笔者提到的“大三度音程”教学中,基于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了大三度音程的基础知识,也进行了相应的视唱训练,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检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针对音乐基础知识部分,采取了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而针对视唱部分,采取了随机点名视唱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验,笔者基本可以判断:绝大多數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但在视唱方面依然较为薄弱。

课前检验环节的设置,为教师进一步优化、强化教学内容和模块奠定了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在线下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职业教育而言,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有待提升,导致在音乐课堂上容易出现懒散、无纪律等问题。而构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体验、实践,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效率。

在“大三度音程”教学中,针对学生视唱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笔者采取了如下教学方式进行强化:一是多媒体示范。以多媒体手段为载体,引入教学微视频,专业化的示范,不仅能够凸显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同时还能够提高示范引导的效果。因此,课堂伊始,笔者将国家级精品课程微课资源作为导入,为学生的模唱以及听辨音程性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二是教师的强化讲解与示范。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引领,对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升音乐技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视唱能力,在“大三度音程”的教学中,笔者以钢琴为载体进行了专业化的讲解与示范,通过边演奏、边讲解的方式,建立学生的音程距离感和阶梯感。同时,借助钢琴弹奏相关的流行音乐,引领学生哼唱旋律,更好地把握音程性质。三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音乐视唱练习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实践练习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

上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既凸显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示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教学评价,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很多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忽略教学评价这个关键的环节。笔者认为: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教学过程,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音乐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职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构建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教育评价模式,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功能,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线上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教师指导学为主;而线下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引入信息化的教育资源,凸显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强化学生的体验与实践,多管齐下助推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娟.基于视唱练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EarMaster软件教学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9,18(6):119-121.

[2]姜秦丰.视唱练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实践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39(2):135-140.

[3]杨娟.线上线下混合式视唱练耳“金课”教学路径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4):155-157.

[4]杨子萱.视唱练耳教学中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及训练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线下笔者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老师,别走……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