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下海南涉外警务人才外语传播能力培养
2023-08-29胡晓萌
胡晓萌
[摘 要] 外語能力是国际传播教育的核心要素,将国际传播意识融入外语教育,培养学生的外语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海南之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从中国国际传播建设的发展战略入手,分析国际警务人才的外语传播能力对国家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现实意义,以“传播”为基点,现有研究成果为理论参考,重点讨论外语传播能力应涵盖的具体内容并提出培养建议,为海南高校开设涉外警务专业涉及外语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国际传播;涉外警务;外语传播能力;海南自由贸易港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061-04
当前,国际形势处于新变局,中国正逐渐以一种平等的身份融入国际事务,“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意识愈加强烈。但也必须认识到,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社会制度、主流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差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多次对国际传播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大力加强国际传播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展示事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缩小国际传播逆差是新时代的命题。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举世瞩目,是非常有利的国际传播平台,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与海南发展定位相匹配的警察队伍,维护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保障地区和平稳定发展。高校是培养警务人才的摇篮,涉外警务专业学生是国家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主体,良好的外语传播能力是未来涉外环境下从事警务工作所需的基础且重要的能力。为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需要,海南正筹建警察学院,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胜任国际执法合作的复合型警务人才。外语教师在语言教学基础上,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警务国际传播能力,什么是外语传播能力,以及如何培养涉外警务专业学生的外语传播能力等问题。
一、国际传播下海南涉外警务人才外语传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警务国际传播的意义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传播工作中,警务国际传播工作非常重要,对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维护国际区域和平发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以党政建设为抓手,通过机构改革、技术投入、国际警务联合执法合作机制搭建、专项行动等措施全方位升级警务工作模式,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平安中国的目标。因此,我们有底气在国际上传播自己的警务声音,讲好中国警察故事,以鲜活的警务实践案例向世界人民展示平安、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心怀天下、心忧苍生的大国胸襟,吸引更多海外英才来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实现中国梦。同时,警务国际传播还是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实现执法情报相互交流、预警的有力武器,对危害我国正当权益的海外犯罪势力进行震慑。
而纵观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中,警务国际传播仍是我国对外传播中值得开拓的领域,其传播的主体是但不限于从事国际警务事务相关的行为人和行为体,任何参与国际联络与交往的行为都可以包含其中。研究培养兼具国际执法和文化传播能力的新型国际警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本而言,只有通过有效传达信息的人,才能架起与其他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直接途径。因此,在国际警务人才培养中,外语传播能力尤为重要。
(二)培养涉外警务人才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要
海南地处南海要塞,是维护中国海洋疆土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东南亚海上战略中心,集全省乃至全国之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展现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重要的窗口,肩负着树立中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使命。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中,海南政府提出一系列举措以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至2020年已引进5万名境外务工人员,未来境外人才在海南就业渠道将进一步放宽。海南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打造了24小时通关口岸。海南将完善访琼外国人“免签”和“落地签”服务,申请进一步扩大入境免签证国家和地区范围。种种措施表明,海南对外开放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跨境往来人数也将与日俱增,无疑会促进海南社会经济发展,但也给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有效防控自由贸易港人员跨境流动风险,深入打击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探索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外国人服务管理体系,在国际警务交流、打击跨国境犯罪、追捕境外逃犯、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辟新路径等皆为我省公安系统全面升级,构建现代警务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海南需要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外语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传播意识,能向国际大众和社会精准传达中国政策和立场、能真实全面地讲述中国故事和海南之声的新型国际警务人才队伍,为海南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这对于海南警务人才自身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国际传播下海南涉外警务人才外语传播能力的结构要求
外语传播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育和传播学交叉而生的新型外語教育理念,主要是为解决高校外语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传播学鼻祖Wilbur L. Schramm认为,传播是借助于符号化讯息而进行的,传播者(communicator)、讯息(Message)、媒介(Channel)、受传者(Receiver)和反馈(Feedback)是传播活动的五大要素。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仍以语言学习为主要内容目标,忽视了外语的媒介(Channel)作用,即通过外语对本国文化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此问题已引起很多业内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王银泉认为,“我国外语教育决策长期忽视了外语学习对于本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明显不平等”;何宁、王守仁认为,高校外语教育应以“传播”为基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肖琼、黄国文提出,要把中国价值观引领与外语语言习得和语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祝朝伟从传播学角度提出外语教学新方向,从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路径与传播主体四个方面构建完整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
上述研究确实发现了当下外语教育忽视外语传播作用的问题,但有些讨论针对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少有涉及专业英语课程中“传播”理念的重要性;有的只是从文化和语言两个层面讨论外语传播理念,但未给予外语传播之明确、全面的诠释。洪丽、李佐文认为,“外语传播能力就是运用他者语言技能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此解释是基于跨文化意识讨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两个问题,但还不能全面地诠释外语传播能力涵盖的内容。事实上,外语传播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复合型、交叉学科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至少需要融合外语、传播、特定专业、政治、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换言之,外语传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也包含国际传播教育的内容,是对外语教育更高层次的要求。
根据文秋芳教授展示的国际传播教育的基本内容(图1),不难发现,语言运用能力是国际传播教育内容的核心,也是国际传播的主要媒介。语言是一种语义传递的符号,是思想表达的直接方式。语言功底直接影响着国际传播的效果。同时,语言的运用能力还要考虑不同的语境因素,比如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表达习惯等,既受文化制约,又是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检验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开展对外传播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地体验用外语传递中国理念、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任务,将所学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提升综合素质。图2中国际传播教育每一项内容都与语言密不可分。失去了语言这个重要的传播载体,很难精准、全面、立体地向国外展示真实的中国面貌。但是,图中未涉及特定专业的学习,比如涉外警务专业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方面还需要掌握国际警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以上研究论述,结合国际传播的基本内容,将国际警务人才培养中的外语传播能力概括为政治素质、中外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警务专业素养、文化传播能力。
政治素养,包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国际传播教育的前提,尤其是从事国际警务执法与合作的行为人和行为体,更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正所谓心中有信仰,行动才更有力量;娴熟的中外文语言能力是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在从事国际警务事务中,需要用中外文获取、处理信息,用外文宣传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因此,需要国际警务人才在充分学习警务专业相关知识基础上,必须重视外语学习,尤其加强警务专业外语和时政外语的听、说、读、写及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强调不同文化背景国家间的认知、理解及沟通,目的是推进全球文化的融合和认同,消除不同文化间的疏离、误解,使世界呈现更包容、更开放、更稳定的对话与合作空间。从传播学角度讲,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相遇的过程,传播中需注意对方所属文化的某些规范,以避免出现交际障碍。
三、国际传播下海南涉外警务人才外语传播能力培养的建议
海南涉外警务人才外语传播能力培养,将从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面提出建议。
(一)思政教育是外语传播教育的首要前提
国际警务执法人员的言行举止时刻代表着国家形象,体现大国风范和担当,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新时代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从事涉外警务的工作人员应站稳立场、坚定信仰、握悉国情国策、纪律严明,要有任何时候以国家利益至上、全力维护祖国尊严的强烈意识。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开设政治理论、时事政治等课程,定期举办政治教育大讲堂、讲座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及课内外实践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厚植家国情怀。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外语分级教学,推进“外语+专业”教学模式
外语传播能力培养是对外语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受课时量的限制,仍然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以满足日常交际为主题,教学内容浮于表面,语言环境过于单一,未能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效结合,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学生也无法对语言有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虽培养语言技能但局限性明显,无法展现外语在专业领域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因此,在国际警务人才培养中,需完善外语课程体系构建,改革外语教育理念,突出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能力的培养,可融入一些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如传播学基础、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英文化比较研究等。
在教学模式上,建议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图3所示)。在初级阶段,以学习通识英语课程为主,加强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重点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如用英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旅游、住宿、交通等);中级阶段,将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锻炼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可增设初级警务英语课程,以课本为主要教学资料,积累专业英语表达,了解警务英语使用的工作场景,锻炼听说能力。选修课可增设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比较、外事礼仪、国际传播学等,树立跨文化和国际传播意识;高级阶段,强化警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推行“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通过模拟实战、综合实训、辩论、研讨、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在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件处理、国境警务执法合作等领域的职业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尤其在带有鲜明政治性的国际传播中,更要学习跨文化集中应对政治冲突的策略和技巧。
(三)注重交叉学科培养,多渠道提高外语师资水平
前文提到,外语传播能力需要多元化的学科背景知识(语言学、政治学、传播学、跨文化交际、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等),目的在于减少外交工作者在表述中出现因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而造成误解从而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问题。因此,可通过开设专业及公共选修课,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与涉外警务专业交叉的外语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学术讲座、论坛、研讨、辩论赛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国际视野。另外,外语传播能力将外语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外语教师提出新要求。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的培养当然需要复合型外语教师。传统的、单一模式的、脱离专业实践和学生职业需求的纯语言技能训练早已不能满足自由贸易港国际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外语教师必须转变思想,积极转型,加强自我学习,提升涉外警务专业知识和学历层次。为获得最新实践教学素材,了解涉外警务一线工作性质和内容,外语教师可申请到出入境管理局等涉外警务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接触核心对外业务工作,积累总结实战经验,编撰教学素材;加强与国内外警察院校的校际交流,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警察大学、浙江警察学院等,这些学校都开设涉外警务专业,且经验丰富,因此学校可以选派外语教师到这些优秀的大学进修访问,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提高自己的專业素养及教学水平;也可以邀请国内外优秀警察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传授经验,拓宽外语教师的国际视野,实现“外语+专业”双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莹.国际传播视域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4):57-59.
[2]于运全.推动建设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J].旗帜,2021(7):52-53.
[3]守正创新,倾力讲好中国警察故事[N].人民公安报,2021-06-04.
[4]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芦红娟,王亚丽.国际传播理念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途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38(2):85-89.
[6]王银泉.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外语,2013,10(2):13-24,41.
[7]何宁,王守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21,42(1):1-4.
[8]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1,10-14.
[9]祝朝伟.翻译的话语等效与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创新[J].中国外语,2020,17(2):4-12.
[10]洪丽,李佐文.解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外语传播能力[J].现代传播,2011(8):133-134.
[11]文秋芳.国际传播能力、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兼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3):17-23.
[12]孙英春.跨文化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J]. 浙江学刊,2007(3):41-48.
[13]张红晓.能力本位视角下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32(3):112-11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