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
2023-08-29杨雯何甜甜
杨雯 何甜甜
[摘 要] 高校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生活与学习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加,心理不健康指数呈上升趋势,轻则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重则发展为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对此,高校在学生培养中不能单纯地仅重视文化知识教育,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服务内容,通过解决学生一系列心理困扰推动其健康成长,为其应对学业、职业与未来社会的挑战夯实基础。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073-04
在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并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迭代升级使学生成长生活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生存发展环境,再加上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阶段与个性化的影响,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极易受到冲击。高校学生是国家栋梁、民族希望,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等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关系着学生能否成长为肩负起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面对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涵、新任务、新目的,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经过长期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姚本先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方法与手段等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陈家麟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需以心理学为基础,并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对其心理素质进行塑造,最终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1]。叶一舵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学生各阶段成长规律,通过开展相关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优化教育环境等方式,借助心理学、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层面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目标的各类型教育活动。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与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手段,围绕具体目标、组织相关人员、依据详细计划对学生心理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其最终目的为通过这种影响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在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状态。
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平均年龄处于18~22岁,经过多年的知识学习与思想熏陶,其心理、自我认知等方面已趋于成熟,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使其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如部分学生因学习压力大、经济条件有限等现实问题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其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转化为思想观念问题。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可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锻炼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在面对负面情绪、消极心理时能够理性分析问题、调控情绪,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完善个性品质,为学生从容面对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夯实基础。由此可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潜能的集中体现,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科学技术研究、服务社会等重要职责,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发展倒逼我国高等教育由“以规模为导向”转化为“以质量为本”,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可提高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的关注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中,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化其心理素质,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真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强国人才,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发挥高校价值[2]。
(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下,我国不断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对人才更是如此,既需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又要有洞察未来与创新创造的能力,且需具备适应激烈竞争、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同时,高校学生作为肩负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中流砥柱,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自身未来发展与社会进步,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使其长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品德与个人素养,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解其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全体高校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对象,是服务过程中的主体。伴随着新时代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并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最终目的均为促进学生心理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其心理素质。但在此过程中,学生需主动认知自我、接受心理辅导、学习心理知识等,所以,应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二)协调原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并不单是某个人、某个部门、某个高校的事,需通过多个高校或高校部门间的联合,一方面通过协调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各部门与各高校间共享教育资源,推动服务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协调原则也包括家庭、社会力量与学生自身努力的协调。
(三)点面结合原则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发展水平有一定区别,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分。如部分学生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消极,只需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即可;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更多心理健康知识。所以,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时应做到点面结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强化系统性教育工作,又要为少数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与帮助[3]。
(四)尊重与理解相结合原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在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过程中应做到尊重与理解相结合。只有尊重和理解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况,为高效、有序开展服务工作夯实基础。
(五)积极培养和早预防相结合原则
为不同情況、不同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时应各有侧重,并坚持积极培养与早预防相结合原则。大部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服务重点应置于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塑造良好人格、预防心理疾病与不良心理问题等方面,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已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服务重点应置于帮助其克服负面心理,通过教育与引导强化其积极心理,阻止负面心理继续向消极方向发展,培育其健康心理。
(六)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高校应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心理问题多数来源于实际问题,如,家庭环境、个人情感、人际关系等,其均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变化。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坚持解决心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可通过掌握心理问题成因更全面、客观剖析学生,有利于教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队伍专业化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专职教师配备不足。随着社会各领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量与日俱增,虽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人才,但师生比远低于其他公共课程的师生比,且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直接影响服务效果。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教师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对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专职教师虽具备心理学背景,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但对于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来说远远不够[4]。
(二)网络与新科技应用不充分
新时代,网络与新科技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成为其活动的主要场所。但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时忽略应用新工具、新媒介,空间维度仍局限于线下实地活动,导致其经常出现“创新不足、互动不够、支持不力”等问题,不仅脱离新时代学生心理需求,还难以满足学生课外学习与自主学习的需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工作实效性。
(三)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不完善
随着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研究的深入,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其一,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场所,不利于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开展,甚至极易错过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其二,重“处理”,轻“防范”。当前,部分高校并未认识到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之间的关系,通常将危机爆发后的处理作为重点,忽视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其三,在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时忽视与社会医疗机构、学生家庭等建立联动机制,不利于教师判断学生心理状况,还无法发挥社会医疗机构专业知识与方法的优势。
五、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直接决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能否有序开展,强有力的队伍更是保障工作有效性的基础,高校可从三方面强化队伍建设工作。首先,引进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教师。《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 ∶ 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对此,高校应按照《意见》要求努力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人才,并适当提高其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主动加入。在招聘过程中,高校应提高准入门槛,要求其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且拥有一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并优先录取具备心理学与教育学双学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从源头把控师资队伍质量。其次,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范围,并明确其职责。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兼职教师不应仅包括辅导员,还应包括党团干部、思政理论课教师、班主任等。其中,党团干部应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相关知识;班主任、辅导员等应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并在专职教师的协助指导下第一时间锁定、研判、干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动态关注,跟踪其诊治、康复情况。最后,强化专兼职教师培训工作。高校每年至少应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一次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专题的培训活动,并建设跨地区、跨院校的数字化培训资源共享平台、专业训练平台等,打造跨校际、跨区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教师协同发展模式。同时,高校可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师资队伍继续教育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其中,继续教育形式可为网络学习、到知名院校进修心理学学位等,切实打造综合素养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师资队伍[5]。
(二)拓展网络服务载体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网络沟通更快捷、高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也越来越丰富,高校可以此为契机拓展网络服务载体,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首先,开设微博。微博作为新兴社交软件,因其能够实时分享信息备受学生喜爱,已成为学生群体沟通交流、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载体。高校可依托其为学生提供立体动态、乐于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如,在微博中围绕热点事件发起讨论活动,由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专职教师牵头组建讨论小组,并维持讨论秩序,使群内保持积极向上、和谐有趣的讨论氛围,为学生提供围绕心理问题畅所欲言的平台,克服线下交流的拘束感与不适感,推动每位学生均参与其中,在各抒己见中解决心理困扰,切实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次,利用微信。微信已成为学生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高校可将微信发展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新阵地,如,创建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依托其定期发布心理健康小测试、推送相关文章、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设置著名心理学家讲课链接等;或建立心理健康交流群,通过开展一对多的交流活动尽可能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以此拓展学生心理学知识广度,为其准确把握自身心理状态提供理论支持,便于其及时寻求帮助或进行自我疏导。最后,制作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微电影。微电影具有较强生动性、趣味性与示范性,且其拍摄过程简单易学。高校可借助拍摄微电影的契机,引导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主人公将典型心理问题借助屏幕呈现出来,帮助观影者深入了解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提高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主动寻求解决方式[6]。心理健康微电影主题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还可与梦想、奋斗、亲情等相融合,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在微电影播放方面,高校可将微博、微信、抖音等作为播放载体,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观看,在潜移默化中使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走进学生生活中。
(三)落实预防与干预工作
首先,开设心理健康服务场所。高校应保证每个二级学院至少设有一间心理咨询办公室,每间办公室至少有两个隔间,一间用于安排工作,一间用于咨询与治疗。在选址方面,应尽可能选择安静隔音、明亮舒适、学生出入较少的场所;在布置方面,应保证其温馨简单,能够让人感到安逸舒适与私密感;在功能方面,用于咨询与治疗的办公区域应进一步划分为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宣泄室、心灵放松室等;在资金投入方面,高校需划拨出专门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专项资金,用于书籍、器材、设施设备的购买等,为打造优质心理咨询室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强化辅导员职责,做好预防工作。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各项需求与意愿,在做好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各项学生工作开展契机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升华其思想境界。除此之外,辅导员应定期走访学生宿舍,通过面对面交流与线上沟通相结合及时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干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应努力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使学生在情感方面愿意主动依赖自己。同时,辅导员应畅通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背景与生活环境,为分析学生心理问题成因提供参考,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引导其参与到心理问题预防中,打造家校共管模式,收获理想预防效果。最后,强化干预工作。高校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专兼职教师排查学生心理状态,掌握学生不良情绪变化情况,给予其疏导与干预[7]。在发现心理问题不能解决时,应及时组织学生到学院心理咨询室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与干预,必要时与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合作开展干预工作,并安排服务教师一对一跟踪学生日常动态,及时帮助其纾解不良情绪,在校内外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其将心理状况提升到健康水平,保证干预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高校学生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极易引发心理问题与困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高校应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秉承主体性原则、协调原则、点面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相结合原则、积极培养与早预防相结合原则、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师资队伍建设、拓展网络服务载体、落实预防与干预工作等构建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切实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俞国良.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体系建设探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7):17-27.
[2]袁红梅.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22(24):41-43.
[3]郑小琴.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与体系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23(3):49-56.
[4]吕小康.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现实困境与历史反思[J].社会科学,2023(2):13-23.
[5]孙亚梅.校园心理生态环境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J].环境工程,2022,40(9):312.
[6]揭秋云,李丹,袁曦,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创新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8):1281-1282.
[7]李焰,朱丽雅,王瑞,等.育德與育心结合导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22, 42(10):10-16.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