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书法艺术的传播研究

2023-08-24黄燕燕王燕子

今古文创 2023年31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媒体

黄燕燕 王燕子

【摘要】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发展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性。当可感可知的视觉传播手段和内涵丰富的传统书法审美“碰撞”,书法艺术冲破特定的传播场域,摒弃单向传播思维,不再局限于实物传播的模式,利用声画兼备的优势,呈现出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新特点。书法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逐渐走向荧屏,走向大众,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书法传播;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1-009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31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纽带,但书法的传统传播模式出现文态跟不上时代、文人拉不近距离、文化形不成产业等问题,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媒体的出现如雨后春笋,为书法传播带来新的传播思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探究出更多的传播途径模式。

一、书法艺术的传统传播模式

书法传统的传播模式主要以实物传播为主,中国书法艺术传统传播的主要方式归纳为五大类:复制传播、题写传播、借用传播、传授传播和展示传播。[1]受经济和科技的影响,传统书法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精英化、传播内容单调化、传播渠道匮乏,互动性弱的特点,使其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五种方式在书法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中坚力量,但传统的书法艺术传播方式逐渐呈现出复合型传播的趋势,不只是依赖其中一种进行传播。当今社会,呼吁传统文化回归的环境下,书法艺术作为视觉艺术,面临着新的语境,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让视觉文化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可以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灵活的形式传播,这就把书法从原来的单向传播中解放出来,使其更加立体化,变成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共通体,大大提高了书法传播的效果。

(一)文字化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字体是视觉传达的元素之一。被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开始以带有书法元素的字体作为影片开头,书法题字不但让电视和书法交相辉映,同时这种相互融合的方式也为书法宣传提供了新赛道。比如连续剧《闯关东》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书法文字与影视作品,两者更好的展现出了一种质变的文化艺术新形态。另外,在当代影视作品的海报中大量运用书法元素进行视觉表达,在运用时也会借鉴著名书法家的字体,以此来增强表达能力与文化底蕴,不仅丰富了电影海报的形式设计和风格,还增加观众的视觉冲击力。[2]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海报和书法是彼此借用和互为媒介的,并通过在大众面前展示的方式进行传播,使得电影和书法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二)图像化

在电子媒介等新媒体未出现时,印刷文化对于人类的文化发展具有绝对的支配和主导作用。随着高技术化的发展,书法作品从人文图像转向电子图像,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图形时代。书法展览作品不断向图式化靠近,书家的作品展可以变成图像形式在互联网上观赏,大众也可在互联网上临摹作品。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对影响,理论观念不仅是呈现在器物之上,再加之造纸术的发明,以书画形式表现的作品也就成为了最早的书画衍生品。书画衍生品内容的丰富化也使艺术手法的形式不断增加,一些创造者将他们的社会理解、对自然的间接概念融入到作品中,还有一些人模仿此书法来创作二次作品,从而实现书画的有效创作。书法衍生品不仅是经济发展下催生的产物,也满足了大众对于消费品精神化、审美化、符号化的需求,也是书法发展衍生的产物,书法逐渐走向市场,为书法开拓了一条宽广的传播和发展的商业模式。

(三)影像化

随着印刷工艺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书法作品呈现影像化。书法电视节目、书法电影等出现在大众等视野中。书法活化不仅是利用科技手段等方面的传播,更是一种“人”参与其中的“活态”传播,这种互动中是对书法进行深入的解构与重构,让书法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历史走向现在。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电视节目等方式在书法作品中嵌入声音、画面等影像资料,多重叙事空间、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等在书法艺术的叙事表达中创造了新的形态,以此促进书法传播。在新媒体的时代下,直播可以现场展示艺术家的作品,震撼和刺激观众的感官。书法欣赏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而是诉诸欣赏者的多种感官,通过调动多种感官,达到对书法作品更丰富、更独特的理解。

二、新媒体时代书法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大众化

书法艺术自出现起便被视为精英文化,是贵族的政治产物,与大众保持着一种距离感。在互联网传播渠道和形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传播者亦呈现出多元化和大众化趋势,上至书法专業人士、学者和学生,下至书法爱好者甚至普通众均可成为书法传播者,甚至还形成了自媒体对书法作为大众化艺术的直接促进作用。在后现代思潮对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呈现泛化特征,艺术边界感逐渐消失,书法传播者不再只是书法家或者官方媒体。媒介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分界模糊,人人都可以成为书法文化的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多元化

书法集视觉艺术和造型艺术于一体,线条为书法艺术之精华。线条是有生命的形体,正如笔尖上的舞蹈,线条的自由组合体现了书法的力度美、动态美、造型美。书法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笔法则是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内形式。古今贯通的美学内涵赋予传媒艺术独特的意义。书法点画构成的文字有意指功能,同时书法点画表现的笔墨形式又具有视觉意象,二者在观者的感知中是统一的。书法作品中的文字语意构造层引发意指,是文字特指的意义,文字通过语意,表达、指称或暗示某个东西、某种状态。新媒体发展助力书法传播迈上新台阶,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书法的延伸,为当代艺术作品注入新的意蕴,还在传承历史文脉的逻辑中体现着中华美学精神。

1.线条符号构建人物真实写照

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3]所谓字如其人,书法是人的真实写照,人的情感也能在书法中体现。书法艺术为传媒艺术添砖加瓦,立足本土文化构建影视人物,使其不仅有着极具张力的造型外壳又有着传统文化的内核。书法的形式语言便是线条的组织。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唯一手段。[4]线条的力感、质感和动态感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心声。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片头采用的是“篆隶”体。金陵是南京的古称;钗是钗子,首饰,也代指妇女。线条刚柔并济,刚力铁划银钩,柔力行云流水。尤其是“钗”字的最后一笔,线条呈现的质感和立体感宛如利剑,化弧为直,粗细变化细微,内敛中和但极具张力,富有生命感,宛如妓女的发钗,刻画出了风尘女子以身报国,走向敌人刺刀时的坚定和忠诚。线条的美感抒发了书家胸中酣畅淋漓的审美趣味,书法的元素也使得影片的传统意蕴十足。

2.笔法特点承载精神文化内核

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不同流派的笔法各有千秋。笔法中的“意”与“形”承载了书法家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刘熙载在《艺概》中曾提出“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的观点。[5]书法家的人格魅力与其笔法特点息息相关。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片名用的是颜体楷书。颜真卿是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也是唐朝的忠臣将士。颜真卿的行事风格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形成了颜楷的端庄美、阳刚美。颜楷最突出的是中锋用笔,藏露结合,方圆结合,起笔和收笔顿挫有力。这与《人民的名义》所传达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内核一致。《人民的名义》海报上的五个字笔法沉着,弯度均匀,圆转藏锋,骨力坚韧。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公职人员的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精神。

3.笔墨情意彰显大国风范

书法是书法家诗意的笔墨表达,笔墨有情趣,字韵有灵魂。笔意是书法家主观意识的产物,笔墨的意形合一构建书法美学意象,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取材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句《只此青绿》通过舞蹈、书法、传媒的跨界融合,展现中国的古典艺术美与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只此青绿》的时代背景是繁华的宋代,因此《只此青绿》的题字采用的是“宋四家”的书写风格,杂糅着著名书法家苏轼的笔墨意趣,激活书法文化基因。通过新媒体互动传播、技术驱动多情景传播等方式,提高书法艺术感知兴趣与文本理解,从精神价值上达成文化认同,实现了在精神价值层面的文化认同。[6]这简单的四个字不仅是对国家壮丽山河的一种赞美,更是文化认同的载体,引发观众共鸣,促进我国的文化传播,彰显大国风范。

(三)传播途径多样化

1.多屏联动,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新媒体时代,单一的电视屏幕变成了可选择的,多元联动的手机、互联网、平板等电子产品。以一种传媒媒介为主导,多种媒介渠道分发的窗口战略。河南卫视《墨舞中秋帖》用创意舞蹈《墨》展现书法杰作《中秋帖》,实现了舞蹈与书法的跨界融合,将书法的美学意蕴转化为直观、清晰的画面。在书法作品中,美学意蕴流溢于文字之间,只有靠读者想象才能在头脑中成形,而在电视节目中则可以通过声画同步,烘托气氛,舞美设计来具象化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意境,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7]该节目在河南卫视播出的同时,优酷也在同步播映。另外节目组还在公众号、微博、抖音上进行碎片式分发,最大程度挖掘到了潜在受众,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效果。

2.社群链接,话题触发多级裂变

网络作为一种文媒介,产生了新的以云端链接为特点的,粘连性更强的社群分区,这使自发地进行二次传播,通过弹幕、短视频分享等手段引流,在微博等平台建立超话等进行在场交流,资源共享,甚至通过话题互动冲上热搜,形成裂变式传播。央视在2020年春节期间推出系列视频《书法之美》,讲解“笔墨纸砚”的知识,增强受众对书法的了解,点燃了全民“书法热”。“#中国书法之美#”“#全民书法秀#”等微博话题给观众提供了可供参与和讨论的媒介途径,借力微博话题新兴平台的渠道优势,达成与公众的情感互动与深度共情,实现媒体影响力、传播力的跨界破圈,最终达到裂变式传播效果。

3.符号建构,植入IP营销思维

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福字的书法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福文化IP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和形象特征,还具有民族情结、民族价值观和高辨识度、唯一性等IP品牌形象特征。支付宝“集五福,扫书法史上最美福字”活动虽然是一场营销活动,但大众在集五福的同时,主动认识不同字体的书法“福”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书法艺术之美。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在支付宝官方及新媒体的推动下逐渐发展为一场媒介仪式,这种仪式下建构对象的心理具有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行为的方式。[8]这种心理无疑拓宽了书法在大众的传播,传统文化元素从历史性存在融入民众日常生活,进而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4.全产业链开发,线上线下齐发

契合用户审美转向与文化需求,受众从云端相聚转为线下相约,掀起了全民“提笔”风。《妙墨中国心》节目组在“杭州妙墨赏习屋”举办书法作品线下展,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打卡胜地,吸引了大量旅客,使书法与文旅达到双赢的效果。此外,浙江卫视推出的书法美育交互式电视文艺节目《妙墨中国心》,从不同角度讲述书法相关人文故事,引发公众书法兴趣,增强受众书法审美能力。让书法作品不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化,而是“活”起来、“动”起来的文化生命,激发生命力书法影像化呈现,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肌理,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书法文化“出海”。

三、书法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书法艺术的升温,一些影视剧草率地对待书法艺术,出现“书法乱象”,不仅影响观影感受,而且没有正确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书法在影视艺术中成为粗糙的道具,堂而皇之出现在荧屏上,污染了书法的大环境。在《封神榜》的故事发生在商周,所用的文字应是甲骨文和金文,但在剧中的文字却是小篆,与时代背景不符。书法的线条质感美也体现了作品的优劣。在《人民的名义》中,市委书记李达康办公室挂着一副“宁静致远”的书法作品。“宁静致远”一词最早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但这幅作品明显江湖体,线条流于疲软,缺乏生机,收笔仓促,并不能展现达康书记远大的政治抱负,刚正无私、坚守原则的人物特点。新媒体作为综合性的传播载体,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尤其是对待引以为豪的书法文化,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熏陶,要有精品意识,坚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胆跨界,自我突破,不断形成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内容上的创新,展现了书法的艺术美及美学意蕴,给观众带来一场新的视觉盛宴。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为书法的传播注入新的思考,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增强其互动黏性。书法艺术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艺工作者应该具有精品意识,创作优秀的中国故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脉”和“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彰显文化自信,促進传统文化“出海”,不断增强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章剑华.中国书法的传统生存与发展方式——从传播的视角[J].艺术百家,2009,25(06):15-25+44.

[2]栾梦.书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意蕴传达[J].中国书法,2019,(18):193-195.

[3]吴汉伟.晚明浪漫主义书风成因探微[J].书法赏评,2014,(01):23-28.

[4]刘彦湖.点画结构 分间布白——关于中国书法的造型元素与原理[J].东方艺术,2011,(04):62-67.

[5]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12.

[6]张树锋.移动媒介环境下中国书法的文化构建与传播[J].中国书法,2022,(03):196-198.

[7]张晶,韦丽斯.论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与电视节目的融合——以《经典咏流传》与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中国电视,2018,(07):30-34.

[8]王琼,席杰.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J].新闻传播,2013,(04):182.

作者简介:

黄燕燕,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传播、编剧。

王燕子,女,汉族,江西萍乡人,博士,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传播、编剧。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