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运动事件表达的不同方式

2023-08-22闫宁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

闫宁馨

内容摘要:经典的运动事件包括一个实体以某种方式(manner)沿着某一路径(path)移动,语言类型学根据方式和路径信息的表达特点将语言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s)和均势框架语言(equ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s)。在卫星框架语言中,主要动词表达运动方式的信息,动词的卫星(如verb partical)表示运动路径。在动词框架语言中,主要动词表示运动运动路径的核心信息,而方式信息则用从属结构(如动名词)表达。在均势框架语言中,方式和路径信息用相同的语法形式(equivalent grammatical forms)来表达。本文总结了Talmy的运动事件分类和一些其他的分类方式,综述了一些现有的关于运动事件的研究,对比了英语和汉语中运动事件表达的不同方式。

关键词:运动事件 卫星框架语言 动词框架语言 均势框架语言

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人类经验的中心。且运动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因此运动事件表达的习得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特别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将对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并且对比英语和汉语中运动事件的表达差异。

一.Tamly(1985,1991,2000)的运动事件分类

本文把運动事件定义为实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事件,运动事件是我们生活中最早、最基本和最普遍的体验之一(Johnson 1987)。自出生以来,我们每天在世界各地活动时,都经历了自己的运动,观察到了他人的运动,并且总是改变着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当我们的视角发生变化时,一个物体或人可能相对于背景是静止的。

运动事件的基本概念: Talmy认为,一个动作事件由四个基本的语义成分组成:运动(motion)、图形(figure)、背景(ground)、路径(path)。“运动”指实体位置的改变,“图形”指运动的实体,“背景”指相对于移动物体的实体,“路径”是以地面为参照图形所走的路线。例如:

(1)a.The woman  cameinto   the house.

[figure]    [motion]    [path]  [ground]

运动事件还包括两个外部成分:方式(manner)和原因(cause)。例如:

b.The man ran into the house.

[motion+manner]

c.The man pushed the table into the cave.

[motion+cause]

Talmy把运动事件被描述为“包含静止位置的移动或保持”的情况(1985:61)或“包含运动或静止位置的持续的情况”(2000:162),可分为六个基本语义成分,前四个是中心或“内部组件”,其余两个是关联或“外部共同事件成分”。运动事件的六个组成部分中,路径通常被视为中心元素,而语言在用于编码运动路径信息的词汇元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路径组件可以编码在动词中,也可以编码在动词的附属项中。如(2a)中路径成分和运动成分合并在动词中,(2b)中路径成分被编码在动词之外的附属成分。这两种将路径的意义成分映射到表面形式的方法都适用于世界各地的语言,但通常每种语言都使用其中一种作为词汇化路径信息的独特模式。

(2)a. The man entered the house. [path+motion]

b. The man ran into the house. [path]

根据表征路径的不同方式,Talmy(2000)把语言划分为卫星框架语言(statellite-framed language)和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两个主要类别。这两类语言主要有两个区别,第一,卫星框架语言(如英语)把运动的核心路径信息编码在和一个动词连接的从属成分中,如一个小品词(in, out, across);动词框架语言(如西班牙语)把主要动词中的路径信息编码在小句(clause)中(如enter, exit, ascend, descend等词在西班牙语中的对等翻译)。Slobin(1997) 举了以下例子,说明英语使用一组位置小品词和介词(out, past, towards)来编码每一种位置变化,西班牙语通常使用一组独立的(separate)动词(sali, pase, me dirigi)来代替

(3)English original. Spanish translation

I ran out the kitchen door. Sali por la puerta de la cocina

“I exited [by] the kitchen door”

past the animal pens, pasé por los corrales

“passed by the animal pens”

towards jasóns house. y me dirigi a casa de Jason

“and directed myself to Jasón's house”

第二个区别,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对运动编码方式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卫星框架语言通常在动词中编码运动方式,而动词框架语言通常使用从属元素来描述运动方式。因此,如果要描述“一个男人跑进房子”这个场景,英语更偏向说The man ran into the room.而不是The man came into the room, running.而西班牙语更偏向说成(4a)或(4b),而不是(4c),因为在(4a)中,主要动词entró表示运动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而没有表示方式。相反,关于动作方式的“辅助信息”是通过动名词“running”来传达的。正如Talmy(1985, 2000)所指出的,动名词或状语类型的成分可能“在文体上很笨拙”,因此有关动作方式或原因的信息“通常要么建立在周围的语篇中,要么完全省略掉”(Talmy 1985:69)。

(4)a.El hombre entró a  las casa  corriendo.

the man  entered to/in  the house running

“The man ran into the house.”

b.El hombre entró a  las casa.

the man entered to/in the house

“The man entered the house.”

c.El hombre entró.

the man entered

“The man moved in.”

二.运动事件的其他分类

Talmy(1985,1991,2000)的二元划分的基础是:世界各地的不同的语言在动词或与动词相关的元素中优先表达路径(即位置的变化)的方式。英语和西班牙语都有明显的词汇类别或形态标记来区分主动词和辅助动词,因此可以很明显地分类。在这些语言中,一个动词中只有一个动词的位置,在卫星框架语言(如英语和德语)中,动词位通常被动作方式动词(run)占据,在动词框架语言(如西班牙语和法语)中,动词位通常是路径动词。而汉语却使用一个很不同的策略:在汉语中,方式通常由连动结构(serial verb construction:V1+V2)中的第一個动词表示,路径则由连动结构中的第二个动词表示,如“走进教室”。因此,在一个小句中,汉语至少允许两个动词出现,一个路径动词,一个方式动词,但哪个动词是主要动词是不确定的,如:

(5)瓶子漂出洞穴。

Talmy(1985,2000)认为汉语是一种卫星框架语言,他认为方式存在于在于动词词根,路径信息编码在另一个动词中,作为方式动词的补充。然而,这种分类方法近来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Tai(2003)认为汉语是动词框架语言,因为证据表明路径动词是主要动词,而不是方式动词。Slobin(2004)提出了第三种类型,即均势框架语言(equ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他认为汉语中,如“飞出”,“出”是一个动词,而不是Talmy(2000)所认为的卫星(statellite)。Slobin(2004)认为除了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外,还有其他语言(如汉语)可能被归为均势框架语言更好,这类语言的路径和方式的效果和重要性相等:运动事件可以用一个方式动词后跟一个路径动词来表示。这些动词可以单独作为动词,且路径动词不能被视为附属动词。另一方面,运动事件也可以通过单独的路径动词来表示,或者通过路径动词和特定的背景加上一些场景设置描述的组合来表达。Chen和Guo(2009)通过对中国小说中动作事件描述的研究,探讨了汉语在动作事件的类型,他们发现中国作家并没有像卫星框架语言的作家和动词框架语言的作家那样对运动事件进行描述,而是遵循独特的习惯性语言使用模式,它属于均势框架语言。

除此之外,汉语还被其他学者归为并列构架语言(parallel-framed language )或一个分裂系统(split system)。Talmy(2009)认为,一些语言可能会呈现一个“平行系统,其中动词框架和卫星框架结构可能在同样频繁的上下文中可用。但汉语属于那种语言,意见不一。Chu(2004)认为,汉语普通话有一个平行的词汇化系统,因为汉语中的运动事件可以单独由一个路径动词表示,也可以由多个路径动词或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组合表示。Li(2009)继Slobin(2000)对并列系统的识别之后,在汉语表现出行为语言的某些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汉语表现出并列系统的运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结论;另一方面,在运动事件描述中使用大量方式动词以外的替代词汇手段,证明了其路径语言的一些特点,更重要的是,汉语路径动词作为运动事件描述的主要动词时,与方式动词一样口语化。综上所述,“汉语不属于Talmy所划分的典型的(运动+方式)词汇化类型,它的运动动词呈现出一种平行的词汇化模式体系,即[运动+方式]模式和[运动+路径]模式都是汉语运动动词特有的词汇化模式。”(Li 2009)。Ji et al.(2011)在Talmy(2000)(即动词框架和卫星框架语言)和Slobin(2004)(即均势价框架语言)提出的关于跨语言空间信息表达的框架下,考察了成人对汉语和英语的致使运动事件的表达。基于卡通的产出任务的结果显示,尽管两种语言倾向于以同样的频率表达相同的运动语义成分(路径、方式、原因等),汉语和英语在这些信息的编码和在话语中传播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作者建议更好地理解汉语本身的优点:这种语言同时显示了卫星和动词框架的属性,从而展示了一个“平行(parallel)”系统。

三.相关文献回顾

现有的对中英运动事件的研究主要从中英运动事件的对比、习得等方面展开。肖琳(2018)从认知角度分析了在Talmy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上表征的不同,对比发现,“在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下,汉语主要采用“运动+途径”连续进行表达,而英语采用途经的连续表达,即downstairs, along和to的使用。在运动事件框架下,比较汉语原文与英语译文发现,英语句子以空间结构为途径移动,重视自然时空,途径使得运动事件各碎化零为整,采用小品词使句子相对呈现静态画面。相比之下,汉语句子重视心理时空,按时间先后铺排,在事件框架下按运动+途径移动,运动+途径使整个运动事件化零为整;汉语中表示运动的词连续使用,相对呈动态。”郑国锋、刘佳欢(2022)以英汉语致使位移运动事件路径语义为对比基础,以英汉叙事语篇为语料来源,讨论了致移事件路径的四个主要参数:矢量、方向、构型及界态,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英汉语致移构式在表达这些参数时的异同,研究发现:英语拥有较多的组合模式来表达路径的矢量义,在时间律的表达上较汉语灵活;就路径的方向义而言,英语倾向于使用绝对参照确定路径的方向,而汉语倾向于使用相对参照;英语表达运动路径中图形和背衬的几何关系时词汇可及性高,易于选择详细程度高而离散度低的方式表达空间构型,汉语在描述路径构型特征时,语言的离散性高而详细程度低;在表达致移事件时,英汉语句型分布不一致:英语主谓宾类致移构式占多数,而汉语主谓宾类和处置类致移构式使用频率都较高,同时三种致移构式在表达矢量义、方向义时语言间差异明显。同时,两种语言在致移事件路径表达上也展现了相似性:两种语言都倾向于表达单一矢量义,路径的终点义在两种语言中都得到了显化表达,而路径的经过义则倾向于被隐化;两种语言都倾向于表达有界路径;三种致移构式在表达界态义与构型义时没有显著差异。

曾永红(2011, 2013)从二语习得方面探究中国学生习得英语运动事件表达的特点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级水平学生在运动动词使用、路径表达、最终陈述风格和与本族语者对比等几个方面差异不明显,能初步掌握英语运动事件的表达特点,但母语思维方式对中国学生描述英语运动事件仍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四.英漢运动事件表达的不同策略

1.英文运动事件的表达策略

Croft(2022)指出英语中运动事件运用的是主格—旁格策略(subject-oblique strategy)或及物构式(transitive construction)。

(5)a. She ran into the cave.

b. She entered the cave.

(5b)中,enter是一个路径动词,表达运动事件的路径,(5b)中的路径动词使用及物结构来表示图形和背景:图形是主体,背景是客体。(5a)是方式动词表达运动事件方式的例子,(5a)中的运动方式动词用了一个不同的论元结构构式,其中,像及物结构一样,图形被表为主语,但地地面被表示为带有空间标记(即介词into)的旁格短语。

在Hale和Keyser (1993; 1997)论元结构的句法框架的基础上,Inagaki (2002)提出了运动事件的词汇关系结构(lexical relational structure,简称LRS),Inagaki认为一个运动事件由上位P和下位P组成,称为“路径P”和“位置P”。“路径P”是运动(移位)的路线,“位置P”是运动的终点。英语介词的方向义是将“位置P”合并入“路径P”中产生的,to、into等介词有明显的方向意,因其在形态上就反应了“路径P”。

2.汉语运动事件表达的策略

Croft(2022)指出汉语运动事件运用的是连动结构(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汉语中运动事件的连动结构允许一个子句中出现至少两个动词:一个表方式,一个表路,且没有明确的形态标记来表明哪一个是主要动词。实际上,这两个动词形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语法成分,共享一个通用语法标记(common grammatical marking),如体(aspect),例如“我跑出了厨房”。在英语中几乎不可能将运动动词和路径动词组合在一起,而汉语中却可以,在汉语中描述运动事件时,通常允许最多三个动词出现在连动结构中,方式(M)动词+路径(P)动词+指向(D)动词,连动结构中这三个成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跟排在其后面的其他成分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因此有九种动词结构类型:M+P+D,M+P,M+D,M+M,P+D,P+P,M,P,和D。例如:

(6)a.M+P+D

蝴蝶飞过来

b.M+P

她掉到河里

c.M+D

鹿向悬崖跑去

d.M+M

猫头鹰飞走了

e.P+D

青蛙,青蛙,快出来

f.P+P

小女孩回到了家

g.M

小鹿不停地往前跑

h.P

他们决定出门找找看

i.D

不知道青蛙去哪里了

Tamly(2000)将语言划分为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两个类别,Slobin(2004)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均势框架语言类别。在汉语归属于哪个类别的问题上学者们产生了分歧,Chao(1968)等学者和Talmy一样把汉语归为卫星框架语言,另一个观点认为其是动词框架语言,然而,Slobin(2004)认为在使用连动结构的语言中,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同等重要,不能说谁是谁的附属,因此提出了第三种类型——均势框架语言。英语和汉语中表达运动事件使用不同的策略,英语中可以使用主格—旁格策略或及物构式,汉语中使用连动结构,两个或三个动词连续出现,在运用主格—旁格策略的运动事件中,有方式动词+介词短语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方向义的产生来自于介词从“位置P”向“路径P”的合并。汉语中表达运动事件使用连动策略,句子中至少允许出现两个动词,一个表方式,一个表路径,没有明确的规定哪一个是主要动词。

参考文献

[1]Chao, Y.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Chen, L. & Guo, J. 2009. Motion events in Chinese novels: Evidence for an equ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41(9): 1749-1766.

[3]Chen, L. 2005.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motion event expressions in Chinese[M].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Lafayette.

[4]Chu, C. 2004. Event conceptu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 realization: The case of motion in Mandarin Chinese[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5]Croft, W. 2022. Morphosyntax: construction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Hale, K. & Keyser, S .J. 1993: 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the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J]. 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20): 53-109.

[7]Hale, K. & Keyser. 1997. S. J. On the complex nature of simple predicators[J]. Complex predicates (64): 29-65.

[8]Inagaki, S. 2002. Japanes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English manner-of-motion verbs with  locational/directional pps[J].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8: 3-27.

[9]Ji, Y., Hendriks, H., & Hickmann, M. 2011. The expression of caused motion events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Some typological issues.

[10]Johnson, M. 2013.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Li, X. 2009. A Contrastive Study of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in Motion Verb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12]Slobin, D. I. 1997. The universal, the typological, and the particular in acquisition[A]. In D. l. Slobin(ed.). The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Vol.5. Theoretical issue[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baum Associates. 1-40.

[13]Slobin, D. I. 2004. Many ways to search for a frog: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otion events[A]. In S. Stromqvist & L. Verhoeven(eds.). Relating Events in Narrative: Typological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s[C].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19-257.

[14]Slobin, D. l. 2000. Verbalized events: A dynamic approach to linguistic relativity and determinism[A]. In S. Niemeier & R. Dirven(eds.). Evidence for linguistic relativity[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07-138.

[15]Tai, J. 2003. Cognitive relativism: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J]. Language& Linguistics 4(2): 301- 316.

[16]Talmy, L. 1985.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A]. In T.Shopen(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3,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6-149.

[17]Talmy, L. 1991. Paths to realization: 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A].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 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480-519.

[18]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II: Typology and process inconcept structuring[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Talmy, L. 2009. Main verb properties and equipollent framing[A]. In Guo, J. et al.(eds.) Cross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 of Dan Isaac Slobin[C]. New York/London: Psychology Press.389-402.

[20]曾永紅,2011,中国大学生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1]曾永红、白解红,2013,中国学生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6):44-48.

[22]肖琳,2018,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语言表现形式对比[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13):80-81.

[23]郑国锋、刘佳欢,2022,英汉语致使位移运动事件路径表达对比研究:以叙事文本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45(06):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