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尼《摘黑莓》诗歌艺术研究
2023-08-22王诗彤
王诗彤
内容摘要:《摘黑莓》描绘了诗人希尼幼时在盛夏八月采摘黑莓这段童年记忆,天真无邪的叙事使读者很容易忽略他作为成年人的视角,诗人通过象征、押韵等手法将这段采摘黑莓并看著它们变质的经历作为诗歌的喻体,凸显出人对于童年、成长的复杂情绪,隐喻了成长的欲望与代价,唤起人们对于童年纯真的追忆与珍重。
关键词:谢默斯·希尼 《摘黑莓》 主题 象征 韵律
谢默斯·希尼(1939 ~ 2013 ) 是爱尔兰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英语诗人和文学批评家。1995年,希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赞“他的诗歌具有抒情之美和伦理之深, 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学者主要聚焦在他作品中的爱尔兰特征或者他所翻译的《贝奥武夫》和系列诗篇《挖掘》上,鲜有学者将目光投向《摘黑莓》这首田园抒情小诗。《摘黑莓》于1966年首次出版,收录于诗集《自然主义者之死》。这首诗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优秀传统,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全诗浸染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散发着土地的芳香。本文拟从诗歌主题、象征手法与韵律使用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以此考察希尼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一.诗歌主题
1.成熟的欲望与代价
成长是《摘黑莓》的诗歌主题之一,也是个宏大的命题,因此诗人在书写成长时所采用的切入点主要是个体对于成熟的欲望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代价。这首诗将黑莓采摘的场景设置在八月下旬,这正是一年之中发生转变的标志性时刻。黑莓成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孩子正在成长的过程,诗中提到的季节性变化也可以看作是从孩童到成人的过度。“blood”这个词总是带有死亡的意味,诗中提到的“summers blood”,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夏天的消亡,也就意味着童年的结束;之后丰收的季节,则是指成人世界。
《摘黑莓》开篇以叙事为主要内容,诗人在第一节中建构起夏末采摘黑莓的欢愉场景。丰沛的雨水和充足的光照使得黑莓即将成熟,而成熟的绛紫色黑莓与未成熟的青绿色果实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构成视觉上的冲击。成熟的果实有着美酒般的甘甜,刺激着人们的采摘欲望,采摘者们被黑莓灌木丛中的刺划伤皮肤,被草丛上的露水打湿靴子。同时诗人也描绘了采摘过后,储存黑莓的各种细节。这显然是一个感官的世界,视觉、味觉、触觉、听觉都成为诗人书写的对象,这实际上指涉了关于成长的欲望。
年幼时,人类总是渴望长大,这是出于理智的考量,因为长大意味着更大的能力和自由,意味着更多感官的享受与欲望的满足。在《摘黑莓》第一节的诗句中,读者们仍然可以通过“For a full week, the blackberries would ripen.”品读出作者对于黑莓成熟的期待。采摘黑莓不是源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兴趣爱好,而是由于饥饿——“hunger / sent us out”——或者说人的基本欲求,就像人类对于食物的基本需求,孩子对于成长的渴望同样是原发性的,源于人类的深层天性,因此孩子们的渴望是无法自控的。然而,人类的成长就是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因此在希尼笔下,人的成长过程的艰难就如同黑莓的成长环境的恶劣,黑莓生长在“heavy rain and sun”交织之中,就如同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有光明亦有黑暗,有巅峰亦有低谷,这些不可避免的消极时刻也都有助于人们的成长和成熟,就像黑莓的生长历程。而采摘黑莓的过程本身也绝非一件易事,并不那么趣味横生,甚至夹杂着暴力和血污、辛酸和苦楚,如诗歌中所描述的“briars scratched”、“wet grass bleached our boots”,“hands were peppered / With thorn pricks”,诗人也将品尝黑莓描述为“Leaving stains upon the tongue”。
2.童真的消逝与可贵
诗作第二节较之第一节有了氛围上极大的突转,虽然感官意象仍然鲜明,然而不仅色彩由明艳转向灰暗,而且味觉也呈现出恶心、令人不适的特征。在第二节中,希尼描写了被采摘下来的黑莓的命运。人们将黑莓储存在谷仓中,当黑莓将缸填满时,人们却发现了长毛的灰色霉菌,黑莓果实逐渐腐烂并变酸,发酵的黑莓汁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饱满且诱人的黑莓终将腐烂、臭气熏天,作者感到无比遗憾,尽管他知道在生活中总有些不可避免的失望和损失。
童真是孩提时代的人类认识世界的保护色,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包装世界,保护年幼的个体不受到伤害,它具有最纯粹的善与恶的观念。被摘下的黑莓无法保存,只能逐渐腐烂变质,这本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常现象,然而因诗人怀有一颗孩童般的纯洁之心,使其在描述黑莓变质过程时,使用的诗歌语言多含有贬义和愤慨之情,如果实上的霉菌是鼠灰色的“a fur, / A rat-grey fungus”,气味也很糟糕“The juice was stinking too”,“the lovely canfuls smelt of rot”“the sweet flesh would turn sour”,同时提到自己常常因此几欲流泪,认为这并不公平,这无疑是一个孩童的纯真情感。
第二节中诗人对黑莓腐坏的细节描写,与第一节诗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采摘黑莓的欢快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当然不是对于黑莓特有的情感,而是诗人通过对腐烂黑莓的生动描述,讲述了失去纯真的创伤体验。在反复见证黑莓腐坏的不可改变后,诗人也以成年人的口吻予以收束,知其不可的结尾展示了童年的天真让位于成年的智慧的成长结局,成长变化的过程并非平静,但这种成年人的智慧本身也是一种回报。接受这些必然性而非自怨自艾,是与严酷的生活现实和平相处的一种方式。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强调采摘黑莓是一项年度活动,却每每在见证时不住哽咽“I always felt like crying” 而且“Each year I hoped theyd keep, knew they would not”。尽管重复地经历着黑莓丰收的喜悦和之后腐烂的遗憾这一循环,但他始终认为黑莓腐烂并不公平“It wasnt fair”,身为一个诗人,他显然主张应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与同情,他发掘了成长的矛盾所在: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活中有着许多无能为力的事情,许多美好事物的消逝不可避免的,不公始终存在;另一方面我们成长不正是为了拥有赢得或是守护那些我们所珍视的事物的能力。对于那些美好事物的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珍视就是童真的可贵之处。
二.象征手法
1.黑莓果实
在《摘黑莓》诗作最为核心的意象即题目中所出现的“黑莓”。从远古时代人类尚处于采拮文明時,浆果便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原始人主要通过收集浆果来获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资,浆果的甘甜是幸福的来源,生命的来源。黑莓在诗中不是一个单一的隐喻或转喻,诗人以与黑莓相关的诸多物象与事件为材料,搭建起一个复杂的象征系统。
诗歌中的黑莓是对成长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一切美好感觉的形而上的代称,诗中3-4行中所描述的黑莓成熟的过程代表着孩子从孩童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正如刚刚成熟的黑莓“flesh was sweet”,这个阶段是甜蜜且美好的,孩子们并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身体的衰老。但事实上,黑莓会在品尝者的舌头上留下“stains”,在采摘黑莓的时候,黑莓刺会在采摘者的手上留下伤痕“peppered / With thorn pricks”,黑莓刺象征着成长随之带来的艰难困苦,这也在暗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砺,难免会在他们的心理层面留下些许创伤。
在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交代了随着时间推移,黑莓最终腐烂的命运。如“a fur / A rat-grey fungus”, “The juice was stinking too”, “The fruit fermented”,“the sweet flesh would turn sour”等诗句都描绘了黑莓腐烂后的景象,与前文采摘时一派生机勃勃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也不可避免会逐渐衰老,腐烂黑莓的怪诞形象象征了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身体机能的退化。在结尾处,诗人的遗憾心情“always felt like crying”,其实不仅是对于黑莓腐坏的感慨,在诗人看来,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身体的衰老及对于生活的失望往往会使人感到疲惫,甚至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2.宗教意象
《摘黑莓》的第一节第六行出现的“thickened wine”和“summers blood”这两个意象都来自于天主教的圣餐传统,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这源于诗人的基督教背景。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给了他的门徒面包,并告诉他们“这是我的身体”,然后给了他们葡萄酒,并告诉他们“这是我的血”,因此红酒与血液便成为西方文学中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意象,并衍生出诸多变体。这体现在诗中便有了第五行提到象征着基督血液的黑莓汁。
在天主教的传统中,圣徒通过圣餐回忆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前一晚的经过,由于圣餐与基督的受难息息相关,因此圣餐也象征生命的终点。以宗教意象的运用来表征童年的结束,这种象征意义与诗歌主题相吻合。基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后并没有真正死亡,而再次复活,也暗喻了童年的结束并不标志着人生道路的结束。诗人相信,尽管逝去的童年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们留下创伤经历,但他们的人生仍在继续,经过童年消逝的苦痛经历之后,孩子们通过自愈也会迎来自己的新生。
诗中第十六行中提到的“thorn pricks”也与希尼的天主教信仰有关,荆棘这个意象可以被看作是指基督在十字架上戴的荆棘王冠。因此,在一些宗教图像中,基督的脸上有时会留下荆棘划伤的印记。在诗中,黑莓刺同样也在采摘者手上留下了印记血淋淋的印记。
3.蓝胡子
蓝胡子是诗歌中一个情感色彩十分复杂的意象,它所起到的作用不亚于题目中的“黑莓”本身。第一节末尾出现的蓝胡子是法国诗人夏尔·佩罗创作的童话故事中的主角,他连续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们,被视为罪大恶极的杀人凶手。希尼将摘黑莓的孩子的手比作杀人凶手的手,无疑表明在希尼心中孩子们并非纯然天真无邪的个体,其身上同样携带有原罪。
没有人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纯真,孩子的身上不仅有天然的善,而且也带有天然的恶。在诗歌的7-8行中,孩子们被描述为“lust for / Picking”,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似乎犯下了暴食和贪婪的错误,他们摘了大量的黑莓,甚至由于他们的贪婪而导致采摘下来的黑莓无法吃完,只能在仓库中慢慢腐烂,而贪婪和暴食属于是七宗罪中较为严重的两项人类恶行。在第一节的末尾,希尼通过蓝胡子这一意象有意暗示了孩子们所展露的人性之恶的一面,为下文第二节的气氛突转埋下了伏笔。
三.诗歌韵律
《摘黑莓》的韵律使用颇具特色,不仅追求音韵的优雅和谐,同时与内容主题形成呼应,犹如语气与语句相互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诗歌以抑扬格五音步开始,基本遵循AABBCCDDEEFF押韵方式,诗中第一行即显示了这种稳定的韵律:
Late Au- | gust, giv- | en hea- | vy rain | and sun
这种韵律配合诗歌第一行内容,交代了季节转换,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逐渐消失,进入秋季。语调风格抑扬顿挫十分整齐,起伏规律,体现诗歌韵律的和谐美。
这种工整的韵律在始终普遍存在,贯穿始终,然而在诗歌的第21行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The fruit | ferment- | ed, the | sweet flesh | would turn sour.
这一行包含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格律,由同一韵脚的两个非重音节组成(“ed,the”)。还有一个扬扬格(诗歌中两个重音部)“sweet flesh”,以及一个抑抑扬格(诗歌中两个非重读音节和一个重读音节组成的音部),即该行的最后“would turn sour”。这些变化强调了第一小节中稳定的纯真已经被破坏,就像霉菌使黑莓腐烂一样。
在第22行,同样出现了一个抑抑扬格:
I al- | ways felt | like cry- | ing. It was- | n't fair
全诗最后一行在“knew they”上使用了扬抑格(诗歌中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非重读音节组成的音部):
Each year | I hoped | they'd keep, | knew they | would not.
诗人以一个音顿(逗号)打断了抑扬格,强调了“knew”一词,使读者注意文中采摘黑莓经历的最终收获,即对生活中充满挫折这一事实的成人认知。
此外,就整首诗而言,在开头和结尾可以看到明显的押韵重复:
在3-4行中:
At first, just one, a glossy purple clot
Among others, red, green, hard as a knot.
在23-24行中:
That all the lovely canfuls smelt of rot.
Each year I hoped they'd keep, knew they would not.
这样的重复押韵将诗的结尾与开头呼应起来,使整个叙事诗歌首尾相连。读完全诗的读者也跟随着这样的轮回,见证了充满希望的孩童到疲惫不堪的成年人的转变,这种叙述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初读此诗,读者或许会认为诗人的眼泪是对于黑莓腐坏的愤懑与惋惜,细细品读之后,讀者会领悟到诗人从成年人视角,对孩提时代无以复归,纯真丧失不可挽回的无奈心情。
《摘黑莓》描绘了诗人幼时在盛夏八月采摘黑莓这段童年记忆,诗人通过象征、押韵等手法将这段采摘黑莓并看着它们变质的经历作为诗歌的喻体,凸显出人对于童年、成长的复杂情绪。诗人通过这首小诗阐明的是一种关于成长的经验:个体渴望成长,成长的过程就好似采摘黑莓并品尝它的甘甜,成长给人带来欲望的满足,但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同黑莓恶劣的成长环境,以及采摘黑莓所受的伤害,与此同时,成长的过程也是失去童真的过程,这种隐痛所形成的创伤体验将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此一来,诗人便通过采摘黑莓这一件稀疏平常的小事隐喻了成长的欲望与代价,唤起人们对于失去童年纯真的追忆与珍重。希尼在这首小诗中继承和发扬了爱尔兰文学的优秀传统,诗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味,蕴丰富的哲理于日常生活,体现了他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Seamus Heaney. Poems, 1965- 1975: Death of a Naturalist/Door into the Dark/Wintering Out/North[M].New York: Noonday Press, 1988.
[2]刘易斯·M.霍普费,马克·R.伍德沃德.《世界宗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3]胡勤玲,张霄军.怀念希尼——国内谢默斯·希尼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动态,2014,No.255(03):59-61.
[4]曹莉群.自然与人:解读谢默斯·希尼诗歌的新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2010,31(03):12-20.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10.03.014.
基金资助: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中的文化创伤叙事研究”(KYCX22-2742)阶段性研究成果。